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符号学视域下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探析
1
作者 王赢 王天华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从生态符号学视角出发,明晰高校生态外语教学内涵,并基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提出以生态为导向的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在外部维度,该路径关注外语课堂生态场的创设;在内部维度,该路径聚焦局部生态反馈循环的实现。最终达到对高校外语... 从生态符号学视角出发,明晰高校生态外语教学内涵,并基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提出以生态为导向的高校生态外语教学路径。在外部维度,该路径关注外语课堂生态场的创设;在内部维度,该路径聚焦局部生态反馈循环的实现。最终达到对高校外语课堂生态关系网的建立与维护,旨在实现教育目标和生态目标的有机结合,引导外语教学走向更具有生态文化内涵的学科发展道路,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外语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生态外语教学 教学路径
下载PDF
符号学肉身化:生态符号学中的身体物质性问题
2
作者 孙乐乐 《天府新论》 2023年第2期79-87,共9页
生态符号学关注身体在环境与文学中的意义生成,重新阐释了符号学的肉身化问题。在内符号过程中,生态符号学真正意义上在身体的上下居间还原中重新界定了“符号自我”。身体在外部环境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经“非语言建模”使得物质实现... 生态符号学关注身体在环境与文学中的意义生成,重新阐释了符号学的肉身化问题。在内符号过程中,生态符号学真正意义上在身体的上下居间还原中重新界定了“符号自我”。身体在外部环境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经“非语言建模”使得物质实现符号化。处于“自然文本”系统中的身体连结语言内外的世界,且经语言的调停与过滤呈现非在场的符号张力。生态符号学所阐释的身体物质性极具结构主义,是生物符号学与文化符号学杂糅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身体 肉身性 环境界 物质
下载PDF
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统一——谈生态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核心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壮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12,共5页
自19世纪中叶生态学研究获得巨大发展后,生态危机的概念不仅影响到归属自然科学的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也通过隐喻的概念,延伸到人类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本文重点介绍生态学与符号学的结合... 自19世纪中叶生态学研究获得巨大发展后,生态危机的概念不仅影响到归属自然科学的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也通过隐喻的概念,延伸到人类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本文重点介绍生态学与符号学的结合(生态符号学或符号生态学)的简要过程,不同理论和学派的侧重点,包括塔尔图——莫斯科学派,Sebeok的动物符号学模式,Nth的宇宙整体观,Uexkul的客观环境论,Kull的主体人类生态学,Deely的生物中心主义,Hoffmeyer的文化、内部自然和外部自然的三维观。作者认为,生态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从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视角,探讨符号的起源、作用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自然与文化 客观环境论 人类符号
下载PDF
性政治:成长中的生态符号——解读毕飞宇的《玉米》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绪义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3期91-93,共3页
正如劳伦斯通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之口所说:"我现在明白了,男人们为什么那么狂妄."以女性的意识来传达男性的信息类似,毕飞宇在小说<玉米>中通过玉米之口:"不管什么样的,只有一条,手里要有权,要不然... 正如劳伦斯通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之口所说:"我现在明白了,男人们为什么那么狂妄."以女性的意识来传达男性的信息类似,毕飞宇在小说<玉米>中通过玉米之口:"不管什么样的,只有一条,手里要有权,要不然我宁可不嫁!"传达出女性的意识中对男性的权力的依附与追崇,形成性与政治完整结合的叙事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玉米》 生态符号 性政治 小说 隐喻手法 叙事结构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生态符号学:一门子学科的兴起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佳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自1990年代后期起,生态符号学在不到20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生态符号学建立之后,其主要分支文化生态符号学(cultural semiotics)发展迅速,并衍生出不同的发展向度。在当今生态符号学的研究中,塔尔图的生态... 自1990年代后期起,生态符号学在不到20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生态符号学建立之后,其主要分支文化生态符号学(cultural semiotics)发展迅速,并衍生出不同的发展向度。在当今生态符号学的研究中,塔尔图的生态符号学家走在前列,而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事实上是对塔尔图—莫斯科学派的文化符号学模式和核心概念的深化,具有学科上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符号 塔尔图-莫斯科学派 文化符号
下载PDF
风景的符号学研究——从索绪尔符号学到生态符号学 被引量:6
6
作者 卡蒂.林斯特龙 卡莱维.库尔 +1 位作者 汉尼斯.帕朗 彭佳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4期5-14,共10页
本文概括了在符号学领域和一般的风景研究领域中对风景进行符号学研究的不同方法,描述了研究风景中的符号过程的不同进路。从索绪尔符号学传统开始,符号学将风景视为语言文本的类比,然后转向了更为自然的、现象学的进路以及超越了人类... 本文概括了在符号学领域和一般的风景研究领域中对风景进行符号学研究的不同方法,描述了研究风景中的符号过程的不同进路。从索绪尔符号学传统开始,符号学将风景视为语言文本的类比,然后转向了更为自然的、现象学的进路以及超越了人类中心定义的、对风景的生态符号学观点。本文特别关注了塔尔图-莫斯科学派的文化符号学对于风景研究的发展潜力,以及由生态符号学发展所带来的对风景进行动态的、对话性的、整体的定义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生态符号 塔尔图-莫斯科学派
下载PDF
地方性:生态符号学的一个基础概念 被引量:2
7
