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生态正义的中国式现代化--《资本论》对生态非正义的批判与方法论启示
1
作者 董慧 汪筠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一直内蕴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中。《资本论》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生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破坏,批判了资本逻辑下的代内与代际不能公正平等地享有生态...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一直内蕴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中。《资本论》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生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破坏,批判了资本逻辑下的代内与代际不能公正平等地享有生态权益与承担生态治理义务的现实。挖掘《资本论》中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智慧,可以为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正义的生态治理秩序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启迪。《资本论》对走向生态正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论启示在于,以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为底层逻辑深化对生态正义的理论认识,明确生态正义的价值目标在于使人在享有生态权责一致的正义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拓展生态正义的实践建构,推进走向生态正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接续发展,助力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论》
下载PDF
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维探赜
2
作者 李才华 朱红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底色,更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权责共担的生态价值旨趣,展现出深厚的生态正义伦理向度。从生成理路看,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深刻的学理厚度... 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底色,更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权责共担的生态价值旨趣,展现出深厚的生态正义伦理向度。从生成理路看,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深刻的学理厚度、现实意蕴、实践支撑与世界情怀;从核心内涵看,在生态正义视域下,理想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包括和谐、自由、公平、合作等理念特质;从路径指向看,要从发展正义、民本正义、权责正义、国际正义等维度推动人类文明向全面、包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成理路 核心内涵 路径指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正义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2
3
作者 韦顺国 李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价值意愿而形成的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具有独特的生态世界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正义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世界观以人与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沙、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价值意愿而形成的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具有独特的生态世界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正义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世界观以人与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沙、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核,由此衍生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尊重、顺应的生态哲学伦理,诠释着人与自然的种间、代际代内、空间、思想文化上的生态正义。随着我国现代化生态实践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正义实践指向在于公民现代化生态正义理念的培育、政府生态正义的制度践行以及全社会生态正义新风尚的形成,逐步共建世界生态正义的美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世界观 生态正义 “三个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列宁生态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4
作者 王甄玺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4,共9页
列宁生态正义思想不仅为“人与自然的正义何以可能”寻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怀落实为一条可操作的现实路径。在列宁那里,生态正义呈现为生态环境、生产和社会公正这三重维度:在生态环境维度上,列宁提出,“承认自然... 列宁生态正义思想不仅为“人与自然的正义何以可能”寻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怀落实为一条可操作的现实路径。在列宁那里,生态正义呈现为生态环境、生产和社会公正这三重维度:在生态环境维度上,列宁提出,“承认自然界”是生态正义的基本原则;在生产维度上,列宁不仅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本源性关系,而且将社会化生产作为寻求生态正义的新范式;在社会公正维度上,列宁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共同享有与合理分配,并通过法律文件和科学技术等保障俄国劳动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对资源的平等分配。经由苏俄的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列宁生态正义思想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思想转化为现实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苏维埃 生态正义 生态危机 生态实践
下载PDF
旅游社区居民生态正义感知及空间差异研究——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为例
5
作者 黄从慧 王群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9,共21页
随着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门户社区居民享有的生态权益与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对等成为旅游生态不正义的重要表现,实现生态正义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东南西北4个门户社区为案例,... 随着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门户社区居民享有的生态权益与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对等成为旅游生态不正义的重要表现,实现生态正义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东南西北4个门户社区为案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人际生态正义和种际生态正义两个方面分析门户社区居民对生态正义感知的水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受访的门户社区居民对种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人际生态正义;(2)生态正义总体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北门>西门>东门;人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北门对分配正义、程序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东门、西门,北门、西门对互动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南门、东门;种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对环境责任行为感知水平最高,其他三个门户社区差别不大,北门、西门对旅游负面环境影响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南门、东门;(3)居民生态正义感知空间差异受区域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制度和个体价值观念四种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正义 空间差异 居民感知 门户社区 黄山风景区
下载PDF
生态正义的两重困境、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
6
作者 孙全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生态正义是社会正义向生态环境的延伸,是人们合理利用自然,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也是人们在生态资源上有同等的使用权利,承担同等的保护义务。首先,生态正义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保障人的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的对等,实现生产正义和分... 生态正义是社会正义向生态环境的延伸,是人们合理利用自然,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也是人们在生态资源上有同等的使用权利,承担同等的保护义务。首先,生态正义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保障人的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的对等,实现生产正义和分配正义。其次,生态正义具有历史和地理的维度,其实践困境也呈现为历史维度和地理维度的两重困境,有着代际不公、区域失衡等问题。再次,生态正义需要从历史维度和地理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权责对等、生态主体协作、生态补偿等原则。最后,生态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从历史维度上采取可持续的实践方式,协调代内和代际的生态利益,在地理维度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治理的国际协作,在全球实行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实践困境 绿色经济 实现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的理论框架与当代价值
7
