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基于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
1
作者 赵可金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65,共21页
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治国方略。基于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属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生态体系,两者... 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治国方略。基于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属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生态体系,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战略的统一,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好世界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国战略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内政上,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外交上,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引领世界向着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方向前进。总体而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既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属性,也要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变局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制度主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特征与体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庞庆明 程恩富 《管理学刊》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特征就是按照公平、节制和效率的原则,协调和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本身、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则体系,是科学性与人民性、全局性与长期性、自律性与强制性的统一。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特征就是按照公平、节制和效率的原则,协调和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本身、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则体系,是科学性与人民性、全局性与长期性、自律性与强制性的统一。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构建和实施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制度体系,才能有效解决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脆弱、失衡甚至崩溃等问题,逐步形成生态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构建当代中国的生态制度体系,需要以政府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为统领,以归属清晰的资产产权制度为激励方式,以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为约束手段,以防治结合的从严治理制度为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制度体系 市场调节 国家调控
下载PDF
社会主义生态制度:人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被引量:2
3
作者 虞新胜 廖运生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0期36-42,共7页
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又要让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满足,这是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根本归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是坚持人民性与遵循科学性相统一的制度,人民的生态需要满足要以科学性为基础,科学性也要以人民需要... 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又要让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满足,这是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的根本归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是坚持人民性与遵循科学性相统一的制度,人民的生态需要满足要以科学性为基础,科学性也要以人民需要为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人民性与科学性的规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不断加深了对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绿水青山换得金山银山时期,主要探索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的温饱生活需要;在金山银山优先于绿水青山时期,主要探索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需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期,探索出“尊重自然与不断满足人民生态利益需要相统一”的规律。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制度要做到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需要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市场机制、生态利益共享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制度规范与实践:在生态保护方面,从产权制度安排到空间制度规范,做好生态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机性保护;在绿色发展方面,制定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为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提供条件;在市场机制方面,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渠道,为保护与发展生态环境提供平台;在生态利益共享方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让更多的人共享生态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制度 人民性 科学性 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下载PDF
生态危机与生态治理:基于中西制度差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冉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9-69,共11页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比我国早出现80—100年,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异化有密切关系。由于制度具有稳定的回报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来应对生态危机,其内生要求是生态的稀缺性,具体路径是通过...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比我国早出现80—100年,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异化有密切关系。由于制度具有稳定的回报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来应对生态危机,其内生要求是生态的稀缺性,具体路径是通过完善产权制度以抑制人性自利的膨胀,而从根本上抑制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使用。相比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理论解释,面对当前我国一系列突出的环境问题,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决心在2020年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为解决生态环境污染这一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的制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治理 公地悲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3期96-101,共6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客观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根本性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必须依靠制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客观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根本性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国家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好、维护好、把握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我国首创的重大理论,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实践。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构建生态治理多元主体,既要建章立制,又要构建体系,更要凸显效能,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文明 制度创新 生态治理 美丽中国 治理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自然观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悦 《纳税》 2018年第13期240-240,共1页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期开始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的议题。生态思想的本质,实际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研究,经历了主客关系后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和自...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期开始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的议题。生态思想的本质,实际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研究,经历了主客关系后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和自然应当是共同体下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国也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政治制度进行全面协调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