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鸡的生产特性和饲养管理要点
1
作者 高磊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水平提高,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也不断上升,而肉鸡作为一种生产周期快,产肉率高的常见畜禽,在我国养殖业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肉鸡的生产特性及饲养管理要点进行浅要分析,供养殖从业者参考交流。
关键词 内鸡 生产特性 饲养管理
下载PDF
考虑工业用户生产特性的精细化用电管控模型及实证研究
2
作者 孙诗洁 叶承晋 +5 位作者 郭超 丁一 李庆生 李震 朱永清 张彦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4,共11页
“双碳”背景下,具有调节潜力的工业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控能力,缓解电力保供压力,确保电网安全平稳运行。然而,传统针对工业企业的用电管理手段一般为0‑1模式,严重影响企业生产连续性,无法保障社会效益最大化,无... “双碳”背景下,具有调节潜力的工业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控能力,缓解电力保供压力,确保电网安全平稳运行。然而,传统针对工业企业的用电管理手段一般为0‑1模式,严重影响企业生产连续性,无法保障社会效益最大化,无法成为支撑“双碳”目标的常态化需求侧管理机制。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工业用户生产特性的精细化需求响应决策方法。首先,分析企业保供性、周期性、连续性、耦合性四大用电特性,构建基于工业用户生产特性的精细化用电管控框架。然后,以最大化所有工业用户的总用电量为目标,构建考虑最小保供电量、最小用电周期、最大负荷变化率、负荷耦合关联等内部工业负荷自身约束以及总用电量、负荷曲线等外部系统给定约束的精细化用电管控模型。其次,在此基础上,为保证模型求解的可靠性和提高模型求解的计算效率,针对性地提出线性化的解算方法。最后,基于中国东部某省工业园区的实际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在满足用电总量、负荷曲线管控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工业用户生产特性,提升企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户 生产特性 精细化 用电管控 需求响应
下载PDF
浅谈宫内生长受限仔猪的生产特性及形成机制
3
作者 张国恩 《中国猪业》 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
当前,有些养猪企业过度追求母猪高产,导致母猪的宫内生长受限仔猪比例增高,新生仔猪初生体重和活力下降。过高的宫内生长受限仔猪会对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宫内生长受限仔猪的表现特征及可能的形成机制,对养猪场在预防宫... 当前,有些养猪企业过度追求母猪高产,导致母猪的宫内生长受限仔猪比例增高,新生仔猪初生体重和活力下降。过高的宫内生长受限仔猪会对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宫内生长受限仔猪的表现特征及可能的形成机制,对养猪场在预防宫内生长受限仔猪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生长受限(IUGR) 仔猪 生产特性 机制
下载PDF
灌溉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7
4
作者 赵黎明 李明 +3 位作者 郑殿峰 顾春梅 那永光 解保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69,共11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灌溉方式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24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 该研究旨在探讨灌溉方式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24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溉处理及行株距为30 cm×10 cm(D1)、30 cm×12 cm(D2)和30 cm×14 cm(D3)3种密度水平,分析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灌溉方式下,对干物质积累、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整体作用效果表现为W2〉W3〉W1,其中W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实际产量较W3和W1处理增幅分别为5.05%和27.89%;W2处理有效的控制了无效分蘖,明显提高成穗率,降低植株高度和倒3、4节间长度,但叶片生长速度慢于W3处理。各密度水平下,对抽穗后生物产量、茎鞘干物质运转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的作用效果均以D2处理最佳;而D3处理的叶片生长快于D2和D1处理,并伴有增叶出现。灌溉方式与密度交互作用下,各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叶龄值、茎蘖数、成穗率、抽穗期粒叶比、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转运和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W2D1)效果最佳,与其它处理相比,实现了5.0-8.5%产量增幅,该处理组合的增产途径是粒叶比高,叶面积指数高,光合物质积累多,形成高质量群体;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强,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合理,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最终籽粒产量高。综合分析表明,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模式合模式更适合在目前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光合 密度 寒地水稻 产量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5
作者 邢志鹏 曹伟伟 +7 位作者 钱海军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刘国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7,共10页
