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施生态旅游开发与营销创新研究
1
作者 何琴 罗燕 +3 位作者 黄静 朱娇 王金蓉 许国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3-51,59,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成为广受欢迎的旅游选择,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带动地域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恩施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恩施生态旅游开发与营销创新的路径,包括:整合区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成为广受欢迎的旅游选择,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带动地域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恩施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恩施生态旅游开发与营销创新的路径,包括: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彰显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建立利益共享的社区参与机制、创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最后,设计了恩施生态旅游开发与营销创新的保障体系,希望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指导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 营销创新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因素及模式分析
2
作者 尹国俊 朱佳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有效模式尚不明晰。运用fsQCA方法,以42个浙江省县域样本为典型案例,从组态视角分析了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有效模式,最终得出六条有效路径,根据主...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有效模式尚不明晰。运用fsQCA方法,以42个浙江省县域样本为典型案例,从组态视角分析了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有效模式,最终得出六条有效路径,根据主导要素的不同,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可以分为投资主导、融资主导、多方融合三种模式。结果发现:多个绿色金融工具互相补充、共同作用,其中节能环保发展水平在多数路径当中居于核心位置,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因路径不同而存在差异。各地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影响因素分布状态采取恰当的支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生态旅游 生态资源价值 模式
下载PDF
基于E-RMIP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以绥阳县双河溶洞景区为例
3
作者 陈罗敏 董慧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改进的E-RMIP分析法试建逻辑分析框架,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双河溶洞景区的资源、市场、形象和产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溶洞景区资源较丰富,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产品总体形式丰富;景区整体网络关注度主要分布... 基于改进的E-RMIP分析法试建逻辑分析框架,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双河溶洞景区的资源、市场、形象和产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溶洞景区资源较丰富,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产品总体形式丰富;景区整体网络关注度主要分布在周边地区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旅游形象较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结果,提出精品旅游、“旅游+”模式、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和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等建议,以期为双河溶洞景区申报AAAAA景区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MIP 岩溶洞穴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下载PDF
湛江南三岛生态旅游民宿开发利用研究
4
作者 郑培毅 刘梦锴 +2 位作者 张小琼 杨自强 李志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3期23-25,共3页
民宿是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湛江南三岛旅游民宿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高、产业发展速度慢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应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基础配套设施... 民宿是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湛江南三岛旅游民宿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高、产业发展速度慢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应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发展旅游供给资源、改造利用民房、融入民俗文化打造特色产品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促进当地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推动南三岛旅游业在未来有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南三岛 生态旅游 民宿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试论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 被引量:9
5
作者 明庆忠 李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4-40,共7页
生态旅游活动依存于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活动的“三体”与之密切相关。生态旅游者所追求的是保留着良好的、原始风貌的生态旅游环境 ,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者 ;生态旅游资源存在于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之中 ,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活动依存于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活动的“三体”与之密切相关。生态旅游者所追求的是保留着良好的、原始风貌的生态旅游环境 ,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者 ;生态旅游资源存在于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之中 ,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生态旅游资源贮量、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效应、生态旅游处理效应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模式、保护模式等 ,也影响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业的运行 ;生态旅游环境也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服务业密切相关。研究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三体”的关系将有助于生态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有助于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下载PDF
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尚晓丽 雷海倩 +3 位作者 肖芷竣 陈中琪 王艺琳 罗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8,共9页
【目的】发展生态旅游赋能以绿色矿山为代表的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与影响因素,为全国绿色矿山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科研价值、历... 【目的】发展生态旅游赋能以绿色矿山为代表的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与影响因素,为全国绿色矿山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科研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游憩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矿区开发条件、城市开发环境6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矿山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评价指标综合评分最高为0.84,最低为0.38,开发评价指标综合评分差距较小。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生态环境质量、政策支持情况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基础设施、相关者的参与度和友善度、交通便利性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与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存在正相关关系,风险安全状况对湖南绿色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影响不显著。【结论】湖南省生态旅游赋能矿山修复开发潜力大,为此,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加强科学技术与数字化水平,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矿山遗留资源和当地文化,在生态修复保护的基础上,提高矿山生态旅游价值,打造矿山生态旅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矿山修复 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湖南
下载PDF
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55-61,共7页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价值观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市场 大众生态旅游
下载PDF
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影响--基于中国26个省份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卫洪 耿芳艳 +1 位作者 王莹 肖贵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5,共8页
论文从乡村生态旅游入手,利用2011—2020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作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数字经济发... 论文从乡村生态旅游入手,利用2011—2020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作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控制变量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接待设施水平对生态旅游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和中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中部地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最大。为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出以下政策启示:(1)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升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因地制宜制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政策,推动乡村数字经济与生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3)实施乡村生态旅游业向社会资本全方位开放战略,引进外来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转化 乡村数字经济 乡村生态旅游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系统动力学的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 被引量:4
9
作者 尚天成 孙玥 +2 位作者 李翔鹏 张利容 肖岚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研究是实现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从系统论角度,提出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由生态旅游资源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旅游参与者承载力子系统以及生态旅游业承载力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给出... 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研究是实现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从系统论角度,提出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由生态旅游资源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旅游参与者承载力子系统以及生态旅游业承载力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给出各承载力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各子系统承载力和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的因果关系图说明了相关因素变化对各子系统承载力的影响,为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参与者 生态旅游环境
下载PDF
