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中段森林优势树种及其生态位随海拔梯度变化特征
1
作者 郭昊 赵厚本 +6 位作者 高亿波 冯慧芳 周光益 李兆佳 宝音满达 皮志豪 王旭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2-594,共13页
本研究在南岭中段海拔400~1800 m天然林保存良好的区域建立45块生态监测样地,并根据这些样地的海拔分布范围和树种组成归类为4种森林植被类型。通过调查评估关键生态位特征参数指标及生态位资源利用假说的论证,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优势树... 本研究在南岭中段海拔400~1800 m天然林保存良好的区域建立45块生态监测样地,并根据这些样地的海拔分布范围和树种组成归类为4种森林植被类型。通过调查评估关键生态位特征参数指标及生态位资源利用假说的论证,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优势树种的差异及其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1)不同海拔梯度优势种存在一定差异性,海拔高差越大,优势种组成差异越明显。(2)高海拔的常绿阔叶矮林区域优势树种对资源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种间竞争最激烈。(3)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呈弱正相关,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则呈显著负相关;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的重叠和相似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无明显的规律。(4)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且变异系数较小的树种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Tutch)、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和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提示这几个树种是南岭中段地区主要的建群树种。(5)中低海拔区域的林分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划分较符合生态位理论资源利用假说中的随机生态位边界假说;高海拔区域的林分对资源利用方式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生态位特征 资源竞争 生态假说
下载PDF
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波 黄勇 +3 位作者 陈跃英 胡军华 郭宪光 王跃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353,共11页
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成因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重要目标之一。生态假说在解释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的成因上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基于100km×100km空间分辨率研究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布格局,并结合生态假说探讨影响蛇类分布... 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成因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重要目标之一。生态假说在解释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的成因上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基于100km×100km空间分辨率研究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布格局,并结合生态假说探讨影响蛇类分布格局的因素。该研究采用主轴邻距法获得基于特征值的空域数据,并同生态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在经、纬度上呈现多峰分布格局,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位于东洋界亚热带、热带,丰富度较低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方草原荒漠、黄淮平原、两湖平原及鄱阳湖平原等;(2)多元回归分析能解释56.5%的蛇类物种丰富度变化,分析得出蛇类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冷季降水量和年温差。(3)模型选择结果显示,在多元回归分析中,P<0.05的变量(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冷季降水量和年温差)组成的模型是解释蛇类物种丰富度格局的最优模型。这说明蛇类物种丰富度格局是由不同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中国蛇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成因研究的复杂性,该文提出在进一步研究中,需重视各假说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蛇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假说 生物地理学 空间分布格局 能量假说 生境异质性假说
下载PDF
破而后立—语言生态学整合发展论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文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8-63,共6页
苏内·约克·斯特芬森和菲尔·阿尔温根据前人有关语言的符号生态、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认知生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语言生态学整合发展论"。这一理论以"自然化语言观"为指导思想,以"扩展生... 苏内·约克·斯特芬森和菲尔·阿尔温根据前人有关语言的符号生态、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认知生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语言生态学整合发展论"。这一理论以"自然化语言观"为指导思想,以"扩展生态假说"为理论基础,破除了传统语言学对于语言生态学的错误观念,提出了建立统一生态语言科学的总体框架,可谓有"破"有"立"。该理论来源于"辩证语言学"、"扩展生态心灵假说"、"人类互动性"等学术理论,具有深厚的语言学基础和哲学基础。该理论通过学科整合、理论整合和概念整合等整合途径为新时期国内外语言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 “扩展生态假说 “自然化语言观” 整合发展
下载PDF
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的能量假说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志恒 唐志尧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24,共12页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解释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人们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讨论最多的是能量假说。该假说认为,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受能量控制。根据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对物种...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解释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人们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讨论最多的是能量假说。该假说认为,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受能量控制。根据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制,能量假说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生产力假说(productivity hypothesis)、水分—能量动态假说(water-energy dynamic hypothesis)、环境能量假说(ambientenergy hypothesis)、寒冷忍耐假说(freezing tolerance hypothesis)以及生态学代谢假说(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MTE)。本文系统介绍了每种能量假说的含义、所使用的能量形式及表征变量,以及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并对不同形式的能量假说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每种能量假说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各自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动能 化学能 温度 生产力假说 水分-能量动态假说 环境能量假说 寒冷忍耐假说 生态学代谢假说
下载PDF
试论微生态中药制剂——风险评估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叶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4期15-20,共6页
