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指数在防沙治沙成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闫德仁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1期75-77,83,共4页
采用数量化方法评价防沙治沙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参考生态环境指数(EI)方法,紧密结合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指标,构建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指数(EIC)评价的指数体系。结果表明,选择沙化土地面积逆转指数、林草资源面积指数、... 采用数量化方法评价防沙治沙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参考生态环境指数(EI)方法,紧密结合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指标,构建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指数(EIC)评价的指数体系。结果表明,选择沙化土地面积逆转指数、林草资源面积指数、林草固沙植被盖度指数和生物丰富度指数,能够客观评价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发现沙化土地面积逆转和林草资源面积增加对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状况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EIC方法评价防沙治沙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防沙治沙 生态环境状况 评价指数体系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测度的理论分析
2
作者 张运 钟葳 《好日子》 2019年第8期00001-00001,00003,共2页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运行的内外部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是对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经过综合评价而高度凝练与集成的综合指数。文章界定了相关理论概念,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测度的现有不足...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运行的内外部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是对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经过综合评价而高度凝练与集成的综合指数。文章界定了相关理论概念,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测度的现有不足,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指数构建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并阐述了指数构建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指数 测度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新生态环境指数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彩霞 杨帆 胡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5,53,共5页
针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获取困难、评价标准各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生态环境指数(NEI),即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干度指标、湿度指标及空气质量指数综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确定权重。结果表明,NEI的指... 针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获取困难、评价标准各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生态环境指数(NEI),即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干度指标、湿度指标及空气质量指数综合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确定权重。结果表明,NEI的指标选取和结果均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EI)具有较强可比性。但NEI指数具有结果量化、可视化及实时化的特点,对于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主成分分析 遥感技术 生态环境评价
下载PDF
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指数提取与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文 《智能城市》 2020年第15期45-46,共2页
文章以湘潭县1999年和2019年的Landsat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湘潭县生态环境指数进行提取和评价.结果表明湘潭县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整体较高,且2019年较1999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县西北区域尤为明显.
关键词 LANDSAT 遥感 生态环境指数 湘潭县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之生态环境指数分析研究
5
作者 陈笑峰 潘星 +1 位作者 何静 陈思思 《城市地理》 2017年第2X期93-95,共3页
本文通过《攀枝花市尾矿库生态影响与万年沟尾矿库风险安全监测综合统计分析》项目研究了基于格网的生态环境指数计算算法,利用Arcgis Engine进行开发,实现了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功能,为监测报告编写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综合统计分析数据。
关键词 ARCGIS 地理国情 综合统计分析 生态环境指数分析
下载PDF
基于RSEI指数的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章程焱 杨少康 +3 位作者 董晓华 赵程铭 薄会娟 刘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6-363,共8页
为准确、及时地获取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演变格局,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通过计算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5—10月的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及干度(NDSI)4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为准确、及时地获取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演变格局,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通过计算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5—10月的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及干度(NDSI)4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出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SEI,并对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 4个指标在第1主成分(PC1)上的平均贡献率为71%,表明依据这4个指标在长江上游流域构建RSEI是可行的;(2)长江上游流域RSEI整体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增加速率为1.1×10^(-3)/a,具体可细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快速增长期(2000—2010年),其速率为5.9×10^(-3)/a,以及增速放缓期(2010—2020年),其速率为3.9×10^(-3)/a;(3)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以优和良为主,且表现为南部比北部好及东部比西部好的空间分布格局;(4) 2000—2010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改善面积占34.7%,2010—2020年改善面积与退化面积接近,两者仅差1.3%左右;(5) 2000—2020年长江上游流域RSEI变化趋势为正的像元面积占长江上游流域总面积的64.7%,其中显著退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嘉陵江下游地区;(6)生态环境质量主导自然影响因子在2000年为热度>绿度>湿度>干度;2010年依次为绿度>热度>湿度>干度;2020年依次为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综上,利用GEE平台能快速、准确地监测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近21年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改善态势,但针对嘉陵江下游生态退化现象需要引起政府重视,尽快提出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防止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 长江上游流域 时空特征 Google Earth Engine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7
作者 周振宏 周敏 +3 位作者 刘东义 胡琦 汤伟宏 王诗琪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 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网格单元分析方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人造地表对耕地的侵占;(2)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最高达到55.29%,人造地表用地的变动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大,生态价值贡献率为28.20%;(3)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4)耕地向森林及草地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森林转向耕地及耕地转向人造地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2010—2019年间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李世杰 冯徽徽 +2 位作者 王珍 杨卓琳 王姝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洞庭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区,开展其生态环境状况定量监测与评价是进行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及治理的先决条件。该文采用2010—2019年MODIS遥感数据产品,基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指标构建了洞庭湖流域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e... 洞庭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区,开展其生态环境状况定量监测与评价是进行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及治理的先决条件。该文采用2010—2019年MODIS遥感数据产品,基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指标构建了洞庭湖流域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19年洞庭湖流域绿度指标呈增长趋势,湿度指标呈下降趋势,而干度和热度指标变化较为平稳;②洞庭湖流域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较好,RSEI多年均值为0.58,并呈波动增长,空间上则表现为西部优于东部、四周优于中部的分布格局;③降水、气温、高程以及土地覆盖与RSEI均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林地RSEI(0.65)最高,建筑用地RSEI(0.31)最低;在流域2种主要土地转化类型中(草地→林地、耕地→草地),“草地→林地”转化有助于促进区域生态环境(ΔRSEI=0.0025,贡献率为46.3%),而后者则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ΔRSEI=-0.0004,贡献率为44.44%)。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把握流域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辅助开展科学的土地规划与生态环境治理,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 MODIS数据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洞庭湖流域
