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浙江中小民营剧团生态演出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智武 钱水苗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6-77,共2页
生态演出要求人与文化环境和谐共处,这是国内外演出的要求之一。浙江中小民营剧团生态演出机遇与挑战同在,加强地方立法、严格司法、完善执法等方面是构建中小民营剧团生态演出法律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小民营剧团演出可持续化是人民... 生态演出要求人与文化环境和谐共处,这是国内外演出的要求之一。浙江中小民营剧团生态演出机遇与挑战同在,加强地方立法、严格司法、完善执法等方面是构建中小民营剧团生态演出法律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小民营剧团演出可持续化是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民营剧团 生态演出 法律措施
下载PDF
海珠大戏院粤剧音乐活动的文化生态分析(1929—1938)
2
作者 居地希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1期86-88,共3页
本文是拙文《广州城市粤剧音乐活动研究(1929—1936)》^([1])的延伸性研究。海珠大戏院的粤剧音乐活动持续性高,在“陈济棠主粤时期”持续上演,至1937年还在延续上演。该戏院粤剧音乐活动的持续性开展,引发了笔者对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探... 本文是拙文《广州城市粤剧音乐活动研究(1929—1936)》^([1])的延伸性研究。海珠大戏院的粤剧音乐活动持续性高,在“陈济棠主粤时期”持续上演,至1937年还在延续上演。该戏院粤剧音乐活动的持续性开展,引发了笔者对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探索。本文从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广州长堤与海珠大戏院、海珠大戏院粤剧音乐活动、海珠大戏院粤剧演出生态分析四个部分,对海珠大戏院规律性粤剧音乐活动进行文化生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分析 演出生态 粤剧 海珠大戏院 延伸性 陈济棠 持续性
下载PDF
文旅产业视域下苏州观光昆曲的演出生态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南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观光昆曲"兴起于大力提倡文化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既有别于传统昆剧演出,又不同于旧时的"草台班",是一种新型的昆剧演出形态,尤以苏州地区为盛。它依附景区市场而生,专为观光游客而设,表演上以形式感与互动性见长,... "观光昆曲"兴起于大力提倡文化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既有别于传统昆剧演出,又不同于旧时的"草台班",是一种新型的昆剧演出形态,尤以苏州地区为盛。它依附景区市场而生,专为观光游客而设,表演上以形式感与互动性见长,受到游人的欢迎,但演出质量普遍不高,难以得到业界认可。双重生态使得"观光昆曲"在被倚重的同时,却也难有质的飞跃。这不单是"观光昆曲"个案的现状,也是不少文化产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文化旅游产业 观光昆曲 演出生态 苏州
下载PDF
“月山春晚”之演出生态采薇
4
作者 刘凯华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1期278-278,共1页
"月山春晚"这一来自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从开始作为单纯的村民娱乐活动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演出生态。本文通过采薇"月山春晚"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流变,继而分析研究了其演出生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月山村 月山春晚 演出生态
下载PDF
京津地区相声演出现场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耿波 《文化遗产》 CSSCI 2010年第2期47-55,157,共10页
中国传统相声发展已过百年,当下京、津相声现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是茶馆与小剧场演出。本文对京、津具有代表性的相声场所,其中包括北京的天桥乐茶园剧场、湖广会馆、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广茗阁(鼓楼)笑剧场,天津的天华景戏院、新名流... 中国传统相声发展已过百年,当下京、津相声现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是茶馆与小剧场演出。本文对京、津具有代表性的相声场所,其中包括北京的天桥乐茶园剧场、湖广会馆、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广茗阁(鼓楼)笑剧场,天津的天华景戏院、新名流茶馆、大金台茶馆进行了现场描述。通过问卷调查,对京津地区观众听相声的目的、方式、场所选择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指出了京、津两地相声观众的差异。在相声演出生态方面,依据田野调查与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京、津相声演出的文本创新性、演出氛围、表演空间以及相声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并就营造良好相声演出生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声 演出生态 表演空间
下载PDF
音乐信息
6
作者 本刊 心远 《音乐爱好者》 2023年第3期71-72,共2页
