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鸟为媒,深挖生态环境报道“蓝海”
1
作者 钱增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4期65-66,共2页
随着观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观鸟群体日益扩大,各类新闻媒体刊登的鸟类新闻逐渐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应利用多年积累的社会公共资源,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撬动更多“观鸟+”资源,深挖生态环境报道“蓝海”。
关键词 鸟类新闻 生态环境报道 “观鸟+” 人文主义
下载PDF
及物性系统视域下China Daily生态环境报道的和谐话语分析
2
作者 吴晓露 吴汭漩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5期608-614,共7页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生态问题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生态学原理,以韩礼德提出的及物性系统以及黄国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研究假定及三大原则为理论基础,辅以语料库标注软件UAM Corpus Tool 6.2,对近三年China Daily中描写...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生态问题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生态学原理,以韩礼德提出的及物性系统以及黄国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研究假定及三大原则为理论基础,辅以语料库标注软件UAM Corpus Tool 6.2,对近三年China Daily中描写生态环境的100篇英文报道进行了和谐话语分析,以揭示该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是如何助力生态保护以及体现我国的生态思想。经过分析发现,我国生态环境英文报道主要通过及物系统下的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来构建中国生态环境思想且符合“以人为本”的研究假定及三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和谐话语分析 生态环境话语报道 China Daily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环境报道的内在张力与质量提升
3
作者 马梅 汪沛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31,共5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展开。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环境报道具有提供“事态之真”“意态之真”“情态之真”的意义,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契合,意在与人民实现共情、达成共识。高质量生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具体展开。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环境报道具有提供“事态之真”“意态之真”“情态之真”的意义,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契合,意在与人民实现共情、达成共识。高质量生态环境报道的内在张力,集中体现在呈现生态环境的“美好”意蕴、彰显生态环境的“建设”旨趣、凸显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向。生态环境报道的质量提升,要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践行“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也都是种树者”的美好生态环境理念;坚持“以内容为王”的战略定力,打造有态度、有高度、有锐度的生态环境报道;坚持“以技术为先”的呈现与传播,让“有意义”的生态环境报道更“有意思”,擘画和书写生态环境主流话语传播的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环境报道 内在张力
下载PDF
媒体融合下条漫助力河北生态环境报道“破圈”——以《条漫丨青头潜鸭安家记》为例
4
作者 吴培源 赵海江 《采写编》 2023年第1期4-5,14,共3页
生态环境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类型之一。作为公众获取重要环境信息的权威平台,让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理念通过作品通达受众、深植于心,成为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又一堂“必修课”。提到媒体融合必会提到网络传播,想讲好生态文... 生态环境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类型之一。作为公众获取重要环境信息的权威平台,让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理念通过作品通达受众、深植于心,成为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又一堂“必修课”。提到媒体融合必会提到网络传播,想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必须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而条漫这种顺序阅读、言简意赅、视觉呈现的形式,适合网络传播,能吸引受众聚焦,助力生态环境报道“破圈”纸媒,“闯”进网络圈。河北日报客户端制作团队主创的《条漫丨青头潜鸭安家记》,从选题到制作全过程以“传播力”为本,以产品思维进行内容选择、形式敲定、创作取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报道 条漫 传播
下载PDF
让绿色洒满上海传媒——评沪上三报的生态环境报道
5
作者 林涵 《新闻记者》 CSSCI 2002年第9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报道 上海 报纸 新闻报道 报道视角 建设性报道
下载PDF
主流媒体生态环境报道的框架与流变研究——基于三大主流报纸14年生态环境报道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吕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主流媒体通过新闻框架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建构,这一框架表现出主题多元、格局立体、版面专题化、区域差距较大等特点,折射了政府及社会主流议题的变迁。随着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主流媒体生态环境报道框架内部呈现出流变特征,更加注... 主流媒体通过新闻框架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建构,这一框架表现出主题多元、格局立体、版面专题化、区域差距较大等特点,折射了政府及社会主流议题的变迁。随着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主流媒体生态环境报道框架内部呈现出流变特征,更加注重建构绿色公共空间、保障公众话语权,淡化了政府工具色彩和宏大叙事风格,更加注重深度分析报道和传递人文关怀。与此同时,区域报道不平衡及对农村生态环境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仍是主流媒体亟待突破的一道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生态环境报道 新闻框架 议程流变
