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羊河流域生态灌溉制度中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施炯林 张巨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3年第3期33-39,共7页
本文从水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与水利有关的生态问题和与生态有关的水利问题。首次提出了生态灌溉制度的概念,为水利生态学的建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打下了基础。建立了三级数学模型,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求解,能够得... 本文从水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与水利有关的生态问题和与生态有关的水利问题。首次提出了生态灌溉制度的概念,为水利生态学的建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打下了基础。建立了三级数学模型,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求解,能够得到高效低耗的生态灌溉制度,为发展节水型的高效生态农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灌溉制度 水资源 灌溉
下载PDF
实施雨水集蓄,建立生态灌溉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帮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根据湖南省山丘区的地形及气候特征,分析了实施雨水集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改善生态环境和防治旱涝灾害出发,建立山丘区生态灌溉体系。对实现湖南省山丘区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山丘区 雨水集蓄 生态灌溉
下载PDF
考虑生态灌溉需求的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娟 王冉旋 +3 位作者 王奕 马志贵 胡新源 钟平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1-226,231,共7页
综合考虑灌溉、防洪、生态、发电目标建立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发电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将农业灌溉、生态流量、防洪目标转化为硬性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模型。引入灌溉用水计划倍比系数,通过多情景模... 综合考虑灌溉、防洪、生态、发电目标建立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发电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将农业灌溉、生态流量、防洪目标转化为硬性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模型。引入灌溉用水计划倍比系数,通过多情景模拟,分析灌溉、发电目标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置换率,揭示多目标之间的效益置换机理和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增益机制。结果表明:(1)梯级发电量和发电效益较实际调度分别增加4.32%和4.30%;(2)梯级总发电量和灌溉供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两者的置换率为0.084 5 kWh/m^(3);(3)随着灌溉用水计划倍比系数的减小,通过调整联合优化调度策略,利用上下游电站之间水量、水头的置换实现了梯级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群 生态灌溉需求 多目标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非劣解集
下载PDF
生态灌溉水网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升家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22期93-94,103,共3页
加强生态灌溉水网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还能够帮助地方农业构建系统产业链,使农业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想要取得理想效果,就要充分发挥生态灌溉水网的作用,并联系区域实际情况,做好生态灌溉水网规划建设和维护... 加强生态灌溉水网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还能够帮助地方农业构建系统产业链,使农业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想要取得理想效果,就要充分发挥生态灌溉水网的作用,并联系区域实际情况,做好生态灌溉水网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使农业区域经济在生态灌溉水网支撑下获得蓬勃发展。本文联系生态灌溉水网在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拓展工程建设思路、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态保护成效、打造新时代水文化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生态灌溉水网建设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灌溉水网 农业区域经济 作用 策略
下载PDF
制糖工业废水处理后的灌溉生态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亚幸 郑政伟 +2 位作者 辛国荣 梁近光 杨中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82,共5页
应用经复合微生物技术处理的制糖和酒精发酵混合废水进行灌溉实验,探讨实现工业废水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可行性。为期2a的实验结果表明,灌溉废水对土壤的肥力没有不良的影响,不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或土壤酸化,也不存在增加土壤重金属质量... 应用经复合微生物技术处理的制糖和酒精发酵混合废水进行灌溉实验,探讨实现工业废水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可行性。为期2a的实验结果表明,灌溉废水对土壤的肥力没有不良的影响,不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或土壤酸化,也不存在增加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灌溉 废水处理 土壤性状 复合微生物技术 甘蔗 制糖工业 灌溉生态效应
下载PDF
矿井中水灌溉下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
6
作者 张丽星 周瑞平 +1 位作者 海春兴 岳大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49-5458,共10页
为探讨矿井中水生态灌溉土壤的重金属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在野外长缓坡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梯田式”灌溉试验,连续灌溉3a,对灌溉坡地(灌溉区)与未灌溉坡地(未灌溉区)土壤重金属(As、Cr、Cu、Ni、Pb和Zn)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 为探讨矿井中水生态灌溉土壤的重金属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在野外长缓坡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梯田式”灌溉试验,连续灌溉3a,对灌溉坡地(灌溉区)与未灌溉坡地(未灌溉区)土壤重金属(As、Cr、Cu、Ni、Pb和Zn)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灌溉区土壤As、Cr、Cu、Ni、Pb和Zn的均值超过内蒙古背景值,灌溉区土壤Cr、Cu、Ni、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未灌溉区(P<0.05).灌溉区与未灌溉区表层与深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沿坡面方向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与未灌溉区相比,灌溉区Cr、Cu、Ni、Pb和Zn含量在中上坡位出现显著累积现象,而下坡位变化不大.对两个样区表层(0~20cm)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灌溉区Cr、Cu、Ni、Pb和Zn在中上坡位为轻度污染,未灌溉区土壤As部分样点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其他重金属整体处于清洁状态.综上,矿井中水灌溉会造成中上坡位土壤重金属累积,出现一定的污染风险,而对下坡位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水资源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中水 生态灌溉 重金属污染 布尔台矿
