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表现与形式创造——刘海粟绘画艺术的观念与形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池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刘海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和卓越的艺术教育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同他的艺术思想、艺术观念紧密相联。文章从刘海粟的艺术思想、油画艺术和国画艺术等方面考察了刘海粟的绘画艺术... 刘海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和卓越的艺术教育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同他的艺术思想、艺术观念紧密相联。文章从刘海粟的艺术思想、油画艺术和国画艺术等方面考察了刘海粟的绘画艺术观念与形式。文章认为,这位画坛世纪伟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他为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绘画艺术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生命表现 形式创造 刘海粟绘画艺术 观念 形式
下载PDF
Walter Ruttmann动态图形的生命表现
2
作者 孙梦灿 孙海旻 《包装世界》 2018年第2期26-27,共2页
符号论美学代表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指出:艺术家如果要想使的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激发人的美感,它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它必须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基本形... 符号论美学代表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指出:艺术家如果要想使的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激发人的美感,它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它必须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基本形式相似的逻辑形式。笔者认为,几何图形在文化领域有种特殊位置。它既是推理性的科学符号,又是能传递不能言说之意的表现性符号。动态图形设计在近二十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非常热点的图形设计新领域,但是通过研究早期实验电影会发现,西方对于图形运动的变化研究早在电影产生初期就已经开始,并且至今他们的表现方法一脉相承。因此从设计的角度去理解早期的实验电影大师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Walter Ruttmann早期的电影分析纯粹抽象图形如何实现一种给人生命体验的叙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形 生命表现 叙事 变形 二级动作
下载PDF
让音乐成为幼儿生命表现的观照——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
3
作者 杜悦艳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10年第6期14-15,共2页
在艺术领域,学前儿童接触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音乐的瞬时性与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解读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作品的内涵。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与操作行为,研究者从音乐审美经验建构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 在艺术领域,学前儿童接触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音乐的瞬时性与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解读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作品的内涵。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与操作行为,研究者从音乐审美经验建构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行为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经验 学前儿童 生命表现 幼儿 观照 音乐作品 艺术作品 操作行为
下载PDF
语文课,让学生成为生命表现的主体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琰 《生活教育》 2019年第10期76-77,共2页
言语是作为文化存在之人的生命得以表现的外在符号,学语文即是为了生命表现。故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让学生以表现者的身份站在课堂中央:通过读来表现其生命,通过说来表现其生命,通过写来表现其生命。
关键词 生命表现 表现欲望 表现方式 表现能力
下载PDF
现实的人的生命表现——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人论的札记
5
作者 廖全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10,共5页
熟悉马克思著作的人们大约都记得,马克思在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曾经充满激情地宣布:“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就在这篇文章里,他同... 熟悉马克思著作的人们大约都记得,马克思在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曾经充满激情地宣布:“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就在这篇文章里,他同时指出:“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第1页)将这两段话联系起来,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从不一般地反对从人的观点出发提出、研究和解答社会现象问题,马克思主义也并不主张从抽象的人的观点出发提出、研究和解答社会现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 艺术生产 生命表现 人论 费尔巴哈 札记 艺术主体 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人的自由的实践根源及其生命表现——西方哲学的自由主张及马克思哲学对它的实践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荣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4,共7页
西方哲学对于人的自由的根源与表现问题,无论是从人的信仰的不彻底、感性的不全面抑或从人的理性的不完善、意识的不觉悟等出发,都以价值预设的逻辑理路从'应然之自由'指责了'实然之不自由'。这些先验的、形而上的自由... 西方哲学对于人的自由的根源与表现问题,无论是从人的信仰的不彻底、感性的不全面抑或从人的理性的不完善、意识的不觉悟等出发,都以价值预设的逻辑理路从'应然之自由'指责了'实然之不自由'。这些先验的、形而上的自由主张,因远离了现实的人及其'能动的类生活',既不能探察出导致人之不自由的经济原因与制度根源,也没有把握住人的积极的存在意义及其求解放的正确路径。而马克思发动人学革命的真正意义则在于,以实践活动铲除导致人的异化所由产生的社会关系,为推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由 生命表现 西方哲学 自由主张 实践批判
原文传递
