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宜生境分布变化研究
1
作者 袁煜林 吕建平 +4 位作者 潘嫦艳 廖周洋 侯墨林 邓忠坚 张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71-3580,共10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生境分布变化,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和ArcGIS 10.7,模拟...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生境分布变化,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和ArcGIS 10.7,模拟草地贪夜蛾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分布变化。【结果】将9种物种分布模型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模型AUC、TSS和Kappa均值分别为0.994、0.980和0.943,其中,广义线性模型(GBM)、广义增强模型(GLM)、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是预测草地贪夜蛾生境分布的最优模型,表现最差的模型是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RE),未能通过模型精度检验。影响草地贪夜蛾分布的4个重要环境变量因子为坡度、海拔、年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当前时期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生境面积为32.94万km2,占云南省总面积的83.61%。在未来气候模拟条件下,适生区面积扩张,尤其是低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扩张均值分别为27.84%和12.80%;非适生区和中适生区面积减少,下降均值分别为19.69%和32.92%。【结论】基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预测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非适生区面积收缩,适生区有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气候变化导致虫害的风险增大,应密切监控虫灾严重区域及新发地的虫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ioMod2组合模型 生境分布变化 风险防控
下载PDF
我国雪莲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2
作者 陈发菊 杨映根 +2 位作者 赵德修 桂耀林 郭仲琛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5期561-566,共6页
本文对雪莲花的原植物种类、生境分布、生长习性做了分析整理,并对新疆雪莲、水母雪莲、雪兔子等六种雪莲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比较已有的实验结果中发现不同种雪莲在其特定生境下的化学成分既有属的同一性又存在种的特... 本文对雪莲花的原植物种类、生境分布、生长习性做了分析整理,并对新疆雪莲、水母雪莲、雪兔子等六种雪莲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比较已有的实验结果中发现不同种雪莲在其特定生境下的化学成分既有属的同一性又存在种的特征性差异。这不仅为植物化学分类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 种类及生境分布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鹡鸰的生境分布和繁殖习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长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530-17532,共3页
2008年3~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鹡鸰的生境分布和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鹡鸰主要分布在地面草丛(57.41%)、水域(19.44%)、楼顶(16.67%)和疏林灌丛(6.48%),地面草丛成为白鹡鸰的最主要取食地;白鹡鸰的常见窝卵数为... 2008年3~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鹡鸰的生境分布和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鹡鸰主要分布在地面草丛(57.41%)、水域(19.44%)、楼顶(16.67%)和疏林灌丛(6.48%),地面草丛成为白鹡鸰的最主要取食地;白鹡鸰的常见窝卵数为4枚,窝卵数为(4.00±0.32)枚,孵化期为(10.20±0.37)d,出雏数为(3.60±0.25)只,育雏期为(13.60±0.51)d;窝卵数与孵化期呈显著正相关(P=0.034,R2=0.757),两者呈幂函数关系,窝卵数与出雏数和育雏期相关性均不显著(P=0.166,P=0.550);白鹡鸰对校园生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鸽 生境分布 繁殖习性 窝卵数 适应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凉山山系珙桐种群适宜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俪心 和梅香 +3 位作者 王彬 谭进波 黄耀华 冉江洪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3-880,共8页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珙桐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m的中山地带;在水平方向上珙桐基本分布在凉山山系东坡的小凉山地区.珙桐总分布面积为1832.446km2,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为958.448km2,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3.998km2.刀切法检验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珙桐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季节性变异系数、海拔、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到居民点距离.本文建议应加强对凉山山系保护区外的大面积珙桐生境的保护及关键连接区域的恢复,以促进山系内珙桐资源的增长和生境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光叶珙桐 凉山山系 MaxEnt模型 生境分布 扩散限制
下载PDF