下载PDF
2007–2013年华北平原典型灌溉农田生态系统日通量数据集——以栾城站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玉翠 姜寒冰 +1 位作者 张传伟 沈彦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2期36-46,共11页
基于微气象学原理的涡度相关技术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和水热通量交换的标准观测手段之一。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自涡度相关系统架设完成至2013年积累的通量数据,时间跨度从2007年10月至2013年9月,覆盖... 基于微气象学原理的涡度相关技术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和水热通量交换的标准观测手段之一。本数据集为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自涡度相关系统架设完成至2013年积累的通量数据,时间跨度从2007年10月至2013年9月,覆盖6个连续作物年,数据项包含蒸散量(ET)、降雨量(P)、净辐射(Rn)、感热通量(H)和二氧化碳净交换量(NEE)。观测样地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农田,属于华北平原典型的潮褐土高产农业生态类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数据集的联网观测、质量控制和处理存储过程均严格遵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数据管理技术体系,数据可靠性高,可为华北地区典型农田的水平衡、适水种植制度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作物模型模拟等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系统 灌溉农田生态系统 水–热–碳日通量 冬小麦–夏玉米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浅谈生态农业节水灌溉中滴灌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宁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10期41-41,46,共2页
在农业灌溉中,出于节约的目的,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根据灌溉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滴灌分为泵注式、文丘里式、压差式以及水驱动混合注入式等,其中,水驱动混合注入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滴灌方式。本文从... 在农业灌溉中,出于节约的目的,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根据灌溉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滴灌分为泵注式、文丘里式、压差式以及水驱动混合注入式等,其中,水驱动混合注入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滴灌方式。本文从滴灌技术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在农业节水灌溉中滴灌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了几点改善滴灌技术效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灌溉 滴灌技术 应用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绿地生态需水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智勇 尹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
界定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的计算模型,对黄河流域4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地生态需水与生态灌溉需水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绿地年生态需水量为44... 界定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的计算模型,对黄河流域4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地生态需水与生态灌溉需水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绿地年生态需水量为44749.7×10^4m^3,年生态灌溉需水量为22783.5×10^4m^3,约占2000年黄河流域城市市区供水总量的4.85%,其中90.2%的生态灌溉需水集中在绿地植物的生长期(4~10月份);②植物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表现出不同的月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规律。月生态灌溉需水的计算结果为黄河流域城市绿地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灌溉需水 时空特征 城市绿地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渠道生态衬砌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伟 《水利技术监督》 2016年第4期84-86,共3页
生态灌溉衬砌技术继承了传统衬砌技术在防渗方面的优势,又弥补了其不足,是一项先进的生态化、节水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着重介绍了几种生态灌溉衬砌技术,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更好解决传统农林灌溉中出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生态灌溉衬砌技术继承了传统衬砌技术在防渗方面的优势,又弥补了其不足,是一项先进的生态化、节水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着重介绍了几种生态灌溉衬砌技术,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更好解决传统农林灌溉中出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提出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灌溉 衬砌技术 防渗 节水
下载PDF
吉林省生态型灌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张天翼 董建伟 周璐 《吉林水利》 2017年第12期7-10,共4页
根据生态灌区应具备完善的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健全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较强的削减面源污染能力、低污染多产出的生产模式、合谐的田园生态风光布局这五个基本要求,结合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的研究与示范,研发出系列生态灌区建... 根据生态灌区应具备完善的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健全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较强的削减面源污染能力、低污染多产出的生产模式、合谐的田园生态风光布局这五个基本要求,结合国家"水专项"子课题的研究与示范,研发出系列生态灌区建设技术,进一步提出生态灌区建设应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新观念,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灌区的设计、建设、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灌区 生态灌溉 节水灌溉
