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8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生态人培养途径研究
1
作者 林青红 李文泽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关键性问题。林业院校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程中,在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林业院校英...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关键性问题。林业院校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程中,在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林业院校英语专业,也应具备生态意识。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以林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为例,结合培养现状,从教学目标生态化、教学内容生态化、教学环境生态化、教学手段生态化四方面探讨将学生培养为“生态人”的可行途径。“生态人”的培养在强化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以及助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英语教学 生态人培养 生态管理
下载PDF
身体与道德:高校生态人格塑造的离身认知与具身转向
2
作者 陈娜燕 柏振平 王永智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6,共5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以人格的生态化推进为先导,生态人格是应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积极回应。大学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人格。当下高校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以人格的生态化推进为先导,生态人格是应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积极回应。大学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人格。当下高校生态人格塑造存在虚假需要与真实需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外部环境与内在秩序、知善能力与行善意向等一系列矛盾,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知观念和离身方式。以具身认知修正离身认知所表现出来的机械唯物主义弊端,需要重视认知主体与场域在认知产生中的作用,打造“心理场”“教育场”“文化场”“实践场”等育人场,织补新时代大学生人格的生态缺失,促进个体人格发展的完满,从而成长为新时代生态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 知行结合 离身认知 具身转向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经济学课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索
3
作者 丽娜 那日苏 《教育进展》 2024年第6期247-253,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培育具备生态人格的新一代大学生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专业人才往往被“经济人”假设所捆绑,在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生态人格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也...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培育具备生态人格的新一代大学生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专业人才往往被“经济人”假设所捆绑,在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生态人格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生态经济学课程,通过强化沉浸式体验教学、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以及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的生态人格培育路径的重组能够承载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培育三链融合的育人内容,使学生从“人类中心论”的桎梏中走出来,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格培育 课程思政教学 沉浸式体验教学 三全育人
下载PDF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中原生计策略“赶羊抑旺”的文化阐释
4
作者 马烈魁 覃娜娜 《百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赶羊抑旺”是一种冬小麦经营区域普遍适用的传统生计策略,北方农民称之为“啃青”。冬季,人们控驭羊群啃食麦田,可有效解决冬季牲畜养殖的青储资源匮乏问题和防御冬小麦旺长带来的自然风险,不会带来粮食减产等负面影响。遗憾的是,该... “赶羊抑旺”是一种冬小麦经营区域普遍适用的传统生计策略,北方农民称之为“啃青”。冬季,人们控驭羊群啃食麦田,可有效解决冬季牲畜养殖的青储资源匮乏问题和防御冬小麦旺长带来的自然风险,不会带来粮食减产等负面影响。遗憾的是,该生计策略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介绍与阐释。事实上,该策略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发挥着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然风险有效规避等重要作用,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及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生计策略 “赶羊抑旺” 文化阐释
下载PDF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析
5
作者 曾辉 《世纪桥》 2024年第12期66-68,共3页
生态人格培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本需求,对新时代思政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深入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生态人格在思政教育中的培养现状,对于明确新时代生态道德教育的进展、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十分关键,既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人格培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本需求,对新时代思政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深入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生态人格在思政教育中的培养现状,对于明确新时代生态道德教育的进展、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十分关键,既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发展,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生态人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生态人格:中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及实现——以中学课文陶渊明作品为例
6
作者 蒋芳 周瑾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中学语文课文中,陶渊明所追求的崇尚自然的伦理情怀、回归本性的精神境界、和谐友爱的人际情缘等生态人格,符合当今中学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与语文教育价值和课程标准相吻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生态文化,提升生态认知;创设教学情境,... 中学语文课文中,陶渊明所追求的崇尚自然的伦理情怀、回归本性的精神境界、和谐友爱的人际情缘等生态人格,符合当今中学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与语文教育价值和课程标准相吻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生态文化,提升生态认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生态情感;延展语文课堂,坚定生态意志;倡导体验教学,筑牢生态思想,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有利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生力军的中学生的培养,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 语文教育 陶渊明
下载PDF
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的传统羊绒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邢台市清河县为例
7
作者 张昊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141-0144,共4页
