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教育学:回顾与前瞻
1
作者 洪如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3,共8页
生态危机为当代人类共同面临之迫切问题,为因应此危机,20世纪末的教育学界出现“生态”转向并发展出“生态教育学”论述。“生态教育学”的理论阵营可分为“哲学生态教育学”与“批判生态教育学”,前者源自于19世纪的哲学与自然文学,以... 生态危机为当代人类共同面临之迫切问题,为因应此危机,20世纪末的教育学界出现“生态”转向并发展出“生态教育学”论述。“生态教育学”的理论阵营可分为“哲学生态教育学”与“批判生态教育学”,前者源自于19世纪的哲学与自然文学,以“生态爱”与“生态智慧”为核心概念,后者形成于20世纪晚期,以“批判教育学”为重要理论资源,特别关注生态正义与环境议题的政治、社会、经济面向的深层关系。“生态正义”概念可以说是“批判生态教育学”的核心与目标。本文爬梳“生态教育学”的理论脉络,以此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学 生态智慧 生态 生态正义
下载PDF
批判生态教育学的理论源流、品格特质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祝刚 吴天一 史可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9,65,共9页
以代际正义、多物种正义与世界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正义是全球教育发展的未来愿景与价值诉求。目前全球生态教育正朝着“社会公平”转向,但存在“浅层环境教育”的不足,批判生态教育学作为一种“深层生态学”指向下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以代际正义、多物种正义与世界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正义是全球教育发展的未来愿景与价值诉求。目前全球生态教育正朝着“社会公平”转向,但存在“浅层环境教育”的不足,批判生态教育学作为一种“深层生态学”指向下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成为国际生态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向。批判生态教育学萌生于全球化过程与新自由主义、媒体文化论、可持续发展、生态种族主义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等理论源流,其核心立场是理解人类环境暴力行为和社会暴力行为之间的斗争和联系,并呼吁研究者不仅要阅读“文字”,更要阅读“世界”。批判生态教育学具有批判性、辩证性、国际性、系统性、变革性和行动性的理论品格,孕育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政治维度,彰显出生态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学立场”。批判生态教育学还是建设民主、多元、可持续环境的重要路径,主要的实践途径包括实施批判性全球公民教育、发展批判性在地教育学、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以及创设民主化的学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生态教育学 生态正义 生态文明 人类中心主义 在地教育
下载PDF
试析生态教育学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3
作者 马莉丽 《炫动漫》 2023年第18期220-222,共3页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生态教育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生态教育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和语文学科能力的积极影响。文章分析了生态教育学在...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生态教育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生态教育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和语文学科能力的积极影响。文章分析了生态教育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的现有问题,并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提出了将生态教育学融入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生态教育学的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将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创造力,从而为其未来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学 小学语文 教学
下载PDF
生态教育学:当代教育学建构的一个重要视域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从柱 王全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走向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转型和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是生态教育学建构的社会背景。生态学兴盛所带来的当代人类发展理念的变革为生态教育学建构奠定了广阔而深远的思想基础。生态教育学是对服务于工业文明时代工具主义价值取... 走向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转型和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是生态教育学建构的社会背景。生态学兴盛所带来的当代人类发展理念的变革为生态教育学建构奠定了广阔而深远的思想基础。生态教育学是对服务于工业文明时代工具主义价值取向主导下的教育理论的超越,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生态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的自觉建构,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崭新视域。立足于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以及生态教育实践,提出建构生态教育学,展开生态教育理论研究,无疑是对当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拓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 生态教育学 生态价值
下载PDF
生态式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策略
5
作者 林萌 《福建教育》 2023年第44期28-29,共2页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及品格,既是为幼儿未来持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也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运用生态教育学理念,在家园之间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及品格,既是为幼儿未来持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也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运用生态教育学理念,在家园之间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在园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通过师长言传身教等方式巩固礼仪教育成果,幼儿礼仪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联合 生态教育学 礼仪教育
下载PDF
以生态为本的教育哲学: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湘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3,共5页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包华士在批判近百年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正义教育学:将教育置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框架下进行探讨。生态正义教育学的根隐喻是生态,主要关注三个中心问题:环境种族主义;恢复社区非商品化的层面;为...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包华士在批判近百年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正义教育学:将教育置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框架下进行探讨。生态正义教育学的根隐喻是生态,主要关注三个中心问题:环境种族主义;恢复社区非商品化的层面;为后代的生存前景负责任。在生态正义课程的设计上,包华士要求赋予低位知识以合法性;在生态正义教育学的实践上,包华士提出生态学的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华士 生态 教育哲学 生态正义教育学
下载PDF
生态教育学:关于“发展”“可持续”和“可持续发展”的批判素养教育
7
作者 格雷格·威廉·米斯亚泽克 黄芳(译) 《国际高等教育》 2019年第4期19-35,共17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主要由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EE)模式发展而来,旨在教授"发展"的行动如何正面和负面影响我们的社会和其余自然界,然后决定如何使这些行为成为“可持... 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主要由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EE)模式发展而来,旨在教授"发展"的行动如何正面和负面影响我们的社会和其余自然界,然后决定如何使这些行为成为“可持续性的”,避免对当前或未来的社会环境造成压力。然而,关于"发展"的教育却越来越恪守规范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本文提出了对于重塑环境教育学的批判分析,通过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发展?"“为了谁发展?”以及“发展背后的政治学是什么?”,以集中“解读”发展框架。通过两个研究项目发现,在高等教育中围绕批判素养教育(即生态教育学)来解读“发展”和“可持续”是至关重要的。根植于批评理论和拉丁美洲的弗莱雷大众教育运动,生态教育学是种变革性的教育,教育者以本土的、全球的和地球的视角,辩证性地提出社会环境关系的政治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学 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 批判素养 保罗·弗莱雷
原文传递
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
8
作者 贾新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91-192,共2页