下载PDF
2000—2020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
9
作者 向万淋 姬翠翠 周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110,共6页
客观综合地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现今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三峡库区自蓄水后,生态环境就变得比较脆弱,因此评价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十分必要。基于2000、2010、2020年的遥感数据,结合生态环境指数(EI)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构... 客观综合地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现今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三峡库区自蓄水后,生态环境就变得比较脆弱,因此评价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十分必要。基于2000、2010、2020年的遥感数据,结合生态环境指数(EI)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构建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构建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实现三峡库区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精度可靠。2000—2010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而2010—2020年呈现上升趋势,2000—2020年整体上表现为上升趋势。空间上,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和东南部的巫溪县、宜昌县、兴山县、石柱县和巴东市等;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长江沿岸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指数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分析
10
作者 吴建平 《低碳世界》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类型的角度出发,以某市为例,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该市生态文...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类型的角度出发,以某市为例,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该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进行系统化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生态文明 文明示范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多尺度研究——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花 丛中笑 王治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19-2530,共12页
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例,基于2000、2005、2010、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三生空间转型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的方法,对黄河流域山东段15年间三生空间转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引起的多尺度生态环境效应进... 以黄河流域山东段为例,基于2000、2005、2010、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三生空间转型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的方法,对黄河流域山东段15年间三生空间转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引起的多尺度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黄河流域山东段主要转型表现为生态、农业生产用地面积下降,分别下降296879.56,165978.6hm^(2),工业生产、生活用地面积上升,分别上升139285.99,323572.17hm^(2);生态环境效应变化明显区域集中于滨州市、东营市沿海区域与济宁市南四湖区域,其中其他生态用地、草地生态用地、水域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工业生产用地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共占总变化面积的11.99%;济南市、泰安市、济宁市生态贡献率变化最为明显,在3个阶段中,济南市3个阶段分别为0.0085,-0.0971,-0.0082,泰安市分别为0.0379、-0.0967、-0.0109,济宁市分别为0.0466、-0.0845、-0.0158;草地生态用地向农业生产用地转换是带来负效应的主要原因,三期负效应生态贡献率占比为55.09%、22.87%、15.31%,水域生态用地的流入是带来正效应的主要因素,三个阶段的生态贡献率分别为79.56%、60.31%、3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贡献率 生态环境效应 多尺度 黄河流域山东段
下载PDF
湖南省“三生空间”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
12
作者 陈坚 李涛 +2 位作者 赵燕萍 王宽 李晟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2-71,共10页
【目的】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导致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三生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研究“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及生态环境质量,可为“三生空间”用地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200... 【目的】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导致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三生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研究“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及生态环境质量,可为“三生空间”用地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转移矩阵和重心转移分析湖南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功能转型的时空变化及其特征,采用基于专家评分法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估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测度,结合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定量分析湖南省2000-2020年“三生空间”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1)2000-2020年湖南省“三生空间”中农业生产空间、林地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总体呈减少趋势,以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相互转换为主。(2)生产空间中工矿生产空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32 853.9 m),转移距离最小的为农业生产空间(587.53 m)和林地生态空间(523.01 m)。(3)研究期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先降后升,整体下降约6.7%。在空间上呈“西高北低,由北向南逐步提升”的分布格局。【结论】“三生空间”的数量与空间变化,影响了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林地生态空间转为农业和工矿生产空间、城镇生活空间是前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等生态用地,是后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生态贡献度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下载PDF
基于RSEI的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评价
13
作者 邢栋 何浩 +3 位作者 谢贵臣 周子祺 何超然 李隆基 《城市勘测》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针对乌鲁木齐市2013年~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力问题,通过对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RSEI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实现了对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控制与评估工作,实验结果表明:2013-2021年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经历了既有恶化又有... 针对乌鲁木齐市2013年~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力问题,通过对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RSEI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实现了对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控制与评估工作,实验结果表明:2013-2021年乌鲁木齐生态环境经历了既有恶化又有改善的起伏状态,总体得到改善;2015-2017年存在较大程度恶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结果为之后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与环境数据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 乌鲁木齐市 时空变化 城市扩张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时空演变研究
14
作者 常屹冉 嘎毕日 +1 位作者 赖其力孟格 那日顺 《北京测绘》 2023年第5期706-711,共6页
