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民需求导向下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实践探索——以枝江市董市镇为例
1
作者 黄艳雁 赵杰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68-271,共4页
小城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存在镇容镇貌差、特色风貌缺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居环境不佳的问题。文章以枝江市董市镇“擦亮小城镇”项目为例,秉持“以人为本”的... 小城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存在镇容镇貌差、特色风貌缺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居环境不佳的问题。文章以枝江市董市镇“擦亮小城镇”项目为例,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入户调研和现场勘察的方法,了解居民需求,归纳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基于居民需求导向,提出小城镇特色风貌营造、生态环境提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政策监管与服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改善城镇空间品质,满足居民美好的生活愿景。文章旨在为建设居民生态宜居的城镇生活空间提供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风貌 居民需求 生态宜居建设 人居环境营造 董市镇
下载PDF
黑龙江省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萍 刘欣然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3期59-60,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乡村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生态宜居质量的上升,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改善等各个方面,能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落实好农村各项建设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乡村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生态宜居质量的上升,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改善等各个方面,能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落实好农村各项建设工作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加大了对乡村生态宜居的建设,并有了一定进展,但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中依旧存在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豫南大别山区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郝堂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书覃 王茂荣 +2 位作者 杨苗苗 侯琰珍 程启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内容,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开展精准扶贫、全面脱贫与防返贫等工作的现实要求.本研究以豫南大别山区的郝堂村为案例区域,以层次分析法、语义差异法为研究方法,构建了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绩效评...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内容,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开展精准扶贫、全面脱贫与防返贫等工作的现实要求.本研究以豫南大别山区的郝堂村为案例区域,以层次分析法、语义差异法为研究方法,构建了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游客组和专家组在郝堂村生态宜居建设绩效的评价结果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期为广大省际边缘区和革命老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生态宜居建设仍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郝堂村美丽乡村的生态宜居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层次分析法和语义差异法在美丽乡村绩效评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建设 层次分析法 语义差异法 豫南大别山区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生态宜居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和东红 韩潇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9-94,共6页
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助推美丽乡村文化以及培育生态治理主体等方面,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内容,更是乡村生态治理的丰富内涵。后脱贫时代的生态宜居建设被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同时,具有缓解乡村... 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助推美丽乡村文化以及培育生态治理主体等方面,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核心内容,更是乡村生态治理的丰富内涵。后脱贫时代的生态宜居建设被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同时,具有缓解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压力,衔接生态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以及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创性意义。然而在乡村治理和乡村全面转型的后脱贫时代,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此,有必要从理念构思、资源转化、文化引领、体制保障以及体系健全等方面不断加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从而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乡村相对贫困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生态宜居建设与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的良性互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继新 张浩南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79,共8页
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在理论上是奠定生态文化底蕴、培育生态消费拉力、促进生态产业迸发的重要一环,也是联系消费者与供给者、促进供需匹配的重要媒介。然而,实践中的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往往囿于自我发展领域,缺乏在生态宜居建... 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在理论上是奠定生态文化底蕴、培育生态消费拉力、促进生态产业迸发的重要一环,也是联系消费者与供给者、促进供需匹配的重要媒介。然而,实践中的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往往囿于自我发展领域,缺乏在生态宜居建设中的制度化参与渠道,呈现出绝对独立化的主体利益导向。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生态宜居建设与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需要以全局化认知理性引导良性互动。因而,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推进生态宜居协同发展、提升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建构效能、优化二者互动社会情景,还要在微观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动员导向机制、绿色市场机制与交往学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建设 绿色建筑消费价值观 良性互动 社会建构主义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宜居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佳倩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6期3-4,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阐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在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阐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在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完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本文针对我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中垃圾处理方式不科学、污水排放量大以及乡村绿化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从意识培养、资金投入、措施改进三个方面探索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加快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宜居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吉林市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路径探析——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闯 徐济责 +1 位作者 尹锐 张欣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1期158-159,共2页
分析吉林市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意义及影响,明确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双赢目标,既可以发展吉林市当地乡村经济,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环境,扩大村民收入来源,为村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分析吉林市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意义及影响,明确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双赢目标,既可以发展吉林市当地乡村经济,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环境,扩大村民收入来源,为村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出了吉林市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路径。可发动群众力量,努力让人们认识到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性,使人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外部条件入手,努力建设好生态宜居乡村。从通信、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入手,培训建设乡村的优秀人才,切实加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吉林市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广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一体化”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8
作者 叶红 陈可 李贝宁 《南方建筑》 2019年第2期87-92,共6页
