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整体主义与生命共同体繁荣 被引量:4
1
作者 龙静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5,共10页
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物质主义形成合流,这是造成严重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刻根源,也是生态整体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生态整体主义在本质上是指倡导人类彻底摈弃自身地位至高无上的价值论独断,秉持人与自然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一种生态... 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物质主义形成合流,这是造成严重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刻根源,也是生态整体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生态整体主义在本质上是指倡导人类彻底摈弃自身地位至高无上的价值论独断,秉持人与自然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一种生态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整体主义的精义在于“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整体主义所笃信的是,生存于地球之上的每一生命体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应以中国哲学中“侍天地”的生态责任精神,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与互利共荣。就当下我国而言,生态整体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是以“四个统一原则”,即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统一,与人为善和与物共适的统一,生活幸福与生态美好的统一,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统一,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促进生命共同体繁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中性博弈:回归生态整体主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昊 付盛松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近些年来,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前者强烈的功利主义特征经历史证明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诉求;后者却是人类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自然中心主义会束缚人的创造性、自主性和... 近些年来,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前者强烈的功利主义特征经历史证明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诉求;后者却是人类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自然中心主义会束缚人的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人类只有追求一种与自然在博弈中的双赢——中性博弈,才能导致生态整体主义范式的建构和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中性博弈 生态整体主义
下载PDF
论环境法生态整体主义意蕴及其实现进路 被引量:14
3
作者 白洋 杨晓春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1-47,共7页
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应当以正确的伦理与哲学思想为指引。当代生态思潮中所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定位上两极分化,不足以正确指引环境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生态思潮各流... 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应当以正确的伦理与哲学思想为指引。当代生态思潮中所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定位上两极分化,不足以正确指引环境法律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生态思潮各流派加以检视,从中所抽象出来的"生态整体主义"对环境法治建设极具思想指引价值。然而,传统法律的权利本位理念与环境法的生态整体主义特质存在理论上的矛盾冲突,需要对环境法加以改造。也就是说,在既有的人本主义法律框架内,环境法律只有在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事实前提下,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就是保护人类整体性利益的思想指引下,通过对环境行为加以约束与限制,落实主体的环境责任与义务,方能真正有效化解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环境法 整体利益 环境义务
下载PDF
论生态整体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的证伪效应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炳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3,共4页
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价值观念,这两种价值观念在环境伦理学界、哲学界、环境法学界中都有很多争议。非人类中心主义又被分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对“生态中心主... 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价值观念,这两种价值观念在环境伦理学界、哲学界、环境法学界中都有很多争议。非人类中心主义又被分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对“生态中心主义”从内容上做了辨析和重新界定,认为“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所形成的环境伦理理论,不应被称作“生态中心主义”而应叫做“生态整体主义”,这样可以排除人为设定的“中心”对环境保护价值理念造成的偏失,而“生态整体主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因此它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都有证伪的作用。它的理论整合,是可供选择的谨慎而又开放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证伪效应
下载PDF
刍议当代生态批评的合理出路——从生态整体主义引发的争议说起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阅 张富国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在当代,生态批评吸引了众多学术界人士的目光,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及内在情境的逻辑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生态批评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围绕着生态整体主义,始终存在着大量争议,对生态批评理论基础... 在当代,生态批评吸引了众多学术界人士的目光,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及内在情境的逻辑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生态批评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围绕着生态整体主义,始终存在着大量争议,对生态批评理论基础的巩固及发展造成了冲击和阻碍。为此,有必要适时引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生态维度上构建完备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深入发掘和阐释文学文本中的生态意义,促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生态批评成为一个结合了社会、文化、形式等多方面思想元素的全新的批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生态整体主义视域下野生动物保护的法理审视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3
6