高安市四害种群、生境分布与季节消长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凤飞 郑荣根 刘国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 :掌握四害种群、生境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 :捕鼠用鼠夹法 ;捕蚊用人工小时法 ;捕蝇用粘蝇带法 ;蟑螂用诱捕盒法。结果 :鼠平均密度指数为 3.2 9% ,以褐家鼠为优势种 ,占 5 5 .49% ,居民住宅区所占比重较大 ,为80 .70 % ,季节... 目的 :掌握四害种群、生境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 :捕鼠用鼠夹法 ;捕蚊用人工小时法 ;捕蝇用粘蝇带法 ;蟑螂用诱捕盒法。结果 :鼠平均密度指数为 3.2 9% ,以褐家鼠为优势种 ,占 5 5 .49% ,居民住宅区所占比重较大 ,为80 .70 % ,季节消长不明显。蚊密度指数为 13.40只 /人工小时 ,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 ,占 6 6 .2 8% ,生境以储藏间 (室 )为高 ,占 6 3.14% ,季节性明显 :1~ 3月、 12月未捕获成蚊 ,6~ 10月为活动高峰 ,占 82 .31%。蝇密度指数为 2 7.41只 /旬 ,以家蝇为优势种占 42 .43% ,生境以小饭店为高 ,占 42 .13% ,季节高峰期明显 ,5~ 10月活动高峰占 87.16 %。蟑螂密度指数为 0 .0 6 6只 /盒 ,仅发现黑胸大蠊 ,居民厨房是蟑螂活动的重要场所 ,占 5 9.83% ,6~ 9月为活动高峰 ,占 6 2 .6 9%。结论 :蚊、蝇、蟑螂有明显季节性活动高峰期 ,喜活动于温暖、潮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种群分布 生境分布 季节消长 高安市
下载PDF
基于生境分布模型的气候因素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薛振山 吕宪国 +1 位作者 张仲胜 孙玥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5-321,共7页
气候因素是沼泽湿地的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沼泽湿地形成、发育及不同特征差异的控制因素。作为中国主要沼泽湿地分布区和气候变化显著地区之一,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受气候和非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非气候因素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影响强... 气候因素是沼泽湿地的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沼泽湿地形成、发育及不同特征差异的控制因素。作为中国主要沼泽湿地分布区和气候变化显著地区之一,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受气候和非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非气候因素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影响强度在加大,沼泽湿地被开垦为农业用地,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流域水资源减少,使得该区沼泽湿地供水不足。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利用生境分布模型,采用该区沼泽湿地分布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模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因素变化下的演替过程,定量评估气候因素对沼泽湿地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至2010年,三江平原地区的气候呈暖干趋势,气候变化对沼泽湿地分布起正增益作用,1951~1980年期间,气候变化对沼泽湿地分布的影响程度为5.21%,1981~2010年期间,气候变化对沼泽湿地分布的影响程度为4.33%;在三江平原地区,非气候因素对沼泽湿地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不但导致该区已有湿地发生缩减、退化,还干扰新的湿地自然形成与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气候变化 生境分布模型 景观分析 三江平原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下的孑遗植物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适宜生境分布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泽芳 卫海燕 +2 位作者 郭彦龙 栾文飞 赵泽斌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3,共9页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为濒危孑遗植物,对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利用BIOMOD2建模平台中的5个模型算法(MaxEnt、RF、GBM、GAM、CTA)结合3大类19个环境气候因子数据构建组合物种分布模型模拟该物种在...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为濒危孑遗植物,对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利用BIOMOD2建模平台中的5个模型算法(MaxEnt、RF、GBM、GAM、CTA)结合3大类19个环境气候因子数据构建组合物种分布模型模拟该物种在基准气候条件下的分布,并进一步预测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布范围的变化,进而为该物种原生产地保护及人工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Bio3(等温性)、Bio11(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2(年降水量)、Bio19(最冷季降水量)、slope(坡度)、T_caso4(表土硫酸钙含量)、T_gravel(表土砾石含量)、Tusda(表层土壤USDA分类)为影响该物种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基准气候条件下,中国西北地区裸果木适宜生境面积约为0.59×10^6 km^2,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区域,在塔里木盆地边缘也有较为集中的适宜生境分布。(3)在气候变暖的情景下该物种适宜生境面积略有增加,且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差异较小,适宜生境整体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气候变化 集合物种分布模型 生境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的黄腹角雉潜在生境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庞丽芳 庾太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进行生物资源深入研究、开发和制定保护战略的基础。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中国特有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被列为易危等级。本研究基于筛选的298个黄腹角雉分布点和12个环境因子...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进行生物资源深入研究、开发和制定保护战略的基础。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中国特有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被列为易危等级。本研究基于筛选的298个黄腹角雉分布点和12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该物种的潜在适宜生境。结果发现:1)影响黄腹角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降水、气温和植被类型;2)黄腹角雉的潜在生境总面积约66.76×10^(4)km^(2),低适生生境面积约33.38×10^(4)km^(2),中适生生境面积约20.04×10^(4)km^(2),高适生生境面积约13.34×10^(4)km^(2);3)黄腹角雉潜在高适宜生境的分布与其分布密度高度吻合,主要集中在闽北地区和桂东北地区。因此,建议加强对闽北地区和桂东北地区等高适宜生境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腹角雉 环境因子 潜在生境分布 MaxEnt模型
