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民俗旅游原生态型开发的“限量”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广宏 吴忠军 《市场论坛》 2006年第8期68-71,共4页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崭新的阶段。乡村民俗旅游由于其具有神秘性、本土性、参与性及浓郁乡情的特点,且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崭新的阶段。乡村民俗旅游由于其具有神秘性、本土性、参与性及浓郁乡情的特点,且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本文以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为例,探讨了“限量利用的生物经济学模型”在乡村民俗旅游的原生态型开发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俗旅游 生态型开发 限量
下载PDF
“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开发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鹰 《中国名城》 2009年第9期26-30,共5页
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它作为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反映某个历史时段到现时段保有的城市历史地段形态的活化石,它是在使用中,在不断的修复与更新的平衡中得以保护下来的形态。本文以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它作为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反映某个历史时段到现时段保有的城市历史地段形态的活化石,它是在使用中,在不断的修复与更新的平衡中得以保护下来的形态。本文以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将历史文化街区视为文化资源,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资源 生态型开发
下载PDF
云东海别样的生态型开发区
3
作者 胡志祥 《大经贸》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8-59,共2页
昔日的三水市,是三水流"三水",水泥、水稻与魔水(健力宝)。今日的三水市,更有全国最大的中华鲟孵化养殖基地、珠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以及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荷花世界"……
关键词 三水市 云东海生态型开发 发展
下载PDF
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石林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永彬 王筱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2-57,66,共7页
文章针对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和原则,以生态旅游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为主线,通过分析生态型旅游开发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深入研究旅游环境系统与... 文章针对生态型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和原则,以生态旅游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为主线,通过分析生态型旅游开发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深入研究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活动的相互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概括了生态型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中外学者关于旅游景点环境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以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三个方面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环境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石林风景区为例开展实证评价分析,并提出基于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与保护目标的发展协调解决方案,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石林
下载PDF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月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立足基本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开鲁县以其自然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因素可定位于农业生态型...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立足基本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开鲁县以其自然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因素可定位于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本文就定位的依据及发展方向、建设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的现实基础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开鲁县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型限制类开发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 农业生态限制类开发 建设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生态产业型经营开发模式研究
6
作者 林素兰 姚远征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4期301-302,307,共3页
依托国家重点治理区工程,在大凌河生态建设过程中,创建了以经济林、果为主导产业的开发模式,农、果结合型开发模式,资源高效利用型开发模式,农、林、牧、副综合发展型开发模式等,充分开发利用了当地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 依托国家重点治理区工程,在大凌河生态建设过程中,创建了以经济林、果为主导产业的开发模式,农、果结合型开发模式,资源高效利用型开发模式,农、林、牧、副综合发展型开发模式等,充分开发利用了当地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流域 生态产业开发模式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论“三极”生态型开发区
7
作者 孙国华 《上海企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2,共2页
在国外,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之蓬勃发展始终对应着开发区生态环境的实践.在国内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普遍相对落后. 一、我国开发区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需关注四个方面:末端污染和过程污染、自然资源... 在国外,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之蓬勃发展始终对应着开发区生态环境的实践.在国内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普遍相对落后. 一、我国开发区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需关注四个方面:末端污染和过程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人居环境科学优化、生态环境管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开发 中国 生态环境 经济技术开发 环境污染 可持续理论 循环经济
原文传递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型开发区
8
《国土资源通讯》 2005年第20期I0003-I0003,共1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型开发区,是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0年发展,已进入全面提升时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超前认识,超前研究。建立起更加有效的资源和环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型开发区,是开发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0年发展,已进入全面提升时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超前认识,超前研究。建立起更加有效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机制,是提高开发区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实施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新疆 循环经济 科学发展观 绿色生态型开发 资源保护机制 环境保护机制 经济建设
原文传递
奈曼旗铁匠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开发模式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广建 田彩艳 孙广军 《现代农业》 2004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奈曼旗 铁匠沟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经济治理开发模式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新举措
10
作者 陈永品 徐敏 《中国外资》 2002年第11期34-35,共2页
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算起,广州开发区成立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了。为充分发挥区域政策,资源优势,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将广州开发区与广州保税区合并,实现“四区合一”: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 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算起,广州开发区成立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了。为充分发挥区域政策,资源优势,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将广州开发区与广州保税区合并,实现“四区合一”: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色开发 科技平台 投资环境 广州开发 二次创业
下载PDF
风景旅游型都市的空间开发途径——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大树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1,33,共6页
根据对杭州市空间开发历程和国外空间开发模式的分析 ,论述杭州市在建设风景旅游型都市的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把行政区域的空间扩大优势 ,转变为城市社会、经济、空间、环境的全方位耦合优势 ,进行科学、合理、可行而具有超前性的城市空... 根据对杭州市空间开发历程和国外空间开发模式的分析 ,论述杭州市在建设风景旅游型都市的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把行政区域的空间扩大优势 ,转变为城市社会、经济、空间、环境的全方位耦合优势 ,进行科学、合理、可行而具有超前性的城市空间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旅游都市 杭州 空间开发 开发历程 开发模式 生态型开发 开发途径 行政区划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Steady-state Model for the Step-feed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被引量:7
12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3 位作者 王淑莹 左金龙 王亚宜 郭建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11-417,共7页
In this article,a steady-stat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to inves- tigate the effect of influent flow distribution and volume ratios of anoxic and aerobic zones in each stage on the... In this article,a steady-stat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to inves- tigate the effect of influent flow distribution and volume ratios of anoxic and aerobic zones in each stage on the to- 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of the effluent in the step-feed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Unlike the previous modeling methods,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moval rates of ammonia and nitrate in each stage and thereby predic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nitrate,and total nitrogen in the effluent.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results,pilot-scale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a four-stage step feed process.Good correlations were achieved between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which proved the validity of the developed model.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del predictions was analyzed.After verification of the validity,the step feed process was optimally operated for five months using the model and the criteria developed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During the pilot-scale experimental period,the effluent 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were all below 5mg·L -1 ,with more than 90%remov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siudge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steady-state model step-feedprocess
下载PDF
延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13
作者 全松林 金元俊 车钟日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特点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入手 ,以全州可持续发展和图们江地区开发对土地利用的需求、调整用地结构以及优化开发利用方式的分析为依据 ,提出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和科学整治土地资源 ,大力实施资源... 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特点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入手 ,以全州可持续发展和图们江地区开发对土地利用的需求、调整用地结构以及优化开发利用方式的分析为依据 ,提出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和科学整治土地资源 ,大力实施资源生态保护型开发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态保护开发模式 可持续利用 延边
下载PDF
Tibetan Attitudes Towa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Ecotourism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2年第1期8-15,共8页
Some Tibetan villages in Shenzha county, Tibet were chosen as typical Tibetan communities in China.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owards Tibeta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were analyzed using face to face inte... Some Tibetan villages in Shenzha county, Tibet were chosen as typical Tibetan communities in China.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owards Tibeta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were analyzed using face to face interviews. Most residents sup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They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ecotourism projects and accept ecotouris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expect that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participate in making ecotourism decisions. Most residents believed that ecotourism promotes local econom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s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ocal residents while improving their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However, some residents were concerned that ecotourism may destroy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ibetan folk customs and cultur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s only in its infancy in Shenzha, but there is strong potential. The chief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for most residents were providing labor and catering services and commodities for tourism, and Tibetan performance singing and dancing. Limiting factors include language, a shortage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poor ecotourism infrastructure. Most residents had little confidence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willing to support them to participate in ecotourism. We put forward some mechanism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in this important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ypical Tibetan community Shenzha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