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袁野 刘兆刚 董灵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基于GIS软件数据编辑、分析和制图功能,通过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特征因子,针对2012年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基于GIS软件数据编辑、分析和制图功能,通过反映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的有关特征因子,针对2012年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按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综合评定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99 7,其中生态功能等级为优的林分仅占7.26%,中等林分占92.74%,该地区森林生态功能整体处于中等等级;(2)从森林类型的角度分析,各林型生态功能指数排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0.628 9)>阔叶混交林(0.613 5)>针叶相对纯林(0.602 4)>针叶混交林(0.588 2)>阔叶相对纯林(0.574 7)>针叶纯林(0.552 5)>阔叶纯林(0.543 5);(3)从龄组的角度分析,近熟林(0.602 4)和过熟林(0.602 4)生态功能指数较大,成熟林(0.598 8)和中龄林(0.598 8)次之,幼龄林(0.588 2)最小;(4)从优势树种的角度分析,云杉(0.613 5)>山杨(0.606 1)>落叶松(0.598 8)=樟子松(0.598 8)=白桦(0.598 8)>杨树(0.595 2)=柳树(0.595 2);(5)从河流的影响角度分析,距离越小,小班受到河流的影响越大,小班的生态功能越好;(6)从道路的影响角度分析:距离越小,小班受到道路的影响越大,小班的生态功能越差。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分配、森林健康经营、森林内部价值外部化、林业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 GIS
下载PDF
塞罕坝北曼甸林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海龙 张志伟 +4 位作者 宋伟 张泽文 武莉琴 邓婷 刘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8,共10页
【目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林场,2017年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如何科学评价造林对塞罕坝森林生态功能恢复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从不同角度分析塞罕坝森林生态功能现状,为未来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林场,2017年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如何科学评价造林对塞罕坝森林生态功能恢复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从不同角度分析塞罕坝森林生态功能现状,为未来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物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和枯枝落叶厚度8个评价因子对塞罕坝北曼甸林场各类森林进行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北曼甸林场有林地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平均为0.488,其中生态功能等级达到较好水平的林分占总林分的3.8%;生态功能等级达到中等水平的占总林分的52.7%;生态功能等级为较差的林分占42.4%;生态功能等级为差的林分占1.1%。不同森林起源的生态功能指数表现为:天然林(0.545)>人工林(0.474)。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功能指数排序为:针阔混交林(0.710)>阔叶混交林(0.617)>白桦天然次生林(0.535)>针叶混交林(0.487)>落叶松人工林(0.478)>云杉人工林(0.443)>樟子松人工林(0.429)。不同龄组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排序为:过熟林(0.588)>中龄林(0.512)>近熟林(0.509)>成熟林(0.504)>幼龄林(0.434)。【结论】经过近60年的造林工程,北曼甸林场各类森林生态功能相较于沙荒地有了显著提升,但人工林生态功能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合近自然经营理念需要对人工林进行必要的近自然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人工林 生态功能等级 生态功能指数
下载PDF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达 《林业建设》 2005年第5期5-8,共4页
通过对2002年广东省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初查以及2004年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调查工作中对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实践分析,针对目前森林生态功能在评价因子的具体确定和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确立方面,没有一套完善方案可供参考的情况... 通过对2002年广东省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初查以及2004年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调查工作中对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实践分析,针对目前森林生态功能在评价因子的具体确定和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确立方面,没有一套完善方案可供参考的情况,对当前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的评价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功能等级 划分标准 森林生态功能 等级划分 标准 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状况 评价因子 评价方法 广东省
下载PDF
呼玛县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魏胜利 于立峰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依据2015年呼玛县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的数据,评价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级。
关键词 呼玛县 重点生态公益林监测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级
下载PDF
泉州沿海国有防护林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晓敏 崔永红 +3 位作者 肖美龙 肖君 林炜良 苏亲桂 《林业勘察设计》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森林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物量等相关特征因子分析,泉州沿海2个国有防护林场2011年和2020年生态功能指数分别为0.4117和0.4415。森林生态功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差”的面积占比由57.53%... 通过森林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物量等相关特征因子分析,泉州沿海2个国有防护林场2011年和2020年生态功能指数分别为0.4117和0.4415。森林生态功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差”的面积占比由57.53%降至40.25%,等级为“中”的面积占比由42.38%增至59.75%。分析不同树种结构的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阔叶树组表现最佳,木麻黄组较弱。分析不同年龄木麻黄组的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36~40 a林龄的木麻黄森林生态功能达到峰值,50 a林龄以上的木麻黄林分森林生态功能表现出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国有林场 木麻黄
下载PDF
闽侯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功能动态分析
6
