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莆仙蔗区高功能、高效益 集约型农业生产结构模式及其技术原理探讨
1
作者 陈春官 李丹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福建莆仙蔗区,人均耕地0.4亩,常年甘蔗种植20~22万亩,已逐步建立起蔗区高功能,高效益以“轮、间、套,铺、架、挂,农、牧、副”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结构模式。达到光能利用率显著提高,种群生态协调,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倍增,促进农... 福建莆仙蔗区,人均耕地0.4亩,常年甘蔗种植20~22万亩,已逐步建立起蔗区高功能,高效益以“轮、间、套,铺、架、挂,农、牧、副”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结构模式。达到光能利用率显著提高,种群生态协调,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经济效益倍增,促进农牧副全面发展,繁荣蔗区经济的效果。甘蔗连作2年后与水稻等作物轮作,在新植蔗生长前期,或在宿根越冬期间套豆类、瓜果、蔬菜、饲料、绿肥;利用甘蔗青梢、无效分蘖及制糖的副产品饲养奶牛、耕牛等发展畜牧业;利用牛粪便、蔗渣为培养料,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套养蘑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利用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及食用菌残料进行沼气发酵。集种植、养殖和食用菌于一体,求得经济、生产、生态3个效益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蔗区 集约型农业 生产结构模式
下载PDF
我国生猪生产结构模式的特点及利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永辉 《畜牧市场》 2006年第12期17-19,共3页
1 生猪生产主要结构模式 长期以来,从事养猪业的人员以农村人口为主,养猪业为实现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生猪生产的组织结构中,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关键词 生产结构模式 生猪生产 利弊分析 农村人口 农民增收 组织结构 养猪业
下载PDF
我国生猪生产结构模式的特点及利弊分析
3
作者 冯永辉 《农村养殖技术》 2006年第21期4-6,共3页
关键词 生产结构模式 生猪生产 利弊分析 农村人口 组织结构 养猪业
原文传递
张豪夫《第二交响曲-九曲黄河》结构生成模式研究
4
作者 任云 檀革胜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103,共13页
张豪夫《第二交响曲—九曲黄河》是一部充满民族风情、民族精神的交响作品,是一部兼容中西不同结构思维的作品,尤其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生成模式,赋予了该作品典型的中国风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研究该作品结... 张豪夫《第二交响曲—九曲黄河》是一部充满民族风情、民族精神的交响作品,是一部兼容中西不同结构思维的作品,尤其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生成模式,赋予了该作品典型的中国风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研究该作品结构生成模式,探讨中西不同的结构构建模式在统一的创作思维指导下,如何实现独特的结构生成。这种带有典型中西合体思维的结构生成模式,既有西方传统交响音乐结构内在的逻辑性以及与之内涵着的动力性,也有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独有的程式性以及与之内涵着的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豪夫 《第二交响曲》 结构生产模式 传统唱段结构 慢起渐快 打击乐音响体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农业系统生产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Ⅱ三类农户生产结构优化模式扩展分析
5
作者 马红彬 陈志宏 +1 位作者 虎威 姚金霞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没有灌溉条件的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农业系统 ,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在对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以牧为主农户养殖业收入对其农业收入的贡献性、以牧为主和半农半牧农户生产... 在没有灌溉条件的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农业系统 ,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在对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以牧为主农户养殖业收入对其农业收入的贡献性、以牧为主和半农半牧农户生产结构中物质能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养殖业收入与家庭农业收入具有高度的正相关 ,以人工草地为枢纽的草地农业系统其系统的经济生态效益均高于以小麦为主的谷物系统 ,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和舍饲草食家畜是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典型草原农业系统 生产结构优化模式
下载PDF
宁夏黄土丘陵区农业系统生产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东华 马学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4,共2页
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农业系统中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应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和舍饲草食家畜,实现种... 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农业系统中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应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和舍饲草食家畜,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效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农业系统 生产结构优化模式
下载PDF
猪病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姚春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年第1期47-48,共2页
猪病的混合感染主要是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诊断和防治很困难,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因此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养猪业生产结构模式和... 猪病的混合感染主要是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诊断和防治很困难,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因此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养猪业生产结构模式和技术设施的深刻变化,为了有效地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集约化猪场应实行多地生产、加强营养、早期断奶、全进全出,药物保健、免疫接种和有效消毒等综合防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对策 混合感染 猪病 生产结构模式 集约化猪场 多重感染 临床症状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养鱼改碱,渔农结合的技术(三)
8
作者 谢忠明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3期36-37,共2页
2.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 按照规划、设计,并严格实施池塘进、排水分开,主河道宽10~20米,河道两端设进排水闸门,以控制水位和流向.进水沟高,排水沟低于池底,以便于进、排水.同时,要掌握挖塘、抬面、修建排灌渠道、通电、通水、通路,同步进... 2.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 按照规划、设计,并严格实施池塘进、排水分开,主河道宽10~20米,河道两端设进排水闸门,以控制水位和流向.进水沟高,排水沟低于池底,以便于进、排水.同时,要掌握挖塘、抬面、修建排灌渠道、通电、通水、通路,同步进行,同时验收,同时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群体结构 渔农结合生产技术 生产结构模式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nnxi, China 被引量:3
9
作者 WangJijun LiuGuobin +2 位作者 XieYongsheng QuanSongar ZhangGanglong 《Ecological Economy》 2005年第2期93-99,共7页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facing the vulnerable environment, local people have to try their best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food,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control the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the world. The...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facing the vulnerable environment, local people have to try their best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food,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control the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the world. The paper introduces two typical model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commodity and agri- culture with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cal natural condition, the model of eco-agriculture with commodity c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byproduct”, “agriculture-fruit” or “agri- culture-forestry-husbandr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with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has decreased the soil erosion rate from 12,184 ton/km2 in 1980 to 458.4 ton/km2 in 1999, while the farmers’ income has increasingly risen. Analyses on the two models’ benefits both in terms of ec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show that there is a great possibility to construct or restore good eco-environment with comprehensive control in the hilly-gully area of north Shannxi. Further mor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foodstuff production and stockbreeding development in form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eco-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