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生态化人格及推进人格生态化的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彭立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人格,近代的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同这种反生态人格密切相关。生态化人格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责任)相统一的新型人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新型人格,是对其他人格富有同情和尊重的智慧型人格,还是一种具有审美视野的美的人格。它的真正确立,包含着实践的环节。生态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断推进铸就的。推进人格生态化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生态 生态化人格 生态文明观念
下载PDF
论环境教育与生态化人格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骆清 欧阳序华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17期150-152,共3页
生态文明的建设关键在人,一方面是因为生态危机的产生具有人为性,另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为人性。改变人的生态行为关键在于环境教育,可以说环境教育的实效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公民的生态化人格。... 生态文明的建设关键在人,一方面是因为生态危机的产生具有人为性,另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为人性。改变人的生态行为关键在于环境教育,可以说环境教育的实效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公民的生态化人格。只有把环境教育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开展分层次的学校教育、大众化的社会教育和全覆盖的网络教育,才能把公民培养成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生态化人格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在研究生科研生态化中的功能价值
3
作者 李彩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34-37,共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培养研究生的生态化科研人格和生态化科研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评价较高且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具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培养研究生的生态化科研人格和生态化科研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评价较高且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探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功能价值,有助于培养研究生辨证的思维模式、整体的科研眼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科研原则、未来优先的科研人格、批判的科研态度等,对于研究生开展生态化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研究生 生态化科研人格 生态化科研精神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教育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湘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0,共6页
文明是一个属人的范畴。生态危机的人为性和生态文明的为人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在于培养出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亦是它的归属。培养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离不开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但是一... 文明是一个属人的范畴。生态危机的人为性和生态文明的为人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在于培养出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亦是它的归属。培养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离不开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但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且是一种综合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必须把具有生态化人格现代公民的培养当成自己的宗旨与目标,并对生态化人格作出确当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化人格 环境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