传统羊绒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本研究以中国邢台市清河县为例,采用生态人类学视角,对传统羊绒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的传统羊绒产业在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传统羊绒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本研究以中国邢台市清河县为例,采用生态人类学视角,对传统羊绒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的传统羊绒产业在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动农牧民的转型就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等。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传统羊绒产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传统羊绒产业 转型升级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席欢 朱艳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推动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准确把握乡村当前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水平,并依据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本文结合川西北地区乡村区域特色和实... 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推动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准确把握乡村当前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水平,并依据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本文结合川西北地区乡村区域特色和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由自然环境、社会生态、经济支撑3个子系统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典型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进行评价,根据重点生态功能限制区特点和生态人居环境安全确定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在分析川西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保护、保护乡村生物多样性、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认为政府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保障川西北地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实现川西北地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居环境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人工湿地
下载PDF
生态人类学的四个时代——基于“自然—文化”关系理论范式转换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意 张欣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3,共10页
生态人类学虽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却有着深厚的人类学根基,发展出多种关于“自然—文化”关系的理论范式。文章以相关理论范式的转换为主轴,将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区分为先声、形成、发展与拓展四个时代,对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研究与观点... 生态人类学虽然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却有着深厚的人类学根基,发展出多种关于“自然—文化”关系的理论范式。文章以相关理论范式的转换为主轴,将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区分为先声、形成、发展与拓展四个时代,对不同时代的代表性研究与观点做了精细梳理。生态人类学关于“自然—文化”关系理论范式的转换源自不同时期研究人群及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之差异,受到了人类学主流理论研究范式变换的影响,也是对研究人群与人类学家所处世界之变化的回应。随着“本体论转向”思潮的发展,生态人类学日益走向人类学的中心,并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中展现出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自然—文化”关系 理论范式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谌利 潘蕾 《环境教育》 2023年第8期56-5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2021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思政教育进入“大思政”时代。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2021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思政教育进入“大思政”时代。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大思政”的优势条件,促进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与生态文明匹配的生态人格,是呼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思政教育 生态人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 时代发展需要 视域下 培育研究
下载PDF
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谌利 潘蕾 《环境教育》 2023年第9期61-63,共3页
生态人格是生态文明的人格诉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思政教育的新要求。了解和掌握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研究现状,有利于厘清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德育的发展历程,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 生态人格是生态文明的人格诉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思政教育的新要求。了解和掌握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研究现状,有利于厘清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德育的发展历程,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培育 思政教育 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人 大学生 视域下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元宇宙时代“智慧生态人”的法律塑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英豪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给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再次拷问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成为理想的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我们利用技术的态度、目的和方法。Web3.0技术的赋能能够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隔...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给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再次拷问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如何成为理想的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我们利用技术的态度、目的和方法。Web3.0技术的赋能能够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隔离、重塑人的世界观、引导人们的行为绿色向善,“天人合一”愿景有望实现。元宇宙的形成则会成为自然的新负累,技术革新中的数字难民和网络成瘾者问题将导致环境权利的空置,环境数据的安全性、全面性、真实性问题将成为环境法治的新内容,去中心化组织模式对环境法律主体的解构会诱发新的环境治理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之际,理论上可将原先的生态人演绎成能够智慧运用Web3.0技术的智慧生态人,并作为生态文明和网络文明交汇下的“理想人”。制度上可采用“法律+技术”的方法增强个人生态理性、塑造新型环保组织、引导企业正向发展、提高政府环境监管的智慧和能力,以在塑造“智慧生态人”过程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时代 Web3.0技术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 环境法治 “智慧生态人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现状调查与培育途径
13
作者 谌利 潘蕾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章在阐述“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途径:优化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支持生态教育教材开发;拓展生态人格培育渠道,优化生态人格培育环... 文章在阐述“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途径:优化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支持生态教育教材开发;拓展生态人格培育渠道,优化生态人格培育环境;加强生态人格培育的组织、师资和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 现状 途径
下载PDF
