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综合性规划分析
1
作者 欧阳君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9期118-120,共3页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与利用城市的生态环境资源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城市是一个以人群聚集和活动为中心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城市生态...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与利用城市的生态环境资源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城市是一个以人群聚集和活动为中心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规划设计,既是一件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本文对城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综合性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资源 保护利用 综合性规划
下载PDF
坚守青藏高原 攻克冻土难题——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俞祁浩
2
作者 《中国教工》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系统研究了冻融灾害孕育和致灾机理,完善了冻土工程长期稳定理论,构... 俞祁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系统研究了冻融灾害孕育和致灾机理,完善了冻土工程长期稳定理论,构建了冻融灾害防控保障技术体系,为我国冻土工程理论发展和引领国际冻土工程技术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1.4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资源 冻土工程 科技难题 科研一线 致灾机理 冻土区 博士生导师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一行专家 赴省水科院调研
3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8月3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明义、副主任斐万胜等专家一行赴省水科院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调研。张明义一行先后参观了省水科院工程冻土重点实验室、水利新技术试验室、国家级灌溉... 8月3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明义、副主任斐万胜等专家一行赴省水科院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调研。张明义一行先后参观了省水科院工程冻土重点实验室、水利新技术试验室、国家级灌溉试验站、节水展馆、科技成果展厅等,详细了解省水科院近年来有关冻土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对省水科院在水工建筑物抗冻害研究、水力学新技术研究和冻土观测试验条件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科学研究成果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水科院 生态环境资源 灌溉试验站 冻土工程
下载PDF
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隗合明 余明刚 +1 位作者 周军 李英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73-77,82,共6页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面对21世纪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矿业的基础地位仍必须加强,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同时还产生...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面对21世纪我国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矿业的基础地位仍必须加强,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同时还产生了环境的负面效应。如采矿、选矿、冶炼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石和尾矿)、废水和废气,对周围甚至更大范围的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包括重金属、侵蚀性物质、有毒化学物质及放射性污染。又如开矿需要剥离岩土和地表植被,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此外,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如地面坍塌、地面沉降、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泥、水土流失等。大量资料表明,有的地区因矿产资源开发而破坏、污染环境和造成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已抵消甚至超过了矿产经济效益,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解决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迄今未得到很好解决。根据目前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的问题和经验,笔者提出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的一体化思路。即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①建立绿色矿业开发模式,保证区域生态环境容量、社会价值与矿产开发规模、速度和经济价值的协调性;②实行生态环境有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资源 同步开发 绿色矿业
下载PDF
开发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资源影响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菊 房春生 +2 位作者 刘殊 于连生 杜尧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对开发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补偿价值的角度利用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补偿问题.该方法全面地评价了工程建设总体价值与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生态... 在对开发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补偿价值的角度利用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补偿问题.该方法全面地评价了工程建设总体价值与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生态环境价值损失在总体评价中的中心地位.文中提出了生态环境可行性指标a作为判断建设项目可行性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可持续发展 补偿价值 价值分析 建设工程
下载PDF
深圳笔架山公园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廖文波 王勇军 +2 位作者 康杰 金建华 崔大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82-91,共10页
深圳笔架山公园位于深圳福田区北部,面积146hm2。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地貌以低山为主,出露的地层震旦系地层;植被以次生人工林主;野生维管植物129科382属563种,栽培植物88科262属409种,其中有药用、食用、景观植物资源等,重... 深圳笔架山公园位于深圳福田区北部,面积146hm2。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地貌以低山为主,出露的地层震旦系地层;植被以次生人工林主;野生维管植物129科382属563种,栽培植物88科262属409种,其中有药用、食用、景观植物资源等,重要的资源植物有山苍子、鱼腥草、草珊瑚、余甘子、阔叶猕猴桃、蕨、绿苋菜、黄鹌菜、山莴苣、铁线蕨、酒饼叶、绒楠、假苹婆、紫玉盘等。野生动物区系方面,有昆虫14目、100科、340属、437种;两栖类4科、5属、9种;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鸟类81种,隶属12目、31科、58属;兽类13种,隶属5目、9科、10属。笔架山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包括地貌,水体,植被等景观资源,景观多样性极具特色,由3个特色部分组成:山地森林;传统园林;中部是山体至山麓至草坪的过渡带。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自然风格、生态风光相结合的特点。自然景观分可划分为2大片区,即: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调查问卷表明游客对公园的状况基本满意,同时提出了很多的宝贵建议,为公园的进一步规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笔架山公园 生态环境资源 综合生态评价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华丽 张建强 贺志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913-6914,6926,共3页
以自然资源补偿价值为依据,对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是水文环境的变化。该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会导致减水河段鱼类资源生产损失。运用生产力变化法核算出主要因子的价值损失... 以自然资源补偿价值为依据,对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是水文环境的变化。该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会导致减水河段鱼类资源生产损失。运用生产力变化法核算出主要因子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减水河段水环境变化导致的鱼类资源损失至少为80万-12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减水河段 生态环境资源 价值核算 锦屏二级水电站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庆普 胡运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5-97,共3页