为阐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以三系籼粳交甬优2640(大穗型)及超级稻武运粳24(多穗型)为试验材料,依据江苏省里下河稻区稻麦周年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采用毯苗机插方式,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机插稻产量及光... 为阐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以三系籼粳交甬优2640(大穗型)及超级稻武运粳24(多穗型)为试验材料,依据江苏省里下河稻区稻麦周年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采用毯苗机插方式,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稻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下降,但变化幅度有差异;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时期相对延迟,生育期缩短,主要生育阶段积温及其利用率明显降低;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和千粒重受播期的影响较小,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变化较大;随播期推迟,水稻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下降,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于生育前期上升,生育中、后期明显下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在拔节期略有升高,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降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呈上升趋势,收获指数下降。试验设置播期范围内,抢时早播有利于调节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形成"前小、中高、后强"的高质量水稻群体,易攻取高产。从生育安全性考虑,机插稻最迟应在6月15日播种。迟播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选用大穗型品种,规避种植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投入,因此大穗型品种最晚播期宜提前至6月5日。本研究可为机插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机插稻 产量 生育期 积温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生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赵瑞香 李元瑞 罗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质量浓度 10 0 g/ L 脱脂乳为培养基 ,对嗜酸乳杆菌在乳中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产香能力以及蛋白质分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37℃条件下 ,嗜酸乳杆菌可在乳中生长、繁殖 ,对数期细菌数达 10 9m L- 1 以上。在 10 %接种量... 以质量浓度 10 0 g/ L 脱脂乳为培养基 ,对嗜酸乳杆菌在乳中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产香能力以及蛋白质分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37℃条件下 ,嗜酸乳杆菌可在乳中生长、繁殖 ,对数期细菌数达 10 9m L- 1 以上。在 10 %接种量条件下 ,36 h嗜酸乳杆菌可在乳中产生 10 3.2 5~ 10 8.5 6°T的酸度 ,p H值达 3.83~3.91,2 4~ 30 h产生 1.8716~ 2 .14 4 0 m mol/ m L双乙酰 ,3.2 32 2~ 3.6 84 4 m mol/ m L乙醛 ,使发酵乳具有良好的风味。同时 ,嗜酸乳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分解能力 ,4 8h可以产生 171.6 7~ 182 .5 5μg/ m L的氨基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生产特性 酸度 双乙酰 乙醛 氨基酸
下载PDF
播期对下茬青贮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杜桂娟 曹敏建 +2 位作者 马凤江 刘可杰 杨姝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19日播种,郑单958可收获青体产量63.55~71.9t/hm2,高油4515可收获青体产量60.71~64.67t/hm2;7月26日以后播种,有效积温不足,且低温造成生育期延迟性障碍,两个青贮玉米品种均没有鲜穗产量,秸秆干物质含量和青体产量显著降低,因此,下茬复种郑单958和高油4515最迟不宜晚于7月2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下茬 播期 物质生产特性 气象条件
下载PDF
播量对红豆草和苜蓿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建伟 吴建平 +3 位作者 张利平 王欣荣 罗志娜 陈本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08-2015,共8页
在临潭县冶力关镇海拔2 590m的梯田,于早春以不同播量种植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Gansu)(70、100和130kg/hm2)和甘农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Gannong No.1)(7、10和13kg/hm2),观测其物候期、株高、生长率、产量... 在临潭县冶力关镇海拔2 590m的梯田,于早春以不同播量种植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Gansu)(70、100和130kg/hm2)和甘农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Gannong No.1)(7、10和13kg/hm2),观测其物候期、株高、生长率、产量、营养动态及翌年越冬率,探讨其在高寒山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播种当年两种牧草均未完成生活史,停留在分枝期,但翌年越冬率都在95%以上,都能安全越冬;甘肃红豆草100kg/hm2播量下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1 734.0和3 357.8kg/hm2,甘农一号杂花苜蓿13kg/hm2播量下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5 217.5和1 690.9kg/hm2。