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方法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叶菁 谢巧巧 谭宁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2-271,共10页
为揭示城市生态承载力空间特征,探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方法,该文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状态空间法在市域范围进行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利用三维... 为揭示城市生态承载力空间特征,探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方法,该文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状态空间法在市域范围进行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利用三维魔方法设计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联模型,结合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评价单元主体功能分区结果进行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最大值为0.233 8,位于梁子镇,最小值为0.050 9,位于临江乡。受到资源环境本底和社会经济投入条件影响,研究区生态承载力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湖一带,北部相对较低,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国土空间格局划为城市经济核心区、城市经济拓展区、农业生产区、生态功能涵养区四大功能区域和一类禁止开发区域,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能够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理论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优化 生态承载力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状态空间 三维魔方法 鄂州市
下载PDF
依据生态承载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吉喜 陈圣宾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18,共7页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而生态承载力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自然生态、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承载力及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承载力的基本状况,找出生态承...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而生态承载力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自然生态、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承载力及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承载力的基本状况,找出生态承载力低下的根源,提出基于生态承载力约束的国土开发格局优化对策和国土开发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 社会经济布局 生态红线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要素解析——以马鞍山市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晓青 黄志豪 +1 位作者 章天成 高伟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26,335,共11页
为了厘清资源型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作用机理,选取马鞍山市为典型实证案例,通过构建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资源型... 为了厘清资源型城市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作用机理,选取马鞍山市为典型实证案例,通过构建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资源型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样本区域国土开发强度由0.2156快速上升至0.5386,空间异质特征逐步显现,生态承载力由0.4202平稳上升至0.4895,空间差异不大且基本保持稳定;(2)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由中度失调阶段逐步向低度协调阶段转变,整体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且空间集聚态势愈加显著,冷热点区分布较为稳定;(3)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要素时空差异明显,主次顺序依次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政府调控、资源集聚。基于上述解读,提出了促进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国土开发强度 生态承载力 耦合协调 驱动要素 马鞍山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方法探析
4
作者 徐娟 《门窗》 2019年第22期249-249,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与难点,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贡献力量。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承载力 文明建设
下载PDF
基于生态导向的四川省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尹杰 张占录 +3 位作者 朱高儒 吴大放 李龙 刘艳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3,共7页
基于生态导向的交通国土空间开发能减轻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运用三维魔方模型,构建基于生态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四川省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四川省各市(州)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 基于生态导向的交通国土空间开发能减轻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运用三维魔方模型,构建基于生态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四川省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四川省各市(州)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差异明显,具有层级结构,高承载力地区主要分布于东部盆地,中低承载力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地和中部自然灾害频发区。2)1级极低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为98088.33 km^(2),占比20.18%,多分布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地(一、二级生态禁止建设区),交通选址应尽量避开;2级低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为97024.92 km^(2),占比19.96%,交通建设时应注意整体抗灾设计;3级中度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为97260.50 km^(2),占比20.01%,所分布地区地势较高且土地利用类型多为草地,交通建设路线密度不宜太高;4级较高、5级高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分别为98077.80 km^(2)、95687.75 km^(2),占比分别为20.17%、19.68%,可优先选用4、5级土地进行交通建设。该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省级范围的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实际情况,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作用,可为规划和管理部门在交通路线选址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国土空间 承载力 生态导向 评价体系构建 生态红线 四川省
下载PDF
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考 被引量:57
6
作者 岳文泽 代子伟 +1 位作者 高佳斌 陈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73,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要求;(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可从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设计,需要选择适宜尺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如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设定差别化指标权重。研究结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立足点是高效集聚开发和分类分级保护,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识别资源环境本底的"短板"要素、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压力等级、实现对未来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动态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资源环境承载力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本底评价 状态评价 预警评价
下载PDF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与调整——评《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体系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学伟 刘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带来大量外来人口、增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同时,也导致城市生态资源被大量消耗,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建设与人口需求。究其根本,关键在于部分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过于注重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忽视了环境...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带来大量外来人口、增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同时,也导致城市生态资源被大量消耗,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建设与人口需求。究其根本,关键在于部分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过于注重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忽视了环境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力,导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或者资源分配,进而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环境承载力约束视角出发,围绕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与调整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索出良好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资源 环境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 资源分配 优化与调整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慎鹏 张建新 +1 位作者 项广鑫 曾毅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4期82-87,共6页