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张庆普,胡运权一、问题的提出自然资源是组成生态环境的资源要素,生态环境是由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要素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环境本身也是自然资源,一般可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统称为生态... 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张庆普,胡运权一、问题的提出自然资源是组成生态环境的资源要素,生态环境是由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要素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环境本身也是自然资源,一般可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统称为生态环境资源。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要以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资源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 一般人类劳动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容量 必要劳动时间 负价值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定价与补偿机制设计:一种实物期权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汤吉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如果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完全可逆性,那么就不会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正是由于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显著的不可逆性,沉淀成本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需要考虑期权价值对生态环境资源定价的影响,从而发现资源定价的根本原则在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中需要包括期权价值,特别是资源消耗导致未来资源消耗的减少。否则,由于期权价值没有进入生态环境资源价格里,很容易造成过度或掠夺开采生态资源。因此,合理的生态环境资源定价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补偿机制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也是市场完善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沉淀成本 期权价值 补偿机制
下载PDF
推进“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资源目标协同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丛晓男 王丽娟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2年第21期33-36,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双碳”战略实施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节约利用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应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把握减污降碳相互协同、降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双碳”战略实施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节约利用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应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把握减污降碳相互协同、降碳增汇与生态保护相互耦合、降碳与资源循环节约利用相互促进三大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双碳”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资源产生的新的负面影响,加快建立从目标协同到措施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的完整协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双碳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资源 协同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商品化及其市场化运作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同新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4,共4页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法规政策、实施方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思考。认为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生态环境资源的无价及非市场管理是造成生态环境资源掠夺式消费、建设成效低、国家相关...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法规政策、实施方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思考。认为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生态环境资源的无价及非市场管理是造成生态环境资源掠夺式消费、建设成效低、国家相关法规难以落实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实现生态环境资源有价化、商品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交易,按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管理是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并从生态环境的生产、消费、管理诸方面对户农、企业、政府等不同利益主体的交易行为和相应的政策法规等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商品化 市场化运作管理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竹林生态环境资源分析及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卫华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长期以来,竹林的旅游开发价值局限在观光游览、科普教育等方面,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森林生态环境资源是当今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竹林同样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了竹林植物精气含量高、空气... 长期以来,竹林的旅游开发价值局限在观光游览、科普教育等方面,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森林生态环境资源是当今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竹林同样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了竹林植物精气含量高、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的特点,并提出了三点竹林生态环境资源的旅游开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生态环境资源 旅游 植物精气 空气负离子
下载PDF
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的集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阳立军 俞树彪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年第10期38-42,共5页
海洋开发战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在海洋开发过程中需维持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实施海洋开发的集成战略。同时,在海洋开发的集成战略的指导下,... 海洋开发战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在海洋开发过程中需维持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实施海洋开发的集成战略。同时,在海洋开发的集成战略的指导下,提出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开发 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系统 集成战略 可持续发展模式
下载PDF
西藏发展战略新论——论西藏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绒巴扎西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2,共8页