不同播量对两种牧草的养分影响较小,其变化趋势一致,在8月5日之后粗蛋白、粗灰分和磷含量呈降低趋势,粗纤维含量逐渐上升。甘肃红豆草和甘农一号杂花苜蓿分别以100kg/hm2播量和播量13kg/hm2的草产量高,且适应性强,饲料利用价值较高,在甘肃临潭县可作为饲草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红豆草 播量 生长率 产量 越冬率 生产特性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敖雪 谢甫绨 +3 位作者 曹慧 张湘 张惠君 王海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74-78,共5页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尖叶组的净光合速率在低密度(4.5,6.0万株/hm2)和高密度(28.5万株/hm2)条件下较高,而圆叶组净光合速率在较低密度和正常密度(6.0,10.5,15.0万株/hm2)下较高,生育前期种植密度处理对不同叶型大豆的生物产量影响较小,而生育中后期,尖叶组和圆叶组各生育阶段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最终尖叶组生物产量高于圆叶组。随种植密度增加,尖叶和圆叶组的单株粒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种植密度的变化对尖叶和圆叶组的荚粒数没有一致的规律性的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尖叶组四粒荚数百分比均高于圆叶组,差异达显著水平。从15.0万株/hm2到28.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尖叶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9.5%)小于圆叶组(16.0%)。总体来说,尖叶组不同密度处理下,仍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可能由于其自身调节功能较强,叶片结构疏朗,有利于通风透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叶型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新麦草生产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建国 宋锦峰 +2 位作者 张蕴薇 郭泰 刘肇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2-318,共7页
在华北农牧交错带 ,进行新麦草人工草地划区轮牧试验。结果表明 ,中牧区新麦草的分蘖数增多、叶面积增加迅速、再生速度加快 ,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中牧区有利于提高新麦草的产草量和品质改善。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新麦草 生产特性 品质
下载PDF
甘肃临泽绿洲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学录 任继周 张自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8期975-978,共4页
绿洲景观生态系统包括居民点、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岩漠、砾漠、沙漠、道路、水系 10种景观组分 ;基质为耕地 ,成因类型为引入型 ;斑块包括居民点、林地、草地、水域、岩漠、砾漠、沙漠 7种类型 .成因类型可以分为 3类 :居民点、... 绿洲景观生态系统包括居民点、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岩漠、砾漠、沙漠、道路、水系 10种景观组分 ;基质为耕地 ,成因类型为引入型 ;斑块包括居民点、林地、草地、水域、岩漠、砾漠、沙漠 7种类型 .成因类型可以分为 3类 :居民点、林地、耕地为引入型 ,岩漠、砾漠、沙漠为残留型 ,草地为环境资源型及残留型 ;廊道包括水系和道路 2种类型 ,道路的廊道密度为水系的 1.0 3倍 .耕地以植物生产为主 ,在利用上应增加生产层次 ,发展动物生产 ,避免扩大面积 ,以维持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 .对于具有环境资源型和残留型成因特征的景观要素 ,适当减少生产层次 ,开发前植物生产 ,发挥水土涵养、旅游休闲、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 ,有利于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的维持与稳定 .对于以残留型为主的成因类型 ,利用上应发掘前植物生产的潜力 ,适当发展植物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泽 绿洲景观 空间结构 生产特性
下载PDF
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licheniformis和B.subtilis动态变化和生产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瑞平 王涛 +5 位作者 陈云宗 江东材 唐代云 刘超 朱和琴 周荣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37-240,共4页
对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subtilis主要酶活及对部分理化因子耐受性进行分析。31株供试菌中,能够在65℃、体积分数7%乙醇和3.8mmol/mL酸度条件下生长的菌株分别为77.4%、83.9%、71.0%;能够产淀粉酶、脂... 对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subtilis主要酶活及对部分理化因子耐受性进行分析。31株供试菌中,能够在65℃、体积分数7%乙醇和3.8mmol/mL酸度条件下生长的菌株分别为77.4%、83.9%、71.0%;能够产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的菌株分别占87.1%、96.8%、90.3%,其中高产菌株分别占48.4%、35.5%、38.7%;所有菌株在生理生化特征、耐受性和产酶能力上均不完全相同,表明该2个种的菌株在偏高大曲发酵过程中呈现种间多态性和生长代谢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温大曲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SUBTILIS 生产特性