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早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体育教育事关国人健康,对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一直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将生态学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本文... 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早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体育教育事关国人健康,对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一直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将生态学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本文主要从生态学的内涵方面找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与生态学的互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生态教育学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优化——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
9
作者 吕玥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6期293-293,共1页
家庭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所有教育环境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来说是源泉和基础。所以,家庭环境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育生态学出发,对家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优化进行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环境 优化 生态教育学
下载PDF
农园与可持续教育:教育学与土壤学的结合
10
作者 迪拉夫鲁兹·R·威廉姆斯 乔纳森·D·布朗 +1 位作者 萧淑贞(译) 汪明杰(译)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第14期18-27,共10页
可持续正在向各类教育机构渗透,然而,对可持续教育的新近论述在许多方面都囿于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现代之网中,这些现代预设不符合可持续的理念。文章引入一个植根农园"活土"(living soil)的生态学的话语,据以作为连结土壤... 可持续正在向各类教育机构渗透,然而,对可持续教育的新近论述在许多方面都囿于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现代之网中,这些现代预设不符合可持续的理念。文章引入一个植根农园"活土"(living soil)的生态学的话语,据以作为连结土壤学(土壤研究)和可持续教育学的新的再生框架(regenerative framework)。文章提出了揭示两者联系的五项原则:重视生物文化的多样性(biocultural diversity)、敏化我们的感觉(sensitizing our senses)、认识一方水土(recognizing place)、培养互联性(cultivating interconnection)和接纳实践经验(embracing practical experience)。这些原则有利于为师生创造一个鼓励好奇心、神奇感和探究精神的环境,并且让人们与在地生态系统的节奏和规模相协调;这一切都凝练为农园"活土"的话语,它是我们脚下近在咫尺的生命的象征,而不是用只能仰望的遥不可及的星辰。在学习农园中,"活土"的话语和教育的原理相辅相成,构成了可持续教育的鲜活方式,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农园 “活土” 生态教育学 教育学与土壤学的结合
下载PDF
生态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美辰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1期17-18,22,共3页
在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视听说能力。视听说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将教育生态学理论融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创建生态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 在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视听说能力。视听说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将教育生态学理论融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创建生态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学 视听说教学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生态教学观下大学英语课堂构建
12
作者 刘筱 《商情》 2014年第26期265-266,共2页
生态学这个概念现在已经被社会广泛应用,教育界也不列外,已经提出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教育问题,并进行了一系,tl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是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生态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构建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 生态 课堂构建 生态教育学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和出路
13
作者 陈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现如今面临重重困境,以至于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生态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剖析英语教学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并探讨该如何建立生态型的师生关系、优化生态型的教学内容、树立生态型的教...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现如今面临重重困境,以至于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生态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剖析英语教学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并探讨该如何建立生态型的师生关系、优化生态型的教学内容、树立生态型的教学目标以及设置生态型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等以创建一个生态型、良性循环发展的英语教学体,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学 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愈园计划”——川美生态艺术行动
14
作者 靳立鹏 《当代美术家》 2021年第2期24-29,共6页
“愈园计划”是在疫情与生态危机背景下探讨对自然、社会、身体、文化与教育等进行多重疗愈的川美生态艺术行动与教学项目。它旨在与生态素养培育和生态教育学相结合,培育系统式思维,重塑“关照”意识,从而创造可持续的文化和教育。作... “愈园计划”是在疫情与生态危机背景下探讨对自然、社会、身体、文化与教育等进行多重疗愈的川美生态艺术行动与教学项目。它旨在与生态素养培育和生态教育学相结合,培育系统式思维,重塑“关照”意识,从而创造可持续的文化和教育。作为“愈园计划”行动基础的朴门永续理念与原则既是将自然的运作模式应用于居住与环境设计的一整体套设计哲学,又可以启发社会介入式的艺术实践。最后本文以正在进行的三个生态艺术项目为例介绍愈园如何通过教学、工坊和社群参与运用上述原则开展生态艺术行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 朴门永续 生态素养 生态教育学
下载PDF
高职德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5
作者 林媛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19年第4期17-18,共2页
生态化课堂教学高职德语教育的必然趋势。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就是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生态因素有机协调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生态化教学的平衡。本文旨在探索高职德语专业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和... 生态化课堂教学高职德语教育的必然趋势。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就是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生态因素有机协调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生态化教学的平衡。本文旨在探索高职德语专业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课堂 教学模式 生态教育学
下载PDF
社会正义抑或生态正义——批判教育学和生态正义教育学之争
16
作者 徐湘荷 赵占强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批判教育学以批判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实现社会正义和个人解放为己任,而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则认为关于社会正义的问题需要在更广泛的生态正义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和论争,是由于他们持有不同的生态和生态正义观... 批判教育学以批判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实现社会正义和个人解放为己任,而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则认为关于社会正义的问题需要在更广泛的生态正义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和论争,是由于他们持有不同的生态和生态正义观。二者对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关系,或者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均有不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生态正义教育学 社会正义 生态正义
原文传递
The Various Description of Biodiversity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extbooks
17
作者 Maria-Jesus Fuentes Silveira Susana Garcia Barros Cristina Martinez Losad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10期856-862,共7页
