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本需求视角下基于乡镇单元主导功能的特大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阎凯 陈晨 +2 位作者 刘爽 杨丹 李志鹏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4,共6页
已有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的研究通常是"供给"导向下的增量研究,很少考虑到当地的人类价值取向变化下的实际需求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些当地"需求"的负面效应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供... 已有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的研究通常是"供给"导向下的增量研究,很少考虑到当地的人类价值取向变化下的实际需求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效应,这些当地"需求"的负面效应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供给"效益质量,使其在空间地域上的"供给-需求"错位、失衡,造成地方规划管理上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这一现象在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交错的特大城市郊区的半城市化地区最为显著。以上海为例,探讨基于人本需求的特大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优化思路;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对半城市化地区进行解构,评价其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娱乐游憩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现状,通过人本需求视角的聚类分析定位乡镇单元的生态主导功能,并据此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的优化思路;旨在通过支持空间规划决策来有效控制半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使局部单元的生态服务价值优化与总体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目标达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半城市化地区 生态系统服务 人本需求 生态主导功能 规划管理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分区的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 被引量:77
2
作者 张晶 董哲仁 +1 位作者 孙东亚 王俊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3-892,共10页
为建立全国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的方法框架,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生境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出发,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主导... 为建立全国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的方法框架,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生境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出发,构建了包括水文特性、水质特性、河流地貌特性、生物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5方面、含36项指标的全国河流健康评价全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和纬度、集水面积、距离河源的位置、河流所处地区等空间因子的两级水生态区划方法,根据河流所属水生态区构建了基于一级分区的特定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河流健康评价重点以及不同指标的权重;选择了5条河流作为示例划分水生态区,并明确了建立其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需考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评价 生态区划 全指标体系 主导生态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价值核算的生态补偿研究——以若尔盖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燕守广 邹长新 +1 位作者 沈渭寿 张慧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非常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非常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不仅是保护的主要对象,而且通常还是区外受益区经济利益的关切点,以主导生态功能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若尔盖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例进行了研究,对主导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和价值评价,从理论核算价值上,提出了若尔盖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补偿 若尔盖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的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蔡海生 查东平 +4 位作者 张学玲 陈艺 曾珩 邵晖 洪土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9,共15页
以地域分异特征、主导生态功能、典型生态问题为基础依据,探讨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为江西省编制和实施生态修复规划、实现国土空间管控提供科技支撑。在研究方法上,以“生命共同体理论”“三生协调理论”“适宜性管理”等理论... 以地域分异特征、主导生态功能、典型生态问题为基础依据,探讨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为江西省编制和实施生态修复规划、实现国土空间管控提供科技支撑。在研究方法上,以“生命共同体理论”“三生协调理论”“适宜性管理”等理论为指导,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综合“三生”空间实际生态问题及综合整治需求,采用多因素综合空间分析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实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可将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划为赣北平原湖泊生态修复区、赣中丘陵盆地生态修复区、赣西山地丘陵生态修复区、赣南山地丘陵生态修复区、赣东丘陵山地生态修复区5个大区及24个亚区和42个修复小区。通过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级分区,摸清国土空间地域特征,明确生态主导功能,确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承上启下,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土空间管治提供决策依据,为实现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科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分区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 江西省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的抚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洁 蔡海生 +2 位作者 张学玲 张婷 吕大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430-7444,共15页
从主导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探讨生态安全格局,是明晰流域内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空间数据,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3个生... 从主导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探讨生态安全格局,是明晰流域内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空间数据,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3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合粒度反推法和热点分析选取生态源地,综合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构建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抚河流域内有25块生态源地,主要为林草地,共5574.63km^(2),60条生态廊道,共1126.91km;(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包括生态夹点26处、总长度为182.99km,生态障碍点19处、总面积为167.09km^(2),生态断裂点146处,破碎生态空间3283.79km^(2);(3)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构建“三轴六区”生态安全空间布局优化体系。研究对维护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实行国土空间生态系统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关键区域 抚河流域
下载PDF
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多样性现状及主导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成华 《南方农业》 2016年第6期217-218,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生态区域的生态多样性是确保生态区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生态区域的生态多样性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生态区域的生态多样性是确保生态区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生态区域的生态多样性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多样性现状及主导生态服务功能评价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生态功能保护区 多样性 现状 主导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
下载PDF
大庆市西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正言 王卫东 +1 位作者 吴国富 宫明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19,共3页
为避免大庆市受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在该区建设了生态功能保护区,界定了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确定了本区以防风固沙,遏止沙漠化发生和发展为主导生态功能.指出了生态功能保护区沙漠化程度,提出了保护和管理的目标,及实施生态建设和生态恢... 为避免大庆市受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在该区建设了生态功能保护区,界定了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确定了本区以防风固沙,遏止沙漠化发生和发展为主导生态功能.指出了生态功能保护区沙漠化程度,提出了保护和管理的目标,及实施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方案.认为沙漠化是以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并体现出在潜在自然因素上的复合或叠加.在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退耕还草、全区禁牧等生态恢复、建设和管理可扼止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保证大庆市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范围 主导生态功能 沙漠化过程 功能分区 生态建设
下载PDF
试论河北省林业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建设重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毕君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7-40,共4页
