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广西华江瑶族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1
作者 甘少琴 聂盛珍 《新丝路》 2024年第10期81-83,共3页
现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广西华江瑶族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管理经营模式不成熟、文化资源产品创新力低下、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管理经营、科技赋能、文化赋能等方面对华江瑶族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现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广西华江瑶族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管理经营模式不成熟、文化资源产品创新力低下、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管理经营、科技赋能、文化赋能等方面对华江瑶族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坚持生态绿色发展,优化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管理经营模式;利用数字科技,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新动能;挖掘文化底蕴,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新模式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华江瑶族乡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下载PDF
广西边海地区文化产业融合生态旅游资源链式开发对策
2
作者 黄圣霞 《市场论坛》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文化产业融合生态旅游资源链式开发是将地区的特色文化与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并以区域的视角对各元素进行组合,形成“串珠成链”的开发模式。文章针对广西边海地区文旅产业融合不足、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部分基础设... 文化产业融合生态旅游资源链式开发是将地区的特色文化与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并以区域的视角对各元素进行组合,形成“串珠成链”的开发模式。文章针对广西边海地区文旅产业融合不足、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部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区域战略联盟未形成、宣传力度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文化特性与生态旅游资源的融合,完善基础设施链;推进行政管理融合,建立地区战略联盟链;打造龙头产品,形成区域品牌链;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形成数字化素养人才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海地区文化产业 生态旅游资源 链式开发
下载PDF
郑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译介与对外传播研究——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
3
作者 李娜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文化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旅游增进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旅游资源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文化旅游资源交流深度融合。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兼具... 文化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旅游增进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旅游资源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文化旅游资源交流深度融合。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兼具多种文化旅游资源,与多个国际旅游城市签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本文依托生态翻译学理论,运用传播学知识,从信息源、信息、通道等方面研究郑州文化旅游资源译介及对外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文化旅游 译介 对外传播 生态翻译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游客感知及其对遗产旅游形象影响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
4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1 位作者 陈玲玲 徐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0,171,共7页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文化遗产 生态环境感知 遗产旅游形象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旅游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黔西南州万峰林景区为例
5
作者 李瑞 黄梅 +2 位作者 王忠玲 贺一雄 钟林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1-614,共14页
喀斯特山地旅游地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针对其为公众提供的非物质收益却鲜有研究。该研究以黔西南州万峰林景区为典型案例地,采用Amazon Rekognition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社交媒体照片内容分析法、GIS... 喀斯特山地旅游地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针对其为公众提供的非物质收益却鲜有研究。该研究以黔西南州万峰林景区为典型案例地,采用Amazon Rekognition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社交媒体照片内容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识别和分析喀斯特山地旅游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喀斯特山地旅游地具有美学、游憩、生物多样性、地方认同感、文化多元性和教育价值6种CES类型;(2)景区CES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总体CES热点区呈多核心分布态势,主要集聚在景区北部、中部和南部,且面积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形成了公众感知喀斯特峰林群和布依族文化景观的集聚区,而冷点区则少量集聚在景区中部东北向和南部东南向等区域;(3)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高程和NDVI因子是影响总体CES的主导因子,土地利用类型、服务设施密度、村庄密度因子为次要因子,总体CES的多因子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多于双因子增强的交互类型特征,且自然与社会维度交互因子均提高了总体CES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度。该研究为明晰和提升公众对喀斯特山地旅游地生态系统的非物质收益和社会文化福祉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山地旅游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照片内容分析法 万峰林
下载PDF
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月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文章在对黄冈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文章在对黄冈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黄冈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打造黄冈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绿色生态旅游 红色旅游 古色文化旅游
下载PDF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十堰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红莲 刘欣茹 《辽宁体育科技》 2014年第5期23-25,2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十堰市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进行研究。十堰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把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契机,依托当地的仙山秀水、道教养生文化、武当武术等资源优势,开发生态休闲型、...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十堰市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进行研究。十堰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把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契机,依托当地的仙山秀水、道教养生文化、武当武术等资源优势,开发生态休闲型、探险型、文化体验型、保健养生型和民俗特色型等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同时从转变思想观念、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培育、区域体育旅游协作、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十堰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十堰 体育旅游资源 整合 开发
