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测度、差异与演进——基于生产和财富的双重属性
1
作者 吴明娥 《统计学报》 2024年第5期52-66,共15页
构建兼具生产和财富属性的资本核算框架,全面测度1981—2022年全国层面以及1996—2022年省级层面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并作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展开探究。研究发现:资本存量测度结果对钟形退役模式下正态... 构建兼具生产和财富属性的资本核算框架,全面测度1981—2022年全国层面以及1996—2022年省级层面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并作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展开探究。研究发现:资本存量测度结果对钟形退役模式下正态分布形式的设定不敏感,而役龄—效率函数形式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测度结果;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不断攀升,财富性资本存量净额、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财富性资本存量总额依次递增;农村基础设施的总体差异呈现“U”形演变趋势,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各区域、各阶段均呈现β收敛特征,收敛速度存在明显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生产资本存量 财富资本存量 空间差异 动态演进
下载PDF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的测算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晓维 何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6-73,共8页
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核算周期内,主要归因于硬件投资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整体对中国经济产出... 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核算周期内,主要归因于硬件投资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整体对中国经济产出和TFP增长的贡献比重持续上升,但仍落后于世界水平。虽然有迹象表明摩尔定律正在失效,但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潜力依然巨大。而要挖掘这种潜力,中国必须完善统计体系,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增长核算 年龄-效率模式 生产资本存量
下载PDF
年限-效率模式选择与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开科 曾五一 王春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5,共13页
本文主要从年限-效率模式选择的角度研究我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问题。围绕永续盘存法下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的步骤和环节,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开展了资产耐用年限、效率损失参数等针对性估计,测算了不同年限-效率模式下的生产性资本存量... 本文主要从年限-效率模式选择的角度研究我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问题。围绕永续盘存法下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的步骤和环节,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开展了资产耐用年限、效率损失参数等针对性估计,测算了不同年限-效率模式下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应用为标准,探讨了年限-效率模式的选择问题。主要边际贡献有:一是将线性规划方法应用于全社会资产平均耐用年限测算中,二是提出了双曲线模式下效率损失参数的估计方法和检验思路,三是检验出基于双曲线型年限-效率模式所测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更适于开展我国的TFP分析。本文建议将双曲线型年限-效率模式纳入我国资本存量核算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之中,该模式下总量层面的效率损失参数为0.58。这一研究为规范我国资本存量核算研究范式、完善资本存量核算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本存量 年限-效率模式 资产效率损失参数 全社会资产平均耐用年限
下载PDF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分行业资本存量的估算 被引量:6
4
作者 郭鹏飞 罗玥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26-130,共5页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永续盘存法(PIM),利用"年龄—效率"函数与"年龄—价格"函数的关系,区分了分行业差别化的可变折旧率,估算出2003—2015年ICT总量及硬件计算机、通信设备...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永续盘存法(PIM),利用"年龄—效率"函数与"年龄—价格"函数的关系,区分了分行业差别化的可变折旧率,估算出2003—2015年ICT总量及硬件计算机、通信设备和软件分行业的资本存量总额、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存量净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分行业 资本存量总额 生产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净额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资本投入与生产效率测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席玮 程希冉 《调研世界》 CSSCI 2018年第2期33-39,共7页
本文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概念,测算了我国2003—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设备器具购置和其他投资3种资产类型、36个细分部门的服务业资本投入。在与传统的财富性资本存量比较后发现,基于价值涵义的财富性资本存量会对各服务业的实际资本投... 本文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概念,测算了我国2003—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设备器具购置和其他投资3种资产类型、36个细分部门的服务业资本投入。在与传统的财富性资本存量比较后发现,基于价值涵义的财富性资本存量会对各服务业的实际资本投入造成不同程度的低估,从而影响服务业生产效率的准确评价。进一步应用四阶段Bootstrap-DEA模型,控制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冲击的影响,测算各服务业的生产效率,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工资对服务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效率在服务业整体中处于短板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资本投入 生产资本存量 财富资本存量 四阶段Bootstrap-DEA模块 TOBIT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资本存量估算
6
作者 崔欢 《中国市场》 2021年第2期1-3,共3页
