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中段天然油松林生态种对和功能群划分 被引量:6
1
作者 蔺雨阳 王得祥 +1 位作者 雷瑞德 雍小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6-51,共6页
利用20个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分析了油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及其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林生态种对有8个:山杨—栓皮栎、秦岭木姜子—黄连木、光皮桦—青杄、色木槭—刺叶栎、色木槭—铁杉、盐肤木—槲栎、梾木... 利用20个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分析了油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及其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林生态种对有8个:山杨—栓皮栎、秦岭木姜子—黄连木、光皮桦—青杄、色木槭—刺叶栎、色木槭—铁杉、盐肤木—槲栎、梾木—少脉椴、桦叶四蕊槭—青榨槭。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结果结合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将该区油松天然林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其中油松独立成为了生态关键种的种组。结合生态种对,把第4个生态种组近一步划分为4个功能群:"广泛伴生种"、"嗜热物种"、"嗜湿物种"和"潜在建群种",各功能群都具有明显的生态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能帮助解释物种对生态系统过程影响的机理。生态种对和生态种组两者结合分析植物功能群得出的结果合理,功能群之间的界定也比较清晰,符合各种群的生物学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功能群 生态种对
下载PDF
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聪琳 赵常明 +7 位作者 刘明伟 徐凯 徐文婷 熊高明 葛结林 邓滢 申国珍 谢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89-4903,共15页
为揭示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的种间生态联系及群落演替趋势,以小叶青冈+曼青冈群系20个主要木本植物的190组种对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位测定并区分生态位特化种和生态位泛化种以及种间联结性检验,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 为揭示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的种间生态联系及群落演替趋势,以小叶青冈+曼青冈群系20个主要木本植物的190组种对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位测定并区分生态位特化种和生态位泛化种以及种间联结性检验,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主要结果:(1)该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丰富,群落组成复杂,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的重要值(11.13%)和生态位宽度(58.3)均最大,占绝对优势,生态位宽度排序和重要值排序不一致,分布频度对生态位宽度影响较大。(2)将20种主要木本植物划分为生态位特化种(6种)、生态位泛化种(3种)、中性类群(11种),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资源利用差异以及生境适应性是影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3)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和相似度较高,生态位重叠指数总体略低,大部分物种对环境或资源需求相似,但相似度不高,种间竞争较弱,种间关系比较稳定。(4)主要木本植物总体正联结显著(P<0.05),χ^(2)检验、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均显示种间正联结作用占优势,但大多数种对联结不显著,物种趋于独立分布。(5)通过聚类分析,将20种主要木本植物划分三大生态种组:建群种组,共生种组和边缘种组。研究表明,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中后期阶段,群落发育较成熟,生态位分化、生境选择以及资源需求互补或互利是影响该群落物种共存的主要原因。研究阐明了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之间实际相互作用以及群落特征,为深入理解群落物种共存原因以及群落演替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间关系 生态 共存
下载PDF
从植物种群间联结性探讨生态种组与功能群划分——以尖峰岭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数据为例 被引量:48
3
作者 李意德 许涵 +5 位作者 陈德祥 骆土寿 莫锦华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6,共8页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结性的种对数约占总种对数的10%,绝大多数种对表现为弱联结性或无联结性,说明所调查的热带森林主要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通过物种间联结系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将32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和10个功能群,并提出各功能群物种的辨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群间联结性 生态 功能群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武夷山米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石德 聂森 +3 位作者 肖祥希 黄云鹏 林捷 高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以武夷山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测定与种间联结方法,分析了米槠种群乔木层25个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结果显示:米槠、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Merr.)、弯蒴杜鹃(Rhododendron... 以武夷山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测定与种间联结方法,分析了米槠种群乔木层25个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结果显示:米槠、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Merr.)、弯蒴杜鹃(Rhododendron henryi Hance.)和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lii Merr.)的生态位较大。群落生态位相似性和重叠性平均分别为0.36和0.42。优势种群间生态位低度重叠占71%,而高度重叠仅9.67%。乔木层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均发现相关性显著的种群占比较低,不显著种群占绝大多数,负联结种对大于正联结。根据主成分分析排序和种间联结关系分析结果,本研究将25个优势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总的来说,米槠群落总体呈相对稳定的阶段,多数种对呈不显著相关或无相关性,独立性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米槠群落 生态 间联结 生态
下载PDF
干旱区典型湖泊湿地主要植物生态种组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合玲 吕光辉 张辉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863,共6页