下载PDF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丽 刘继兵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120,共3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未能形成规模优势。分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结合圈内特色旅游资源,探讨了圈内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并提出了提高旅游资源整...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未能形成规模优势。分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结合圈内特色旅游资源,探讨了圈内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并提出了提高旅游资源整合效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 整合 对策
下载PDF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9
作者 朱东国 石丽萍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旅游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湘西是湖南建设“旅游强省”的三大支撑板块之一。从旅游资源、消费需求、资本投入、政府政策、交通网络和创新发展六个方面分析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旅游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湘西是湖南建设“旅游强省”的三大支撑板块之一。从旅游资源、消费需求、资本投入、政府政策、交通网络和创新发展六个方面分析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质量发展驱动力,研究发现只有驱动力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此,需要扩大旅游需求并提升旅游品质、保障良好的发展环境与资本投入、加强交通线路建设以及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来促进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旅游 旅游高质量发展 驱动力 大湘西
下载PDF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10
作者 李经龙 朱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141,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为游客提供精神、娱乐等非物质利益是促使游客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以...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为游客提供精神、娱乐等非物质利益是促使游客履行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因素。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为前因变量,以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构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是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变量;(2)地方依恋与游客满意度分别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与游客满意度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感知 地方依恋 游客满意度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国家公园
下载PDF
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11
作者 张晓楠 郭建军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结合开创了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该模式中,产品的营销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进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创新研究。该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优化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方案、创新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营... 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结合开创了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该模式中,产品的营销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为此,进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创新研究。该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优化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方案、创新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手段、开发多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包括生态活动项目、旅游线路、设施及服务、周边商品等。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我国茶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生态旅游 产品 营销模式 创新方法
下载PDF
论生态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12
作者 苗玲玲 《沈阳文旅》 2024年第5期33-35,共3页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不仅有低成本的特征。同时,在旅游资源利用的便捷性上也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红色旅游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是与自然环境的利用紧密相关的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另外,生态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产业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自然环境 便捷性 低成本 旅游资源利用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对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
13
作者 王博杰 何思源 +1 位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11,共14页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意识下的责任意识和规约意识能够促进生态情感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农户支持旅游生计的选择;2)农户生计类型调节了通过生态情感的传统生态责任意识和传统生态规约意识对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3)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由于生计资本和生计偏好不同,对于旅游生计策略的选择呈现出不同的避险和分化趋势;4)支持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前因条件变量是复杂和交互协同的,没有单一变量可以决定农户的旅游生计选择行为。研究对于理解农户参与旅游生计行为的复杂交互和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助益,并为获取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支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及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计 传统生态意识 生态情感 社区旅游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坚持项目驱动 加快资源整合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
14
作者 李乐成 《三峡论坛》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着眼于把宜昌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从规划引领、项目突破、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总结成绩和经验,同时提出了今后打造旅...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着眼于把宜昌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从规划引领、项目突破、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总结成绩和经验,同时提出了今后打造旅游精品、推动宜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旅游 项目建设 资源整合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文化-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雨婷 沈正平 李永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文化、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淮海经济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文化-生态-旅游3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研究2015—2021年淮海经济... 文化、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淮海经济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文化-生态-旅游3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研究2015—2021年淮海经济区市域文化-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各年度淮海经济区市域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值差别较小,文化和旅游综合评价值差别较大,评价值均值表现为生态>文化>旅游.旅游业发展普遍滞后,个别城市同时存在文化发展滞后现象.淮海经济区3系统耦合协调度各年均值多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市域间耦合协调度等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济宁、临沂和徐州3市耦合协调度较高.淮海经济区3系统的耦合协调受5种驱动因素的共同影响,关联度均值表现为:产业结构>政府行政力>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对外开放水平.加紧补齐各城市发展短板、稳固发展底板是提升区域协调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旅游系统 耦合协调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时空演化 驱动因素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互助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对策探析