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指标,将全省生态功能区划分为五大类型区。论述了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敏感性、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 生态功能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环境敏感性 林业生态建设 河北省
下载PDF
水生态保护红线功能叠加和边界确定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晴 张梦然 王晓红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1期19-22,共4页
在对不同部门水生态保护红线功能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保护功能重要性的评估方法以及功能叠加和边界确定的相关技术要点。通过对水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功能类型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评估,明确水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的主导生态功能... 在对不同部门水生态保护红线功能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保护功能重要性的评估方法以及功能叠加和边界确定的相关技术要点。通过对水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功能类型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评估,明确水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的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在"多规合一"的工作底图上,将各生态保护功能范围进行叠加,再经过功能重要性协调、空间边界衔接、行业部门沟通等步骤,确定各类水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形成叠加图件,融入区域"多规合一"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功能 主导生态功能 功能叠加 叠加方法
下载PDF
江苏里下河腹地湖泊湖荡水生态功能区划及工程总体布局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玉萍 施颖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4期15-17,34,共4页
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湖泊湖荡最多、水资源环境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基于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清水廊道、重要湿地、特殊物种保护区等分布情况,根据里下河腹部地区每个湖泊湖荡主导生态功能... 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湖泊湖荡最多、水资源环境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基于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清水廊道、重要湿地、特殊物种保护区等分布情况,根据里下河腹部地区每个湖泊湖荡主导生态功能进行划分,并依据各个湖泊湖荡生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提出工程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湖荡 生态功能 主导生态功能 工程布局 里下河腹部地区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海东 高媛赟 燕守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3-677,共5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被认为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第一大诱因。多年来,由于"有矿快挖,有水快流"经济发展政策的惯性作用,矿产资源开发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另...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被认为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第一大诱因。多年来,由于"有矿快挖,有水快流"经济发展政策的惯性作用,矿产资源开发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流域/区域生态功能破坏。以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结合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在分析矿山分布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对策,以期科学制定不同矿山生态修复阶段的目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重建—区域生态功能修复,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建议包括建立涵盖生态环境全要素的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机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损害与功能修复技术研发,研究制定矿山生态修复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区 主导生态功能 矿山生态修复 对策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林木生态价值损失额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米锋 张大红 王武魁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3-56,共4页
遵循引进、移植、组合、创新并举和借用已有成果,提出生态价值当量(E)、主导生态功能权重(wi)等崭新的概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已经确定的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功能,计算得到10种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生态功能权重,并进一步计... 遵循引进、移植、组合、创新并举和借用已有成果,提出生态价值当量(E)、主导生态功能权重(wi)等崭新的概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已经确定的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功能,计算得到10种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生态功能权重,并进一步计算得到10种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价值当量值,用于生态价值损失额的计量。此外,为了更为准确合理地反映林木的生态价值损失量,提出以“生态区位价值系数(Ke)”为调整值,对生长不同生态区位的林木的生态价值损失额予以调整和修正。遵循“森林覆盖率越高,生态区位价值系数越小;反之亦然”原理,以北京地区各区县的行政区划为尺度,根据北京各区县森林覆盖率的大小,确定区县尺度上的生态区位价值系数,不仅可以为林木损失额的计量提高准确度和可操作性,而且还可以为北京市城市生态敏感区的划分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当量 主导生态功能权重 AHP 生态区位价值系数 生态区位因素 生态价值损失额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用地的法律界定——兼谈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双娥 《湖湘法学评论》 2023年第1期23-35,共13页
在“多规合一”之前的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用地已被纳入其中,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生态用地未得到界定,导致生态用地与其他类型土地的边界不清晰,这不利于国土空间规划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生态用地的界定存在生态要素... 在“多规合一”之前的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用地已被纳入其中,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生态用地未得到界定,导致生态用地与其他类型土地的边界不清晰,这不利于国土空间规划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生态用地的界定存在生态要素决定论、生态功能决定论和主体功能决定论三种观点。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宜采纳主体功能决定论下的生态用地概念,但该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应是狭义上的,并以生态安全为价值目标。此外,应以主导功能确定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因而在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中,生态环境损害应仅计算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在国土空间立法上,无论是国土空间规划法还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生态用地都是指微观、具体地块层面的用地类型,生态空间是指宏观、衔接层面的国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主体生态服务功能 主导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安全 国土空间立法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韵秋 胡业翠 +1 位作者 高梦雯 牛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31,共9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是确定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进行工程项目布局的空间指导与前提。该研究以广西河池为例,构建“自然本底-主导生态功能-生态胁迫问题”综合评估框架,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划定研究。结果表明:1)河池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是确定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进行工程项目布局的空间指导与前提。该研究以广西河池为例,构建“自然本底-主导生态功能-生态胁迫问题”综合评估框架,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划定研究。结果表明:1)河池市共划定6个自然本底类型区,“一江两河三山”的自然本底特征决定了分区的宏观构成;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显著区域差异,粮食生产功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固碳释氧功能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境质量功能在南部较为突出;3)各项生态胁迫问题严重程度整体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石漠化、生态退化问题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整治潜力在东北部尤为突出,矿山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在全域内均有分布;4)综合自然本底分区、主导生态功能分区、生态胁迫问题识别,最终将河池市划分为15个生态修复分区,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可为河池市生态修复实践提供参考,并为其他区域生态修复分区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 修复 分区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胁迫问题 K-MEANS聚类 河池市
下载PDF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被引量:3
15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年第15期4-9,共6页
