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态地貌学——介绍地貌学的一个新分支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锡祉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0年第2期42-47,共6页
城市生态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又是城市学、生态学、地貌学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作为生态因子之一的地貌和其他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城市生态地貌营力中,特别重视人为迭加地貌营力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生态地貌学 人为迭加 地貌营力 地貌学
下载PDF
生态地貌学研究动态: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交叉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白雪 程维明 +1 位作者 宋珂钰 李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34-4348,共15页
生态地貌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概念,受到地貌学家、生态学家及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地貌在控制许多生态系统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态系统又可以对许多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几十年,在地貌学和生态系... 生态地貌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概念,受到地貌学家、生态学家及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地貌在控制许多生态系统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态系统又可以对许多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几十年,在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交叉点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梳理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相似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两个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归纳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两个学科融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貌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将生态地貌学与现行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及相关政策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地貌学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地球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拓展地貌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深入研究生态地貌学,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及增强未来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学 生态系统生态 跨学科 生态地貌学
下载PDF
浅谈生态地貌学 被引量:1
3
作者 Д.А.Тнмофеев 刘吉成 《世界科学》 1992年第8期41-41,共1页
20世纪末期的突出特点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生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进行生态学总结,解决与地表地形研究和预测其在人类活动加剧条件下发展变化有关的各种问题,地貌学及时考虑了自己百余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 20世纪末期的突出特点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生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进行生态学总结,解决与地表地形研究和预测其在人类活动加剧条件下发展变化有关的各种问题,地貌学及时考虑了自己百余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发展方向。“生态地貌学”这一概念的出现,不仅意味着需要开展生态地貌学研究,还表明这是一个新的科学方向。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召开会议,研究具体区域的生态地貌工作或综合性研究经验,讨论生态地理研究的途径和结果。这样,生态地貌学便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那么,什么是生态地貌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貌学 地貌学
下载PDF
从工程地貌学到生态地貌学研究
4
作者 西.,ЮГ 刘吉成 《地质科技动态》 1995年第4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工程地貌学 生态地貌学 地貌学
下载PDF
滨海盐沼湿地地貌形态和植被格局的生态-地貌耦合模拟研究
5
作者 张德琛 武国相 +3 位作者 王柯萌 梁丙臣 张树岩 车纯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6-886,共11页
滨海盐沼湿地是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其地貌形态和植被格局受潮汐动力、泥沙供给等条件影响显著。近年来,盐沼生态-地貌动力学研究成为前沿研究热点。以我国典型潮滩盐沼的动力环境为原型,建立考虑水动力-泥沙-地貌-植被互馈过程的动... 滨海盐沼湿地是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其地貌形态和植被格局受潮汐动力、泥沙供给等条件影响显著。近年来,盐沼生态-地貌动力学研究成为前沿研究热点。以我国典型潮滩盐沼的动力环境为原型,建立考虑水动力-泥沙-地貌-植被互馈过程的动态耦合模型,研究了不同潮差、海平面上升速率、泥沙供给与泥沙性质等关键变量影响下的盐沼湿地植被-地貌耦合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泥沙供给是控制潮滩-盐沼高程和植被范围的关键要素,外海悬沙浓度越大,滩面坡度越缓、滩面高程越高、植被的海向延伸越宽;泥沙沉降速度越小,易形成上凸型剖面,且湿地植被分布范围更宽;潮差同时影响盐沼在潮间带的下部边界和上部边界,更大的潮差、更强的潮汐水动力有助于形成更高的潮沟密度和泥沙向盐沼内部的输送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潮滩-潮沟系统 植被 生态地貌学
下载PDF
生态地貌学研究体系及其功能提升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申元村 程维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8-356,共9页
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表形态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地貌学和生态学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学科。自然实体与人文实体都依附于地表,研究生态与地貌关系的科学便统称为生态地貌学,直接影响人类生存选址、生存... 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表形态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地貌学和生态学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学科。自然实体与人文实体都依附于地表,研究生态与地貌关系的科学便统称为生态地貌学,直接影响人类生存选址、生存保障、生产方向、产业布局、交通、城乡建设等,因此,生态地貌学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国家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性学科。生态地貌学研究生态与地貌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地貌综合实体,学科体系包含地貌基础学科、生态基础学科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地貌学科。生态地貌学科下又包含生态地貌区划学、生态地貌类型学、生态地貌资源学、生态地貌岩态学、生态地貌遥感与GIS技术、生态地貌管理与规划等分支学科,是目前仍然属于探索性的学科。生态地貌结构可表达为:由地貌与生物成分、类型、区域组合、数量构成及其空间排列组合方式。从生态地貌结构理论出发,对其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主要可以归纳为区域结构、类型结构、资源结构、岩态结构等多种类型。不同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功能有提升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质量与空间定位功能、生态评估与生态设计功能、土地利用评估与利用结构调整功能、地质地貌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对策功能等。故该研究意在实现生态地貌功能间协调、高效可持续,通过对各功能进行整合,形成功能体系,并从调控管理上提出了提升功能能力的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貌学 生态 地貌学 学科体系 生态地貌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