16
作者 杨德霞 张俊英 杨龙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生态文化旅游不仅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能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本文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为研究对象,探究生态文化旅游的内涵,阐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价值,运用PEST模型分析互助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环境,并针... 生态文化旅游不仅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能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本文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为研究对象,探究生态文化旅游的内涵,阐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价值,运用PEST模型分析互助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环境,并针对性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县 生态文化旅游 目的地
下载PDF
基于在线评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演变特征探析——以武汉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例
17
作者 李云 董鸿安 丁镭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目的地形象演变感知对目的地营销、管理及声誉起到重要作用。游客在线评论为揭示景区形象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以携程旅行网上的游客对武汉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在线评论为样本,借助ROST CM6.0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2015-2019年武汉市木兰... 目的地形象演变感知对目的地营销、管理及声誉起到重要作用。游客在线评论为揭示景区形象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以携程旅行网上的游客对武汉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在线评论为样本,借助ROST CM6.0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2015-2019年武汉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演变特征。通过对在线评论文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重点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已从户外自然景区演变至人文旅游活动丰富的亲子游目的地。(2)目的地根据旅游资源和市场情况有选择的投射旅游地形象。(3)游客对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目的地形象的情感感知向积极稳定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 目的地形象 文本分析 动态演变
下载PDF
生态旅游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市场应用
18
作者 张萌萌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8期16-18,共3页
旅游事业对于旅游服务和旅游相关产品设计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游客不仅希望旅游产业中的不同文创产品形式新颖、美观大方,同时还希望其具备相对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生态旅游宏观背景下,不仅需要关注生态理念与旅游事业发展之间... 旅游事业对于旅游服务和旅游相关产品设计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游客不仅希望旅游产业中的不同文创产品形式新颖、美观大方,同时还希望其具备相对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生态旅游宏观背景下,不仅需要关注生态理念与旅游事业发展之间的契合,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应的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满足游客群体在情感、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需求,这对于生态旅游事业文化价值内涵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文创产品 产品设计 文化传承 市场应用
下载PDF
广西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探析
19
作者 苏焕鹏 谢劲松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9期59-64,共6页
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与发展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热点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林业大省,截至2021年底,广西森林面积达1486.67万hm^(2),活立木蓄积9.78亿m^(3),森林覆盖率高达62.55%,位居全国第三位。同... 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与发展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热点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林业大省,截至2021年底,广西森林面积达1486.67万hm^(2),活立木蓄积9.78亿m^(3),森林覆盖率高达62.55%,位居全国第三位。同时,它也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之一,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丰富文化遗产。3年疫情结束以来,随着大康养理念的不断深化,绿色生态旅游的需求井喷式高涨,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大、势态佳,已从第三产业的边缘渐渐迈向核心。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类示范区的建设,融合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进一步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果,探寻一条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乡村振兴 融合 可持续发展 SWOT-AHP
下载PDF
乡村文化生态变迁视域下非遗旅游的建构路径——以杨家埠民俗景区为例
20
作者 肖昕 韩永锐 冯菁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390,共6页
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中各种文化及其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共同构成的系统。在文化生态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参与主体、生产模式得以重塑,进而扩展了乡村非遗旅游的动力机制。以潍坊市杨家埠村为调研对象,对... 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中各种文化及其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共同构成的系统。在文化生态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参与主体、生产模式得以重塑,进而扩展了乡村非遗旅游的动力机制。以潍坊市杨家埠村为调研对象,对杨家埠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产场域、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等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和田野考察。从乡村文化生态变迁的视角分析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产和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其非遗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限性提出符合当今文化语境的非遗旅游建构路径:乡村非遗旅游的各参与主体应当归位,认清乡村文化生态变迁的内在规律,并结合乡村社会结构推动乡村文化治理转型,通过提高村民参与度、深化体验者文旅体验、打造数字文化创新生态等举措建构出具有实践性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旅游 杨家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