从人的自由生命表现看人类的艺术活动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培坤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97-103,共7页
现代文艺理论应突破认识论或反映论的框架,应以人的自由生命表现(其一般形态为劳动)作为辑逻起点,因为在人类劳动的最一般规定中,就已包含有审美和艺术的因素。以此为起点,我们的艺术理论才有可能全面地揭示艺术活动的审美性质及艺术创... 现代文艺理论应突破认识论或反映论的框架,应以人的自由生命表现(其一般形态为劳动)作为辑逻起点,因为在人类劳动的最一般规定中,就已包含有审美和艺术的因素。以此为起点,我们的艺术理论才有可能全面地揭示艺术活动的审美性质及艺术创造中主体的能动和受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 马克思主义 主体意识 认识论 受动 人类劳动 艺术理论 艺术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 本质力量
原文传递
论李石岑“表现生命”的人生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伏清 欧阳欣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围绕着人生观的问题和"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李石岑以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为基础,提出了"表现生命"的人生观,认为"生"有五大要义,即"动"、"变"、"顿起顿灭"、"扩... 围绕着人生观的问题和"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李石岑以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为基础,提出了"表现生命"的人生观,认为"生"有五大要义,即"动"、"变"、"顿起顿灭"、"扩大"以及"交遍"。同时,李石岑以之为基础伸长出教育表现论、人生四境界论、人生三态度说和人格论。其"表现生命"的人生观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石岑 表现生命 人生观
下载PDF
表现生命:近代学人李石岑教育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冰娥 任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2,共7页
回看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李石岑以其对教育哲学的独特阐发,对中国教育学及教育思想史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做出了难以忽视的学术贡献。李氏教育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西学中的柏格森生命哲学、尼采权力意志论、倭伊铿精神生活论、杜威"... 回看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李石岑以其对教育哲学的独特阐发,对中国教育学及教育思想史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做出了难以忽视的学术贡献。李氏教育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西学中的柏格森生命哲学、尼采权力意志论、倭伊铿精神生活论、杜威"教育即生活"论及霍冷"教育即过程"论等,但同时又是合并中西的思想产物。它把教育视为表现生命,人格看作表现生命的凝结,教育与人生的目的规定为"生的冲动"。这体现出很强的教育平等与主体意识,为近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迈出了坚实而超前的一步,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建设仍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石岑 教育哲学 表现生命 生的冲动
下载PDF
艺术的审美属性以及生命表现探析
10
作者 叶鹏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7期233-233,共1页
艺术品对于大众来说,它本身的价值是依托人们对其的美的价值评估。艺术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中灌注自身的情感,反言之艺术是艺术家的内在心理的外相具体化,而这种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中的生命表现,表现艺术家自我对生命价值观点的阐释,是... 艺术品对于大众来说,它本身的价值是依托人们对其的美的价值评估。艺术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中灌注自身的情感,反言之艺术是艺术家的内在心理的外相具体化,而这种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中的生命表现,表现艺术家自我对生命价值观点的阐释,是艺术审美属性重要部分。本文从艺术的审美属性出发,浅析艺术审美属性特征,同时对艺术作品审美中的生命表现进行浅析,探讨艺术的审美属性以及生命表现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 艺术审美 审美属性 价值观点 艺术形式 反言 艺术作品 梵高 内在心理 作品审美
原文传递
简论田永元作品纯然的生命表现
11
作者 王君彦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第3期90-93,共4页
田永元这个名字在全国铁路乃至辽宁省为许多读者所熟知,在文坛上可以说享有不小的盛名。他是诗人,又是写报告文学的高手,可为愕然。
关键词 生命表现 作品 简论 报告文学 辽宁省 诗人
原文传递
表现生命——写在《鼓楼情话》创作之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珑 《当代电影》 1988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拍电影很累,累得让人激动。”我已经想不起说这话的人是谁了,但我很崇拜这句话。因为我在拍《鼓楼情话》当中尝到了这话的滋味,其中也多少感觉出它包含着的那种境界。记得我曾在一篇很短的文章里说了一些拍片的感觉。的确,我至今仍感... “拍电影很累,累得让人激动。”我已经想不起说这话的人是谁了,但我很崇拜这句话。因为我在拍《鼓楼情话》当中尝到了这话的滋味,其中也多少感觉出它包含着的那种境界。记得我曾在一篇很短的文章里说了一些拍片的感觉。的确,我至今仍感觉拍电影象是一场梦。只有在这梦中,极度的身心疲惫才会产生出极度的冲动和兴奋,象个精神上有病的人。有人说更象个大儿童。无论同伴们怎么说,我都不会否认。原先,我以为拍电影很难。过了一段时间,又以为很容易;现在,却又觉得难之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生命 身心疲惫 境界 文化人类学 魔幻现实主义 创作 人类文化学 感觉 儿童 百年孤独
下载PDF
表现生命——读李晶小说《灰窑地》
13
作者 赵玉彬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6-87,共2页
表现生命,并不是一个很现代的话题。就像生命除却必然更有多重复杂、偶然而又神秘的因素一样。因之生命的过程,不仅在于它的生、老、病、死,循环往复,更在于它被挤压下,所产生的那种灿烂和奇彩,就像灵光一样照亮着我们的人类。这是李晶... 表现生命,并不是一个很现代的话题。就像生命除却必然更有多重复杂、偶然而又神秘的因素一样。因之生命的过程,不仅在于它的生、老、病、死,循环往复,更在于它被挤压下,所产生的那种灿烂和奇彩,就像灵光一样照亮着我们的人类。这是李晶在她小说《灰窑地》里告诉我们的话。然而,她却把生命摆在祭坛上。我不知道李晶到底是属于这种温良质朴,很有传统色彩的女人,还是那种外柔内刚,颇得哲学之味的现代女人。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生命 新写实小说 祭坛 当代作家 中国文学 表现 作品 女知青 性格 灰窑
下载PDF
从生命教育兴起的背景看中国生命教育的特色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晓江 《思想理论教育》 2007年第10X期8-13,共6页