生态人格养成: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责任培育的价值落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雪燕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生态人格作为一般人格的特殊形式,是指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返乡农民工的生态人格对其创业行为有着显著影响,是支撑返乡农民工克服创业项目局限、走绿色创业之路的重要力量... 生态人格作为一般人格的特殊形式,是指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返乡农民工的生态人格对其创业行为有着显著影响,是支撑返乡农民工克服创业项目局限、走绿色创业之路的重要力量。当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生态人格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生态认知不高、生态情感失衡、生态素养不健全以及生态行为践履不足等问题。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亟须以尊重生态规律为前提,培育和塑造生态人格,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此,需要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自然观与社会观的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法律他律与道德自律的关系、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的关系等入手,在价值层面培育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责任,帮助其生态人格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 返乡农民工 绿色创业责任 价值落点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鹃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生态危机问题迫使人类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呼吁应运而生。生态人格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作为实践主体与目标旨归统一体的人提出的新型人格诉求,也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由于高校教育... 生态危机问题迫使人类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呼吁应运而生。生态人格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作为实践主体与目标旨归统一体的人提出的新型人格诉求,也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由于高校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生态体验的“窄化”走向、社会总体环境的功利主义倾向等原因,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生态道德情感缺失、生态知行分离等生态人格缺失现象。因此,开展系统的生态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着力营造生态人格培育的良好氛围、全面建设生态实践体验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生态人
下载PDF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雪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3期193-194,共2页
生态人格是适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新型道德人格。高校深化开展生态人格培育,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格培育新路径,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生态人 大学生 人格培育
下载PDF
自然志与生态人类学的公共写作
17
作者 卢成仁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对生态人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对生态人类学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虚构的文体和写作、万物相连的知识质量、阿卡狄亚自然观三者相互结合,是经典自然志作品在公共领域... 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对生态人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对生态人类学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虚构的文体和写作、万物相连的知识质量、阿卡狄亚自然观三者相互结合,是经典自然志作品在公共领域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持续阅读和讨论的内在原因。以公众为写作对象,应用对读者友好的非虚构文体呈现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专业观察、发现和认识,满足公众对生态知识的需求及了解环境问题成因的渴望,既是生态人类学迈向公众的一种路径,更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志 生态人类学 非虚构写作
下载PDF
生态教育法制建设:“生态人”塑造的历史必然
18
作者 刘刚 《法制与经济》 2023年第5期35-40,共6页
我们从“经济人”走向“生态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生态教育是培育“生态人”的必然选择路径,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念、养成生态行为、传输生态知识等。塑造“生态人”必然要求完善生态教育法制,用法制手段规制生态教育... 我们从“经济人”走向“生态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生态教育是培育“生态人”的必然选择路径,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念、养成生态行为、传输生态知识等。塑造“生态人”必然要求完善生态教育法制,用法制手段规制生态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人类行为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生态人”塑造的生态教育法制建设,须从受教育对象、教育提供者、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来完善。制定专门的生态教育法、丰富生态教育内容、提高公众参与度、强化责任等措施,可用于解决目前生态教育立法层次低、分散、宣示性内容居多、责任软化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 生态人 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教育 专门立法
下载PDF
“生态人”培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防治策略
19
作者 覃冰玉 江茂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3期231-233,共3页
“生态人”理论假设认为人性兼具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与环境保护治理的不平衡、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核心价值与负外部性处理的“非生态”以及民众追求自身环境权益与维... “生态人”理论假设认为人性兼具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与环境保护治理的不平衡、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核心价值与负外部性处理的“非生态”以及民众追求自身环境权益与维权方式选择的“非生态”密切相关。“生态人”的培育为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有益借鉴,“生态人”培育要求政府强化环境治理责任、企业更加注重生态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公众则应在追求环境权利的过程中更加偏重制度化的维权方式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 环境群体性事件 生态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
作者 王婉婷 徐冬先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7-20,共4页
马克思的生态人学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的高度升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立足现实的人,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基础上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平等正义建构、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作为核... 马克思的生态人学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的高度升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立足现实的人,在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基础上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平等正义建构、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作为核心观点构成了马克思生态人学的基本框架。新时代面对人与自然显著的关系问题,可以展现出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为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也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角度,为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 人与自然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