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态符号学视域下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探析 |
王赢
王天华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符号学肉身化:生态符号学中的身体物质性问题 |
孙乐乐
|
《天府新论》
|
2023 |
0 |
|
3
|
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统一——谈生态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核心 |
胡壮麟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4
|
性政治:成长中的生态符号——解读毕飞宇的《玉米》 |
刘绪义
|
《理论与创作》
|
2004 |
5
|
|
5
|
生态符号学:一门子学科的兴起 |
彭佳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1
|
|
6
|
风景的符号学研究——从索绪尔符号学到生态符号学 |
卡蒂.林斯特龙
卡莱维.库尔
汉尼斯.帕朗
彭佳
|
《鄱阳湖学刊》
|
2014 |
6
|
|
7
|
地方性:生态符号学的一个基础概念 |
蒂莫.马伦
汤黎
|
《鄱阳湖学刊》
|
2014 |
2
|
|
8
|
生态符号学:理论、历史与方法 |
温弗里德.诺特
周劲松
|
《鄱阳湖学刊》
|
2014 |
3
|
|
9
|
河南茶文化旅游的生态符号探析 |
张伟锋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自然文学中的自然之“象”--一种生态符号学阅读 |
岳国法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1
|
自然文学中符号的生态性——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符号学批评 |
贾丹丹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2
|
生态符号学视域下苗族图案的地方转向———以贵州台江县地苗族图案为例 |
潘敏
|
《明日风尚(下旬)》
|
2021 |
0 |
|
13
|
论“山珍三部曲”中的生态符号学解读 |
郎磋
|
《小说月刊(下半月)》
|
2024 |
0 |
|
14
|
《庄子·齐物论》中的自然-文化符号关系——基于“以明”概念的符号分析 |
孙宣
|
《符号与传媒》
|
2024 |
0 |
|
15
|
可然性模仿:自然文学文本世界的生态符号学阐释 |
岳国法
谭琼琳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6
|
生态符号学学科建构探索 |
王铭玉
佟颖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7
|
人的主体维度:符号学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
彭佳
|
《鄱阳湖学刊》
|
2017 |
3
|
|
18
|
果园的生态符号意义——论伊丽莎白·乔利的小说《果园窃贼》 |
梁中贤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多模态交互教学环境下符义和符用框定研究:生态符号学视角 |
余乐斌
肖好章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0
|
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建设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
侯迪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