补足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将成为新时期广东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文章拟研究一套有效破解广东乡村建设发展困局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一系列有效提升各环节衔接效率、优化整治建设品质、促进多方... 补足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将成为新时期广东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文章拟研究一套有效破解广东乡村建设发展困局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一系列有效提升各环节衔接效率、优化整治建设品质、促进多方共建的创新方法论。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内涵进行归纳,就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进而围绕"项目推进、行动流程、资金使用"三个一体化的核心理念,结合笔者及研究团队自2017年以来在韶关市翁源县"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试点"的整县统筹实践,从方法论层面对"一体化"模式的工作组织、关键技术、政策支撑等研究内容展开论述。最终根据"一体化"模式在粤北欠发达地区以及珠三角发达地区乡村的推广实践检验,系统总结其在制度构建、环境治理、资金使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反思,旨在为广东乃至全国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体化"模式 研究与实践
下载PDF
“三生融合”视角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伯洋 《生产力研究》 2021年第7期64-68,74,共6页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是宜居乡村建设的核心。本研究以国内外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的111篇文献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提炼“三生融合”视角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是宜居乡村建设的核心。本研究以国内外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的111篇文献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提炼“三生融合”视角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明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影响因素的六层递阶结构。结果显示,人口因素、居民人均纯收入为顶层因素,环境因素、资源因素、政策因素、居住条件、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为中间层影响因素,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为深层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建议相关政策在解决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解决以土地政策为主的中间层影响因素,最终解决人口因素,从而为解决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人—地—财”的核心问题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解释结构模型 递阶结构
下载PDF
以生态宜居宅基地建设助力甘肃乡村振兴 被引量:2
10
作者 汶生瑞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16期24-25,共2页
着重从甘肃农村生态宜居宅基地建设的重要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策四个方面出发,来探讨以生态宜居宅基地建设助力甘肃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生态宜居宅基地建设 甘肃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以湖南省龙山县为例
11
作者 吴旭 《时代人物》 2022年第25期260-262,共3页
在生态宜居农村建设中,中国应立足于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增长,确保生态宜居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稳定可持续,确保生态宜居农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发展。在美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生态宜居农村建设中,中国应立足于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增长,确保生态宜居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稳定可持续,确保生态宜居农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发展。在美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加快生态宜居农村的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湖南省龙山县生态宜居农村建设为例,分析了湖南省龙山县生态宜居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湖南省龙山县生态宜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了湖南省龙山县生态宜居农村。希望通过对湖南省龙山县美丽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研究,加快生态宜居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提高湖南省龙山县农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基础设施 建设
下载PDF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认知分析--基于广州市炭步镇的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素涛 张文睿 +1 位作者 何盈盈 周子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3期10-12,62,共4页
基于广州市炭步镇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的认知。结果表明,由于政策宣传不足、农民小农意识浓厚,乡村社会治理惰性等因素,导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因此,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 基于广州市炭步镇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的认知。结果表明,由于政策宣传不足、农民小农意识浓厚,乡村社会治理惰性等因素,导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因此,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处理政府、农民和市场三者的关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树立农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民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农民 主体责任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整体发展规划调查研究
13
作者 刘世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183-186,共4页
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战略。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吕梁临县后刘家庄村为典型,从乡村基本规划设计、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等几方面入手,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研究,总... 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战略。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吕梁临县后刘家庄村为典型,从乡村基本规划设计、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等几方面入手,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十九大以来该村乡村振兴建设的经验成果,同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旨在为同类型村落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提前规划,少走弯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及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明建设 乡村规划 宜居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宜业与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动态轨迹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欢 汤尚颖 耿志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共21页
研究目标: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宜业与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轨迹及二者间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熵权法、融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和单位根检验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宜业和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发展呈现"... 研究目标: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宜业与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轨迹及二者间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熵权法、融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和单位根检验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宜业和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发展呈现"高—低—高—高"发展轨迹和空间集聚特征;宜业建设仍滞后于生态宜居建设,2011年后南京、合肥、泰州等城市生态宜居滞后于宜业建设;浙江、安徽、江苏三省宜业与生态宜居建设具有分散性和分异性特征,城市中仅有上海、马鞍山和台州宜业与生态宜居建设具有收敛性和均衡化趋势。研究创新:构建城市群宜业与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均衡化发展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宜业和生态宜居融合协同、均衡化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生态宜居建设 宜业建设 融合协同发展 收敛性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语境下陇中地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闵睿 孙彤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西北乡村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在复杂的城乡系统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打通症结,解决文化、空间、生态多系统的“乡村病”值得深思。本文针对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当地...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西北乡村建设与地域文化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在复杂的城乡系统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打通症结,解决文化、空间、生态多系统的“乡村病”值得深思。本文针对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当地普遍建设的生土建筑为切入点,以生态宜居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为目标,提出一系列相关保护与更新策略,并以定西市通渭县为例探讨。策略包括在提炼当地传统民居生态特性的基础上,以工程技术手段优化生土建筑的材料性能与建筑结构,扩大生态与社会可持续效益;凝练生土建筑文化特性为设计建设基础,以技术研究、绿色教育与艺术活动激活文化内生动力,并完善法规规范支持地域文化传承。实现将生土建筑发展成果有策略地整合,为西北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建筑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建设 地域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