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牧区居民生态福祉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昊 巩芳 陈都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共16页
基于突变理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折旧率模型估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运用生态福祉指数评价牧区居民的生态福祉水平,最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性。以内蒙古的17个牧业旗县(市)作为研究区,运用2... 基于突变理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折旧率模型估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运用生态福祉指数评价牧区居民的生态福祉水平,最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性。以内蒙古的17个牧业旗县(市)作为研究区,运用2012—202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增幅达22.9%。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地区生态环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2)研究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呈先降后升趋势。典型草原地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荒漠草原地区和草甸草原地区呈波动上升趋势。3)研究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耦合协调度明显提升。典型草原地区优质协调发展态势逐渐增强;荒漠草原以轻度失调和良好协调为主;草甸草原地区中的2个旗县(市)的耦合协调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折旧率模型 牧区居民生态福祉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农牧区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何龙娟 陈伟忠 +1 位作者 康永兴 栾义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25,130,共5页
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采用资源环境状况、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条件、社会人文环境四方面指标构建青藏地区农村发展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青藏地区的县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将青藏地区117个县市... 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采用资源环境状况、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条件、社会人文环境四方面指标构建青藏地区农村发展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青藏地区的县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将青藏地区117个县市分成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较强区、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较弱区和农村发展优势居中区三大类。在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基础上,明确了青藏地区广大农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和重点方向,认为应着重在资源利用、区域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以缩小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牧区 农村发展 综合发展能力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偿法制化是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 被引量:4
3
作者 于雪婷 刘晓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2,共5页
在我国生态系统中,草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草原大国,草原的资源地位是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无法比拟的。草原生态良好是牧区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牧区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我国草... 在我国生态系统中,草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草原大国,草原的资源地位是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无法比拟的。草原生态良好是牧区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牧区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我国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十分严重,相对而言,草原生态补偿是一种更有效更科学的草原保护措施。我国已经于2011年展开了大规模的草原生态补偿工程,成效显著,但问题同样突出。草原生态补偿法制层面的缺失、缺陷直接影响了牧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健全、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法制体系,实现草原生态补偿法制化是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生态补偿法制化 牧区生态文明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史俊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3-89,共7页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生计转型适应能力,生态移民具有较低的生计潜力。文章认为,为了促进生态移民在生计转型生计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积累和培育、提高生态移民生计转型能力、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安全保护体系、倾听生态移民的声音、合理构建旨在促进生态移民实现顺利转型的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生计转型 生计困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政策排斥视角下的牧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困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乌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78,183,共5页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政策排斥
下载PDF
生计转型背景下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移民生计风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史俊宏 赵立娟 《经济论坛》 2013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具有高成本和高风险特征。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风险来源分析框架并结合生态移民安置区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类型分析框架,通过生态移民风险识别考察不同生计模式生态移民生计风险类型及特征。研究发现,生态移民更为关注的是...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具有高成本和高风险特征。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风险来源分析框架并结合生态移民安置区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类型分析框架,通过生态移民风险识别考察不同生计模式生态移民生计风险类型及特征。研究发现,生态移民更为关注的是同质风险——食品价格,迁移到城镇与饲料地两种类型生态移民在干旱、冷冻、沙尘暴、牲畜死亡、牲畜丢失、农业生产投入增加6种风险冲击上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生计风险 生计模式 风险识别
下载PDF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收缩转移战略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史俊宏 赵立娟 《经济论坛》 2009年第21期69-71,共3页