作者 孙全胜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让生态正义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源于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非正义现象的深刻反思,旨在消除人与自然空间的对立,建立平等的空间资源分配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现社会主义空间正义...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让生态正义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源于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非正义现象的深刻反思,旨在消除人与自然空间的对立,建立平等的空间资源分配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现社会主义空间正义。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的理论框架包括了人类历史、空间、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涉及城市规划、环保法律等现实问题。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是一种全新的生态正义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资源公平分配。所以,中国应该在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态 生态正义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的三重维度
8
作者 孙全胜 《北方论丛》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空间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失衡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对于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分析了空间生态正义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探讨了...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空间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失衡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马克思空间生态正义观,对于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分析了空间生态正义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探讨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达到平衡的问题,其空间生态正义观呈现了空间权利、全球生态正义和环境保护三重维度。空间生态正义的实现要体现环境保护,还需要考虑社会的公平发展和民众的参与,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理念,还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念,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民众得到更好的发展与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空间生态正义 空间权利 环境公平 三重维度
下载PDF
空间生态正义的特征及其建构路径
9
作者 孙全胜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3,101,共10页
近年来,空间生态破坏逐渐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空间生态正义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空间生态正义是一个涉及环境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等的概念。它强调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以确保所有社会群体... 近年来,空间生态破坏逐渐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空间生态正义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空间生态正义是一个涉及环境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等的概念。它强调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以确保所有社会群体都能享受到美丽、健康、公正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空间生态正义具有平等性、参与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等特征。空间生态正义的建构需要基于环境公平的空间规划、基于社会公正的环境治理和基于民主参与的空间决策等,采用以人为本的实践方式,实现生态资源公平分配,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态正义 生态公正 生态问题
下载PDF
“两个和解”之生态正义逻辑与真正共同体的历史性建构
10
作者 张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8-51,共14页
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真正解决的“两个和解”以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为基础,蕴含着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相统一的生态正义逻辑,是人与自然异化关系批判逻辑与“自由人联合体”之真正共同体建构逻辑的有机结合与科学跃升。这不仅在生产... 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真正解决的“两个和解”以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为基础,蕴含着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相统一的生态正义逻辑,是人与自然异化关系批判逻辑与“自由人联合体”之真正共同体建构逻辑的有机结合与科学跃升。这不仅在生产方式基础上弥合了种际正义与人际正义的分裂与对立,实现了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的历史性统一,而且扬弃了权利义务对等的价值原则。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真正共同体蕴含的“一体两面”,又是实现真正共同体的“两翼双轮”,彼此内嵌又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又相向而行,共同诠释了“两个和解”之生态正义的当代建构机制,共同展现了由虚假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历史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和解” 共同体 生态正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正义的理论与实践
11
作者 孙健健 李宗明 《南海学刊》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生态正义是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开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对传统正义范式的超越,更是对新时代生态正义实践的理性考量。新时代生态正义的具体内涵表现... 生态正义是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开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对传统正义范式的超越,更是对新时代生态正义实践的理性考量。新时代生态正义的具体内涵表现为种际关系、代内主体和代际主体三重正义维度。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生态正义以和谐共生、责任义务以及整体主义为价值特征,体现出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逻辑导向、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正义的内在关切以及时代命题的构建逻辑。基于此,要坚持种际生态正义,构建新型“人-境”关系;坚持代内生态正义,推动生态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坚持代际生态正义,优化发展动态接续结构,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正义的现实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正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正义观及其价值意蕴
12
作者 崔发展 向熔煊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习近平遵循正义原则,提出“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的战略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治理观、“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为推进生态代际正义、生态... 习近平遵循正义原则,提出“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的战略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治理观、“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为推进生态代际正义、生态种际正义、国内生态正义、国际生态正义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正义观,需要准确把握三个方面:培育全体公民生态正义新观念、坚持走正义的发展道路、构筑正义的生态治理环境,最终才能实现生态正义价值、理论、实践三者的统一,成功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正义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正义
下载PDF
生态正义视域下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探析
13
作者 龙洁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是乡村建设经验的归纳与提炼。但现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生态主体意识薄弱、生态管理制度滞后、生态产业结构失序、生态空间肌理割裂等生态问题。在生态正义视域下...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是乡村建设经验的归纳与提炼。但现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生态主体意识薄弱、生态管理制度滞后、生态产业结构失序、生态空间肌理割裂等生态问题。在生态正义视域下,从主体正义原则、权责正义原则、代际正义原则、空间正义原则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价值建构,探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有助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美丽乡村建设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基于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变革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锋华 闫领楠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9,共10页