文章基于永续盘存法,运用双曲线效率递减的“年龄-效率”模式首次系统估算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年至2018年的公共资本投入即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公共资本投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07年以后增速放缓;区域之... 文章基于永续盘存法,运用双曲线效率递减的“年龄-效率”模式首次系统估算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年至2018年的公共资本投入即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公共资本投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07年以后增速放缓;区域之间资本投入差异较大,中西亚地区公共资本投入规模较小,泛东南亚和中东欧地区公共资本分别为中西亚地区的3倍和2倍,反映出中西亚地区公共资本投入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中东欧地区公共部门在公共领域内的投资参与度逐渐降低;沿线国家间公共资本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印度、俄罗斯、波兰和泰国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处于沿线领先水平,而东帝汶和不丹公共资本存量规模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永续盘存法 生产公共资本存量 双曲线效率递减模式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的估算 被引量:23
7
作者 曹跃群 郭鹏飞 杨玉玲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0,54,共13页
本文通过审慎估算整体和不同类型网络基础设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构建199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经验分析表明:整体网络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虽然显著为正,但是在样本期间呈现倒“U”... 本文通过审慎估算整体和不同类型网络基础设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构建199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经验分析表明:整体网络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虽然显著为正,但是在样本期间呈现倒“U”型特征,且在东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其间接效应整体上显著为正,但在经济发展的初中期并不显著,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最弱。在具体结构类型差异方面,交通设施的直接效应整体最强且在中部地区最弱,通信设施居次且在样本期间持续下降,能源设施最小且在中部地区最强;能源设施的间接效应整体最大,交通设施居次且在西部地区最弱,通信基础设施最小且在初期显著为负。此外,点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仍持续增强且在西部地区更大。据此,为进一步优化各类基础设施投资策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 生产资本存量 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 被引量:6
8
作者 曹跃群 杨玉玲 向红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0,共14页
本文基于2003-2017年31省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利用非传统永续盘存法估算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FE)和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法(IV-2SLS),从集聚效应和市场进入的维度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全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31省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利用非传统永续盘存法估算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FE)和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法(IV-2SLS),从集聚效应和市场进入的维度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理,探讨不同类型交通的异质性影响,并通过合成工具变量法和地形起伏度缓解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能够促进服务业TFP提升,集聚效应和市场进入在其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相较东部地区,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对服务业TFP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公路运输促进服务业TFP提升的强度依次大于铁路、航空和水路;与铁路和公路资本投入相比,二者营业里程的增长对服务业TFP的提升效果更好。精准布局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质量,推动"铁公水航"等各种运输方式高效组合,以满足不同服务行业的差异化运输需求,对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生产资本存量 集聚 市场进入 TFP
原文传递
中国资本服务估算 被引量:22
9
作者 曹跃群 秦增强 齐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5-52,共8页
资本服务估算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编制可以反映因素服务流的资本服务物量指数,采用1978-2010年中国固定资本形成序列和固定资本投资序列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PIM)估算了资本存量总额;同时,分别利用双曲线形态下的"... 资本服务估算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编制可以反映因素服务流的资本服务物量指数,采用1978-2010年中国固定资本形成序列和固定资本投资序列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PIM)估算了资本存量总额;同时,分别利用双曲线形态下的"年龄-效率"函数和"年龄-价格"函数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估算出生产性资本存量;最后,以通过内生方法得到的资本租赁价格作为权数,用Tornqvist指数形式对不同类型资产进行加总,从而最终得出具有物量和价格双重属性的资本服务物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投入 生产资本存量 资本租赁价格 资本服务物量指数
下载PDF
中国行业层面信息与通信技术资本服务核算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亚菲 王春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6,共13页
资本服务是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关键要素。基于SNA框架下的国际统计标准资本服务核算方法,本文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19个行业门类、72个行业大类分资产类型的资本服务,尤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资本的情况。结果显示:(1)作为... 资本服务是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关键要素。基于SNA框架下的国际统计标准资本服务核算方法,本文测算了1994—2014年中国19个行业门类、72个行业大类分资产类型的资本服务,尤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资本的情况。结果显示:(1)作为资本服务核算的基础数据,测算的各类资产投资序列是影响资本服务测算准确性的关键要素。(2)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6年后,ICT资本对GDP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中国ICT资本仅集中于金融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等少数几个行业,且制造业ICT资本服务物量指数自2004年后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技术 生产性存量 资本服务
下载PDF