要让生命教育在中国健康持久地进行,特别是让众多的青少年真正获益,首先必须解决在中国的生命教育究竟教什么的问题,突显中国生命教育的独特性,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模式。为此,必须让生命教育走出"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教育... 要让生命教育在中国健康持久地进行,特别是让众多的青少年真正获益,首先必须解决在中国的生命教育究竟教什么的问题,突显中国生命教育的独特性,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模式。为此,必须让生命教育走出"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教育"的背景,突出生命教育目标及内容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特别的意义与价值,回归原点——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不单是关于人之自然生命如何保护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关于人之人文生命的性质、价值与意义问题的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人文生命这根红线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 教育类 意义问题 保护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国特色 教育目标 肉体生命 不如意 人从
下载PDF
从表演到表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个性生成——知识观演变的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平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知识观不仅决定了教师在课程知识面前的态度,也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展现。传统课程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适性,教学目的即知识传承,教学过程即知识再现与舞台表演,教学方式注重事前... 知识观不仅决定了教师在课程知识面前的态度,也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展现。传统课程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适性,教学目的即知识传承,教学过程即知识再现与舞台表演,教学方式注重事前预设与模式搬运,教师教学个性受到抑制。建基于新知识观上的课程改革,宣扬课程知识的个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特征,因而教学目的转变为知识的创造,教学过程转变为知识生成与生命表现,教学方式侧重于及时行动与因地制宜,教师教学个性得以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知识观 教师个性 舞台表演 生命表现
下载PDF
把握生命之中介——试析狄尔泰的“客观精神”
16
作者 施维树 田方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在为人文科学奠定哲学基础的过程中 ,历经了从心理学方法向解释学方法的转变 ,而“客观精神”概念的提出则构成该转变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作者从历时态的角度剖析了狄尔泰“客观精神”概念的提出、内涵、范围。
关键词 客观精神 精神生命 生命表现 解释学
下载PDF
复旦投毒案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反思
17
作者 邓线平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14期6-7,共2页
2015年12月1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死刑前,林森浩接受采访时称,"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一件可恶的事,... 2015年12月1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死刑前,林森浩接受采访时称,"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一件可恶的事,再怎么骂我,在那里骂,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林森浩后悔了,但为时已晚。尽管杀人由诸多原因引起,但作为一个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做出残害生命的事情,临死前才深刻反省,还是让人惊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案 执行死刑命令 医学院学生 医学专业 生命表现 知识进化 现代文明生活 旨归 日常琐事 社会环境
下载PDF
论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自信 王友胜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4期52-58,共7页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远处,回首俯视往昔那岁月已历数千年的诗坛,便不难发现,一种朝不虑夕的生命危机感时而充斥于人们的心头。极为敏感的古人念天地之广大,悟兴废之无常,哀人生之须臾,惧凋落之无期,对于生命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意绪与幻...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远处,回首俯视往昔那岁月已历数千年的诗坛,便不难发现,一种朝不虑夕的生命危机感时而充斥于人们的心头。极为敏感的古人念天地之广大,悟兴废之无常,哀人生之须臾,惧凋落之无期,对于生命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意绪与幻灭情感。两千多年来,从憔悴江泽之畔的屈原到病老孤舟之上的杜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古代文人 屈原 杜甫 生命表现 兴废 危机感 古人 陶渊明 生命觉醒
下载PDF
生命的悸动——论郭枫的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新建 《华文文学》 1993年第1期56-59,共4页
饥饿、流离、战争构筑了中国历史,也铸就了郭枫的性格: 生命象无花的树 挣扎着,向天空要颜色 ——《五十自画像》 这就是散文家和诗人的郭枫其人。而他的两本诗集《第一次信仰》和《海之歌》,向读者证明,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在诗歌... 饥饿、流离、战争构筑了中国历史,也铸就了郭枫的性格: 生命象无花的树 挣扎着,向天空要颜色 ——《五十自画像》 这就是散文家和诗人的郭枫其人。而他的两本诗集《第一次信仰》和《海之歌》,向读者证明,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在诗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枫 诗歌领域 海之歌 生命表现 诗美 现代诗 生命形态 音乐美 浑融 诗所
下载PDF
在表现中生长——剧场空间教育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艳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6期16-19,F0002,共5页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传统教育往往忽视人的生命性和在场性。剧场空间既是客观化的存在,也建构人的活动样式。表现是一种在场状态,突出了剧场空间的核心观念。当下学校内涵发展要回归育人本质,在学科教学、班队生活、特色项目等多领域进行...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传统教育往往忽视人的生命性和在场性。剧场空间既是客观化的存在,也建构人的活动样式。表现是一种在场状态,突出了剧场空间的核心观念。当下学校内涵发展要回归育人本质,在学科教学、班队生活、特色项目等多领域进行融通式架构,让儿童在适切的剧场空间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场空间教育 在场性 生命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