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秉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生活世界是涉及当代诸多热点问题的一个重要哲学话题 ,它具有动摇传统形而上学大厦基础的意图但却与形而上学的反观相对应 ,生活世界毋宁是相对于生存主体而展开的生存视域。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本应是相互相承... 生活世界是涉及当代诸多热点问题的一个重要哲学话题 ,它具有动摇传统形而上学大厦基础的意图但却与形而上学的反观相对应 ,生活世界毋宁是相对于生存主体而展开的生存视域。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本应是相互相承的 ,但直到海德格尔、萨特和哈贝马斯 ,这两者才真正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形而上学 主体间性 自明性 哲学 生存主体
下载PDF
数字空间中主体的生存境遇——基于雷蒙·威廉斯“流动的藏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特 应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借助不断发展的传播媒介与交通技术,当代资本主义在赋予主体公共空间中“流动”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主体构建自己私有空间的“藏私”能力,主体生存境遇中存在的这种张力构成了雷蒙·威廉斯所提出的“流动的藏私”现象。在数字资本主义... 借助不断发展的传播媒介与交通技术,当代资本主义在赋予主体公共空间中“流动”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主体构建自己私有空间的“藏私”能力,主体生存境遇中存在的这种张力构成了雷蒙·威廉斯所提出的“流动的藏私”现象。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数字技术赋能主体的“流动”与“藏私”从单一的“物质”层面扩展到了“物质”和“虚拟”的双重层面,“流动的藏私”升级到了2.0版本。数字资本主义利用“流动的藏私”向主体许诺流动的自由感与藏私的安全感,但实际上却通过消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掩盖其对主体“共景独视”式的监控,以及对主体政治意识与集体价值的消解。在日益加深的“流动的藏私”背景下,数字空间中主体的社会关系朝着更加“弱连接”、“气泡化”、“中介化”的方向发展,主体的生存境遇全面异化,数字资本权力从而达成了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因此需要对“流动的藏私”背后的新型权力操控进行解蔽,以实现对数字资本逻辑的批判与祛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空间 “流动的藏私” 主体生存境遇 数字资本主义
下载PDF
对主体生存视域中的播音主持生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洁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1期90-91,共2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的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拉近距离,并相互融合。生态系统概念当中其不仅包含了自然界,也涉及到了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等领域。本文主要从生态视域角度来对播音主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的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拉近距离,并相互融合。生态系统概念当中其不仅包含了自然界,也涉及到了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等领域。本文主要从生态视域角度来对播音主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播音主持行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生存视域 播音主持 生态
下载PDF
“占有”抑或“存在”:马克思对幸福主体生存样态的澄明
4
作者 颜军 《天府新论》 CSSCI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占有欲望不是人性的一般特征,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性的具体表现,把对对象的占有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源泉,是私有制社会的特征,占有与人发生联系的所有事物的欲望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产物。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 占有欲望不是人性的一般特征,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性的具体表现,把对对象的占有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源泉,是私有制社会的特征,占有与人发生联系的所有事物的欲望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产物。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发挥,却显示了人对物的奴性依赖关系;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对物统治的背后,却显示了人被异化成为了物的附属物。马克思认为,幸福的生成逻辑在于人从各种依赖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以"人"的全面方式"存在"。只有实现对幸福"占有"主体生存样态的扬弃之后才能摆脱"物性"主体逻辑的束缚,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并真正获得"属人"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存在” 马克思 幸福 主体生存 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主体生存视域下播音主持生态探究
5
作者 熊昱磊 《声屏世界》 2020年第21期49-50,共2页
通过生态学理念审视、观察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可以划分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生态系统。如今,生态学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针对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人员,在主体生存视域中探究他们的生态状况已然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舆论要点。播... 通过生态学理念审视、观察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可以划分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生态系统。如今,生态学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针对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人员,在主体生存视域中探究他们的生态状况已然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舆论要点。播音主持人是传媒领域中负责语言传播职务的主体,他们的言行互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播音主持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生存视域 播音主持 生态环境 问题 策略
下载PDF
永久在线而非永久连接:社交媒体中的在线沉默现象
6
作者 荣荣 赵文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已然成为社交媒体中新的生存方式,给用户带来多种情绪的丰富体验,包括但不限于获取大量信息而产生的安全感,持久互动带来的陪伴感和归属感等;同时,在线和连接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牵制,包括情绪、情感和精力。... “永久在线、永久连接”已然成为社交媒体中新的生存方式,给用户带来多种情绪的丰富体验,包括但不限于获取大量信息而产生的安全感,持久互动带来的陪伴感和归属感等;同时,在线和连接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牵制,包括情绪、情感和精力。对于无法完全脱离线上社交生存的用户来说,“沉默”成为反连接和情绪释放的首选通路。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在线沉默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沉默”也伴随在线生存的主体性反思。用户往往以“在线沉默”状态来回避连接,从而重新支配注意力和精力,获得内在的平衡。在日常网络交往中人们通过温和的方式保卫私人时空不受信息的过度干扰,而在线上工作中则通过保持抵抗来确保个人的隐形离线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在线 永久连接 在线沉默 主体生存 社交秩序