根据2007年7—9月新疆艾比湖湿地25种主要植被在47个调查样地的存在-缺失数据,应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研究了干旱区典型湖泊湿地内植物群落生态种组的划分,并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艾比湖湿地的主要植物种划... 根据2007年7—9月新疆艾比湖湿地25种主要植被在47个调查样地的存在-缺失数据,应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研究了干旱区典型湖泊湿地内植物群落生态种组的划分,并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艾比湖湿地的主要植物种划分为5个生态种组,各生态种组内的植物种之间具有相似的生境和生态位;NMDS是基于高维数据非线性迭代的降维排序方法,与传统的生态种组分析方法相比较,NMDS充分抽取了植被在样地内非线性集聚分布的信息,因而其种组划分结论更符合实际调查结果,也更为可靠、有效。研究结果从生态种组的视角为艾比湖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更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非度量多维标度 聚类分析 艾比湖湿地
下载PDF
巨桉人工林草本层优势种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种组的划分 被引量:16
6
作者 钟宇 张健 +3 位作者 杨万勤 吴福忠 冯茂松 刘泉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2,共7页
根据野外6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χ2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巨桉人工林草本层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草本层优势种种间联结性不强,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种的分布相对独立,呈负联结趋势,群落还处... 根据野外6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χ2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巨桉人工林草本层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草本层优势种种间联结性不强,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种的分布相对独立,呈负联结趋势,群落还处于演替之中,物种的组成还会发生变化。研究种间关系时,种间关联结合种间相关得出的结果较好。根据分析结果将16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生态种组内的种其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相似,而组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态种组的划分能为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层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草本层 间关系 生态
下载PDF
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不同生态种组光合能力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明 刘福德 +1 位作者 安树青 欧阳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581,共6页
种间关联性对于研究群落结构、演化及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进程。为了研究生态种组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在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在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3个演替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样地内测定群落的种... 种间关联性对于研究群落结构、演化及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进程。为了研究生态种组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在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在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3个演替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样地内测定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并利用种间联结性划分出生态种组;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量各生态种组在不同演替过程的最大光合速率(maximal photosynthesis rate,Pmax)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演替前期和演替中期样地的物种总联结性指数VR分别为1.038和1.232,树种间总体呈正联结,但不显著;演替后期样地的物种总体联结性指数VR为2.238,群落总体联结性呈显著正相关。群落总体正关联性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加强。每个演替阶段的种群可分为3个生态种组;第1生态种组内的物种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联结;第2生态种组中虽然个别种之间联结性不显著,但大多数物种两两之间也形成显著正联结,某些种与第1生态种组中的种形成显著负联结;第3生态种组内种对间两两彼此独立。各生态种组的光合能力随演替的进行而逐渐降低;第1生态种组演替前期的最大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中后期(P<0.05);第2生态种组前期的最大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后期(P<0.05)。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生态种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光合能力是决定生态种组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间联结 生态 光合能力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赤水河清香木群落主要树种种间关系与生态种组 被引量:5
8
作者 严令斌 余德会 +3 位作者 李鹤 安明态 喻理飞 袁丛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探明清香木群落中物种种间关系及生态种组构成,在对其进行群落生态学样方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方差比率(VR)法进行多物种间关联性测定与检验,运用积矩相关(Pearson)与秩相关(Spearman)对物种多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清香木... 为探明清香木群落中物种种间关系及生态种组构成,在对其进行群落生态学样方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方差比率(VR)法进行多物种间关联性测定与检验,运用积矩相关(Pearson)与秩相关(Spearman)对物种多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清香木群落处于植被演替早期阶段;(2)清香木与群落内多数物种形成显著正联结,种间协变测定的结果分析与此相符;(3)星座图呈现3个组团,据此将清香木群落中的优势种划分成3个生态种组并命名为共有种组(Mutual species group)、边缘种组(Marginal species group)和特征种组(Characteristic species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关系 间协变 生态 清香木 赤水河
下载PDF
汾河连伯滩湿地植被生态种组 被引量:13
9