深圳音乐厅2023年小剧场演出季自2023年2月起,深圳音乐厅着力推出“小剧场演出季”的九大系列近七十场演出,在增加小剧场使用率的同时,为深圳小剧场的演出生态增添了美妙乐韵。优雅别致的室内乐、撩人心弦的歌剧魅音、星光熠熠的大师系... 深圳音乐厅2023年小剧场演出季自2023年2月起,深圳音乐厅着力推出“小剧场演出季”的九大系列近七十场演出,在增加小剧场使用率的同时,为深圳小剧场的演出生态增添了美妙乐韵。优雅别致的室内乐、撩人心弦的歌剧魅音、星光熠熠的大师系列、妙趣横生的亲子互动、喜庆热闹的节庆演出、混搭跨界的音乐万花筒,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演出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剧场 乐韵 演出生态 室内乐 亲子互动 星光熠熠 音乐厅 跨界
下载PDF
广西粤剧历史与现状刍议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慧 《艺苑》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2009年,由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艺术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戏曲艺术。广西在粤剧的形成、发展、传播与传承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因受地域范围内研究地域文学艺术的局... 2009年,由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艺术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戏曲艺术。广西在粤剧的形成、发展、传播与传承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因受地域范围内研究地域文学艺术的局限,广西粤剧在粤剧史、戏曲史研究中长期被遮蔽。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广西粤剧的历史与现状,并探讨广西粤剧在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时代的应用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粤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出生态
下载PDF
探求舞蹈演出生态的“多元化生” 被引量:1
8
作者 慕羽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8,共7页
本文旨在探求一种较好的舞蹈演出生态,即“多元化生”的状态。分别从如何建构完整的演出市场,如何通过改革舞蹈创演体制带动舞蹈创作革新,并分析舞蹈院团改革过程中的“三重角色”均衡发展,以及探讨创建中国本土舞蹈文化产业需要注意的... 本文旨在探求一种较好的舞蹈演出生态,即“多元化生”的状态。分别从如何建构完整的演出市场,如何通过改革舞蹈创演体制带动舞蹈创作革新,并分析舞蹈院团改革过程中的“三重角色”均衡发展,以及探讨创建中国本土舞蹈文化产业需要注意的两点,即加强对“舞蹈产业”的认识,以及区分营业性舞蹈演出市场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演出生态 多元化生 舞团的“三重角色” 营利性 非营利性
原文传递
2020四季剧团音乐剧艺术与产业一瞥(二):西方音乐剧的日本“本土化”
9
作者 慕羽(文/图) 《歌剧》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四季剧团“四季”常青,意味着剧团能在全日本十个剧场同时上演不同的作品,“长期驻场”与“中短期轮换演出”相得益彰。这既是浅利庆太初创时期的理想,更因其持之以恒的坚守,才有了如今剧团的常态。浅利庆太的杰出在于他不只是缔造了自... 四季剧团“四季”常青,意味着剧团能在全日本十个剧场同时上演不同的作品,“长期驻场”与“中短期轮换演出”相得益彰。这既是浅利庆太初创时期的理想,更因其持之以恒的坚守,才有了如今剧团的常态。浅利庆太的杰出在于他不只是缔造了自主的戏剧王国,还改变了日本的戏剧形态和演出生态。他租赁剧场,推出了“因剧而异”的租赁制度;他改建剧场,改善了某些城市剧场的商业窘境;他新建剧场,在日本做到了真正的“长期公演”,使日本人同步领略到了20世纪末最成功的商业舞台剧奇迹——欧洲巨型音乐剧的魅力。相对而言,四季剧团对于西方音乐剧的“本土化”构架比其原创剧更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生态 新建剧场 舞台剧 音乐剧 本土化 戏剧形态 初创时期
下载PDF
述而不作 论从史出——评《现代剧学编年史(1912-1949)》
10
作者 王宁 《中国京剧》 2024年第5期54-55,共2页
中华民国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这是古典戏曲演出生态的最后一个繁荣期,也是现代话剧在中国的创建期;而从理论的意义而言,这一时期或许更加具有典型性,古与今、中与西的思想在此处交汇并产生了剧烈的碰... 中华民国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这是古典戏曲演出生态的最后一个繁荣期,也是现代话剧在中国的创建期;而从理论的意义而言,这一时期或许更加具有典型性,古与今、中与西的思想在此处交汇并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比较参证、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创新 古典戏曲 演出生态 现代话剧 繁荣期 述而不作 现代剧 中华民国
原文传递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11
作者 孟昕 《中华戏曲》 2020年第2期189-210,共22页
近代以来的文学变革,不同于传统诗文领域,戏剧领域雅俗变革的发生远远早于中西之争。在清政府崇雅忌俗的官方文化氛围下,文人戏剧文学与民间演剧活动发生了分离,就演出生态而言,嘉、道年间"花雅之争"后,失去文人创作滋养的昆... 近代以来的文学变革,不同于传统诗文领域,戏剧领域雅俗变革的发生远远早于中西之争。在清政府崇雅忌俗的官方文化氛围下,文人戏剧文学与民间演剧活动发生了分离,就演出生态而言,嘉、道年间"花雅之争"后,失去文人创作滋养的昆剧走向消衰,乱弹继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雅之争 民间演剧 民国前期 演出生态 中西之争 文学变革 剧评 乱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