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1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郇庆治访谈
1
作者 郇庆治 李永恒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F0003,共7页
在访谈中,郇庆治教授围绕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意涵与实践意义以及它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等议题展开。他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已经发展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代表的... 在访谈中,郇庆治教授围绕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意涵与实践意义以及它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等议题展开。他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已经发展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代表的系统性理论话语体系,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它在现代化话语语境之下的另一种形式表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其未来发展,同时向当今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欧美西方国家主导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制度政策框架和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康隆 杨庭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问世以来,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当下,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乃是重建人类与生态关系的和谐性。生态文明是立足于工业文明之上的人类文明样态,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淘汰别的文明,而... 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问世以来,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当下,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乃是重建人类与生态关系的和谐性。生态文明是立足于工业文明之上的人类文明样态,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淘汰别的文明,而是要把所有的文明形态整合起来,保证各种文明都能够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各得其所,各得其用,相互协调,在人类面对共同生态问题的时候,能够有协调的行动,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文化生态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喻包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9-183,共5页
在应然层面,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当代中国,受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持续恶化,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已严重失衡。要... 在应然层面,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当代中国,受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持续恶化,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已严重失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到:第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和常规化;第四,努力实现生态治理的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柯水发 赵铁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热潮。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模式。在此...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掀起了研究生态文明的热潮。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应大力倡导和谐环境教育,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树立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遵循社会、经济、自然和生态学规律,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和谐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龙强 李桂丽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2年第2期58-61,共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包含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包含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实践,实践观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实践观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文武 关胜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共3页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但建设生态文明究竟应从哪里入手还充满争议。由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生成于人的生产实践,生命的生产比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具有根源性,再加上资源、环境、生...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但建设生态文明究竟应从哪里入手还充满争议。由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生成于人的生产实践,生命的生产比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具有根源性,再加上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的产生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生产力不够完善、价值观念不够正确、生产关系不够合理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因此,尽管对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来说,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比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具紧迫性,但针对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这一不争的事实,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同时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载PDF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邬巧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5,共4页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西方社会思潮,是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理论建构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为方法论基础,从制度层面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人与自然...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西方社会思潮,是西方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理论建构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为方法论基础,从制度层面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想。生态社会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论述,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和谐
下载PDF
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8
8
作者 林红梅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3-117,123,共6页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伦理
下载PDF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否定性统一关系的实践必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光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74,199,共4页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在人的生命辩证法上决定了人类从自然人、经济人到生态人的生存状态的实践嬗变,在人的历史辩证法上决定了人类从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到生态文化范式的实践更迭,在人的认识辩证法上决定了...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在人的生命辩证法上决定了人类从自然人、经济人到生态人的生存状态的实践嬗变,在人的历史辩证法上决定了人类从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到生态文化范式的实践更迭,在人的认识辩证法上决定了人类从自然中心论、人类中心论到生态文明论理念的实践演变。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这些转变,都指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更高形态——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是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否定性统一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实践 辩证法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独特价值观、生态观和文明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5,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提出的创新性战略构想。以发展为核心,党的二十大创造性地提出蕴含独特价值观、生态观和文明观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具体来看,该理论体系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提出的创新性战略构想。以发展为核心,党的二十大创造性地提出蕴含独特价值观、生态观和文明观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具体来看,该理论体系在价值观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的现代化与现代化视为统一体;在生态观层面,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生态化与现代化视为统一体;在文明观层面,强调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统一,将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视为统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五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观 生态 文明
下载PDF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健蓉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99,共2页
文章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探讨了生态文明确立所经历的漫长、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承英 潘尔春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实践。实践的自觉源于理论的自觉。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深刻领悟和自觉把握,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根基。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与自然是内在同一的,是相互建构...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实践。实践的自觉源于理论的自觉。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深刻领悟和自觉把握,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根基。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人与自然是内在同一的,是相互建构的,因而是必须和谐发展的。这就意示着,人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内在同一 相互建构 和谐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美娇 黄洪雷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7-89,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步入到高速发展时期。高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生态环境却快速恶化甚至危及到人类生存。严峻的现实迫使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研究马克思&q...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步入到高速发展时期。高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生态环境却快速恶化甚至危及到人类生存。严峻的现实迫使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研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到些许启示用于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都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对策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建杰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中基本关系之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前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具...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中基本关系之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前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郎振红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发展逐步摆脱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羁绊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就其反映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统一的内容已经渗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通...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发展逐步摆脱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羁绊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就其反映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统一的内容已经渗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通过对文本的挖掘可知,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地位等相关信息。这对于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从全新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提升,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间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之否定关系等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范式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解读——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线索
16
作者 刘晓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显性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解读人与...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显性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彰显人与自然的本真样态;资本主义制度悖谬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人类中心主义特质指证人与自然的最终走向。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有效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回应了时代问题,超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17
作者 夏泽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明,不同的人类文明彰显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奴隶演变到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现如今则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明,不同的人类文明彰显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奴隶演变到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现如今则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和农村作为人与自然直接发生关系的两大空间载体,各自以自我为中心的二元分治格局,加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应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以转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为落脚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创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融、和谐统一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城乡统筹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文明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朱红 宋兵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强调实践论精神,遵循唯物史观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共筑和谐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路径上,要坚持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行动落地相统一,通过构建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完善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学理之自我超越──扬弃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
19
作者 胡建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5期72-76,共5页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学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从充分肯定工业文明意义的"人化自然观"而自我超越为生态文明视角的"人与自然和谐观"。这种超越的主要内容表现为:(1)重新肯定"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学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从充分肯定工业文明意义的"人化自然观"而自我超越为生态文明视角的"人与自然和谐观"。这种超越的主要内容表现为:(1)重新肯定"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之理论价值。(2)新定"对象性"关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双向互补价值。(3)新定"对象化"关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价值。这标示着马克思的思想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探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 自我超越
下载PDF
从物欲追求到理性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选择
20
作者 李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20,共10页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更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是人类文明冲破物欲藩篱、以人类智慧呵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觉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生物本能驱使人类为自身利益攫取生态资源,自然选择也使得人类不具有为生态系统整...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更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是人类文明冲破物欲藩篱、以人类智慧呵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觉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生物本能驱使人类为自身利益攫取生态资源,自然选择也使得人类不具有为生态系统整体利益而放弃人类个体利益的可能,但这并非人的全部,人是有理性物种,人的主观意识使他超越了其他物种具有理性选择的能力。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性超越自身物质局限性,以生态系统整体的视角保护自然,从而最终保护人类自身的文明阶段。人类站在生态文明的思想高度,实现生态整体利益对人类中心利益的超越,生态整体利益本质上仍然是以人类根本利益为目标的,这种人类根本利益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农业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欲望,工业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享受的物质欲望,而生态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的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存保障和物质极大丰富基础上,更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光辉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造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选择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