为了恢复草原植被而转移出来的牧民能否顺利生产、生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话题。本文在综合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探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收缩转移战略为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实施草原牧区... 为了恢复草原植被而转移出来的牧民能否顺利生产、生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话题。本文在综合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探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收缩转移战略为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实施草原牧区生态移民政策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 生产生活 可持续发展 政策特点
下载PDF
福利地理学视角下的牧区生态移民区环境福利问题——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乌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4,37,共5页
基于福利的主客观意涵和环境属性,构建了环境福利问题的二维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区的环境福利问题对应地分为客观的有形的环境福利问题、对客观的有形的环境福利的感知问题、客观的无形的环境福利问题、对客观的... 基于福利的主客观意涵和环境属性,构建了环境福利问题的二维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区的环境福利问题对应地分为客观的有形的环境福利问题、对客观的有形的环境福利的感知问题、客观的无形的环境福利问题、对客观的无形的环境福利的感知问题。从福利地理学的视角看,移民区出现的环境福利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福利的空间不平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受益地区对移民区的价值补偿缺失、当地政府的投入不足、移民区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不充分以及基层社区服务缺乏等。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牧区生态移民区环境福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环境福利 福利地理学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移民新村“空心化”生成及治理选择
9
作者 史俊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3,共2页
因生态移民较高的生计脆弱性、较低的生计转型能力以及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往往会造成以"人口空心化"、"公共服务利用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为特征的牧区生态移民新村"空心化"问题。本文提出... 因生态移民较高的生计脆弱性、较低的生计转型能力以及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往往会造成以"人口空心化"、"公共服务利用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为特征的牧区生态移民新村"空心化"问题。本文提出从多方面帮扶生态移民创业、多样化生计策略、创新生计模式、建立非农就业服务机构以及构建适合生态移民的产业体系等措施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生计转型 生计困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牧区生态水利的学科体系结构研究
10
作者 郭克贞 《科学中国人》 2007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牧区水利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于农田水利学科范畴之内,借鉴农田水利的理论、技术开展工作。我国草原面积60亿亩,对于土地资源极其匮乏的我国而言,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其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关注。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牧区水利科技的研究攻... 牧区水利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于农田水利学科范畴之内,借鉴农田水利的理论、技术开展工作。我国草原面积60亿亩,对于土地资源极其匮乏的我国而言,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其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关注。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牧区水利科技的研究攻关,解决了一些迫切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技术体系也渐趋明晰。伴随国家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水利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其生态属性日益明显。本文积多年从事该方面研究工作的感知,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以促进这一学科形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水利 理论 技术 体系构建
下载PDF
青年人力资源在内蒙古新牧区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11
作者 石天英 《北方经济》 2011年第12期18-19,共2页
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生力军,目前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其中,牧区青年的生活贫困、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是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忽略的原因,因此在新牧区生态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内蒙古 牧区生态建设 牧区青年 青年人力资源
下载PDF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的牧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御道口牧场管理区为例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笑千 王波 王夏晖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8期56-59,共4页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本文结合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指导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本文结合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指导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出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的统筹原则、空间布局、实施内容等,即构建"一区两带"生态保护修复空间布局,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人—产业"战略,切实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组织实施,改变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为实现"大美牧场"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安全 草原生态安全 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 土地沙化防治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牧区生态移民中的定居问题研究——基于内蒙古E旗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斐 僧格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以E旗生态移民为例,通过对当地人生产、生活现状、安置状况、利益分配及个体感受做定性描述,以探讨在生态移民定居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定居问题 解决策略
下载PDF
新疆牧区节水灌溉发展思考
14
