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及生态位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杰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7期117-122,共6页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系统性诊断。发现其制造业人才存在着生态位的偏差,表现出生态位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共生恶化等症状。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位的全方位矫正是一项系统工程,致...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系统性诊断。发现其制造业人才存在着生态位的偏差,表现出生态位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共生恶化等症状。对株洲市制造业人才生态位的全方位矫正是一项系统工程,致力于破解城市、制造业和人才不均衡发展的格局,打造开放包容的制造业人才科创活力体系,完善制造业人才综合服务的政策支撑,建设保障制造业人才生活生态优化的幸福家园,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层次多样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人才 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株洲市
下载PDF
长株潭技能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及生态位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杰 《机械职业教育》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技能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涉及增强职业教育管理效能、提升科创开放合作质量、完善技能人才政策制度体系、涵养技能人才自然... 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技能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涉及增强职业教育管理效能、提升科创开放合作质量、完善技能人才政策制度体系、涵养技能人才自然与生活生态活力以及形成城市—产业—技能人才融合发展格局等。借鉴生态位理论,对长株潭技能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进行系统性诊断,发现其技能人才发展体系存在生态位的偏差,表现出生态位宽度不足、效度不佳、共生恶化等症状。对长株潭技能人才生态位的全方位矫正是一项系统工程,致力于构建统筹协调的城市—产业—技能人才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开放包容的技能人才科创协同体系,形成共生发展的技能人才服务活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 长株潭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才志 段兴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96,共7页
为综合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熵值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该系统2008—2018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 为综合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熵值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该系统2008—2018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1)从黄河流域整体视角来看,2008—2018年该系统属于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压力,系统长期处于高环境负荷状态,造成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减弱。(2)从黄河流域各省(区)视角来看,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应加大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力度,减小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上游省(区)环境压力相对较小,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均衡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水资源-能源-粮食 生态可持续发展 系统均衡性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国明 叶兴来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4期77-79,共3页
探讨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需了解其基本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人才技术匮乏、资源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以此为基础与参考,制定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在解决相关问题的... 探讨促进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需了解其基本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人才技术匮乏、资源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以此为基础与参考,制定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保持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生产 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策略
下载PDF
立足国家战略 聚焦实践问题——《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书评
5
作者 安海忠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是21世纪可持续研究的主题。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关系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时代议题。由河北地质大学邓思远、殷阿娜、吴星老师共同撰写的著作《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地...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是21世纪可持续研究的主题。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关系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时代议题。由河北地质大学邓思远、殷阿娜、吴星老师共同撰写的著作《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地质出版社出版),以区域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为切入点,研究了首都“两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南水北调、流域治理、阶梯水价、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工业绿色转型、“冀中南”绿色发展、资源型企业生态环境等问题,构架了多层面、多维度、多领域的理论框架,与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机理协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地质出版社 阶梯水价 大气污染治理 流域治理 垃圾处理 冀中南 碳中和
下载PDF
咬定绿水青山,坚持生态优先——评《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一书
6
作者 苗泽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关系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时代议题。由河北地质大学邓思远老师等主创并出版的著作《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河北省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关系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时代议题。由河北地质大学邓思远老师等主创并出版的著作《区域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河北省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本人认为该书有如下优势与特色:一、围绕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展开研究整部著作的篇章都是围绕资源、环境、生态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组认真梳理了国家多个战略和顶层设计,研究内容都是国家战略定位的大问题。比如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水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理论机理融合,脉络梳理清楚,既锚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又完善了学科发展,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高学术价值 战略定位 大气污染治理 顶层设计 垃圾处理 碳中和
下载PDF
建筑室内设计中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7
作者 孟冬冬 张牧 《虹》 2023年第12期0015-0017,共3页
该文以中国首个获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LEED 铂金级认证的商业项目——侨福芳草地为案例,研究了建筑室内设计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其实际成果。综合考虑材料选择、能源效益、自然光线和通风、绿色空间布局、智能水资源管理等各... 该文以中国首个获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LEED 铂金级认证的商业项目——侨福芳草地为案例,研究了建筑室内设计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其实际成果。综合考虑材料选择、能源效益、自然光线和通风、绿色空间布局、智能水资源管理等各项因素,该项目实现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舒适性和高效率的四重目标。这个例子为未来可持续建筑的进步给予了珍贵的设计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建筑室内设计 绿色材料 节能技术
下载PDF
浅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基层流域管理单位的重要性
8
作者 李猛 《治淮》 2023年第8期13-14,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流域机构下属某基层河道管理局为例,该基层河道管理局属公益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每年财政保障率较低,仅能达到约40%,该单位2012年树木更新销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流域机构下属某基层河道管理局为例,该基层河道管理局属公益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每年财政保障率较低,仅能达到约40%,该单位2012年树木更新销售3000余棵,种植树木32500余棵,至2022年,该基层河道管理局当年树木更新销售19000余棵,种植树木23000余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流域机构 财政保障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 高质量发展 树木更新 绿色
下载PDF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蒋依依 王仰麟 +2 位作者 李卫锋 韩荡 牛慧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9751hm2人,深圳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城市发展代价。进一步分析了深圳市的生态赤字构成,生态压力的空间分布,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在城市区域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减少深圳市的生态赤字,降低深圳市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深圳
下载PDF
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正伟 周培 +3 位作者 高岩 李强 刘春燕 徐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9-24,30,共7页
本研究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涵盖农业资源集约程度、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农业节能降耗水平等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筛选出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 本研究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涵盖农业资源集约程度、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农业节能降耗水平等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筛选出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单位能耗创造的农林牧渔增加值等5项二级指标。基于评价模型,本研究运用极值法和离差法测算了2016年35个大中城市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各城市的分类评价情况加以比较,对都市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出四项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城市粮食与蔬菜年秸秆量与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均占全国比重10%左右;(2)大中城市秸杆综合利用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3%和16.16%;(3)我国2016年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综合指数为52,贵阳、西安、哈尔滨名列前茅,而上海、北京等城市排名较低;(4)大中城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总体较高,但农业资源集约度不高,特别是化肥施用量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且西宁、长春和银川等城市的农业节能降耗水平尚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下载PDF
