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
作者 乔守江 《水上安全》 2024年第4期91-93,共3页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案例,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策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案例,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策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以期为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保护 问题分析 解决办法
下载PDF
加强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黄蕊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3期0138-0140,共3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文明法治的推动和保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不断更新、更替的,主要表现为新的需求的产生和需求优先性的不同。对需求优先性判断,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意志来确定,而要站在...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文明法治的推动和保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不断更新、更替的,主要表现为新的需求的产生和需求优先性的不同。对需求优先性判断,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意志来确定,而要站在人民甚至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然而,受知识层次、认识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产生的需求不同,且需求之间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如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环境保护之间所产生的冲突。当前,生态文明法治是解决这一需求冲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法治建设视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全盘筹谋,锚定目标,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要立足实际,科学立法,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强化管控,依法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深化监督,强化制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加强领导,全面保障,打造顺畅的生态文明法治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保护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下载PDF
可持续农业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3
作者 李建建 董君成 +1 位作者 王耀飞 李丰宇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本文综合探讨了可持续农业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推动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剖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接... 本文综合探讨了可持续农业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推动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剖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接着,分析了2020年完成的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强调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需要。随后,详细探讨了农业经营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平衡,包括农业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农业经营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另外,论述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可持续农业管理对全球生态平衡的作用。特别强调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在这个全面的视角下,本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循环利用 社会经济可持续性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龙龙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土地占用和破坏、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空气和噪音污染等问题。文章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有效保护...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土地占用和破坏、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空气和噪音污染等问题。文章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有效保护和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并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绿化设计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
作者 郭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180-182,186,共4页
宁夏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化肥农药滥用、养殖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 宁夏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化肥农药滥用、养殖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养殖场管理、采用多样化种植模式以及开展环保教育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宁夏绿色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态环境保护 有机农业
下载PDF
我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入库方案技术要点探讨
6
作者 郇环 晁韶良 +2 位作者 周爱霞 杨洋 赵小兵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是解决地下水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举措.入库方案技术成熟度是项目通过率最大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地下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含废弃井封井回填)... 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是解决地下水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举措.入库方案技术成熟度是项目通过率最大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地下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含废弃井封井回填)和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类项目入库时存在的实施方案目标不明确、缺少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案、不满足相关技术文件要求、缺少前期工作基础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建议:①调查评估类项目应明确因地制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成果支撑环境管理或后续风险管控修复措施,高度重视全链条质量控制;②监管能力建设类项目应充分整合评估现有可用监测井,建设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明确地下水环境监管信息化需求,探索构建智能高效监管平台,聚焦地下水环境监管短板,提升地下水监管软硬件能力;③防控修复类项目应明确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必要内容,优先采用工艺成熟、低成本、绿色低碳化的管控修复技术,充分体现“源−路径−受体”的系统整治思路,复杂地下水污染区探索建立分区分级管控与修复集成模式.最后从完善技术指导文件、联合不同部门积极探索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以及统筹谋划重大项目等方面提出入库建议,以期为提高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入库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调查评估 监管能力建设 防控修复 技术要点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7
作者 黄润秋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3期14-24,共11页
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生态环境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时隔五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国生态文... 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生态环境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时隔五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和必须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六项重大任务”,并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项重大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行动纲领 美丽中国建设 全面贯彻 新征程 学习贯彻 里程碑意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评《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
8
作者 迪达尔·巴合达吾列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是一种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蕴含着丰富的环保理念和生态智慧,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一书全方位、系统性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是一种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蕴含着丰富的环保理念和生态智慧,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一书全方位、系统性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具体的改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人地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理念 系统性分析 生态脆弱 生态智慧 辩证唯物主义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
作者 孙金龙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召开的,是2023年7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后,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首次年度工作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 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召开的,是2023年7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后,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首次年度工作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黄润秋部长代表生态环境部领导班子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系统部署今年工作。报告是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我都赞成,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系统 黄润秋 美丽中国建设 取得的成绩 工作进展 学习贯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下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探究——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研究》
10