作者 喜炜 吴玉秀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新疆地区天然的植被系统,决定了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形势与其他地区有着极大的不同。新疆有超过80%的天然草原,在整个新疆地区生态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普通的农耕方式并不适用于新疆地区,而是以畜牧业为主。基于此,牧区的水资源... 新疆地区天然的植被系统,决定了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形势与其他地区有着极大的不同。新疆有超过80%的天然草原,在整个新疆地区生态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普通的农耕方式并不适用于新疆地区,而是以畜牧业为主。基于此,牧区的水资源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作为严重干旱的地区,如何推行节水灌溉,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成为新疆牧区水利工程的一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 水利发展 节水灌溉 新疆
下载PDF
牧区生态移民中女性经济参与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丽君 杨秀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149,共8页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女性经济参与问题值得关注。我国西部牧区既是生态移民工程推进的主要区域,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占劳动力人口将近半数的女性对生态移民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阶段,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牧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女性经济参与问题值得关注。我国西部牧区既是生态移民工程推进的主要区域,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占劳动力人口将近半数的女性对生态移民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阶段,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牧区生态移民女性的经济参与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女性 经济参与
原文传递
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丽君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4,123-124,共13页
生态移民是国家为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而实施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牧区生态移民是中国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牧区生态移民是"危机-应对"式自上而下的... 生态移民是国家为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而实施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牧区生态移民是中国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牧区生态移民是"危机-应对"式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行为,已有近10年实践历程,效果比较显著,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在梳理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实践的基础上,对牧区生态移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及如何实现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牧区生态移民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生态移民生计转型风险管理: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与牧区实证检验 被引量:22
17
作者 史俊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42,共6页
基于内蒙古牧区320户生态移民调查数据,借鉴世界银行的风险分析框架,构建牧区生态移民生计转型风险分析框架,运用微观主体的风险识别与认知方法,统计描述分析生态移民生计转型风险特征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移民会面临收... 基于内蒙古牧区320户生态移民调查数据,借鉴世界银行的风险分析框架,构建牧区生态移民生计转型风险分析框架,运用微观主体的风险识别与认知方法,统计描述分析生态移民生计转型风险特征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移民会面临收入来源、非农就业、生活条件、疾病、生计适应性、农业生产等生计困境以及建房、看病和子女教育等大额生活开支。为了维持生计,生态移民采取了应对可预见和不可预见风险的收入来源多样化缓解策略和运用草场补贴、借贷、省吃俭用等调整性策略,且调整性策略具有一定的优先序。文中研究认为,实现"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扶贫工程目标,旨在提升生态移民生计转型适应能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特色产业体系的构建是更为重要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生态移民 生计转型风险 风险管理分析框架 识别 认知
原文传递
旅游产业在川藏牧区生态移民过程中的角色诠释——以四川红原县为个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1,共5页
生态移民对于以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地区人口来说,不仅意味着由游牧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族群文化的变迁。如何协调在这些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就成为了政府和当地居民亟待解决的课题。旅游在协调这些矛盾... 生态移民对于以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地区人口来说,不仅意味着由游牧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族群文化的变迁。如何协调在这些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就成为了政府和当地居民亟待解决的课题。旅游在协调这些矛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红原县为例,分析了旅游业在整个产业生态中的比较优势,阐释了它在生态移民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移民转产顺利过渡等重要作用,揭示了优先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牧区 旅游产业 生态移民 牧区生态 旅游发展
原文传递
草原传统物质文化的变迁——以蒙古包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浩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草原丰富的传统物质文化中选择"蒙古包"作为描述的对象,圆形蒙古包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过程,其物质的功能正在悄然消失。而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就应该保护好与其共存亡的草原生态环境。
关键词 蒙古族 物质文化 蒙古包 变迁 生态牧区
下载PDF
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20
作者 常生华 李广 侯扶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388,共5页
根据全国近30a的沙尘暴记录,运用分形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降水量区域,沙尘暴的发生规律明显不同。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平均为4.4d.a-1。年降水量≤305mm的地区沙尘暴发生日数最多,平均为9.9d.a-1,这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主要是我国传统... 根据全国近30a的沙尘暴记录,运用分形分析得出,在不同的降水量区域,沙尘暴的发生规律明显不同。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平均为4.4d.a-1。年降水量≤305mm的地区沙尘暴发生日数最多,平均为9.9d.a-1,这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主要是我国传统的畜牧区;305mm<年降水量<570mm的地区平均为4.0d.a-1,这是草原区,主要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570mm的地区为0.4d.a-1,主要是我国的农耕区。305mm<年降水量<570mm的区域,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随降水的变化幅度最大,为4.1,年降水量≤305mm地区,沙尘暴随降水的变化幅度最小,为0.3。分析认为,我国沙尘暴危害的防治需要构建牧区—农牧交错带—农区生态农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发生日数 分形分析 空间格局 牧区-农牧交错带-农区生态农业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