中药的全成分生物转化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的化合物变化过程。该文借助哲学思维、逻辑方法和现阶段对医学科学的认知,对微生态中药制剂的发酵工艺进行风险性评估,从而为其构筑一条可行性生产工艺底线。根据医学微生态学理论,结合国内外... 中药的全成分生物转化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的化合物变化过程。该文借助哲学思维、逻辑方法和现阶段对医学科学的认知,对微生态中药制剂的发酵工艺进行风险性评估,从而为其构筑一条可行性生产工艺底线。根据医学微生态学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中药药效基础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研究成果,探讨微生态中药制剂发酵工艺的作用机理,并在多年对发酵中药制剂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微生态中药理论假说,认为"微生态中药制剂较相应的传统中药制剂可望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患者个体对药物代谢的差异性、丰富产品营养结构、改善产品口感和延长产品有效期(或保质期)等5个方面的优势。微生态中药制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老弱多病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重症患者,大手术后康复期患者,或放化疗癌症患者,尤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开发、推广微生态中药制剂还可望大为提高中药生产中对中药材的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细菌 生物转化 风险评估 作用机理 生态中药理论假说
下载PDF
生态学假说判决性实验的验证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际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93-98,共6页
因为实验室验证缺乏单因子假设,而野外实验存在成本高昂、难以重复和数据"噪音",适合生态学假说判决性实验的验证方法成为制约生态学发展一般理论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生态学假说验证的源起,分析了判决性实验验证方法的作用... 因为实验室验证缺乏单因子假设,而野外实验存在成本高昂、难以重复和数据"噪音",适合生态学假说判决性实验的验证方法成为制约生态学发展一般理论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生态学假说验证的源起,分析了判决性实验验证方法的作用,论述了生态学假说的实验室验证、野外实验验证方法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探讨了Fraser等于2013年提出的协同分布式实验(CDEs)这一生态学野外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国内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假说 判决性实验 野外实验 协同分布式实验
原文传递
外来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的癌变 被引量:5
7
作者 叶万辉 《中国科技画报》 2002年第6期22-29,共8页
关键词 生物入侵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兔子 水葫芦 紫茎泽兰 生态位空缺假说
原文传递
松嫩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关系及其解释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大勇 杨允菲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物种多度–分布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但目前对其解释尚未有统一的观点,生态幅假说和集合种群动态理论是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假说。作者以松嫩平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的代表性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 物种多度–分布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但目前对其解释尚未有统一的观点,生态幅假说和集合种群动态理论是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假说。作者以松嫩平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的代表性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其植物生长型组成和斑块距离,来检验上述两个假说对物种多度–分布关系的解释能力。作者提出以生长型适应指数(growth-form adaption index,GAI)作为生态幅的衡量指标,以最小斑块距离来反映植物的扩散和定居过程。结果表明:在生境尺度上,物种的多度和分布成显著正相关,且多度–分布关系在年际间相对稳定。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与植物生长型密切相关,分布广、多度高的物种以根茎型、直立型或分枝型为主,分布窄、多度低的物种以莲座型或刷状根型为主。GAI与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成显著线性正相关,少数物种的分布广,多数物种的分布窄,直接支持了生态幅假说。最近斑块距离与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成显著幂函数负相关,而群落相似性与斑块距离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本结果并未直接支持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但扩散过程可能是影响羊草草甸植物群落种多度–分布关系的重要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斑块 生长型适应指数 斑块距离 扩散 生态假说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 羊草草甸
原文传递
功能多样性对典型阔叶红松林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温纯 金光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6,共13页
为比较生物量比率假说与生态位互补假说在解释生产力变异的相对重要性,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依托小兴安岭9 hm^2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动态监测样地,通过计算群落初始生物量... 为比较生物量比率假说与生态位互补假说在解释生产力变异的相对重要性,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依托小兴安岭9 hm^2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动态监测样地,通过计算群落初始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植物性状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和测定环境因子,运用线性回归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比较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对生产力有显著作用,功能多样性比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更为密切;(2)功能多样性指数比群落加权平均值能更好地解释生产力变异,说明生态位互补假说更适用于解释阔叶红松林群落内生产力的变异;(3)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受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相较于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组成(植被质量),初始林分生物量(植被数量)能更有效地解释生产力的变异。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应从植被质量与植被数量同时出发,评估生态系统过程的多种非生物和生物驱动因素,同时维护森林功能多样性,加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保护,对有效增加生产力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多样性 森林生产力 生态位互补假说 生物量比率假说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口腔微生物应用在龋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宇伦(综述) 任晓琳 +1 位作者 蔡和 胡涛(审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龋病是一种常见于牙齿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基于患龋危险因素进行龋风险评估是现代龋病防治的基础。口腔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公认的最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被纳入多个龋风险评估模型。本文综述了口腔微生物应用在龋风险评估模型中的... 龋病是一种常见于牙齿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基于患龋危险因素进行龋风险评估是现代龋病防治的基础。口腔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公认的最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被纳入多个龋风险评估模型。本文综述了口腔微生物应用在龋风险评估模型中的最新进展和其预测龋风险的能力,并就未来如何更好地使用口腔微生物作为龋风险预测指标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龋风险评估模型 生态菌斑假说
原文传递
Spati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Moraceae richness in China 被引量:1
11