作者 焦磊 张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根据42个野外样方调查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汾河连伯滩湿地21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合组平均法的聚类结果,对生态种组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在210个种对中,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共有1... 根据42个野外样方调查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汾河连伯滩湿地21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合组平均法的聚类结果,对生态种组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1)在210个种对中,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共有16个种对为正关联,1个种对为负关联;Pearson相关系数有20个种对为正相关,5个种对为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有34个种对为正相关,7个种对为负相关;2)在所有的种对中,大多数种对间表现为不显著关联,种间不显著相关,说明优势种群间生态位相对分离;3)综合种间关联、种间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将21个优势种划分成4个生态种组,分别是芦苇生态种组、赖草生态种组、白茅生态种组和野艾蒿生态种组,这4个生态种组反映了随水分条件变化连伯滩湿地植被群落的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伯滩湿地 FISHER精确检验 Pearson相关系数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组平均法 生态
下载PDF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生态种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和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7,共6页
采用实地测定、考察和生物统计等方法对我国 5个茸鹿优良品种 (品系 ) :双阳、长白山、西丰、清原和乌兰坝品种 (品系 )的自然地理概况、体形外貌、夏季被毛、体质量体尺、体尺指数、茸与茸尺、群体产茸性能等生态种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 采用实地测定、考察和生物统计等方法对我国 5个茸鹿优良品种 (品系 ) :双阳、长白山、西丰、清原和乌兰坝品种 (品系 )的自然地理概况、体形外貌、夏季被毛、体质量体尺、体尺指数、茸与茸尺、群体产茸性能等生态种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得出的大量数据资料表明 :5个茸鹿品种 (品系 )形成的产地都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饲料资源 ;夏季被毛颜色与色斑 ,鹿茸形态与特征 ,体型等存在差异 ;鲜茸平均单产以清原品系最高 ,乌兰坝品种的次之 ,二者属高产茸鹿品种 (品系 ) ;西丰品种、长白山品系和双阳品种的鲜茸平均单产接近 ,是梅花鹿中的高产品种或品系群 ;以鹿茸鲜干比为标准 ,鹿茸的肥嫩 :清原 >双阳 >乌兰坝 >长白山 >西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茸鹿 生态特征
下载PDF
蝗虫生态种及其指示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永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6-158,共3页
对我国荒漠、荒漠草原、山地草原、沼泽、绿洲、农田以及竹林、灌丛等不同栖境代表性蝗虫的形态表征以及蝗虫对栖境的地形、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的长期生态适应性进行多年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蝗虫生活型、生态种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指... 对我国荒漠、荒漠草原、山地草原、沼泽、绿洲、农田以及竹林、灌丛等不同栖境代表性蝗虫的形态表征以及蝗虫对栖境的地形、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的长期生态适应性进行多年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蝗虫生活型、生态种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指出蝗虫生态种对自然景观或生境的原貌兴衰与变迁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生活型 生态 指示
下载PDF
秦岭南坡旬河流域森林植被生态种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康慕谊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9,共11页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坡甸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地形海拔高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森林环境梯度区分指标,运用主分量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数学手段,在该流域内划分出9种不同生境(立地)类型。以...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坡甸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地形海拔高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森林环境梯度区分指标,运用主分量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数学手段,在该流域内划分出9种不同生境(立地)类型。以此9种生境类型为基准,对比林下植物种在各类型样地中的出现与否及其盖度特征,经反复调整,筛选出31种具生境指示意义的种子植物,并由此建立起相对应的9个生态种组。最后简要介绍了各种组的生境特征指示范围,以期为生产经营工作中野外识别不同生境类型提供帮助,推动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森林植被 生态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优势草本生态位及种间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金山 武帅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6,共12页
【目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是研究群落结构的主要方法,为研究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文以恢复13年(S1)、7年(S2)、6年(S3)和1年(S4)的4个火烧迹地草本植物优势种为研... 【目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是研究群落结构的主要方法,为研究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文以恢复13年(S1)、7年(S2)、6年(S3)和1年(S4)的4个火烧迹地草本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特征,计测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同时通过总体相关性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研究其种间关系,并划分生态种组。【结果】大披针薹草、小红菊和白莲蒿在各个恢复期的优势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总体相关性检验表明,S1为显著正关联,S2和S4为显著负关联,S3为不显著正关联。χ^(2)检验表明,S1、S2、S3和S4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2.33、0.69、0.84和0.63。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表明,S1的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而S2、S3和S4的正关联种对数小于负关联种对数。生态种组划分表明S1、S2、S3的优势种基本可以划分为以大披针薹草+小红菊、白莲蒿以及其他优势种为代表的3个生态种组,S4的10个优势种所划分的3个生态种组则主要以大披针薹草、小红菊和白莲蒿为代表。【结论】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研究表明,太行山南段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在恢复13年时稳定性最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火烧迹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共存、分布等相关机制,同时可为火烧迹地规划管理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配置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χ2检验 Spearman检验 生态
下载PDF