下载PDF
长白山豆科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及其固氮能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淑荣 张桂芝 +1 位作者 阎孝贡 隗晓微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82-83,共2页
1993~1994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长白山豆科植物的种类、生境及分布,对于长白山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我们在海拔500~2600m的各个垂直分布带内,一共采集了19种植物,对16种进行其固氮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每种植物均表现出... 1993~1994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长白山豆科植物的种类、生境及分布,对于长白山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我们在海拔500~2600m的各个垂直分布带内,一共采集了19种植物,对16种进行其固氮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每种植物均表现出一定的固氮活性,可以看出种间固氮活性的差异。其中有3种固氮活性显著提高,它们是短萼鸡眼草、广布野豌豆和黄芪。这些植物在其根瘤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是很有前途并值得今后予以深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豆科植物 种类 生境分布 固氮能力
下载PDF
珠江口淇澳岛潮间带蟹类(十足目:短尾下目)物种多样性与分布
10
作者 梁伟诺 何克宏 胡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6-87,共12页
珠江口地处南海北部,滩涂资源丰富,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高。然而,目前大部分潮间带相关研究和物种分布记录限于珠江口东岸,而对珠江口西岸的潮间带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主要类群短尾下目(蟹类)为研究对象,于... 珠江口地处南海北部,滩涂资源丰富,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高。然而,目前大部分潮间带相关研究和物种分布记录限于珠江口东岸,而对珠江口西岸的潮间带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主要类群短尾下目(蟹类)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间对位于珠江口西岸的珠海市淇澳岛全岛潮间带蟹类区系进行了普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对记录物种进行整理和校订,更新了淇澳岛潮间带蟹类物种名录,并对其生境与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共采集蟹类标本90号,分属10科21属31种,其中帕氏东方相手蟹(Orisarma patshuni)、莱氏异额蟹(Anomalifrons lightana)等17种为淇澳岛新记录,高野近方蟹(Hemigrapsus takanoi)为珠江口新记录。结合历史记录,目前淇澳岛共记录潮间带蟹类13科29属48种,其中以相手蟹科(10种)、弓蟹科(10种)和沙蟹科(8种)的物种最为丰富;区系成分主要由东亚特有类群与印度-西太平洋或西太平洋沿岸分布类群构成,具有典型的东亚暖水性特征;各类生境中以泥质滩涂和红树林边缘的蟹类物种最为丰富。至本文止,珠江口西岸潮间带蟹类记录物种数已由31种提升至55种,与珠江口东岸记录物种数持平;珠江口两岸记录总数已达14科38属77种,其中两岸共有种(33种)占总种数的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动物 河口蟹类 红树林蟹类 生境分布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空间分布研究
11
作者 邓旭东 田桂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3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研究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物种组成、地理成分构成、各植物区与生境分布以及水分生态幅度,主要结果如下:(1)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植物共有11科、17属、26种,优势科属为钱苔科(Ricciaceae)、疣冠苔科(Grimaldiaceae)、钱苔属(Riccia)、... 研究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物种组成、地理成分构成、各植物区与生境分布以及水分生态幅度,主要结果如下:(1)内蒙古地区叶状体苔类植物共有11科、17属、26种,优势科属为钱苔科(Ricciaceae)、疣冠苔科(Grimaldiaceae)、钱苔属(Riccia)、疣冠苔属(Mannia)等,以北温带成分(16种,61.54%)和世界广布成分(7种,26.92%)为主;(2)这些物种主要分布在12个植物区,兴安北部(15种,57.69%)、燕山北部(13种,50.00%)、兴安南部(11种,42.30%)、辽河平原(10种,38.46%)物种数量多,多数物种见于1~2个植物区,皮叶苔(Targionia hypophylla)、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紫背苔(Plagiochasma rupestre)、西伯利亚疣冠苔(Mannia sibirica)、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分布在6~8个植物区;(3)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16种,占61.54%)、林缘湿土、湿岩面、峭壁石缝等(13种,50.00%)、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10种,38.46%)和湿地(8种,30.77%)是物种较集中分布的生境,多数物种为湿中生-湿生生境物种(14种,5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状体苔类 区系组成 各植物区与生境分布 水分生态幅度 内蒙古地区
下载PDF
