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分析
1
作者 吴建平 《低碳世界》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类型的角度出发,以某市为例,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该市生态文...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类型的角度出发,以某市为例,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该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进行系统化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生态文明 文明示范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合肥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廖晋一 苏涛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1期102-105,共4页
生态环境是评价城市的重要指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为城市的环境规划治理提供参考。本文利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五项指数加权求和得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生态环境是评价城市的重要指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为城市的环境规划治理提供参考。本文利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五项指数加权求和得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以2013年与2016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定量描述合肥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良好,平均EI值均大于60,生态优良的区域占35%;位于中心城区的包河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平均EI值相对较低,周边的巢湖市、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平均EI值较高;合肥市2016年的EI值较2013年有所下降,但整体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GF-1/WFV NPP/VIRS PM2.5 合肥市
下载PDF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在规划环评现状评价中的应用——以鸳鸯湖矿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蕾 郭欣 《甘肃科技》 2010年第14期32-34,共3页
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以鸳鸯湖矿区规划环评为实例,论述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在规划环评生态现状评价中的应用,从量化的角度说明评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规划环评 生态现状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2015—2019年烟台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华 张聪 陈静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并辅以环境统计数据,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对2015—2019年烟台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15—2019年烟台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较“十二五... 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并辅以环境统计数据,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对2015—2019年烟台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15—2019年烟台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较“十二五”末略微改善,均达到良好级别。各区、市、县生态环境质量均为良好,长岛和牟平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各区、县前列,莱阳、蓬莱和栖霞生态环境质量与“十二五”末相比无明显变化,其他区县生态环境质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烟台
下载PDF
嘉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及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建林 李莉 +3 位作者 浦国佳 金雅薇 马艳玲 苏营营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0期206-208,共3页
针对嘉兴市2017年和2018年的生态环境EI指数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7~2018年,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均为良,指数分别为64.4和62.7,影响嘉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原因为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偏低,而污染负荷指数较高。为此,... 针对嘉兴市2017年和2018年的生态环境EI指数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7~2018年,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均为良,指数分别为64.4和62.7,影响嘉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原因为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偏低,而污染负荷指数较高。为此,提出了在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注重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继续深化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推进结构减排工作;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土地利用类型 嘉兴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6
作者 高勤 张惠娟 +3 位作者 李薇薇 赵智亮 李滨 杨云升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10期111-120,共10页
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硬性指标,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功的前提条件。在对河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要求,选取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河北省在生态文... 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硬性指标,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功的前提条件。在对河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要求,选取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河北省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中的对策建议,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生态文明 示范创建 河北省
下载PDF
宁波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7
《宁波经济丛刊》 201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宁波市
下载PDF
近20 a衡邵娄干旱走廊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研究
8
作者 张沛 陈吟 +3 位作者 赵伟明 邓晓雅 盛东 王燕云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4期59-65,共7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为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成因与驱动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衡邵娄干旱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为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成因与驱动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衡邵娄干旱走廊200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衡邵娄干旱走廊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94.22%,但近20 a来林地与耕地面积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增长导致城镇化加速,造成了建设用地的面积激增,占用了大量耕地和林地。同时,干旱缺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区域耕地面积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因素作用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从“优”降为了“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土地利用转移 衡邵娄干旱走廊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正枫 李进喜 +1 位作者 梁靓 王明明 《甘肃地质》 2022年第3期73-79,共7页
为评价兰州市的生态保持和恢复情况,本文以兰州市地理数据库、遥感影像、行政区划数据为基础,依托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手段重点对兰州市植被、水域、农田、建筑用地、大气环境等生态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并形成城市生态环境定期监测,为政府... 为评价兰州市的生态保持和恢复情况,本文以兰州市地理数据库、遥感影像、行政区划数据为基础,依托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手段重点对兰州市植被、水域、农田、建筑用地、大气环境等生态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并形成城市生态环境定期监测,为政府部门制定生态环境决策提供依据。对兰州市2018—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监测期间兰州市生态环境指数由42.47增长到46.78,兰州市环境质量有逐渐变好的趋势;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值都得到了提升;污染负荷指数则呈现小幅度下降的趋势,表明兰州市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遥感数据处理 生态环境评价 兰州市
原文传递
RS和GIS支持下的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述军 柴微涛 周万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四川省...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四川生态环境分为5级,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盆地好于山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四川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四川省
下载PDF
综合治理前后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沛 徐海量 +2 位作者 杜清 赵新风 凌红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4-178,184,共6页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针对和田河流域在综合治理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问题,以1990年、2000年、2010年7—8月份三期的Landsat-TM和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为依据,借助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针对和田河流域在综合治理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问题,以1990年、2000年、2010年7—8月份三期的Landsat-TM和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为依据,借助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综合治理前后林草地面积及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1)综合治理后,天然林草地面积减少幅度加大,人工林地面积快速增加;(2)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下降幅度分别为0.1%和1.19%;(3)耕地大面积的扩张是天然林草地面积减少和生态环境状况变差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地面积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耕地扩张 和田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楠 张华 +1 位作者 张琳 杨俊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解译数据、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为... 运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解译数据、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为依据,对大连市2000年和2005年各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各区县200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40.29~75.04,而2005年的EI为41.16~76.61,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普兰店市和金州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变化幅度为5~10;瓦房店市和旅顺口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略微变好,变化幅度为2~5;庄河市、长海县和大连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变化幅度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动态监测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综合评价 大连市