作者 汪攀 《林业勘察设计》 2023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评价因子对闽侯县自然保护地2011年、2021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5个自然保护地两期森林生态功能指... 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评价因子对闽侯县自然保护地2011年、2021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5个自然保护地两期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2~0.54,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均处于“中”等水平;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功能总体上表现为随龄组增大森林生态功能增强的特征;针阔混交林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贡献最大,纯林贡献最小;各自然保护地天然林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均高于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动态分析 闽侯县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前后森林生态功能变化研究
7
作者 肖君 《林业勘察设计》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借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中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基于2016年和2020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采用森林生物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因子,评价武夷山国家... 借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中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基于2016年和2020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采用森林生物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因子,评价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前后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分析比较不同地类、不同树种结构和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2016年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6032,等级为“中”;2020年指数为0.7003,等级为“好”。2020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按林地面积占比排序为好(53.9%)>中(43.9%)>差(2.2%)。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后,区域森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变化
下载PDF
云勇林场不同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敏聪 陈世清 +2 位作者 杨清 苏木荣 王锋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6期89-94,172,共7页
为探究佛山市云勇林场不同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采用1993、2001、2012、2018年云勇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及期间连续25年林场主要森林资源培育、利用档案材料,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及纵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Ⅰ~... 为探究佛山市云勇林场不同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采用1993、2001、2012、2018年云勇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及期间连续25年林场主要森林资源培育、利用档案材料,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及纵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Ⅰ~Ⅲ时期林业发展模式,随着时间的推延,林场的乔木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面积,一、二级生态功能等级林分面积比例,应用乡土树种种类数量及种植阔叶混交林面积不断增大。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增幅最大的是Ⅰ模式时期,为75.1%,应用乡土树种种类数量最多及种植阔叶混交林面积最大的是Ⅱ模式时期,分别达134种和1429.0 hm^(2),而在Ⅲ模式时期,乔木林面积占比及森林覆盖率增幅最大,分别达11.63%和12.02%;一、二级生态功能等级林分面积比例最大,达92.62%,森林植物景观变化最丰富,斑块面积最趋均匀。森林总蓄积量及乔木林单位蓄积量均呈先降后升趋势,造林面积先升后降趋于“0”。随着Ⅰ~Ⅲ时期林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林场获取的木材资源数量越来越少,对森林的干扰不断减弱,生态景观功能不断增强,提供绿色公共生态服务产品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发展模式 森林资源动态 生态功能等级 森林植物景观 乔木林单位蓄积量 云勇林场
下载PDF
南京市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菊林 宋瑾琦 华宏 《江苏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以2006年"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为依据,分析了南京市森林资源状况,指出了森林经营中存在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不合理、森林的生态功能等级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突出重点,... 以2006年"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为依据,分析了南京市森林资源状况,指出了森林经营中存在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不合理、森林的生态功能等级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和创新机制,多元投入为主要措施的森林经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蓄积量 林种结构 生态功能等级 南京市
下载PDF
澄江市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动态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兴忠 普顺荣 +2 位作者 侯家学 杨海令 期俊程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在澄江市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区域布设典型样地,分析研究典型样地内国家级公益林动态。2014年布设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60个,并完成典型样地第一轮监测,2019年开展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第二轮监测。对两期样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在澄江市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区域布设典型样地,分析研究典型样地内国家级公益林动态。2014年布设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60个,并完成典型样地第一轮监测,2019年开展国家级公益林典型样地第二轮监测。对两期样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树种结构针叶纯林和针叶相对纯林明显增加,阔叶纯林和阔叶相对纯林逐步减少,树种结构更趋于针叶化;前期(2014年)样地郁闭度超过0.5的林分占75%,本期(2019年)样地郁闭度超过0.5的林分占88.3%,样地内林分密度逐渐提高;样地活立木蓄积量出现增长趋势,活立木总蓄积增长290.31 m3,平均样地蓄积增加4.84 m3;森林生态功能等级逐渐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保持在中等级水平。提出对样地内所有立木进行样木位置图绘制,以便于获取枯立木、枯死木及采伐木数量和蓄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公益林 典型样地 动态监测 生态功能等级 澄江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