下载PDF
青花菜干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奥岩松 李盛萱 蒋先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6,31,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气象因素下青花菜‘绿球’品种同化产物形成、积累特性的植物生长分析的函数研究,究明了各气象因素与干物质形成的关系,并得到:(1)青花菜是较耐荫性强的作物;(2)‘绿球’春季栽培时适宜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为1.... 本文通过对不同气象因素下青花菜‘绿球’品种同化产物形成、积累特性的植物生长分析的函数研究,究明了各气象因素与干物质形成的关系,并得到:(1)青花菜是较耐荫性强的作物;(2)‘绿球’春季栽培时适宜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为1.402;(3)各气象因素对于CGR、NAR的贡献均有:降水量>日射量>日平均气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干物质 甘蓝类蔬菜 叶面积指数 气象因素 生产特性
下载PDF
5个引进茶树良种在四川茶区的名优绿茶生产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品武 吴永胜 +3 位作者 杜晓 单虹丽 杨华 唐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341,共8页
对从浙江茶区引入川西茶区的5个茶树良种进行了营养芽物候期、芽叶性状、春季名优茶产量、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名优茶品质等的研究和鉴定。结果表明:5个引进品种具有萌芽早和新梢芽叶性状较优的特性,所制名优茶的氨基酸总量和17种游离氨基... 对从浙江茶区引入川西茶区的5个茶树良种进行了营养芽物候期、芽叶性状、春季名优茶产量、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名优茶品质等的研究和鉴定。结果表明:5个引进品种具有萌芽早和新梢芽叶性状较优的特性,所制名优茶的氨基酸总量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茶氨酸、谷氨酸等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四川主栽品种"福选9号"(CK2),且各品种的儿茶素品质指数也明显高于"福选9号"和"福鼎大白茶"(CK1),茶多酚含量较低或适中(18.26%~25.04%),氨基酸含量较高(3.29%~3.91%),酚氨比较低(5.04~7.47),为名优茶优良品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经综合评价认为:"劲峰"和"乌牛早"2个品种生产名优茶产量高且品质优,均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浙农117"生产名优茶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制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也可适当引进;"迎霜"和"龙井长叶"所制名优茶品质优异,但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迟,可作为调节采摘期和名优茶品质的良种适当引进,搭配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引进品种 生产特性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作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桂云 徐正进 +3 位作者 王云 冯永祥 张庆国 宋冬明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生理特性和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氮和低氮两种条件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稻谷产量均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收获指数却低于弯曲穗型品种。在低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收获指数均提高,且...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生理特性和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氮和低氮两种条件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稻谷产量均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收获指数却低于弯曲穗型品种。在低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收获指数均提高,且弯穗型品种的稻谷产量略高于直穗型品种。在高氮条件下则相反。在相同肥力下,抽穗前两品种的物质生产差异不大,但抽穗后直穗型品种的物质生产明显高于弯穗型品种。在高氮条件下,两品种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均高于低氮处理,下降速度也慢于低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氮素水平 生产特性 光合作用 群体光合速率 稻谷产量 收获指数 物质生产 试验材料 生理特性 直立穗型 下降速度 直穗型 高氮 弯曲 抽穗 种条 肥力
下载PDF
白菜型春油菜果喙生长与其生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秀琦 丁润昕 李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不同品种(系)的田间小区试验及剪喙处理,研究白菜型春油菜果喙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果喙长度在开花后14d基本定型,平均果喙长度占果身长度的38.9%。叶绿素含量为叶片大于果喙,果喙大于果壳,果喙叶绿素... 通过不同品种(系)的田间小区试验及剪喙处理,研究白菜型春油菜果喙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果喙长度在开花后14d基本定型,平均果喙长度占果身长度的38.9%。叶绿素含量为叶片大于果喙,果喙大于果壳,果喙叶绿素含量平均为果壳叶绿素含量的2.7倍以上。剪喙后,角果长度、宽度、果壳干重、角粒数、千粒重和角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剪喙时间愈早,对角果生长及其生产力的影响程度愈大。开花后14d剪喙处理的角粒重下降率为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春油菜 果喙 生长特性 生产特性 油菜
