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觉悟与道德行动的源初相融之在——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之道德——生存论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美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传统上从认识论角度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理解,湮没了其更深的意蕴。在道德-生存论上并涵摄认识论理解,阳明知行合一说呈现出三层基本意蕴:一是从源初绽放而言,知行合一是生命觉悟与生命活动的源初浑融一体;二是从觉悟之知(知)与切实之... 传统上从认识论角度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理解,湮没了其更深的意蕴。在道德-生存论上并涵摄认识论理解,阳明知行合一说呈现出三层基本意蕴:一是从源初绽放而言,知行合一是生命觉悟与生命活动的源初浑融一体;二是从觉悟之知(知)与切实之行(行)二者的展开过程而言,两者绽现为动态的统一;三是强调觉悟之知体现为身心意知物的整体一物,切实之行表现为格致诚正修的整体一事,觉悟之知(知)与切实之行(行)最终统一于"实有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道德生存论 生命觉悟 生命活动 实有其事
下载PDF
庄子之贫富观刍议
2
作者 张春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9-12,共4页
庄子在安贫乐道中度过一生。他认为“贫”仅仅与经济、物质相关,“富”则是包容、宽容,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理状况和精神境界。他选择精神上的“富”和物质上的“贫”,在庄子的设想中,理想的社会就是人人都有精神上的高尚追求,在... 庄子在安贫乐道中度过一生。他认为“贫”仅仅与经济、物质相关,“富”则是包容、宽容,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理状况和精神境界。他选择精神上的“富”和物质上的“贫”,在庄子的设想中,理想的社会就是人人都有精神上的高尚追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他提出提升精神境界的途径———终生学习、循序渐进、以实现生命的觉悟为旨归。这些认识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很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贫富 生命觉悟 精神文明
下载PDF
互文性视野下的诗歌意象互涉解读——以洛夫《因为风的缘故》为例谈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
3
作者 张金玲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9年第3期77-80,共4页
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我们可以做互文式的关联解读,即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与当前的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将诗歌当中使用的意象和与其相关的其他文本作为艺术观照,用其他文本作为旁证来反观目标文本。以洛夫的《因为风... 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我们可以做互文式的关联解读,即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与当前的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将诗歌当中使用的意象和与其相关的其他文本作为艺术观照,用其他文本作为旁证来反观目标文本。以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为例,对诗中的意象做互文式关联解读,这一方面为我们理解洛夫的这首诗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视角,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互文性 体味爱情 觉悟生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