作者 白洋 胡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4期9-16,共8页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哲学基础。从利奥波德、罗尔斯顿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肯定到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学塔式理论体系,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借鉴价值是循序渐进的。现行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存在保护范围狭窄、...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哲学基础。从利奥波德、罗尔斯顿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肯定到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学塔式理论体系,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借鉴价值是循序渐进的。现行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存在保护范围狭窄、相关立法较为分散、处罚范围及力度受限、管理权限交叉重叠与市场监管缺位等问题。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应采取生态整体主义进路,将“公众健康安全”内容写入立法,多措并举拓展野生动物保护的外延,建立野生动物利用黑名单制度,扩大违法行为的处罚范围,加强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实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动态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野生动物保护 法理审视
下载PDF
从《等待野蛮人》看库切小说的生态整体主义精神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怀梅 许炜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作品里不乏对现代文明社会下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体现出浓重的生态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其扛鼎之作《等待野蛮人》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别从人类对自然的犯罪导致的自然生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作品里不乏对现代文明社会下人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体现出浓重的生态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其扛鼎之作《等待野蛮人》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别从人类对自然的犯罪导致的自然生态危机、人性的丧失和文明的偏颇导致的社会生态危机和个体的沦落导致的精神生态危机三方面具体揭示文本中展露的多重危机以及现代人在这些危机之下所遭遇到的生存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待野蛮人》 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文学 J.M.库切
下载PDF
试论生态整体主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慕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2,共2页
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环境危机是人性的危机。随着生态危机的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去思考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环境价值观上的哲学范式转变,不仅... 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环境危机是人性的危机。随着生态危机的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去思考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环境价值观上的哲学范式转变,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观和伦理观,而且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整体主义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从还原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廷辉 林贺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9-27,共9页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模式主要有以《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综合立法,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为代表的单行立法。其中,综合立法难以深入解决流域内的特殊问题,虽然单行立法能够对流域进行具体规制,但因为采用“环境—资源”二分的立法...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模式主要有以《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综合立法,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为代表的单行立法。其中,综合立法难以深入解决流域内的特殊问题,虽然单行立法能够对流域进行具体规制,但因为采用“环境—资源”二分的立法逻辑,忽略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人为地将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污染防治相割裂。鉴于此,现行环境保护立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最近生效的《长江保护法》作为我国首部流域立法,超越以往的还原主义方法论,坚持生态整体主义法律观,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模式的一次新尝试。宏观上,流域立法将长江流域的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合为一体;微观上,流域立法统筹规范长江流域的生态、产业、城市布局、人文和环境美学等要素。受流域立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立法模式可能产生新的变化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流域立法 还原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 立法模式
下载PDF
论两宋时期的生态整体主义美学观——对理学美学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5,共10页
宋代理学美学坚持万物一体、人物并生的理念,视人与自然万物为有机的生态整体,倡导自然生命的多样性与平等性,将道德关怀的范围由人类自身延伸到宇宙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体,彰显了强烈的自我超越意识。理学美学家追求中庸和谐之美,主... 宋代理学美学坚持万物一体、人物并生的理念,视人与自然万物为有机的生态整体,倡导自然生命的多样性与平等性,将道德关怀的范围由人类自身延伸到宇宙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体,彰显了强烈的自我超越意识。理学美学家追求中庸和谐之美,主张通过维持人类社会这一子系统的和谐稳定以促进宇宙整体的有效运转,倡导培植圣贤气象、主动承担惜生爱物、维护宇宙和谐稳定的道德义务。这样,理学美学将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的追求与道德之美结合在一起,构建起了“天文”“地文”“人文”相协合、相统一的生态审美系统,本质上它是一种蕴含着东方智慧的生态整体主义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美学 生态整体主义美学观 再认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2,共4页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识为基础,要求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制天命而用之"...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识为基础,要求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制天命而用之"的实践态度追求"乐山乐水"的美学境界。这两种理论形态都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将二者相结合能够完善我国生态伦理制度的建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理论维度解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庆云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4-216,共3页
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的三个理论维度是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它们立足于生态学理论,探索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主张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强调每一种自然物都有其本身的价值属性,价... 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的三个理论维度是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它们立足于生态学理论,探索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主张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强调每一种自然物都有其本身的价值属性,价值的主体是自然界而不是人类或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系统价值,因此人类对个体和生态系统都负有道德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大地伦理学 深层生态 自然价值论
下载PDF