下载PDF
汕优63群体的光合生产特性研究——Ⅲ.群体的光能利用特性与产量潜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林 沙国栋 陆景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1-3,共3页
我们根据近几年水稻光合生产试验实测资料,分析了汕优63群体光能利用的特征,以及不同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与转换效率,进而阐明该组合的光合生产潜力,试图为该组合高产栽培与最大地发挥它的增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一)群体光能利用的特征 ... 我们根据近几年水稻光合生产试验实测资料,分析了汕优63群体光能利用的特征,以及不同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与转换效率,进而阐明该组合的光合生产潜力,试图为该组合高产栽培与最大地发挥它的增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一)群体光能利用的特征 水稻群体光能利用率的大小,决定于该品种(组合)群体单位面积上接收每卡辐射能所能产生的干物质数量。其计算方法如下:光能利用率(E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群体 光合生产特性
下载PDF
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及其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传华 罗群昌 +2 位作者 陈远孟 刘广林 蒋显斌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18-1423,共6页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参考,结合广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拟定了一套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以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方法为对照,设S-1(30cm×30cm,1...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参考,结合广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拟定了一套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以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方法为对照,设S-1(30cm×30cm,11.25万穴/ha)、S-2(23cm×20cm,21.45万穴/ha)2个种植密度,对各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处理的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技术体系下每穴最高分蘖、成穗率、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每穴穗重,及各时期每穴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同时该技术方案省时省工,适当延长了水稻的生育期,能极大发挥植株个体的生长潜力,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强化栽培技术(SRI) 本土化 物质生产特性 广西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生长及生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晓慧 冯鹏 +5 位作者 张华 石凤善 姜成 郑海燕 李增杰 王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299-3300,共2页
[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生长及生产特性,从而更好地研究其在北方地区的抗寒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播种当年龙牧803植株最高,为66.80 cm;龙牧808单位长度... [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生长及生产特性,从而更好地研究其在北方地区的抗寒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播种当年龙牧803植株最高,为66.80 cm;龙牧808单位长度株数、分枝数最高,分别为94株、184分枝,且全区产量最高;各品种在本地区越冬率均为100%;第一茬刈割测定各苜蓿品种产量顺序为龙牧808>龙牧803>驯鹿>敖汉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7;龙牧803种子产量及千粒重最高,比对照肇东苜蓿高20.24 g、0.09 g。[结论]以上所供试的品种在佳木斯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抗寒性;龙牧803和龙牧808既有较高的产草性能,又具备很好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木斯 紫花苜蓿 生产特性
下载PDF
氮磷营养对黄瓜幼苗干物质生产特性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凤芝 刘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混合基质育苗,研究了不同N、P营养对黄瓜幼苗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叶面积比率(LAR)值与N、P呈直线相关;(2)高N处理的叶面积干重比(SLA)值较高,叶片变薄,略有徒长,中... 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混合基质育苗,研究了不同N、P营养对黄瓜幼苗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叶面积比率(LAR)值与N、P呈直线相关;(2)高N处理的叶面积干重比(SLA)值较高,叶片变薄,略有徒长,中N处理的SLA较稳定;(3)低N处理的SLA值最小;(4)叶面积持续时间和叶面积指数均以Ⅴ、Ⅰ、Ⅱ处理为最佳;(5)各处理LWR、RWR值均随生育期而呈下降趋势,而SWR值则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干物质 生产特性 幼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