赣府发[2018]21号2018年6月30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2号)要求,我省制定形成了《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赣府发[2018]21号2018年6月30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2号)要求,我省制定形成了《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已报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发布,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主导生态功能 水源涵养 生物多样性 面积比例 自然保护区 暖性针叶林 江西省 人民政府
下载PDF
张家口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及主导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晶 王媛 +2 位作者 殷守强 崔绿园 邓晓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8,共9页
张家口市是京津冀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为揭示其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空间差异,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极限条件法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差异;以... 张家口市是京津冀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为揭示其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空间差异,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极限条件法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差异;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划定主导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张家口市生态保护"极重要"和"高度重要"面积比例分别为28.39%和21.91%,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坝上高原区及东南部的燕山和太行山的山地地区;6个主导生态功能区中,3个属于单项生态功能"极重要"或具有复合生态功能,应列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研究成果有助于生态保护政策制定,可以为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三生空间"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重要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敏感性 主导生态功能
原文传递
生态恢复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兆平 高吉喜 +3 位作者 周可新 郑好 王燕 李慧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94-2501,共8页
生态恢复的快速发展迫使我们思考怎样的恢复才是成功的恢复,如何评价生态恢复是生态恢复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生态恢复主要通过测量植被结构、生态过程和多样性指标进行评价,然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未必能够明确指示包含在恢复过程中的... 生态恢复的快速发展迫使我们思考怎样的恢复才是成功的恢复,如何评价生态恢复是生态恢复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生态恢复主要通过测量植被结构、生态过程和多样性指标进行评价,然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未必能够明确指示包含在恢复过程中的内在关系。为了增强指标在指示恢复进程方面的逻辑性,应根据主导功能选择过程和结构性指标,基于此构建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促进生态恢复评价研究,应加强生态恢复监测,建立生态恢复成功的标准,加强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生态恢复项目的动态评价和强化评价结果对于理论及实践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评价原则 恢复成功的标准 评价指标 主导生态功能
原文传递
Delimiting Ecological Space and Simulating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Its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based on a Dynamic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n Qionglai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OU Dinghua WU Nengjun +6 位作者 LI Yuanxi MA Qing ZHENG Siyuan LI Shiqi YU Dongrui TANG Haolun GAO Xueso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6期1128-1142,共15页
Delimiting ecological space scientifically and making reasonable prediction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trend of changes in the dominan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ESFs) are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prote... Delimiting ecological space scientifically and making reasonable prediction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trend of changes in the dominan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ESFs) are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protection pattern of territorial space,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At present, most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al partitioning and pattern re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refers to the current ESFs and their structural information, which ignores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 nature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dominant ESFs, and does not seriously consider the change simulation in the dominant ESFs of the future ecological space. This affects the rationality of constructing an ecological space protection pattern to some extent.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n ecological space delimi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SFs, realiz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space range in Qionglai Cit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gnoring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ESFs in current research. On this basis, we also apply the Markov-CA model to integrate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inant ESFs, successfully realize the simulation of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the dominant ESFs in Qionglai City’s ecological space in 2025, find a suitable method for simulating ecological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and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constructing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space protection pattern.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quantity of ESF and its annual rate of change in Qionglai City show obvious dynamics, which confirms the necessity of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ESFs when identifying ecological space. The areas of ecological space in Qionglai city represent 98307 ha by using the ecological sp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cological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loc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lan. This confirm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cological sp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SF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dominant ESFs in Qionglai City represented strong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during 2003–2019,which showed that 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ynamics in the dominant ESFs on the future ESF pattern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spatial protection pattern. The Markov-CA model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of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the dominant ESFs with a high precision Kappa coefficient of above 0.95, which illu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is model to simulate the future dominant ESF spatial patter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ESFs in Qionglai will still undergo mutual conversions during 2019–2025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their non-stationary nature. The ecological space will still maintain the three dominant ESFs of primary product production, climate regulation and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in 2025, but their areas will change to 32793 ha, 52490 ha and 13024 ha,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spatial protection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pace dominan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ESFs) dynamicity spatial-temporal change simulation Markov-CA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