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放可持续的城市节点活力: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规划建设简述
1
作者 尹国蓉 李娜 《建筑实践》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南京生态科技岛依托历史地理条件和投资机制,发展成为都市节点区域,融合南京文化,展现国际化开放性,是南京城市建筑多样性与复杂性的重要窗口,也是科技+生态城市化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 生态科技岛 中国-新加坡 科技 生态
下载PDF
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植被类型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6
2
作者 叶海跃 熊星 +1 位作者 伊贤贵 谢春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1,共7页
利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在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内的设立了54个标准样地,并就该岛内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洲岛内维管植物共计95科203属266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85科191属252种... 利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在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内的设立了54个标准样地,并就该岛内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洲岛内维管植物共计95科203属266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85科191属252种,其中入侵植物12科20属23种;另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2)洲岛可划分为5个生态植被类型,包括I沿江滩涂湿地生态类型、II内陆湿地生态类型、III森林生态类型、IV农业种植生态类型和V构筑物干扰生态类型。(3)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通过原有植被保护、林相改造、重新构建等3种策略实现;针对洲尾、洲西侧廊道和洲头等群落现状特征,提出以群落构建优化为主的生态恢复措施,以期为江心洲及类似洲岛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生态科技岛 植被类型 生态优化
下载PDF
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3
作者 叶海跃 伊贤贵 +1 位作者 熊星 王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在对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植物标本采集的基础上,统计出江心洲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13种,隶属109科251属,其中蕨类8科9属10种,被子植物96科235属295种。寡属科和寡种属在该地区占有主要地位,优势科主要以蔷薇科、禾... 在对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植物标本采集的基础上,统计出江心洲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13种,隶属109科251属,其中蕨类8科9属10种,被子植物96科235属295种。寡属科和寡种属在该地区占有主要地位,优势科主要以蔷薇科、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蓼科为主。植物区系的特点为:植物种类较丰富,该地区植物区系带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同时受温带的成分影响很大,包括了较多的世界分布类型,特有成分相对较缺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生态科技岛 植物资源 区系分析
下载PDF
绿色·家园·和谐: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概念规划的人文主义评估
4
作者 韦清琦 《泰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于2010年初步成形的关于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概念性规划清晰地反映出产业升级、环保升级乃至理念的升级。该规划注重生态基础设施的先行性、注重人居场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这一思路在生态健康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人居、环... 于2010年初步成形的关于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概念性规划清晰地反映出产业升级、环保升级乃至理念的升级。该规划注重生态基础设施的先行性、注重人居场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这一思路在生态健康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人居、环境、经济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可能。根据对该规划及其初步实施的考察,可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江心洲的定位与南京主城区应该有错综,以保留其"世外性";规划的受益者首先应该是本地风土、物种和本地居民。"生态"集约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而"生态"与"科技"的统一则体现了江心洲发展的健康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江心洲 生态科技岛 规划 和谐
下载PDF
生态科技岛绿色交通发展策略与体系规划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玮 赵静瑶 +1 位作者 高磊 郭建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6期16-22,共7页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位于国家级江北新区与南京主城之间的联系纽带位置,面临强跨江交通联系与岛内构建"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的双重挑战,其交通发展必须面向生态、人本、智慧等绿色发展要求进行战略提升。分析生态科技岛...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位于国家级江北新区与南京主城之间的联系纽带位置,面临强跨江交通联系与岛内构建"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的双重挑战,其交通发展必须面向生态、人本、智慧等绿色发展要求进行战略提升。分析生态科技岛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科技岛绿色交通发展的使命与目标,通过政策情景的测试目标提出构建"四大系统"的规划体系方案,包括四个方面:生态优先导向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层次多样、转换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兼顾多目的融合需求的慢行系统;以静制动、动静协调的停车系统。全面引领和支撑符合"第四代城市""生态为根、慢行为本"建设要求的生态科技岛培育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科技岛 绿色交通 交通政策组合 公交优先、慢行为本
下载PDF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模式--探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俞梅思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5期57-57,59,共2页
针对城市快速化进程中涌现的问题,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规划结合南京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现状资源条件,形成了充分体现公共交通优先、慢行优先、人性化尺度空间以及节地开发模式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模式。本文介绍了以此种规划... 针对城市快速化进程中涌现的问题,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规划结合南京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现状资源条件,形成了充分体现公共交通优先、慢行优先、人性化尺度空间以及节地开发模式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模式。本文介绍了以此种规划模式为基础的生态科技岛的规划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科技岛 低碳 开发模式
下载PDF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慢行系统研究
7
作者 陈莉莉 《中国市政工程》 2013年第2期14-16,104,共3页
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慢行系统作为江心洲市政路网构成中有益补充的作用。通过快慢分行、统一协调、区别考虑等措施,倡导低碳出行,发展慢行交通,确立公交主导、慢行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
关键词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慢行系统 慢行网络 慢行交通组织 生态路面结构
下载PDF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项目单向交通系统的研究
8
作者 陈莉莉 《中国市政工程》 2012年第6期1-3,100,共3页
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单向交通系统在南京江心洲整体开发中对于路网通行能力的作用。阐述了单向交通系统的优缺点,指出运用单向交通系统可充分利用现状路网、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事故率、提高运行速... 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单向交通系统在南京江心洲整体开发中对于路网通行能力的作用。阐述了单向交通系统的优缺点,指出运用单向交通系统可充分利用现状路网、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事故率、提高运行速度、节约建设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单向交通系统 交通拥挤 交通管理
下载PDF
南京市中新生态科技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技术要点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森 朱光远 +1 位作者 相文宁 张明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6-9,共4页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作用,江苏省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南京中新生态科技岛积极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结合规划区江岛圩区、河网密布、现状水系连通性较差、表层土壤渗透能力较弱、地下水位高、雨量充沛、降...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作用,江苏省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南京中新生态科技岛积极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结合规划区江岛圩区、河网密布、现状水系连通性较差、表层土壤渗透能力较弱、地下水位高、雨量充沛、降雨不均匀、开发建设加速推进等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城市开发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技术要点。常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主要技术思路为现状调研、问题解析、目标确定、自然空间保护格局确定、海绵城市系统建立,而城市开发区域进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时,应增加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海绵城市建设图则、海绵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有利于专项规划快速转化为具体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开发区域 海绵城市 专项规划 技术要点 南京中新生态科技岛
原文传递
城市绿地空间拓展分析——以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
10
作者 华宁 余晓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第5期78-80,共3页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内,绿地空间有限,城市风貌和城市功能无法充分体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公共卫生空间和环境质量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通过城市绿地空间的设置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人们更多地融入自然,更直接地感受生活环境...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内,绿地空间有限,城市风貌和城市功能无法充分体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公共卫生空间和环境质量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通过城市绿地空间的设置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人们更多地融入自然,更直接地感受生活环境的变化。此次研究主要从绿地空间的基本功能着手,以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拓展城市开发中建设用地内的绿地空间进行分析,找到可行的途径,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空间 南京生态科技岛 绿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