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熊鸿斌 刘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用DPSIR模型的原理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2001—2006年间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出的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用DP-SIR模型与改进熵值法的结合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可持续发展 改进熵值法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俊 何海霞 +4 位作者 陈凯 刘妍 张英 柯宏伟 蔡明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136,共8页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正不断增大。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状态评价值为0.53,其中海水、沉积物质量及生物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0.19及0.123,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和响应评价值分别为2.5和4.3,海洋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大,危害程度较深,但海洋管理部门在面对生态环境变化时的反应较为迅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沿岸海域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 生态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敏 杜鹏飞 +1 位作者 肖劲松 郑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做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贵阳市1999年-2007年间生态足迹从1.447 hm2/cap增长到2.472hm...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做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贵阳市1999年-2007年间生态足迹从1.447 hm2/cap增长到2.472hm2/cap,而生态承载力从0.551 hm2/cap下降至0.509 hm2/cap,生态足迹远超出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但贵阳市生态效率在不断改善,从1999年的0.500万元GDP/hm2生态足迹增长到2007年的0.787万元GDP/hm2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改善仍存在一定契机。人口增加、能耗增加等因素会导致贵阳市生态足迹增加,而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则可减少生态足迹。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有利于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最后就如何缓解贵阳市生态系统压力,促进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贵阳市
下载PDF
贵州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齐新民 谢双喜 +3 位作者 喻理飞 徐来富 刘浪 黄永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在思想上转变几个观念 ,并对实现贵州粮食安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人口总体素质是贵州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贵州 人口总体素质 制度创新 政策创新 投入 科技进步 耕地面积
下载PDF
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科学计量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春林 唐悦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0-203,共4页
通过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得到1998-2008有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的技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状况。研究发现,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生态... 通过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得到1998-2008有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的技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状况。研究发现,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生态保护、生态平衡等大量有关生态的话题被广泛关注,且研究地区分布广泛。国外期刊Ecological Economics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核心期刊在文献的参考引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SCI 生态经济 生态可持续发展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海南生态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符国基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 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 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 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 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 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素;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明显,但经济仍不太发达,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建设生态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海南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可持续发展 海南生态
下载PDF
生态位与我国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丹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0-183,190,共5页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理论之一,在学术界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等的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等领域研究中逐渐被引入。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建立了生态的评价体系,结...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理论之一,在学术界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等的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等领域研究中逐渐被引入。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建立了生态的评价体系,结合我国旅游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和现象,基于生态位视角,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提出我国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旅游生态 生态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智昌 彭词清 +1 位作者 刘轩 王雅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4期80-87,共8页
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获取能反映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关键指标,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景观生态概念,从整体景观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绿色空间连接情况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能力与集约用地水平3个方面... 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获取能反映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关键指标,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景观生态概念,从整体景观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绿色空间连接情况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能力与集约用地水平3个方面建立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关键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深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并采用AHP-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2009、2011、2013年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整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在新的政策引导下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空间不足、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是深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通过对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景观指数 土地利用 深圳市
下载PDF
西藏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雨林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8,共9页
由于西藏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 由于西藏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西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西藏生态环境各种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生态环境立法制度创新、重视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重视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研究 西藏
下载PDF
武汉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3,共3页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magel等1962年提出.由Wackernagel在1996年进一步完善,并在全球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迅速成为世界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该理论1999年被引入我国。学者们将其用于我国不同...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magel等1962年提出.由Wackernagel在1996年进一步完善,并在全球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迅速成为世界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该理论1999年被引入我国。学者们将其用于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研究,推动了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 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 生态足迹 经济学家 测度方法 生态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