为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业开发、建设开发、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从国土空间开发角度,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需求,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 为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业开发、建设开发、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从国土空间开发角度,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需求,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以湖南省汨罗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承载力评价应由社会经济和人口驱动转变为资源环境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驱动,定义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为一定空间范围内既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又不破坏其生态环境的可开发规模和强度及支撑保障能力。汨罗市的实证评价结果显示汨罗市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盈余的有10个乡镇,承载力均衡的有4个乡镇,承载力超载的有1个乡镇,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结果为精细化、差异化制定相关政策、规划等提供了可能,达到了统筹国土空间合理配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国土空间开发 资源 环境 承载力 汨罗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成悦 《城市住宅》 2019年第5期106-107,共2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开展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在梳理现有研究和总结理论局限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开展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在梳理现有研究和总结理论局限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为"双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承载力 生态保护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兴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保护优先以来,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思想体系逐步得到升华。因此,笔者拟从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荷的承载层面出发,通过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空间规划 国土 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 空间开发 思想体系
下载PDF
武陵山区国土空间开发对生态安全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11
作者 陈勤昌 王兆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8,309,共13页
[目的]揭示国土开发强度变化对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的非线性影响,为推进武陵山区高质量发展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为考察对象,构建国土开发强度和生态安全综合评估体系,采用空... [目的]揭示国土开发强度变化对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的非线性影响,为推进武陵山区高质量发展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为考察对象,构建国土开发强度和生态安全综合评估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解析了国土开发强度对生态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利用门槛模型厘清多重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影响。[结果](1)武陵山区国土开发强度从2000年的0.195升至2020年的0.273,生态安全指数从2000年的0.282增至2020年的0.438,两者均呈波动上升发展态势。(2)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安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国土开发强度对本县区生态安全指数增长的溢出效应明显强于邻近县区溢出效应,整体驱动着武陵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正向演化。(3)武陵山区国土开发强度提升对生态安全存在门槛效应,呈现“增强—减弱”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门槛值介于[0.158,0.309],则国土空间开发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结论]研究期间武陵山区国土开发强度及其阈值逐渐增大,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因地制宜设置国土开发强度区间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生态安全 时空异质性 武陵山区
下载PDF
基于斑块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与国土空间优化策略——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渊 严泽幸 刘嘉伟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9年第1期105-123,共19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特征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多以国家、省市等宏观区域尺度作为评价单元,且大多依托各行政区划的统计数据进行测算,遥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统计数据在... 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格局特征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多以国家、省市等宏观区域尺度作为评价单元,且大多依托各行政区划的统计数据进行测算,遥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统计数据在城市尺度空间可视化上的不足。本文利用遥感技术与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厦门市域为研究区域,从土地利用斑块单元尺度对厦门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测度与格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厦门市人均资源环境承载力为0.172gha/cap,资源环境承载力供给的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地理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厦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555gha/cap,供给远小于需求量,生态系统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从斑块单元的国土提升和街镇单元的人口调控两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国土空间优化策略,将厦门各街镇单元划分为优先提升区、优化引导区和保护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斑块尺度 生态足迹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国土规划两大核心:空间经济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13
作者 侯华丽 孟旭光 +1 位作者 安翠娟 周璞 《国土资源导刊》 2013年第2期48-48,共1页
新时期国土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最高层级规划、国土资源开发与空间布局相关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以及实现区域分工互补的重要手段。当前,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牵头组织开展的新时期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规划 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 经济学 大核 国土资源开发 编制工作
下载PDF
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规划开发战略选择研究》一书
14
作者 赵世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期126-126,共1页
在经济高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境况下,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布局成为当前国土工作的重要部分。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 在经济高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境况下,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布局成为当前国土工作的重要部分。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的体制机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人口和产业正在加速向东部和大城市地区集聚,同时,人口无序流动和产业低效扩张将继续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拉大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导致社会经济总量与国土自然基础之间严重失衡,不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通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合理统筹配置国土资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将有利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瓶颈”制约,保障资源供给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国土资源 承载力评价 规划开发 空间开发利用 城镇化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晓莉 《华北自然资源》 2022年第5期152-154,共3页
