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物质生活的生产” |
程彪
|
《长白学刊》
|
2012 |
3
|
|
2
|
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对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
谢家建
蔡丽丽
朱必法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3
|
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
张湘海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4
|
生产力进步规律的几个问题 |
解书森
陈冰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
1985 |
0 |
|
5
|
人的物质需要是认识发展的最终动力吗?——同李光华同志商榷 |
刘志勇
颜秉冈
|
《学习与研究(北京)》
|
1982 |
0 |
|
6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表达佯谬解疑 |
牛治富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7
|
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客观规律 |
杨义
郭蕴琳
罗福远
|
《经营与管理》
|
1987 |
0 |
|
8
|
“最后一个”诗学与生产方式变革 |
张伯存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
程彪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0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物质利益的部分论述 |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1978 |
0 |
|
11
|
实践观——哲学一体化的基点——兼谈改革中的主客体问题 |
陈创生
|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对社会基本矛盾认识的第三个里程碑——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体会 |
程家明
|
《社会科学论坛》
|
1994 |
0 |
|
13
|
略论需要规律在公安管理中的运用 |
明光银
|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4
|
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道路选择和形成的逻辑进路 |
陈瑞丰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3 |
0 |
|
15
|
论技术决定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 |
刘菲菲
韩志伟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浅谈贵溪崖墓出土的纺织器材和纺织品 |
李科友
|
《南方文物》
|
1987 |
2
|
|
17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转向的现实路径 |
王益仁
关斯玥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与立足“人类社会”的解放 |
田辉玉
娄圆梦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9
|
“实践”概念的哲学意蕴——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马克思实践观辨析 |
双修海
肖凤良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19 |
1
|
|
20
|
历史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张晓华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