余姚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生境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小萍 向继云 +7 位作者 鲁才员 李百万 柳建定 赵宝安 阮伟健 陈锋 张芬耀 谢文远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52-157,共6页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余姚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生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余姚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生活型较单一,只有地生兰和附生兰2个类型。其中又以地生兰为主,计12属20种,但只有春兰、蕙...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余姚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分布与生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余姚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生活型较单一,只有地生兰和附生兰2个类型。其中又以地生兰为主,计12属20种,但只有春兰、蕙兰、大花无柱兰3种的资源分布较广,且资源储量较大。各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等生境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海拔在500 m以上的南部山区是余姚野生兰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中坡、下坡和谷地,红壤、黄壤和粗骨土,针叶林、阔叶林和粗放经营的毛竹林为本区野生兰科植物的主要生境;兰花分布与乔木层优势树种没有明显相关性,但与灌木树种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余姚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已表现出了急剧萎缩的态势,急需开展就地与迁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野生植物资源 分布生境 余姚市
下载PDF
福建省苏铁属植物野生分布生境及保护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克昌 《林业勘察设计》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分析福建省国家重点保护苏铁属植物的种类、野生分布生境及资源现状和保护现状,根据植株分布的野外生境特征、分布区范围提出就地保护措施。
关键词 苏铁属 野生 分布生境 保护现状
下载PDF
概述乌玛林业局樟子松生境及分布特点
14
作者 霍振江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1年第z1期16-22,共2页
文章根据 2 0 0 1年乌玛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概述了该局樟子松的生境及分布特点。
关键词 乌玛林业局 樟子松 生境分布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玫烟色棒束孢分布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亚强 王文倩 +4 位作者 陈斌 PHANGTHAVONG Souksamone 赵永鑫 徐天梅 肖关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为明确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虫生玫烟色棒束孢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以期为玫烟色棒束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本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9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季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 为明确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虫生玫烟色棒束孢的时空动态及寄主多样性,以期为玫烟色棒束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本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9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山季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5种生境中玫烟色棒束孢的发生季节、生境分布和寄主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共采集玫烟色棒束孢674株。从时间动态来看,玫烟色棒束孢于当年10月至次年4月为发生流行期,12月或次年1月为发生高峰期。从空间分布来看,玫烟色棒束孢主要分布于热带丛生竹林和石灰岩山地雨林的低、高和中海拔地带,分别采集到150和133、118、104株,相对丰度分别为22.3%、19.7%、17.5%和15.4%;热带季雨林和季风性常绿阔叶林中相对较少,分别采集到77和73株,相对丰度分别为11.4%和10.8%;暖热性针叶林生境仅采集到19株,相对丰度为2.8%。从海拔分布来看,石灰岩山季雨林生境中,玫烟色棒束孢在高、中、低海拔生境中分布的差异不明显,低海拔生境中菌株数量略高于中海拔和高海拔生境。玫烟色棒束孢的寄主节肢动物有2纲12目,包括昆虫纲11目,蛛形纲1目,其中优势寄主为鳞翅目和膜翅目,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0.4%和36.4%。该研究为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内容,也为害虫生防高毒力玫烟色棒束孢菌株筛选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玫烟色棒束孢 生境分布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四川昭觉县鸟类多样性及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燕 成宇文 +4 位作者 董哲含 张尚明玉 何兴成 钟渝华 吴永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9-914,共6页