下载PDF
中国南方灌溉和“雨养”水稻系统的干旱风险分析——以四个调查村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怀豫 陈传波 丁士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以水稻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湖北和广西四个村120户农户的调查,分析了中国南方灌溉水稻和"雨养"水稻生态系统干旱风险的特征和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雨养”水稻生态系统 中国 干旱风险 灌溉水稻生态系统 南方地区 灌溉设施
下载PDF
灌溉水文学尺度转换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13
作者 许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灌溉水文学是研究灌溉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门科学,该系统由地表水、地下水(饱和与非饱和水)、大气、土壤和植物等分系统构成,研究过程或特性的空间域从微观尺度变化到全球尺度,时间域则从几秒到数个世纪。如何将微观自然尺度下具有高度非... 灌溉水文学是研究灌溉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门科学,该系统由地表水、地下水(饱和与非饱和水)、大气、土壤和植物等分系统构成,研究过程或特性的空间域从微观尺度变化到全球尺度,时间域则从几秒到数个世纪。如何将微观自然尺度下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过程尺度转换到灌溉农业生态系统这类宏观尺度上,如何监测、描述和包含尺度转换非线性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异质性问题,如何获得不同时空尺度过程或特性变异性的可靠估值等问题,是当前灌溉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灌溉水文学尺度转换问题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相关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文学 时空尺度 尺度转换 异质(非均质)性 灌溉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矿井水利用技术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向清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7期67-71,共5页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此外煤矿关闭后还存在矿井水酸化污染河流和地下水水环境等问题。在分析研究煤矿开采技术历史的基础上,针对煤矿生产和后生产周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基于煤炭生产全生命周期...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此外煤矿关闭后还存在矿井水酸化污染河流和地下水水环境等问题。在分析研究煤矿开采技术历史的基础上,针对煤矿生产和后生产周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基于煤炭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提出适用于煤矿全生命周期的矿区周边供水、生态采煤用水两种模式,其中生态采煤用水模式分为矿井水灌溉系统、矿井水生物工厂两种亚模式。进一步将矿井水灌溉系统、矿井水生物工厂划分为煤矿矿井水联合浇灌、煤矿矿井水生态灌溉、煤矿矿井水无土农业栽培和煤矿矿井水生物能源4个系统,并对各个系统的特征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不仅解决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解决了因煤矿关闭(后生产周期)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灌溉系统 矿井水生物工厂 联合浇灌 生态灌溉 生物能源系统。
下载PDF
干旱区水资源科学利用与绿洲沙漠化防治研究的大时代背景和突破性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生禄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6年第1期1-17,共17页
本文是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人类环境宣言》、《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指引下,以水利生态学的全新理念,开展干旱区水资源和谐、高效、持续、多样性利用与保护,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沙尘暴,促使经济社会... 本文是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人类环境宣言》、《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指引下,以水利生态学的全新理念,开展干旱区水资源和谐、高效、持续、多样性利用与保护,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沙尘暴,促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等科学研究的简明报告。30 a来论证创立了一系列科学评价、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标准。特别是以石羊河流域为典型案例,以生态平衡的自然法权,以水循环和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紊乱相依型规律,以地下水生态警戒水位,以三态资源控制模式,剖析了内陆河断流、地下水资源区域性破产、强沙尘暴策源地、生态恶化六最县及“生态难民”出现的过程、机理、经济社会根源和治水方略,论证提出了“取消高耗水的商品粮基地,发展绿洲经济,”“按人权原则、生态原则科学配置流域水资源,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上下游公平、生态环境用水公平,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保护生态系统,”理性决策,锐意创新,把民勤建成中国的“内盖夫,”把石羊河流域逐步建成中国的“以色列”等整治举措。建议国家将“水资源生态动力决策支持系统”的攻关研究,列入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第21个专题,从新领域入手,全面、系统、高水平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生物界和生态环境面临的水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生态 干旱区水资源 沙漠化防治 紊乱相依型规律 地下水生态警戒水位 三态资源控制模式 生态灌溉 绿洲水利生态系统 绿洲经济 水资源生态动力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Change Numbers of Microorganisms under Vegetable Cultures of Irrigated Soils of Subtropical Zone of Azerbaijan
16
