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命需要看人之存在之谜——我们如何存在与何以存在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由于前人没能给出恰当的人之存在依据,也没能辨认出生存性恐惧这一人之存在的现实化的障碍,便不能揭示“人如何以及何以克服虚无而在感性世界中存在?”的问题,近代以来的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普遍虚无便无法消散。尝试将人的需要和人之存... 由于前人没能给出恰当的人之存在依据,也没能辨认出生存性恐惧这一人之存在的现实化的障碍,便不能揭示“人如何以及何以克服虚无而在感性世界中存在?”的问题,近代以来的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普遍虚无便无法消散。尝试将人的需要和人之存在(即“为其所是”)结合起来,通过对生命需要的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在因果一体的作为人之存在依据的人之“生—生”的生命需要—生命固有的本真驱动力—自由自觉的本真的生命实践中,人之存在、自由和道德得以一体实现,人获得了个体性与整全性的统一和有死性与永恒性的统一。其中,永恒处于当下,表达为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及其所带来的勇气和力量感所形塑的整全性的人格基础上的精神维度指导下的生命态度、行为方式和生命实践,其根源是内在于生命需要的生命的本真存在方式这种超越性的结构。由此,揭示了“人如何存在”。同时,通过“以超越生存性恐惧为枢纽的生命面向的翻转”揭示了“人何以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需要 存在 当下 永恒 生存性恐惧 生命面向的翻转
下载PDF
后工业时代生命需要的精神突围——动画电影审美心理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洁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4-45,共2页
本文立足于近年来数量剧增的动画电影及其如火如荼的动画产业热潮,以受众审美心理构成中的感知、想象、情感为三维,通过验证性的分析,指出受众视听的愉悦、审美时空的延展、审美理想的张扬,使得动画的艺术特征在审美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方... 本文立足于近年来数量剧增的动画电影及其如火如荼的动画产业热潮,以受众审美心理构成中的感知、想象、情感为三维,通过验证性的分析,指出受众视听的愉悦、审美时空的延展、审美理想的张扬,使得动画的艺术特征在审美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方式满足了受众的生命需要,这正是动画电影成为后工业时代越来越占据主流地位的重要审美类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 生命需要 审美特征
下载PDF
生命需要的是什么?
3
作者 张文高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1年第4期78-79,共2页
美国巨星罗斯顿陨落前的警语“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时时在我耳畔回荡。然而,大千世界,悲恨相续,无数人依然竟相为生命背囊增重。或许,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安静的夜晚,思考,生命需要的是什么?我听到一个声音传来:生命... 美国巨星罗斯顿陨落前的警语“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时时在我耳畔回荡。然而,大千世界,悲恨相续,无数人依然竟相为生命背囊增重。或许,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安静的夜晚,思考,生命需要的是什么?我听到一个声音传来:生命的需要,只有一点点——颗清净淡泊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需要的是什么?》 随笔 杂文 杂谈
下载PDF
关注生命之源 保护母亲河钱塘江——《珍爱生命·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拓展实践活动纪实
4
作者 冯关兴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6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初一 《思想品德》 活动设计 《珍爱生命·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第三课 人教版 上册 教学目标
下载PDF
灾难教育:基于生命的需要
5
作者 姚湘 《科教文汇》 2020年第19期32-33,共2页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增多,其中灾难作为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现象,对任何国家及其人民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个体生命的需要,灾难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难对人类的损害程度,对于个体的生命成长...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增多,其中灾难作为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现象,对任何国家及其人民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个体生命的需要,灾难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难对人类的损害程度,对于个体的生命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主要探讨我国灾难教育的涵义与现状,通过阐述灾难意识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与灾难观教育构成的灾难教育内容,重申灾难教育的价值,期望能为灾难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教育 生命需要 个体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举措
6
作者 王有鹏 《新课程研究》 2022年第22期25-28,共4页
生命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生命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满足学生的生命需要,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从而让学生在生命课堂上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生命状态 生命需要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浅谈生命教育在智障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7