国外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经济价值测量方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莉 胡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14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的持续增加,如何测量这种资本投入的经济价值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Jorgenson、Colecchia信息技术经济价值测量方法及其测算过程的比较,探讨国外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经济价值测量方法的应用与扩展,在此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的持续增加,如何测量这种资本投入的经济价值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Jorgenson、Colecchia信息技术经济价值测量方法及其测算过程的比较,探讨国外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经济价值测量方法的应用与扩展,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测量我国信息技术投入经济价值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经济增长 投资评价 生产资本存量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TFP增长动力:技术效应还是结构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跃群 杨玉玲 魏希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8,共9页
重构服务业TFP增长分解模型,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测算服务业TFP并进一步分解为行业内技术效应和行业间结构效应,以探究服务业TFP增长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1985-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长质量整体较高,服务业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3.24%... 重构服务业TFP增长分解模型,基于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测算服务业TFP并进一步分解为行业内技术效应和行业间结构效应,以探究服务业TFP增长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1985-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长质量整体较高,服务业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3.24%,TFP平均增长率由2003年以前的3.56%增长到6.29%,技术效应正逐渐替代结构效应成为TFP增长的主要动力。从细分行业看,各行业TFP增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双重性,除了资本过剩的房地产及水利等行业,其他行业对服务业TFP增长均作出了积极贡献,且金融、保险行业贡献最为显著。进一步提升服务行业技术水平和促进要素资源市场合理配置,是推进中国服务业规模与质量协同发展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资本存量 TFP 增长动力
下载PDF
中国数字资本服务测算
13
作者 李金昌 金灿阳 徐蔼婷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91,共16页
资本服务是衡量资本投入、考察经济增长贡献的最佳指标。结合数字经济内涵,探讨可比口径下参数模式组合,构建了一个契合数字资本特征的数字资本服务测算框架,并对1995-2020年中国数字资本服务展开实际测算。参数模式组合对比发现,数字... 资本服务是衡量资本投入、考察经济增长贡献的最佳指标。结合数字经济内涵,探讨可比口径下参数模式组合,构建了一个契合数字资本特征的数字资本服务测算框架,并对1995-2020年中国数字资本服务展开实际测算。参数模式组合对比发现,数字资本服务对单一役龄效率函数及平均役龄效率函数的选择尤为敏感,钟形退役模式下的变动平均双曲线役龄效率函数与数字资本特征更为相符。测算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数字资本服务增势显著,年均增速高达18.32%,较非数字资本高6.29个百分点,数字资本正在逐渐取代传统资本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软件资本服务自2007年起步入快速增长阶段,高达16.51%的年均增速推动其在资本服务中的份额由31.75%迅速提升至54.69%,预示着中国数字资本投资结构已由“硬件偏向”特征向“均衡配置”特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数字资本存量 数字资本服务 非传统永续盘存法
下载PDF
中国城市服务业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玉玲 郭科 曹跃群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2,60,共11页
基于国际资本核算理论,将服务业资本的生产与财富性属性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综合估算2001-2018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业的财富性资本存量总额、净额和生产性资本存量,并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考察纳入城市异质性的服务业效率变化和... 基于国际资本核算理论,将服务业资本的生产与财富性属性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综合估算2001-2018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业的财富性资本存量总额、净额和生产性资本存量,并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考察纳入城市异质性的服务业效率变化和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服务业资本存量平均增速在20%左右,一线城市的人均服务业资本投入远高于其他城市,且呈现出“财富性资本存量总额>生产性资本存量>财富性资本存量净额”的规律特征。服务业平均TFP变动表现出“先降后升”的波动态势,TFP高值的城市随时间推移表现出由“中部”向“东部沿海”转移的阶梯状空间格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服务业 财富资本存量 生产资本存量 全要素生产
原文传递
本期导读
15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共1页
生产性资本存量是从生产能力角度对资产生产特性进行考察,是测算资本服务、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回报率的关键指标。年限-效率模式描述了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资产生产能力变化,是开展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的基础。《年限-效率模式选择与中国... 生产性资本存量是从生产能力角度对资产生产特性进行考察,是测算资本服务、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回报率的关键指标。年限-效率模式描述了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资产生产能力变化,是开展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的基础。《年限-效率模式选择与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围绕永续盘存法下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的步骤和环节,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开展了资产耐用年限、效率损失参数等针对性估计,测算了不同年限-效率模式下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应用为标准,探讨了年限-效率模式的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本存量 资本回报率 永续盘存法 效率损失 耐用年限 模式描述 生产 多源数据
下载PDF
省际R&D资本存量:框架、检验及空间动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跃群 赵世宽 张晗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1412,共12页