2020年1、5、8、10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凉山地区昭觉县鸟类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8科107种;其中,东洋界物种69种,古北界物种28种,广布种10种;留鸟76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3种,旅鸟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濒危野... 2020年1、5、8、10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凉山地区昭觉县鸟类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8科107种;其中,东洋界物种69种,古北界物种28种,广布种10种;留鸟76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3种,旅鸟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鸟类4种;中国特有种4种。从季节上看,夏季鸟类物种丰富度最高,但秋季鸟类多度最高,冬季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均最低;各季节均有优势种,夏季与秋季鸟类物种相似性最高。区域内9种生境中,针叶林鸟类物种数最多,灌丛鸟类多度最大,其中,针叶林与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鸟类相似度最高。鸟类物种丰富度与多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海拔2100~2400 m处,最小值均出现在海拔3300~3600 m处;海拔2100~2400 m与海拔2400~2700 m处物种相似性最高。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凉山山系鸟类多样性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县 鸟类 多样性 季节变化 生境分布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数量及分布 被引量:17
17
作者 冉江洪 刘少英 +3 位作者 曾宗永 邵开清 林强 张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19970724~19970817对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黑颈鹤269只.通过平均密度法估算整个保护区有407只,其主要分布在伏流宽谷沼泽和湖泊洼地沼泽,其最适生境是湿润及水体沼泽区,偶见于草坡.... 通过19970724~19970817对四川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黑颈鹤269只.通过平均密度法估算整个保护区有407只,其主要分布在伏流宽谷沼泽和湖泊洼地沼泽,其最适生境是湿润及水体沼泽区,偶见于草坡.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人为活动的干扰,黑颈鹤的栖息繁殖环境及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受到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种群数量 分布生境 保护建议 若尔盖
下载PDF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适宜性生境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虎贤 任璇 《新疆环境保护》 2015年第1期18-23,40,共7页
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将野生动物的分布位置与遥感数据反演的生态参量结合,以单因子评价参量,快速有效地对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宜性的多年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 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遥感影像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将野生动物的分布位置与遥感数据反演的生态参量结合,以单因子评价参量,快速有效地对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宜性的多年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适宜性生境面积总体呈波动性持续下降态势,保护区整体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退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生境分布提取 生境变化
下载PDF
2020-2023年白银市德国小蠊密度调查
19
作者 张学太 王友军 李治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掌握白银市德国小蠊季节消长和生境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粘虫板法开展德国小蠊的密度调查.结果2020-2023年,白银市德国小蠊密度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0.21只/张,到2022年0.42只/张;各月均监测到德国小蠊,每年3月后... 目的掌握白银市德国小蠊季节消长和生境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粘虫板法开展德国小蠊的密度调查.结果2020-2023年,白银市德国小蠊密度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0.21只/张,到2022年0.42只/张;各月均监测到德国小蠊,每年3月后密度逐步上升,呈单峰曲线,7月达到密度高峰后逐步降低.餐饮店德国小蠊密度最高、侵害率最大,分别为2.28只/张和15.32%,各生境密度、侵害率从高到低排序为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居民区>宾馆,医院未监测到德国小蠊.结论初步掌握了白银市德国小蠊的分布情况,餐饮场所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季节消长 生境分布
下载PDF
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成蚊监测
20
作者 马永法 张圣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变化、生境分布、季节消长特征,为预防控制蚊虫及蚊媒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灯诱法在居民区、城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稻田处和湿地公园等生境进行蚊密度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年份...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变化、生境分布、季节消长特征,为预防控制蚊虫及蚊媒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灯诱法在居民区、城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稻田处和湿地公园等生境进行蚊密度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年份、不同生境的蚊种和密度变化规律.结果共捕获蚊虫86959只,平均蚊密度为29.34只/(灯·夜),在不同年份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前3位的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总捕蚊数的64.14%、19.59%和11.12%.6种生境中湿地公园蚊密度最高,达76.69只/(灯·夜);农村民房、稻田次之,分别为22.87、37.29只/(灯·夜).不同蚊种和不同生境均呈现以夏季为高峰的单峰曲线季节消长.结论盐城市盐都区蚊虫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优势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农村地区和湿地公园等野外环境是蚊虫防治重点区域,需要在夏、秋季高峰期到来前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群构成 密度变化 生境分布 季节消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