池塘浮游植物生态种组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国亭 周瑞昌 刘云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本文在对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池塘浮游植物根据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可划分为四个生态种组,生态种组A是一个环境适应能力强,但竞争力弱的类群;生态种组B的动态变化过程与水体中无机氮的含量密切相关;而生态种组C的动态... 本文在对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池塘浮游植物根据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可划分为四个生态种组,生态种组A是一个环境适应能力强,但竞争力弱的类群;生态种组B的动态变化过程与水体中无机氮的含量密切相关;而生态种组C的动态变化过程受水体无机氮含量影响较小;生态种组D是与生态种组A和B相抗衡的一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两个不同生态种藻胆蛋白抗癌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茜 张三润 塔娜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藻胆蛋白的抗癌作用,并与Chad湖钝顶螺旋S2的进行比较。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螺旋藻藻胆蛋白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胃癌细胞(M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S1、S2的藻胆蛋白对HepG-2的生长抑...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藻胆蛋白的抗癌作用,并与Chad湖钝顶螺旋S2的进行比较。方法:用MTT法分别测定螺旋藻藻胆蛋白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胃癌细胞(M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S1、S2的藻胆蛋白对HepG-2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7.6%、8.1%。S1与空白对照组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S2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S1与S2差异极显著(P<0.01)。S1和S2的藻胆蛋白对MGC-823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8.8%、62.5%。S1、S2与空白对照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S1与S2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1的藻胆蛋白对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大于S2;S1和S2对MGC-823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生态 藻胆蛋白 抗癌
下载PDF
论原生态音乐歌种“花儿”的旅游开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松梅 《发展》 200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原生态歌种"花儿"是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的山歌歌种。其传唱流域广,传唱区域跨省越省(区),传唱民族众多,具有开放性、多重性、交融性等特点,也成为极具特点的地域性音乐。对其进行活性文化保护与开发势在必行。而把其作为... 原生态歌种"花儿"是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的山歌歌种。其传唱流域广,传唱区域跨省越省(区),传唱民族众多,具有开放性、多重性、交融性等特点,也成为极具特点的地域性音乐。对其进行活性文化保护与开发势在必行。而把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既可以发展地方经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可以让其适应社会,在开发创新中继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文化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安徽省全椒县水稻-龙虾生态种养技术模式分析
17
作者 万全 郑高峰 +3 位作者 李友和 凌武海 王如峰 甘俊强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12期5-8,共4页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味道鲜美,市场需求不断上升。1929年引入中国后,经过几十年的扩散,表现出生长快、适应广等特点,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经济虾类[1-2]。 安徽省是小龙虾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2013年安徽...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味道鲜美,市场需求不断上升。1929年引入中国后,经过几十年的扩散,表现出生长快、适应广等特点,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经济虾类[1-2]。 安徽省是小龙虾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2013年安徽省产量约15万吨,居全国第3位,合肥市被命名为"龙虾之都",年消耗龙虾量达3万吨,龙虾消费也刺激了安徽龙虾产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虾类 养技术 全椒县 烤田 养殖技术 生态 亲虾 幼虾 田面
下载PDF
漠河原始林森林植物的生态种组划分
18
作者 刘创民 罗菊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1992年第4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生态 原始林 主成分分析 森林植物
下载PDF
适宜华中地区生态林混种的几种乡土植物评价
19
作者 李维俊 张晓兰 +1 位作者 郑一兴 卢云凌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2期65-66,共2页
通过对华中地区筛选多年的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先锋植物进行分析和评分,提出了适宜在生态林中混种的盐肤木、刺槐、多花木蓝、紫穗槐、光叶紫花苕以及紫云英6种乔灌草乡土植物。
关键词 生态林混 乡土植物 乔灌草
下载PDF
宁乡花猪原生态保种方法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慧明 朱吉 +8 位作者 喻金娥 陈晨 张四阳 任慧波 喻晓丹 彭英林 刘莹莹 李华丽 杨仕柳 《养猪》 2022年第3期64-69,共6页
文章在提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基础上开展了宁乡花猪保种群世代Ⅰ公猪85头、母猪464头和世代Ⅱ公猪76头、母猪428头1~16胎次不等的世代繁育,历时10年获得系统调查数据。运用该数据分析所建立的以世代界定车轮、以系谱血缘实施组配选配、以... 文章在提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基础上开展了宁乡花猪保种群世代Ⅰ公猪85头、母猪464头和世代Ⅱ公猪76头、母猪428头1~16胎次不等的世代繁育,历时10年获得系统调查数据。运用该数据分析所建立的以世代界定车轮、以系谱血缘实施组配选配、以逐一轮次规范有序繁殖的原生态保种体系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表明:1)保种群161头公猪、892头母猪闭锁繁殖4536窝41269头仔猪比《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1984版)中的宁乡花猪毛色比率趋势体现出更为发展、而与保护区种群趋势基本一致;2)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为10.42头和9.10头,其最高值为20头和17头。而以标准差衡量世代间、血缘间产仔数、产活仔数均值的离散、变异,其范围为1.94~2.84头和2.02~2.78头,反映出种群内、系别间均存在高产基因及基因型个体;3)相比《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1984版)中的宁乡花猪的数据,该项原生态保种所获性能指标不仅稳定、而且有所提高。由此,体现出原生态保种概念及其体系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花猪 生态方法 实施效果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