下载PDF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论纲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政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文认为,对主体的关注和对主体性的肯定,将推进和达致人类生存的优化与进步。而生命活力的有无和充盈程度,直接反映了主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是评价主体主体性实现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进而对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进行了... 本文认为,对主体的关注和对主体性的肯定,将推进和达致人类生存的优化与进步。而生命活力的有无和充盈程度,直接反映了主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是评价主体主体性实现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进而对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进行了界定,对该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生存 生命活力 生存交往
下载PDF
论中国禅宗思想对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宁梅 《教育文化论坛》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至今仍活跃在美国诗坛和环保界的重要诗人和环境保护社会活动家。在当今欧美生态批评领域向文化批评拓展和对"地方"(place)的重视中,斯奈德的生态思想体现了这两种转变。本研究认为,"地...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至今仍活跃在美国诗坛和环保界的重要诗人和环境保护社会活动家。在当今欧美生态批评领域向文化批评拓展和对"地方"(place)的重视中,斯奈德的生态思想体现了这两种转变。本研究认为,"地方"不仅体现了斯奈德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与文化关系探索的具体化,而且还承载着他立足多元文化的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创造性思考以及对以"地方"为核心的新型文化范式的创建,即把斯奈德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总称为"地方"思想。本文通过论述中国禅宗思想对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的影响及其表现,体现了加里.斯奈德对人凭借身体在地方生存的阐释,以及人与地方万物在地方实现主体价值中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地方 主体生存 平常心是道
下载PDF
Emptiness (Sunyata) for Caring the Self in the Middle Path: Reinvestigating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of Ngggrjuna
9
作者 Mathew Varghe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47-361,共15页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ed the unique concept of "emptiness" (gnyata) to explain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mptiness" is dependent co-arising of various elements that support the worldly experi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is concept is used in explai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a human person and how it is used for interpreting the unique process of human existence. The discussions on subjectivity are imprecis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ut Ngrjuna's philosophy enables us to explain subjectivity conclusively, without it having to be explained using metaphysical positions. Sunyata may introduce a new definition for the concept of non-self: not for negating the self but for caring self from the problems of life by making it centered in the Middle Path (madhyama-pratipat), where one may naturally be able to use his wisdom (prajh)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not mere knowledge (na). Sanyat is understood using fourfold (catus.kot.i) logical analysis, not twofold analysis employed normally by other philosophers. Here, the Buddhist notion of self as the co-dependent evolution process of five aggregates (pahcaskandhas) is reinterpreted using the unique method of tetralemma (catus.kot. i). This critique explores the Western philosophy's conceptions on "human reasoning, "logocentrism," and the objective analytical method of modern science." After careful cross examination of the rival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it reasons out why the "rationale of nature" is always superior to "human reasoning" and "logocent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dom subjectivity Middle Path co-dependent co-arising five aggregates LOGOCENTRISM
下载PDF
Birth is the Fall From Grace" Children in the Films of Ingmar Bergman
10
作者 Jeffrey Gordo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3期377-381,共5页
The world of Ingmar Bergman is notoriously dark. He exposes us repeatedly to the isolation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d to our desperate attempts to break free of it. To be human for Bergman is to be imperiled, to move i... The world of Ingmar Bergman is notoriously dark. He exposes us repeatedly to the isolation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d to our desperate attempts to break free of it. To be human for Bergman is to be imperiled, to move in an atmosphere of relentless anxiety, and to be driven by passions whose source and power we can neither master nor understand. Is there a period of innocence, a time before we are caught in the coils of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author will argue that Bergman's treatment of children demonstrates that in his world birth is the fall from gr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MAN film CHILDREN
下载PDF
论克尔凯郭尔对康德审美自由论的批判
11
作者 杜宁馨 《外国美学》 2023年第2期67-83,共17页
克尔凯郭尔对以德国浪漫派为核心的审美自由论的批判构成了其研究的重点之一,而他对康德审美自由论的批判是其审美自由论批判隐含的逻辑起点。克尔凯郭尔将康德自足的理性道德主体转变为一个非道德的、尚处在生存可能性中的生存主体,同... 克尔凯郭尔对以德国浪漫派为核心的审美自由论的批判构成了其研究的重点之一,而他对康德审美自由论的批判是其审美自由论批判隐含的逻辑起点。克尔凯郭尔将康德自足的理性道德主体转变为一个非道德的、尚处在生存可能性中的生存主体,同时通过对“审美无利害”概念的批评,克尔凯郭尔又构想出了一个与道德共同体分离的、在现实中生成的生存个体。克尔凯郭尔对康德审美自由的批判也是对康德道德神学思想批判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克尔凯郭尔实际上否定了由康德开启、经德国浪漫派发扬的借由审美达至个体自由的超越之路,重新强调了在道成肉身的悖谬性结构下,个体实存的有限自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沉沦 审美自由论 生存主体 审美无利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