We intend to establish how species diversity is dealt with, within the study of the ecosystem, in books for the 4th year of Compulsory Secondary Education, ESO (15-16 year-old students).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e intend to establish how species diversity is dealt with, within the study of the ecosystem, in books for the 4th year of Compulsory Secondary Education, ESO (15-16 year-old students).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key issues dossier based on school science,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a description of reality, but also introduces a theoretical explanatory framework. Regarding species diversity, we focused on the descriptive approach, considering the link between diversity and trophic relationships, ecological succession and ecosystem stability through change, consequences for biodiver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to face such consequences; and on the explanatory perspective, which provides an interpretative answer for all the aspects previously mentioned. The findings drawn from textbooks show that biodiversity is linked both to the study of the ecosystem and to the impact of human societies on its maintenance. However, such study is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the descriptive, rather than on the explanatory level. So,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 study of biodiversity foresting a balance between descriptive and explanatory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IVERSITY textbooks secondary education human activity ecosystem.
下载PDF
Mentoring as an Interaction System, Providing Teachers'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18
作者 Svetlana Jermakovica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8期691-699,共9页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can be promoted by providing the educat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education of prospective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ecological approach, which ensures the ecological 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can be promoted by providing the educat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education of prospective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ecological approach, which ensures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main aim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is to substantiate mentoring as an interaction system for the facilitation of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offers the results of her theoretical research: substantiation of mentoring's importance in teachers' education, substantiation of mentors' roles and functions, and substantiation of ecological approach in teachers' education. Ecological approach in teachers' education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friendly attitude toward a school as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Mentoring provides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readiness to the professional activity and ability to successful integration in various types of school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ir specificity. The author applie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methods: experience reflection, studying, analysing, and evaluating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approach MENTORING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下载PDF
On Assis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ademic Ethos Construction
19
作者 Liu Yac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11期37-39,共3页
academic ethos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cultural proje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in academic ethos, the working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hanged. Regard academic ethos... academic ethos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cultural proje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in academic ethos, the working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hanged. Regard academic ethos construction as the foc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a further improvement in working mechanism that relate to the academic ethos. Try to improve the working methods. Build a united working team elaborately. In this way, establish a good cultural ecology and let the students grow health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ademic ethos CONSTRUCTION
下载PDF
Diverse Universe: The Law of Equity
20
作者 Indira Y. Junghar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8年第3期149-161,共13页
Peaceful liv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attain in today’s world of globalization, modernization, mechanization, and competition for existing resources on all levels. Conflicts and violence are intensifie... Peaceful liv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attain in today’s world of globalization, modernization, mechanization, and competition for existing resources on all levels. Conflicts and violence are intensified due to population explosion, food insecurity, climate chang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isaster,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differences, and wars over territories and scarce resources. Additionally, health concerns are increasing, which can be partially linked to our current chemical-oriented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ractices. Furthermore, diverse life species are endangered from habitat loss, urbanization, and farming. By losing natural land and native species, we are losing ecosystem diversity. In an era when our planetary existence is threatened, what are the world’s communities doing to save our collective existence? This paper, based on India’s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proposes a conceptual model or a system of philosophy of three related categories-diversity, ethics, and peace-for understanding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s at all levels of existence, individual (biological), collective (socio-cultural), and planetary (cosmological). The main purpose is to make this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part of a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creation of civilized societies that will value all lives on the basis of equitability, and recognize ethics of dignity, respect, liberty, justice, and pe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diversity LAW EQUITY METAPHYSICS ethics LIBERTY pe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