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的综合能源基地优化配置
1
作者 邢耀敏 李国富 +1 位作者 李文雄 姚谦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8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以某电厂的综合能源规划为例开展基于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的综合能源基地优化配置研究,深入探究了不同电源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出力模型。通过对目标区域的风光资源分布、火电机组状况、储能系统性能等的综合分析,... 本文以某电厂的综合能源规划为例开展基于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的综合能源基地优化配置研究,深入探究了不同电源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出力模型。通过对目标区域的风光资源分布、火电机组状况、储能系统性能等的综合分析,优化得到了风电、光伏、火电、储能等系统的容量配置结果。这些研究成果为确定综合能源基地各电源类型的装机规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基地 优化配置 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
下载PDF
基于水光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的水光优化配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继清 龙健 刘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69,共11页
基于考虑系统负荷、新能源发电出力等时序变化特性的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水光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从系统结构性、经济性、灵活性与可靠性方面综合确定最佳水光容量配比,并通过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光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金... 基于考虑系统负荷、新能源发电出力等时序变化特性的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水光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从系统结构性、经济性、灵活性与可靠性方面综合确定最佳水光容量配比,并通过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光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光伏电站与水电站出力具有较好的年内、日内互补特性;对于2030年水平年,考虑枯期水电留存,913.6万kW水电配套400万kW光伏的方案综合性能更优,其新增非水可再生电量约60亿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特性 优化容量配比 时序生产模拟法 金沙江上游
下载PDF
基于全时序生产模拟的灵活性资源配置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鑫 《宁夏电力》 2022年第1期7-12,37,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快了我国能源转型、电网升级的步伐。“十四五”期间,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多直流送出特征愈加凸显,负荷高峰的“双峰”特点逐渐显现,电网面临部分时段电力紧缺、部分时段新能源受阻的挑战。为此,...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快了我国能源转型、电网升级的步伐。“十四五”期间,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多直流送出特征愈加凸显,负荷高峰的“双峰”特点逐渐显现,电网面临部分时段电力紧缺、部分时段新能源受阻的挑战。为此,考虑未来电源装机总量增长、负荷水平增长情况,针对省级送端电网电力平衡需求及新能源消纳压力,采用全时序生产模拟法进行计算,优化储能装置及需求侧响应配置容量,为“十四五”期间省级送端电网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平衡 新能源消纳 全时序生产模拟法 储能装置 需求侧响应
下载PDF
中国“十三五”新能源并网消纳形势、对策研究及多情景运行模拟分析 被引量:50
4
作者 张正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共8页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中国局部地区消纳形势严峻,在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并网消纳现况及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以及市场机制设计等4个方面,研究提出"十三五"促进中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中国局部地区消纳形势严峻,在深入分析中国新能源并网消纳现况及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以及市场机制设计等4个方面,研究提出"十三五"促进中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关键举措。通过时序生产模拟方法,对2020年新能源消纳能力进行多情景分析,研究各项措施对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贡献程度,分析实现新能源消纳目标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出通过推动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点措施,力争到2020年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的合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消纳 弃风 弃光 时序生产模拟法
下载PDF
间歇式新能源消纳评估常用方法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建涛 李永光 +1 位作者 朱泊旭 马昕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93,共9页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风电、光伏等间歇式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装机容量持续上升。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消纳受电源、网架及负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提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率,须采用合适的消纳评估方法对消纳情况进行分...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风电、光伏等间歇式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装机容量持续上升。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消纳受电源、网架及负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提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率,须采用合适的消纳评估方法对消纳情况进行分析。解析法反映了间歇式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本质,文中首先阐述解析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解析法的运用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然后,梳理时序生产模拟法及随机生产模拟法的原理及运用情况,这2种方法是以解析法原理为基础,分别针对建模时对间歇式新能源消纳的时序特性、随机特性考虑不足而提出的改进方法,虽然这2种方法的运用仍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但相较于解析法,两者的求解精度均有了较大提升。最后,结合现有技术对未来间歇式新能源消纳评估方法研究进行展望,为评估方法建模、运用及改进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新能源 消纳评估 解析法 时序生产模拟法 随机生产模拟法 时序特性 随机特性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大规模风电消纳能力研究
6
作者 刑迎宾 刘晓霞 李秀芬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14期30-32,共3页
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基本原理,根据内蒙古电网风电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收集内蒙古电网负荷及风功率数据,运用生产模拟法研究每个时刻接纳风电/光伏的电量,通过负荷曲线制定开机计划得出每个时间阶段的风电/光伏消纳空间,... 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基本原理,根据内蒙古电网风电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收集内蒙古电网负荷及风功率数据,运用生产模拟法研究每个时刻接纳风电/光伏的电量,通过负荷曲线制定开机计划得出每个时间阶段的风电/光伏消纳空间,结合风电/光伏规划给出的理论风电出力,进而得出2015年在规划风电/光伏容量下的风电/光伏所发的电量和弃风电量,从而求出需要建设的压缩空气储能容量。为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的接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生产模拟法 调峰能力
下载PDF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新能源跨区域消纳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旭 郭耀松 +3 位作者 刘琼 周兆南 白鑫 高翔 《电力大数据》 2020年第8期1-8,共8页
针对单区城新能源消纳不足弃新能源严重的问题,本文在电力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短期及超短期预测获取新能源出力及负荷数据,采用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跨区域的电网新能源消纳优化模型,其中以新能源跨区消纳值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常规机... 针对单区城新能源消纳不足弃新能源严重的问题,本文在电力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短期及超短期预测获取新能源出力及负荷数据,采用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跨区域的电网新能源消纳优化模型,其中以新能源跨区消纳值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常规机组出力、新能源出力、火电机组爬坡、省间外送断面及弃新能源为约束条件。其次,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及罚函数法求解出各地区最大可消纳新能源电量以及跨区联络线传输电量等,保证了计算效率及求解精度。最后基于某省跨区电网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单地区消纳模型弃新能源比例及火电机组出力成本,验证了跨区域消纳优化模型能够更充分的消纳新能源电量,且保证了环境友好性及经济性,可为调度计划提供指导合理安排机组启停及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生产模拟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新能源 跨区 罚函数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Market and Food Security-- A CGE Model Approach 被引量:1
8
作者 Huang Delin Li Ximing +3 位作者 Li Xinxing Li Xiangyang Cai Songfeng Wang Chenggang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4年第7期427-441,共15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 The research is one of the four studies on future conditions of China's food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 The research is one of the four studies on future conditions of China's food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carried out under a national 973 project entitl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ood systems in China and its adaptation". The other three studies focus on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area and food production, while this study incorporates their grain yield results into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simulate future conditions of the grain market. Our simulation analysis arrives at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by comparing such economic variables as grai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GDP growth rate between a baseline scenario and two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Our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In 2050, the total grain production will reach 689.683 million tons--584.264 million tons of total grain consumption and 42.808 million tons of exports. Without considering losses and inventory demand, in 2050 China's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will remain well balanced, with a slight surplus expected. (2)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benefit China's macro economy and individual sector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aseline scenario of no climate change, real wage, real GDP, investment, household consumption, exports, and other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will rise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s far as the agricultural,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s are concerned, production, consumption, imports, and exports will each be favorab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3) The favorabl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macroeconomy and individual sectors under the high emissions scenario (A2) is stronger than that under the low emissions scenario (B2). (4) In the grain market,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supply, reduce imports, increase supply, and demand; and supply will increase more than demand does. All in all, if taking into the fertilization effect of CO2 account,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strengthen China's grain supply and safeguard food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food security food production food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