下载PDF
长白山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万斌 尚颖 +2 位作者 刘景帅 高凯 王黎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0年、2005年和2009年旅游景区EI值均大于75,生态环境为优;与1960年比2,005年和2009年EI值分别减小0.99和1.50,生态环境逐年变差,并呈加剧之势I;bio、IvegI、ero和...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0年、2005年和2009年旅游景区EI值均大于75,生态环境为优;与1960年比2,005年和2009年EI值分别减小0.99和1.50,生态环境逐年变差,并呈加剧之势I;bio、IvegI、ero和Ienv值均分别减小1.43、0.87、1.04和5.05,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在下降、土地退化加快和环境质量在下降I;env值下降幅度最大,环境质量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旅游承载力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波 朱康文 +1 位作者 李建辉 杨春华 《环境影响评价》 2016年第3期87-92,96,共7页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与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现:林地和耕地转为人工用地的面积最大;景观层面,除CONTAG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呈增加趋势;类型层面,耕地、林地、水域、人工用地和未利用地的NP指数、PD指数和ED指数...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与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现:林地和耕地转为人工用地的面积最大;景观层面,除CONTAG指数外,其他指数均呈增加趋势;类型层面,耕地、林地、水域、人工用地和未利用地的NP指数、PD指数和ED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耕地、水域、人工用地和未利用地的CONNECT指数呈现下降趋势;EI_B值、EI_V值和EI_R值表现出上升趋势。研究期间,景观格局趋于复杂,破碎化程度加剧,整体连通性有所增加,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呈改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状况变化与重庆市城市发展政策、城市扩张方式、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转移矩阵 景观指数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下载PDF
辽中南城市群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问青春 卢雁 +1 位作者 董贵华 何立环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以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评价指标,对辽中南城市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辽中南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且变化不明显,空气质量达标率和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变化是影响部分城市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 以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评价指标,对辽中南城市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辽中南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且变化不明显,空气质量达标率和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变化是影响部分城市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辽中南 城市群 环境质量
下载PDF
2000〜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饶丽 周利军 +1 位作者 曾红娟 李思源 《四川环境》 2021年第5期102-107,共6页
采用生态环境部2015年新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分析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北京市生物丰富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指数等生态环境状况分指数的变化,分实际区县数量和等效区县数量评... 采用生态环境部2015年新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分析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北京市生物丰富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指数等生态环境状况分指数的变化,分实际区县数量和等效区县数量评价2000-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按照市区实际数量和等效数量,2000-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情况存在一定差别。总体上来说,2000~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有明显的变好趋势,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主要发生在2000-200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趋势
下载PDF
山西省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若仪 李雅忠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5期20-22,25,共4页
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阐述了基础数据及研究方法,依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技术规范,利用2008—2013年山西省遥感解译数据和地面调查统计数据,评价分析了山西省及11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 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阐述了基础数据及研究方法,依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技术规范,利用2008—2013年山西省遥感解译数据和地面调查统计数据,评价分析了山西省及11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3年山西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处于一般级别且在逐步好转,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山西
下载PDF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强 陆荫 +1 位作者 杨青 张正煜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6期24-25,共2页
指出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水源补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对2017年甘南藏族自治州1市7县进行了遥感监测,获取了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 指出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水源补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对2017年甘南藏族自治州1市7县进行了遥感监测,获取了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指数计算,得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1市7县2017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结果表明:2017年甘南藏族自治州1市7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63.56~72.89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全部属于“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甘南 藏族自治州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年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海鹏 许庆杰 +1 位作者 李明阳 乌日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5期51-53,共3页
通过计算锡林郭勒盟全盟及各旗县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统计分析生态环境状况年度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14年,全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较2010年和2013年,全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均无明显变化,各旗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趋势不同,锡林郭勒... 通过计算锡林郭勒盟全盟及各旗县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统计分析生态环境状况年度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14年,全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较2010年和2013年,全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均无明显变化,各旗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趋势不同,锡林郭勒盟2010年~2014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主导因素为植被覆盖度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年度变化 主导因素
下载PDF
“十三五”以来我国生态质量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贵华 王业耀 +3 位作者 于洋 刘海江 王刚 罗海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采用多源卫星影像融合遥感监测技术,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利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环境限制指数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面积加权平均实现尺度转换,采用一... 采用多源卫星影像融合遥感监测技术,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利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环境限制指数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以面积加权平均实现尺度转换,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斜率(θslope)分析“十三五”以来我国生态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生态质量状况优良、一般、较差的国土面积占比分别为46.6%、22.2%、31.2%。2016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幅度为0.24,其中北京、河北、辽宁、上海、宁夏等省份的增加趋势比较显著,对应的θslope分别为3.01、1.02、1.04、1.89、1.24。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略微增加、明显增加、显著增加的县域数量分别为271、545、287个,面积占比分别为10.5%、19.8%、5.5%,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黄土高原、三江源地区、秦岭山地、东部平原地区以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其中:黄土高原、三江源等地区生态质量提升主要是因为上述地区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后,整体绿化程度明显改善,林草等生态用地恢复面积显著增加;东部平原地区生态质量提升主要是因为我国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后,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水、气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系统胁迫压力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县域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