作者 N. H. Orujov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1年第3X期394-400,共7页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of soils of subtropic zones in a vegetable-fodder and vegetable-bean crop rotations compared with permanent cultivation of these cultures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have sho...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of soils of subtropic zones in a vegetable-fodder and vegetable-bean crop rotations compared with permanent cultivation of these cultures has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character of change of number of the basic physiological groups of microorganisms (a bacteria, sporeforming bacteria, actinomysetes and microscopic fungies) depends not only on soil-ecological conditions but also on the kind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of cultivated cultures. In soils of subtropical zone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organisms using organic nitrogen in food was observed on alluvial meadow-forestry soils and yellowish-gley soils. Gray-brown soils are rich in actinomycetes in comparison with alluvial meadow-forestry soils, but meadow-serozem is rich in spore-forming bacteria forms. A number of microscopic fungi of the studied soils were the least. High intensity of processes of mineralization was marked in meadow-serozem soils, the least in alluvial meadow-forestry and yellowish-gley soils. Under permanent cultures the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s was less, and factor of mineralization is higher above, than in crop r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on vegetable cultures permanent cultivation irrigated soils numbers of microorganisms the coefficient ofmineralization.
下载PDF
浅析隧洞多功能设计
17
作者 张宝琼 陈红齐 《电子测试》 2013年第11X期226-227,共2页
水库设计时一条隧洞的功能定位起着很重要作用,隧洞工程既可以为水库泄洪设施,也可以为输水设施,本水库的泄洪隧洞承担着导流、泄洪、灌溉供水,放空水库功能,隧洞选型消能计算很关键,出口与导流输水隧洞共用消力池。
关键词 输水与导流 泄洪与导流 灌溉输水与生态放水 灌溉输水与生活供水
下载PD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s Affected b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Northern China:A Simulation Study 被引量:2
18
作者 WANG Guo-Cheng WANG En-Li +1 位作者 HUANG Yao XU Jing-J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29-543,共15页
Soil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ossible carbon (C) sink for sequester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However,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ynamics in agro-ecosystems is affected by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var... Soil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ossible carbon (C) sink for sequester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However,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ynamics in agro-ecosystems is affected by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climate, soil an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which hinder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 (APSIM) model to simulate the long-term SOC dynamics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at four long-term experimental sites, Zhengzhou and Xuzhou with double cropping systems and Gongzhuling and Urtimqi with single cropping systems, located in northern China. Firstly,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us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sites and literature, and its performance to predict crop growth and SOC dynamics was examined. The calibrated model was then used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clud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rrigation, and residue retention, on C dynamics in the top 30 cm of the soil by scenario modelling. 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through improve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stubble retention, and irrigation. Optimal N fertilization (Nopt) and 100% stubble retention (R100) increased SOC by about 11.2%, 208.29%, and 283.67% under irrigation at Gongzhuling, Zhengzhou, and Xuzhou, respectively. Soil organic carbon decreased rapidly at lJriimqi under irrigation, which was due to the enhanced decomposition by increased soil moisture. Under rainfed condition, SOC remained at a higher level. The combination of Nopt and R100 increased SOC by about 0.46% under rainfed condition at /Jr/imqi. Generally, agricultural soils with double cropping systems (Zhengzhou and Xuzhou) showed a greater potential to sequester C than those with single cropping systems (Gongzhuling and Urum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ECOSYSTEMS APSIM mode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rrigation residue retention scenario analysis soil organic carb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