迄今为止,西藏的产业开发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这一战略由于背离了西藏的分工优势,而未能取得预期的开发效果。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证了西藏实施生态环境... 迄今为止,西藏的产业开发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自然资源转换型战略。这一战略由于背离了西藏的分工优势,而未能取得预期的开发效果。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证了西藏实施生态环境资源转换型发展战略的现实性、必要性以及所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态环境资源 分工优势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理论的河北省保定市生态环境资源核算及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娟 翟路萍 韦彩霞 《纳税》 2017年第13期62-63,共2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安全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评估生态环境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时,其重要方法为生态足迹,通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利用,可对生态环境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流量占用情况做出追踪。本文选取城镇化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安全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评估生态环境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时,其重要方法为生态足迹,通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利用,可对生态环境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流量占用情况做出追踪。本文选取城镇化背景,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探讨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环境资源核算及评价方法,旨在为其他省市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背景 三维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环境资源 核算 评价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观及其价值估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彭华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讨论了生态环境资源观和价值观问题,并对生态环境资源价值估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它的资源性是其价值产生的直接源泉,而人类劳动则是其价值形成的间接源泉.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由"自然价值"和"附加劳... 讨论了生态环境资源观和价值观问题,并对生态环境资源价值估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它的资源性是其价值产生的直接源泉,而人类劳动则是其价值形成的间接源泉.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由"自然价值"和"附加劳动价值"两大部分组成.文章还归纳了生态环境资源功能性价值的一般评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价值 估算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角度探析金融危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荧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6-52,共7页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本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系统(市场和政府)的偏失——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过程中的政策偏失的长期综合作用积累下,引起的生态环境资源配置...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本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系统(市场和政府)的偏失——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过程中的政策偏失的长期综合作用积累下,引起的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以及总量的失衡,引发了人类无限需求与以有限生态环境资源系统为基础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本文总结了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并探讨了其本质,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市场和政策失灵 生态环境资源
下载PDF
试论生态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市场的建设
18
作者 李雄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9-250,共2页
改革以行政手段规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传统方式,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资源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是新时期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创新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生成的生态环境资源价格,将生态环境资源的所有价值都体现在... 改革以行政手段规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传统方式,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资源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是新时期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创新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生成的生态环境资源价格,将生态环境资源的所有价值都体现在社会生产活动的环境成本之中,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与措施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权益交易 市场机制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多方位保护路径探析——基于海南省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调查分析
19
作者 李红燕 《新余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法制观念和生态保护观念淡薄、经济利益驱使是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要原因;行政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不严甚至失职滥权是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间接诱因;刑法保护法益偏失,造成司法惩治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范围较小、力度不够。保护生态环境资... 法制观念和生态保护观念淡薄、经济利益驱使是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要原因;行政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不严甚至失职滥权是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间接诱因;刑法保护法益偏失,造成司法惩治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范围较小、力度不够。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应从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增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做好生态环境资源的科学规划和适度开发,强化行政管理和执法,完善刑事立法,增强司法打击力度等多方位、多层面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生态环境资源 犯罪分析 资源保护路径
下载PDF
河南首家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在沁阳成立
20
作者 崔伍 《资源导刊》 2018年第23期49-49,共1页
11月9日,神农山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在沁阳市神农山景区举行揭幕仪式,同时,设立了神农山环境资源保护旅游巡回法庭。据了解,在旅游景区成立环境资源保护旅游巡回法庭在河南还是第一家。为加强对神农山景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焦... 11月9日,神农山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在沁阳市神农山景区举行揭幕仪式,同时,设立了神农山环境资源保护旅游巡回法庭。据了解,在旅游景区成立环境资源保护旅游巡回法庭在河南还是第一家。为加强对神农山景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沁阳市政府、市法院联合设立了神农山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旨在打造一个集生态法治教育、生态理念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平台,引导社会公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司法保护 沁阳市 河南 环境资源保护 中级人民法院 旅游景区 巡回法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