下载PDF
生态环境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7
作者 刘芋均 《东西南北》 2024年第9期113-115,共3页
本文研究了当前生态环境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评估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即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估方法单一、数据支撑体系亟待加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了认知度、满意度、参与度等维度。同时,提出了... 本文研究了当前生态环境宣传报道的传播效果评估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即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估方法单一、数据支撑体系亟待加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了认知度、满意度、参与度等维度。同时,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等。最后,在数据支撑方面构建了包含各类数据的支撑体系。通过上述优化策略的应用,以期对生态环境宣传报道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估与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宣传报道 传播效果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数据支撑
下载PDF
地方电视媒体生态环境报道的责任与担当——以岳阳电视台《岳阳新闻》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生态文明观的建立,是一个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博弈取舍过程,也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认知实践过程。地方电视媒体具有对周边环境的接近性优势,有利于围绕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抓住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岳阳电视台《... 生态文明观的建立,是一个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博弈取舍过程,也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认知实践过程。地方电视媒体具有对周边环境的接近性优势,有利于围绕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抓住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岳阳电视台《岳阳新闻》立足地域特色,关注生态热点、强化生态监督、讲好生态故事、做好生态加法,形成传播合力、提升传播效果,将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体现了地方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电视媒体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报道 责任 担当
原文传递
互联网时代下生态环境报道的框架和传播路径
9
作者 张子俊 《南方传媒研究》 2021年第6期46-51,共6页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大事,主流媒体如何做好报道?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笔者结合2018年至今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报道,阐述生态环境报道的新闻框架是如何建构的,以及这一框架如何设置议题和构建意义。而在互联网时代...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大事,主流媒体如何做好报道?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笔者结合2018年至今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报道,阐述生态环境报道的新闻框架是如何建构的,以及这一框架如何设置议题和构建意义。而在互联网时代,笔者认为还应重视社交媒体的关系传播,并基于不同渠道生产新闻文本,以连结更广泛的用户,以此对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起到更强的动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报道 新闻框架
原文传递
增强“四力”抓“活鱼”做实做深绿色文章——解析获奖作品《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
10
作者 龙鸿祥 芦玉琴 华鹏浩 《新闻论坛》 2023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如何将生态环境报道作深做实,推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作品?第3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通过践行脚力深耕基层,锤炼眼力独具慧眼,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小切口展现大成就,创作出具有“标本”意义... 如何将生态环境报道作深做实,推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作品?第3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舍弃八亿收入,换来鸥翔水美》,通过践行脚力深耕基层,锤炼眼力独具慧眼,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小切口展现大成就,创作出具有“标本”意义的好新闻,为生态环境报道的创作提供了崭新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生态环境报道 舍弃八亿收入 换来鸥翔水美 守正创新
下载PDF
以建设性报道讲好生态文明故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超 《新闻战线》 2023年第5期71-73,共3页
做好生态环境报道,要坚持客观真实与导向立场的有机统一,通过融入建设性解决方案,形成生态环境监督报道的特有模式;强调仪式化,注重宏观叙事与微观表达创新;巧用网络直播,促使公众由旁观者转向行动者。在科学理性告知公众“是什么”的... 做好生态环境报道,要坚持客观真实与导向立场的有机统一,通过融入建设性解决方案,形成生态环境监督报道的特有模式;强调仪式化,注重宏观叙事与微观表达创新;巧用网络直播,促使公众由旁观者转向行动者。在科学理性告知公众“是什么”的基础上,以理以情向公众解释“为什么”,引导提出“怎么做”,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 生态环境报道 建设性新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