掌握省际研发(R&D)资本存量水平及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对于准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落实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本文遵循SNA2008的R&D资本核算原则,运用综合永续盘存法,测算出1998-2018年中国31个省份R&D的资本... 掌握省际研发(R&D)资本存量水平及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对于准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落实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本文遵循SNA2008的R&D资本核算原则,运用综合永续盘存法,测算出1998-2018年中国31个省份R&D的资本存量总额(K)、资本存量净额(K)和生产性资本存量(K),并对这三种指标进行比较检验和空间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R&D资本存量保持年均15.58%的稳步增长,东部地区R&D资本存量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和;相较于K和K,使用K作为研发投入指标更能体现区域R&D水平;省际R&D资本存量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明显,呈现出“高-高”水平和“低-低”水平的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并且在样本期间这种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据此,本文提出了优化省际R&D资本存量空间布局、推动区域间研发活动合作的几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资本 生产资本存量 空间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R&D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指数估算:1995-2013 被引量:4
17
作者 席玮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5年第1期65-73,共9页
测度研发资本及其对生产的贡献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参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对R&D资产的论述,界定了R&D资本的核算范围,应用年龄—效率剖面计算了我国1995-2013年R&D资产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指数,发现... 测度研发资本及其对生产的贡献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参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对R&D资产的论述,界定了R&D资本的核算范围,应用年龄—效率剖面计算了我国1995-2013年R&D资产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指数,发现我国研发资本投入在规模和增长方面都有待增强,内部结构的演化趋势也不利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应用效率损失参数推导的折旧率计算同期财富性资本存量,发现生产性资本存量高于财富性资本存量,而以往对这种差异的忽视会低估生产中的研发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服务 R&D 生产资本存量 财富资本存量
原文传递
省际第三产业资本存量:框架、检验及动态轨迹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杨玉玲 郭鹏飞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93,共16页
研究目标:省际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的估算、检验及动态轨迹分析。研究方法:运用永续盘存法非传统途径估算总资本存量K、净资本存量K^n、生产性资本存量K^P,采用重心法考察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K、K^n是反映资产价格... 研究目标:省际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的估算、检验及动态轨迹分析。研究方法:运用永续盘存法非传统途径估算总资本存量K、净资本存量K^n、生产性资本存量K^P,采用重心法考察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K、K^n是反映资产价格财富的价值指标,K^P是反映资产生产能力和服务效率的物量指标。相较K、K^n,使用K^P作为资本投入指标,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和资本投入状况。自1978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资本投入持续增长且呈现以东部为核心的态势,资本分布的区域不均衡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研究创新:从理论内涵和估算方法上比较分析K、K^n、K^P三者并进行检验。研究价值:有助于中国第三产业资本估算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核算案例的一部分并更好地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总资本存量 净资本存量 生产资本存量 重心
原文传递
准确理解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测度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辉 王春云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6年第2期194-209,共16页
资本测度是分析一国生产率和增长核算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资本测度的相关经济学原理,通过数理证明的方式,从基本概念、基本用途、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释了三方面内容。生产性资本存量与资本存量净额的区别,资产效率... 资本测度是分析一国生产率和增长核算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资本测度的相关经济学原理,通过数理证明的方式,从基本概念、基本用途、数据来源、计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释了三方面内容。生产性资本存量与资本存量净额的区别,资产效率与经济折旧率的内在关系,以及技术进步对资本效率运作方式及资本结构的影响,以澄清国内研究对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测度的认识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净额 资产效率 经济折旧率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一种R&D资本存量的综合测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蔼婷 靳俊娇 祝瑜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164,共20页
研究目标:提出一种R&D资本存量的综合测算方法,以呈现兼具财富与生产双重属性的R&D资本之全貌。研究方法:基于资本测算理论,在改进现有财富性R&D资本存量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R&D资本的生产与财富属性纳入统一的测度框架... 研究目标:提出一种R&D资本存量的综合测算方法,以呈现兼具财富与生产双重属性的R&D资本之全貌。研究方法:基于资本测算理论,在改进现有财富性R&D资本存量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R&D资本的生产与财富属性纳入统一的测度框架,综合测算财富性与生产性R&D资本存量。研究发现:以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R&D资本存量为例,测算结果符合资本测算理论关于“财富性R&D资本存量总额、生产性R&D资本存量、财富性R&D资本存量净额依次降低”的判断,且财富性R&D资本存量与生产性R&D资本存量的差异随着时间不断增大,在2005年以后该差异更为显著;分别采用综合方法、单一方法测算得到的财富性R&D资本存量净额结果呈现“单一方法测算结果>综合方法测算结果”的特征,且满足“生产性R&D资本存量>财富性R&D资本存量净额”的测度要求;测算结果的应用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生产性R&D资本存量对衡量创新贡献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本文提出综合测算R&D资本存量的必要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创新:提出一种综合测算财富性与生产性R&D资本存量的方法。研究价值:完善R&D资本测算相关理论,为准确考察R&D资本对生产的贡献提供了更为扎实的测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资本测算 生产R&D资本存量 财富R&D资本存量 PIM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