以内蒙古及其12个盟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开展了生态分类、植被覆盖度和净初级生产力参数反演工作,定量分析1990—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系统格局与结构、生态质量状况时空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25年间生态质量呈... 以内蒙古及其12个盟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开展了生态分类、植被覆盖度和净初级生产力参数反演工作,定量分析1990—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系统格局与结构、生态质量状况时空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25年间生态质量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2000年以来的生态工程对地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但2010年后生态改善情况有所减缓。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长期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系统格局与结构 时空演变 生态环境指数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三生用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凯迪 袁琳 +1 位作者 胡晓 孙晓芳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5期94-102,共9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之间的转化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协调利用产生较大影响。基于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地学信息图谱、生态环境综合评...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之间的转化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协调利用产生较大影响。基于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地学信息图谱、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8年三生用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呈增加趋势,生产用地呈减少趋势。三生用地空间变化以生产用地转变为生活用地为主,同时存在生产用地转变为生态用地;(2)从空间分布上看,东部及北部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好,西南部状况较差,从数量上看总体呈现转好态势;(3)在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区,生活用地的增加比率相对较高、生态用地减少;相反,在生态环境质量变优区,生活用地的增加比率相对较低、生态用地面积增加。结果可为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时空变化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赣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16
作者 卢涛 金国钢 张德富 《电子世界》 2020年第10期96-97,共2页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SEI)集成了湿度、温度、干度、热度四个维度信息,能有效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以赣州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影像,基于RSEI对赣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赣州生态指数均值为0.6643,整体城市生... 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SEI)集成了湿度、温度、干度、热度四个维度信息,能有效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以赣州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影像,基于RSEI对赣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赣州生态指数均值为0.6643,整体城市生态状况良好,生态质量优、良等级总面积占72.46%,生态质量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各城区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指数 生态质量 生态环境状况 赣州
下载PDF
输变电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模研究
17
作者 杨丹 李金阳 +2 位作者 杜思颖 侯国彦 任昊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输变电工程项目修建完成后,需要制定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修复破坏的环境,研究一种输变电建设项目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模型。围绕输变电工程划定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边界为研究区域。计算生态环境指数,结合博弈论理论,计算综合权重。... 输变电工程项目修建完成后,需要制定生态环境修复措施,修复破坏的环境,研究一种输变电建设项目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模型。围绕输变电工程划定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边界为研究区域。计算生态环境指数,结合博弈论理论,计算综合权重。对照影响程度评定等级表,得出输变电建设项目对于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输变电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平均指数在不断下降,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在不断加深,最后达到高等级的影响程度,生态环境恶化达到了预警警戒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建设项目 周边生态环境 权重计算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影响模型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敏感度及景观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18
作者 张奇 文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5,152,共11页
【目的】促进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公园景观建设成效,助力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和提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方法】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2010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聚集度、分维数倒数、斑块密度、植被覆盖指数、生态... 【目的】促进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公园景观建设成效,助力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和提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方法】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2010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聚集度、分维数倒数、斑块密度、植被覆盖指数、生态适宜度、生态环境类型敏感度为关键指标,利用指数模型和景观分布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及景观分布现状。【结果】1)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排序由大至小依次为:人类活动、植被景观、地形条件、地表水系、综合生态环境、风景资源。2)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整体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敏感等级以轻度为主。3)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景观分布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斑块数量及Shannon’s多样性均出现显著缩小趋势,聚合度指数则呈上升态势。【结论】现阶段,我国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虽略有提升,但整体仍保持在轻度敏感状态。地势相对平坦、人类活动频繁是造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应注重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创新生态产品体系,发挥要素引擎力量,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赋能区域生态优化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助力我国经济因绿而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国家公园 生态环境敏感度指数 景观分布格局 GIS 风景资源
下载PDF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伟 朱孔来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165,共7页
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偏重经济、社会因素,而真正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所占权重和比例偏少,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重点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qu... 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偏重经济、社会因素,而真正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所占权重和比例偏少,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重点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和"环境资源"等,共计25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计算了全国31省市的生态环境指数,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各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指数略高于全国均值,上游的青海、下游的江苏和上海得分偏低,云南、四川、江西和西藏表现较好,重庆、湖北、湖南和安徽位于全国中游水平。依据各地的得分及其在各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熵权 模糊评价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恒亮 韦原原 +1 位作者 赫晓慧 罗清元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447,共4页
根据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在县域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区域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面积较多,但土地利用的整体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在县域尺度上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区域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面积较多,但土地利用的整体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整个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中线工程施工以来,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南水北调中线地区 生态环境指数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