文章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太原市2010—201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为依据,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太原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2019年期间... 文章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太原市2010—201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为依据,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太原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2019年期间,太原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用水结构主要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分别占到总生态足迹的25.5%、32.85%。全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小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太原市各个县(区、市)中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存在地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水资源承载力 生态足迹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烟台市为例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静 翟天林 +3 位作者 赵晓东 宋子秋 袁昕怡 孔雪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34-3645,共12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思维,以资源环境禀赋为基础,构建了本底约束-综合限制-承载力评价-多空间适宜评价的资源环...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思维,以资源环境禀赋为基础,构建了本底约束-综合限制-承载力评价-多空间适宜评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逻辑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烟台为例,设置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不同情景,综合运用特尔斐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等方法,开展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资源环境对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与限制总体较小,高限制区面积仅占烟台国土面积的6.09%。②烟台市不同区县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从西北部向东南,烟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出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③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情景,烟台市各县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差异显著,适宜建设区范围为2380 km^2。面向城市生态系统一般保护情景,烟台市适宜建设区面积达2610 km^2,不适宜建设开发区与适宜建设开发区数量结构为1.12∶1,未来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两种情景下烟台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适宜建设区面积均大于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确保了烟台市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烟台市国土空间优化以及相关地区政府部门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 烟台市
下载PDF
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关联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晓彤 李效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8-267,共10页
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间是相互关联及协调促进的关系,探究其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关联格局对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熵值法和指标体系评价法分别测算了2008—2018年河南省地级市的国土空间开发程度及生态环... 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间是相互关联及协调促进的关系,探究其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关联格局对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熵值法和指标体系评价法分别测算了2008—2018年河南省地级市的国土空间开发程度及生态环境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了两者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关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2008—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国土空间开发水平整体稳中有进,生态环境水平呈缓慢缩减并提升的态势。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阶段,并随时间推移呈增强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中东部协调过渡,中部和西北部协调提升”的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国土空间开发及生态环境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两者耦合协调度历年呈正相关性,且具有明显集聚特征,HH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LL型由“散布”式向“组团”式转变,LH型多散布在LL型周边;空间上看,中部和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高,区域间多形成HH集聚区,东部和南部地区耦合协调不足,多形成LL集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时空耦合及规划启示——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孔雪松 蒋献佳 +1 位作者 刘叶 金志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7,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问题,分析2009年和2018年江苏省县域单元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耦合特征,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法、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江苏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研究目的: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问题,分析2009年和2018年江苏省县域单元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耦合特征,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法、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江苏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呈现出随时间推进式的同步增加和空间集聚效应,高强度国土空间开发具有明显的“一圈一带”特征;(2)资源环境承载伴随经济发展而压力增加,且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高,但以拮抗耦合、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为主;苏南地区耦合协调水平高于苏北地区,但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之间的整体协调性不高。研究结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把握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和弹性,统筹耦合协调的时效性和关联性,优化区域发展模式,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开发强度 承载力 评价指标 政策启示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选择 被引量:20
19
作者 胡存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年第3期4-7,共4页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经济增长范式的革命性思考,党的十八大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国土空间开发应遵循七大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基础,以集聚开发提升空间效益为重点,以点轴开发促...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经济增长范式的革命性思考,党的十八大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国土空间开发应遵循七大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基础,以集聚开发提升空间效益为重点,以点轴开发促进面上保护为主线,以重点开发促进区域均衡为目的,以促进陆海统筹和纵深开发为导向,以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为平台,以节约集约缓解资源瓶颈约束为手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必须适度创新,加大对现行空间规划的集成力度,开展国土规划,将"开发、保护、整治"三项主要内容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 国土规划 开发战略
下载PDF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构建西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被引量:1
20
作者 阴赵丹 龙翼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29,共7页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作,注重空间资源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修复。“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这是从战略目标层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完善空间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西藏地处青藏高...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作,注重空间资源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修复。“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这是从战略目标层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完善空间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其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全面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新时代西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必须坚持新理念和新原则,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国土空间布局,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推动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生态文明思想 西藏 国土空间 开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