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旦增卓嘎 周玲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西藏自治区不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主要介绍西藏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并从目标管理、政策导向、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资金投入和法律规范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西藏推出生态旅... 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西藏自治区不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主要介绍西藏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并从目标管理、政策导向、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资金投入和法律规范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西藏推出生态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西藏生态旅游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下载PDF
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被引量:55
11
作者 李东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61,共6页
1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市场研究状况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1]。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中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看法。笔... 1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市场研究状况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1]。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中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看法。笔者认为,瓦伦丁(Valent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 市场分析 生态旅游资源 中国国际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动机 旅游收入 旅游活动 市场发展趋势
下载PDF
福建三明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静 高爱仙 余美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2-76,共5页
三明市位于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浙闽山地的南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胜地。本文分析了三明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对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探讨生态... 三明市位于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浙闽山地的南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胜地。本文分析了三明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对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探讨生态旅游开发的整体构想:生态旅游规划的制定、经营策略和管理对策。希望能对现实运作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经营 生态旅游管理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茂森 刘荣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I0002,I0003,共9页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剖析2011-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均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的分...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剖析2011-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均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的分布格局.2)2011-2021年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态势,耦合协调类型实现了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在空间格局上,耦合协调度上游低下游高.3)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是制约其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且各障碍因子对不同地区的制约作用也有一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云南生态旅游的现状评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秀寨 童绍玉 陈颖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7-72,共6页
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公众意识、生态旅游业现状及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等的基础上,提出做好生态旅游规划、抓好生态旅游业规划、一定要保护性开发、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着力培养生态旅游专项人才等措施,以期为云南生态旅... 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公众意识、生态旅游业现状及生态旅游人才培养等的基础上,提出做好生态旅游规划、抓好生态旅游业规划、一定要保护性开发、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着力培养生态旅游专项人才等措施,以期为云南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公众意识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人才 云南
下载PDF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效率的边缘性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玉钧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1,共4页
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是指人们前往相对偏远的自然区域进行游览,目的是欣赏和享受自然风景(包括野生动植物)以及当地文化,并促进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具有较小的环境影响,并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发... 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是指人们前往相对偏远的自然区域进行游览,目的是欣赏和享受自然风景(包括野生动植物)以及当地文化,并促进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具有较小的环境影响,并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很多地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1999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出"中国,99生态环境游";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业 国家旅游 国家林业局 中国生态旅游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资源 发展规划 环境影响 生态旅游活动
下载PDF
乡村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艳萍 《对外经贸》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运用文献整理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剖析其作用路径,并提出加速产业融合、建立乡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运用文献整理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剖析其作用路径,并提出加速产业融合、建立乡村生态体系、挖掘乡土文化、构建治理平台、拓宽村民参与渠道的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8-32,共5页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兴起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在国外的发展则相对成熟.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生态旅游的要素、类型和原则方面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揭示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对于我国生态旅游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提供了理论与经验.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提供者 生态旅游环境
下载PDF
浅议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骆培聪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6年第1期58-60,57,共4页
浅议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做来越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旅游业发展中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人们... 浅议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做来越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旅游业发展中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人们企图去保护资源,又极力进行旅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 福建省 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旅游 风景名胜区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开发 客源市场
下载PDF
内蒙古沿边地区生态旅游绿道选线研究——以陈巴尔虎旗为例
19
作者 林墨飞 矫红运 李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0-1980,共11页
为促进内蒙古沿边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陈巴尔虎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得出阻力面、绿道建设关键区域与潜在线路,针对其生态资源待整合、沿边景观未开发利用、开放空间缺少联系等问题,对数据进行... 为促进内蒙古沿边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陈巴尔虎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得出阻力面、绿道建设关键区域与潜在线路,针对其生态资源待整合、沿边景观未开发利用、开放空间缺少联系等问题,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修正,确定连接关系、辐射范围及空间结构等组织形式,遴选出最优路径,最终得出陈巴尔虎旗生态旅游绿道线路规划方案。研究发现:(1)当前陈巴尔虎旗的综合成本面阻力等级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更适宜建设绿道。(2)在获取最低成本路径的基础上,选择距离水系、资源点近的线路能够提升绿道吸引力和使用率,依托现有道路体系进行绿道线路建设能够降低建设难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更符合使用者的行为习惯。(3)环状布局能够提升资源的连接度,在组织分散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向周围辐射,从而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对生态旅游资源及资源线路进行梳理及分析,宏观上生成“一纵、两带、一环”的生态旅游绿道选线方案,进而提出沿边地区生态旅游绿道选线机制,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及绿道选线提供了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沿边地区 生态旅游 绿道选线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陈巴尔虎旗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背景下高职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专业教材开发建设研究
20
作者 吴学群 杨治国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7-160,共4页
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为背景,通过分析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政策以及专业教材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的特点与需求,探讨教材建设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对... 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为背景,通过分析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政策以及专业教材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的特点与需求,探讨教材建设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对照新专业目录分析专业教学标准与森林康养职业标准对接情况、精准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材编写体例、校社行企多元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构建数字化教材资源体系等开发建设策略,为培养国家战略人才、急需紧缺型人才提供优质教材支持,推动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高职 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 教材开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