作者 Hua-Feng Wang Xiaoting Xu +6 位作者 Xia-Lan Cheng Yunpeng Liu Ao Luo Tong Lyu Wen-Long Wang Mir Muhammad Nizamani Zhiheng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142-1153,共12页
Understanding large-scale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and their drivers remains central in ecology.Many hypotheses have been proposed,including hydrothermal dynamic hypothesis,tropical niche conservatism hypothesis,Janze... Understanding large-scale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 and their drivers remains central in ecology.Many hypotheses have been proposed,including hydrothermal dynamic hypothesis,tropical niche conservatism hypothesis,Janzen’s hypothesis and a combination model containing energy,water,seasonality and habitat heterogeneity.Yet,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groups with different lifeforms and range sizes remain controversial,which have limited 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pecies richness patterns.Here we evaluated how lifeforms and species range sizes influence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three hypotheses to species richness patterns of a tropical family Moraceae.The distribution data of Moraceae species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50 km×50 km and their lifeforms(i.e.shrubs,small trees and large trees)were compiled.The species richness patterns were estimated for the entire family,different life forms and species with different range sizes separately.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n species richness were analyzed,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hypotheses were evaluated across life forms and species range size groups.The species richness patterns were consistent across different species groups and the species richness was the highest in Sichuan,Guangzhou and Hainan provinces,making these provinces the hotspots of this family.Climate seasonality is the primary factor in determining richness variation of Moraceae.The best combination model gave the largest explanatory power for Moraceae species richness across each group of range size and life forms followed by the hydrothermal dynamic hypothesis,Janzen’s hypothesis and tropical niche conservatism hypothesis.All these models has a large shared effects but a low independent effect(<5%),except rare species.These findings suggest unique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rare species richnes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tection of the Moraceae speci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dynamic hypothesis tropical niche conservatism hypothesis Janzen’s hypothesis MORACEAE environmental factor China
原文传递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affect N and P uptake rather than N:P ratios of plant species:evidence from intercropping 被引量:2
12
作者 Wei-Ping Zhang Dario Fornara +5 位作者 Guang-Cai Liu Josep Peñuelas Jordi Sardans Jian-Hao Sun Li-Zhen Zhang Long Li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223-236,共14页
Quantifying stoichiometry of crop N and P acquisition(i.e.removal from farmland)under different agronomic practices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nutrient budgets and optimizing N and P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agro... Quantifying stoichiometry of crop N and P acquisition(i.e.removal from farmland)under different agronomic practices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nutrient budgets and optimizing N and P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agroecosystems.It is not clear how plant N and P uptake and N:P stoichiometry vary between monoculture and intercropping throughout an entire growing season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and mulching practices.Here,we addressed how plant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nutrients have affected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crop N and P uptake(and N:P ratios)in five cropping systems(wheat,maize and barley monocultures,and wheat/maize and barley/maize intercropping),under two N levels(0 and 225 kg N ha^(−1))and two maize mulching treatments(with and without).Wheat and barley had greater N and P competitive ability than maize,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N and P uptake of wheat and barley and a decrease in N and P uptake of maize during co-growth stages in intercropping.N:P ratios of three crop species decreased with plant growth.Crop-level N:P ratios were either not affected by intercropping or did not change consistently with N fertilization while film mulching decreased maize N:P ratios.Community-level N:P ratios of the two intercrop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monoculture at maturity.Because(i)the proportion of N and P removal from intercropping differs from monocultures,and(ii)N and P uptake by crops is decoupled under N fertilization and mulching,these findings may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nutrient budget of intercroppin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growth-rate hypothesis intercropping system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nitrogen addition nutrient budget plastic film mulc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