作者 王丽霞 龚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但无法摆脱自然,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的约束和影响。因此,可以借鉴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而提高环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从自然变迁、...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但无法摆脱自然,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的约束和影响。因此,可以借鉴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而提高环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从自然变迁、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入手,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变迁,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文化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环境变迁 马克思自然观 保护策略
下载PDF
以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11
作者 孙金龙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5期9-10,共2页
生态环境部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生态环境部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坚决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部系统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机关党建 全面贯彻 生态环境保护 党的建设工作 主体责任 坚强保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注意力研究——基于27个省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文本的分析
12
作者 邵红琪 侯聪 +2 位作者 邢万霞 许青 张琪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84-91,102,共9页
政府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代表着政府决策者对特定事务的关注。以27个省份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文本为样本,基于DIIS智库研究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测量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注意力的分配情况,并挖掘总结出先进的做法和... 政府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代表着政府决策者对特定事务的关注。以27个省份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文本为样本,基于DIIS智库研究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测量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注意力的分配情况,并挖掘总结出先进的做法和可借鉴的经验。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污染防治、资源循环与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四大主题的注意力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别,不同省份注意力分配情况也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文本,挖掘总结出打造特色创新高地、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创新支撑平台、实现跨领域协同创新等5个方面的特色举措,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创新 政府注意力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下载PDF
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3
作者 熊枫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9期95-97,共3页
本文围绕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其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推动实践策略,在经济层面,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树立企业形象,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社会方面,工业园... 本文围绕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其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推动实践策略,在经济层面,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树立企业形象,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社会方面,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而环境方面,通过生态保护和减少污染,工业园区可在气候变化应对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策略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以化肥企业为例
14
作者 荆郭霞 《化肥设计》 CAS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我国在积极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这对化肥企业的发展来说造成一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化肥企业需要深入理解“双碳”目标下的新机遇,同时,利用这些机遇不断转变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耦合 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的法典构造
15
作者 王宗涛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是环境法基本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法典构造而言,首先,需要明确该制度的入典动因;其次,应对既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法律规范进行全面梳理,揭示其与环境法典编纂之间的抵牾所在,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是环境法基本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法典构造而言,首先,需要明确该制度的入典动因;其次,应对既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法律规范进行全面梳理,揭示其与环境法典编纂之间的抵牾所在,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作用场域的不同,从内外两个维度锚定其功能定位,为后续该制度的法典表达提供基本指引;最后,就其入典路径予以说明,可在遵循法典编纂“总则—分编”的体例模式下,采用“一体三翼”的入典方式,借助“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有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在环境法典总则、分编的规范建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度 法典化表达 系统观理念 功能定位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府际协同的影响——以甘肃省为例
16
作者 高磊 乔明 黄慧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战略核心地位,全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府际协同、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等问题限制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本研究深入探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问题上的实际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战略核心地位,全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府际协同、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等问题限制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本研究深入探讨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问题上的实际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督察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激励、强化问责的方式,从而改善政府和企业行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府际协同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一图读懂|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7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一年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一年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工作报告 装机规模 绿色转型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生态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 近岸海域水质
下载PDF
关于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18
《中国发展》 2024年第1期5-5,共1页
根据2023年致公党中央开展对口安徽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实地调研,了解到以安徽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工作任务重、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艰巨、生态补偿等协同治理机制有待深化、绿... 根据2023年致公党中央开展对口安徽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实地调研,了解到以安徽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工作任务重、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艰巨、生态补偿等协同治理机制有待深化、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仍需进一步推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民主监督工作 生态补偿 生态保护修复 高质量发展 长江流域 协同治理机制 安徽省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实践与经验
19
作者 黄晓月 屈潇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存问题、赢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植树造林计划、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探索科学护林办法、颁发植树造林政策法规、宣传树木保护方法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在思想教...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存问题、赢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植树造林计划、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探索科学护林办法、颁发植树造林政策法规、宣传树木保护方法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在思想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法治思维、资源开发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陕甘宁边区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致公党中央对口安徽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调研报告(三)
20
作者 致公党中央调研组 侯鹏 《中国发展》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2023年6月上旬致公党中央成立调研组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合肥市开展“致公党中央对口安徽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调研。调研了解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依然很大、水环境质量... 为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2023年6月上旬致公党中央成立调研组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合肥市开展“致公党中央对口安徽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调研。调研了解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依然很大、水环境质量仍存在不稳定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依然存在等问题。建议安徽省下一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从根子上解决长江大保护所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推进长江流域整体性保护修复、持续改善和稳固水环境质量,统筹生态保护和全流域治理、推动巢湖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巩固治理成效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注重生态文化培育、提高社会公众对长江大保护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民主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