作者 黄敏 《新课程》 2017年第13期224-224,共1页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特教教师要尊重智障学生的生命主体,关注他们的生命需要、生命个性和生命发展。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从而为其营造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其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智障语文教学 生命需要 生命个性 生命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生命观的理论意蕴及当代启示
8
作者 杨利利 《阴山学刊》 2019年第4期72-77,共6页
马克思生命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问题,它涉及生命存在和生命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理解马克思生命观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作为自然生命存在、社会生命存在和精神生命存在为一体的整体性生命存在,具有多种需求的生... 马克思生命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问题,它涉及生命存在和生命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理解马克思生命观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作为自然生命存在、社会生命存在和精神生命存在为一体的整体性生命存在,具有多种需求的生命需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生命异化、通过实践手段进行的生命解放。马克思生命观体现了鲜明的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探讨当下的生命问题,以促进生命更好地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命 生命存在 生命需要 生命异化 生命解放 科学性 批判性 实践性
下载PDF
“慈本论”基础上的“良心认识论”——兼论“立心”对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期1-10,26,共11页
在“慈本论”崭新的存在论基础上确认了人之(具内在自然法导向和道德力量的)“良心”是作为人之存在的“第一因”的“生命需要-生命固有的本真驱动力‘慈’”,它为道德的现实化提供动力,为道德判断和实践提供本然性的应然性的尺度,为美... 在“慈本论”崭新的存在论基础上确认了人之(具内在自然法导向和道德力量的)“良心”是作为人之存在的“第一因”的“生命需要-生命固有的本真驱动力‘慈’”,它为道德的现实化提供动力,为道德判断和实践提供本然性的应然性的尺度,为美德和规范提供价值基础。因此,“立心”即认识、激活与强化良心及其功能与表达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它的缺失是“精神接生术”式的或知性的道德教育失败的原因。以普遍性的知识揭示了“良心认识论”是“立心”的前提条件,是急需开拓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哲学的基础领域。以普遍性的知识揭示了“良心认识论”,包括:揭示了“立心”的前提条件是遮挡或超越“生存性恐惧”;揭示了良心在生命理性情感、人格、生命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表现(即“相”——“不同者”);揭示了认识良心(也即敞开人之存在)的认知性的生命理性谱系;揭示了“立心”的原理。其中,各种生命理性和生命理性情感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自由性与道德性的统一,也都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心认识论 生命需要 生存性恐惧 慈本论 生命理性情感 生命理性
下载PDF
用品德滋养生命 让生命润泽品德——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态课堂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陈宁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1期66-68,共3页
切实抓住学生的生命体验、充分利用课堂上现场生成的课程资源,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成长的"三个善于"(善于构建学生生命体验,启迪学生生命智慧;善于倾听学生真实声音,关注学生心灵感受;善于捕捉学生奇思妙想,唤醒学生创新激情),才能让... 切实抓住学生的生命体验、充分利用课堂上现场生成的课程资源,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成长的"三个善于"(善于构建学生生命体验,启迪学生生命智慧;善于倾听学生真实声音,关注学生心灵感受;善于捕捉学生奇思妙想,唤醒学生创新激情),才能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充分满足学生的生命需求,真正成为学生积极生命流程中的驿站,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现场生成 生命需要
下载PDF
广告表征的审美攻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露 《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4-26,53,共4页
广告表征是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满足人的生命需要的产物,作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决定性力量,广告表征的外在形式及内在意蕴均以生命美学的法则为建构的基点.
关键词 广告表征 生命关学 生命需要
下载PDF
面向生态文明的技术教育创新:培育技术训化素养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清臣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技术进步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也时常激化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技术在根本上是具有自身性格的一种力量,被现代科学内在支撑的技术在效率目标的追求中愈加显示出对自然和人类的"野性"。生态文明在根本上是生态... 技术进步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也时常激化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技术在根本上是具有自身性格的一种力量,被现代科学内在支撑的技术在效率目标的追求中愈加显示出对自然和人类的"野性"。生态文明在根本上是生态范围内的人性化关系与机制,技术训化则是人在与技术的试探性互动中建立起与技术内在积极联系的活动,技术通过基于生态文明立场的训化得到契合于生态文明追求的具体定位、有机选调和适度转换。因此,建立在生态文明立场之上的技术教育特别追求培育学生的技术训化素养,需要:树立生态化的生命需要观;在生态化生命需要中理解和选择技术;基于生态化生命需要为技术应用确立方向和界限;积极传播基于生态文明立场的技术训化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技术训化 人性化 生态化生命需要
原文传递
文化长廊
13
《中国工会财会》 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请多一份包容心》 甄伟东 散文 生命需要经营》 边庆祝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