哈代小说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丽芹 陈萍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进行解读,哈代的小说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批判征服与控制自然观,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批判欲望动力论,崇尚简单生活观。
关键词 哈代 生态批评 生态整体主义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下载PDF
生态整体主义的三重困境——论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哲学基础的局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047-1052,共6页
生态整体主义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潮之一,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然而生态整体主义并非尽美尽善,而是存在着相当的疏漏,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悖论,生态... 生态整体主义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潮之一,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然而生态整体主义并非尽美尽善,而是存在着相当的疏漏,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悖论,生态事实上的反人类中心主义与价值判断和责任主体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悖论;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误解,仅从生物性存在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才是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的关键;三是个体维度的缺失,过度强调整体的地位与作用,而忽视了个体的合法权利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困境 反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关系 个体维度
下载PDF
生态整体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芷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3-35,42,共4页
生态整体主义标志着环境哲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范式。这种新范式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真正平等、公正的关系,人自身为实现人、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我们对生态整... 生态整体主义标志着环境哲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范式。这种新范式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真正平等、公正的关系,人自身为实现人、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我们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考察和探究之后,产生一个问题:生态整体主义是否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生态整体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整体主义世界观,这对于可持续发展观是可以借鉴的,但是绝对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可持续发展 自然
下载PDF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蕾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书中卡森运用基于自然秩序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生命之网的意象、食物链的观念,论证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生态整体...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作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书中卡森运用基于自然秩序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生命之网的意象、食物链的观念,论证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寂静的春天 卡森 生态系统观 生态整体主义
下载PDF
略论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李李 王军 杨绍陇 《价值工程》 2011年第4期324-325,共2页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也是最早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体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家。他在其遗著《沙乡年鉴》中,提出了"荒野的价值"与"大地伦理"等生态伦理理论,集中阐述了其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体系...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伦理学家,也是最早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体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家。他在其遗著《沙乡年鉴》中,提出了"荒野的价值"与"大地伦理"等生态伦理理论,集中阐述了其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体系。本文正是对利奥波德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进行了全面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多·利奥波德 生态整体主义 大地伦理 荒野价值
下载PDF
构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中心的后现代生态伦理观——探究美国生态批评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靓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43-146,共4页
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经历数次变革,在经历"荒野描写"向"毒物描写"的转变、"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之后,美国生态批评发展呈现出"后现代生态伦理观"(Postmodernism Ecolo... 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经历数次变革,在经历"荒野描写"向"毒物描写"的转变、"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之后,美国生态批评发展呈现出"后现代生态伦理观"(Postmodernism Ecology)的新趋势,其理论核心为"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 Holism)。"生态整体主义"要求生态批评作家在评价生态作品的时候,需要用理性、复杂、缜密的视角来审视,无论关注人与自然,还是关注人与人,都要注意结合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与复杂性,把人类的福祉与生态的整体融为一体进行考虑、批判,使批评理念更符合"后现代"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后现代 生态整体主义
下载PDF
生态整体主义环境思想评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芷郁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生态整体主义是一种比较前卫的环境主义思潮,认为当前机械的哲学范式是导致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阐述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理念和阐发保护生态系统的伦理理由,提醒人们改变传统的世界观,为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理解... 生态整体主义是一种比较前卫的环境主义思潮,认为当前机械的哲学范式是导致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阐述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理念和阐发保护生态系统的伦理理由,提醒人们改变传统的世界观,为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自然 整体
下载PDF
哈代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析——以《还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秀华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0-43,共4页
从生态主义视角对哈代《还乡》研究发现:小说充满"悲"的氛围主要源于人与代表自然的埃顿荒原的格格不入,作者用荒原的意志控制人的越轨行为,制造出尖锐的矛盾和浓郁的悲剧氛围,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态整体思想。
关键词 哈代 还乡 生态整体主义 二元对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