生态正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遵循,其从价值哲学的视域出发将人与自然的整体思考纳入正义范畴之中,实现了对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等属人性正义理论的超越。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危机,生态文明教育亟须面向生态正义作出整体性... 生态正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遵循,其从价值哲学的视域出发将人与自然的整体思考纳入正义范畴之中,实现了对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等属人性正义理论的超越。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危机,生态文明教育亟须面向生态正义作出整体性的审思与变革:从观念上要革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藩篱,着眼人与自然共生的正义教育观;从目标上要打破利益主体“分割”自然的道德合谋,重铸学生共识性的道德自觉;从内容上要扬弃盲目追求的权益分配正义,融入对自然伤害补偿的矫正正义课程内容;从评价上要摒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观点桎梏,坚持人与自然价值平等的教育评价原则。立足实践,培育学生面向生态整体的关联思维与共生意识、采用全息沉浸式的生态体验、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整全式课程体系、坚持“万物共荣共生”的评估标准是生态文明教育变革的具体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生态文明教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变革逻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生态正义理论的四重建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可卿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41,共11页
生态正义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生态主体特别是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生态正义理论可从动因、主体、价值、路径等四个层面进行建构。生态正义的动因建构包括生产力、经济关系、全球化与生态帝国主义等方面。生态正义的主体建... 生态正义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生态主体特别是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生态正义理论可从动因、主体、价值、路径等四个层面进行建构。生态正义的动因建构包括生产力、经济关系、全球化与生态帝国主义等方面。生态正义的主体建构包括作为核心主体的人类、作为外围主体的非人类生命以及作为系统主体的自然生态。生态正义的价值建构包括自然价值原则、生态平衡原则、永续发展原则。生态正义的路径建构包括代理式生态民主、革命性生态制度、绿色化生态劳动、差异性生态责任。这一生态正义理论的建构融合了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正义理论的要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动因 主体 价值 路径
下载PDF
教育在促进生态正义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行动逻辑 被引量:3
16
作者 祁占勇 王书琴 《中国教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7,共6页
生态正义对人类社会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望未来教育要以“生态正义”为目标调整实践。教育在实现生态正义的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不仅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首要途径,还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手段,更是统整生态... 生态正义对人类社会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望未来教育要以“生态正义”为目标调整实践。教育在实现生态正义的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不仅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首要途径,还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手段,更是统整生态正义价值观的基本方式。教育在促进生态正义中发挥着传播生态知识、唤醒生态自觉、养成生态人格、培育生态文化的功能。当然,教育促进生态正义基础性地位的实现与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通过教育帮助个体习得实现生态正义必需的信息和技能、助推个体形成实现生态正义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个体产生实现生态正义的行动方式等的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生态公民 生态人格 生态自觉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正义观的价值意蕴
17
作者 赵壮道 赵泽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6,共3页
习近平生态正义观是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蕴含的价值内容十分丰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价值基石,“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合作主义”是其价值原则,“和谐、合作、公平... 习近平生态正义观是国际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蕴含的价值内容十分丰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价值基石,“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合作主义”是其价值原则,“和谐、合作、公平、共享”是其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正义 价值意蕴
下载PDF
西方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洁宁 张莎莎 《园林》 2023年第10期67-74,共8页
生态正义是指导人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绿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以“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012-2022年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 生态正义是指导人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绿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以“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012-2022年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梳理了西方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研究发展脉络、知识基础以及研究热点。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清晰,主题视角多元且内容交叉广泛,知识基础明确;研究热点分为城市绿地分布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评估、弱势群体的绿地享有评估、影响城市绿地规划公平的因素及策略、生态正义导向的绿地补偿以及生态正义对居民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5个方面。未来研究将在生态正义的价值体系、基于碳汇计量的绿地补偿、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地规划 生态正义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及其生态正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家宁 陈怀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是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并联解决传统生态贫困、新型生态贫困和潜在生态贫困的伟大实践。其逐步演化形成了由生态扶贫为基础,以绿色减贫为衔接,以生态正义为旨归的实践逻辑。不仅借由工业现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是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并联解决传统生态贫困、新型生态贫困和潜在生态贫困的伟大实践。其逐步演化形成了由生态扶贫为基础,以绿色减贫为衔接,以生态正义为旨归的实践逻辑。不仅借由工业现代化的力量推动了生态扶贫,利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优势驱动绿色减贫,而且在多重现代化叠加之中贯彻了生态正义,有力验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的价值性,印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在兑现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人民的发展承诺的同时,也为世界绿色减贫事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正义 绿色减贫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正义价值吁求与实践取向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夺 王桂敏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1,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生态正义为价值主旨,既以“和谐共生”作为“基本内核”规划了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安全关系的理想状态,又以“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合理内核”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生态利益关系的现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生态正义为价值主旨,既以“和谐共生”作为“基本内核”规划了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安全关系的理想状态,又以“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合理内核”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生态利益关系的现实要求。“和谐共生”“公平普惠”相统一,不仅完整回应了何为生态正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吁求,而且蕴含着根本途径、根本保障、根本力量与根本方法等实践取向,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生态正义的实践之问。作为一种制度正义,“和谐共生”“公平普惠”之生态正义以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制度文明新形态为依托,全面超越了西方生态正义论抽象的思想言说,在生态特色维度彰显了与西方生态现代化的本质差别,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原则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和谐共生 公平普惠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