作者 蒂莫.马伦 汤黎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3期37-43,共7页
本文立足于小型文化体系,提出了微观生态符号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地方性,将其作为考察地方文化和生态系统的一个基础单位。由于符号活动的语境性和生命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意义关系,地方性作为生态符号学研究的一个可能起点,具有足够... 本文立足于小型文化体系,提出了微观生态符号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地方性,将其作为考察地方文化和生态系统的一个基础单位。由于符号活动的语境性和生命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意义关系,地方性作为生态符号学研究的一个可能起点,具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高度的可操作性。并且,这种强调符号主体的地方性、语境性的概念,为解构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语境性 生态符号 环境 符号主体
下载PDF
生态符号学:理论、历史与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温弗里德.诺特 周劲松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3期30-36,共7页
生态符号学是关于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符号性相互关系的研究,它不仅与生物学、生态学有着直接的理论依托关系,而且深刻地嵌入了历史上人类及其环境之间的诸种关系模式。作者认为,通过皮尔斯、乌克斯库尔以及西比奥克等人在理论符号学和... 生态符号学是关于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符号性相互关系的研究,它不仅与生物学、生态学有着直接的理论依托关系,而且深刻地嵌入了历史上人类及其环境之间的诸种关系模式。作者认为,通过皮尔斯、乌克斯库尔以及西比奥克等人在理论符号学和生态符号活动方面的推动,生态符号学已经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成为针对有机体-环境互动的一种系统性符号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有机体-环境互动 符号性相互关系
下载PDF
河南茶文化旅游的生态符号探析
9
作者 张伟锋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5,共2页
当前,随着我国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需求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化上,二是旅游享受上。而这两者可以相辅相威,因为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涵盖了历史、... 当前,随着我国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需求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化上,二是旅游享受上。而这两者可以相辅相威,因为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涵盖了历史、文化、生态、绿色等诸多内涵,所以广受市场好评。本文以河南为研究案例,从茶文化旅游的意义、河南地理区位、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角度探析了河南茶文化旅游的生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茶文化 旅游业 生态符号
下载PDF
自然文学中的自然之“象”--一种生态符号学阅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国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4-102,共9页
从生态符号学研究自然文学,可以发现其自然描写的意义不只是资料功能性的展示,还是借助语词的概念化来构成即刻性的语境。文本内的可视性描写使得其视觉叙事产生了强烈的即刻性表意,符号域中“象”的多种可能性变体进而促成了一种现象... 从生态符号学研究自然文学,可以发现其自然描写的意义不只是资料功能性的展示,还是借助语词的概念化来构成即刻性的语境。文本内的可视性描写使得其视觉叙事产生了强烈的即刻性表意,符号域中“象”的多种可能性变体进而促成了一种现象之知。自然描写的述行性在传达其生态旨向的同时,还通过追溯“自然”的原初性意义,反思了自然描写中存在与生成之间的同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生态符号
下载PDF
自然文学中符号的生态性——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符号学批评
11
作者 贾丹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较早期的经典作品,它通过对比自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思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该文以生态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审视,发掘出了梭罗关于生态的一些认识论思考,如,自然并不是一种纯粹...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较早期的经典作品,它通过对比自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思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该文以生态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审视,发掘出了梭罗关于生态的一些认识论思考,如,自然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性存在,而是以其符号内置的伦理属性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态价值;人作为认知主体,重视“技术”之于生活的意义,却忽略了“谋生”“工具”等关系模式以符号吞噬现实的方式所造成的认识障碍;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功能圈中,意义关联的物质化遮蔽了原本潜存的递归性认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自然文学 生态符号
下载PDF
生态符号学视域下苗族图案的地方转向———以贵州台江县地苗族图案为例
12
作者 潘敏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生态符号学初步建立并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文章试图以生态符号学中的主要分支文化生态符号学为媒介,探索贵州台江县地区苗族图案的地方转向。 换言之,通过对“关系”的追踪,理解一个文化过程或社会实践方式。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生态符号学初步建立并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文章试图以生态符号学中的主要分支文化生态符号学为媒介,探索贵州台江县地区苗族图案的地方转向。 换言之,通过对“关系”的追踪,理解一个文化过程或社会实践方式。 还原或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关系,透析图案背后的文化传承与现实需求协商后的书写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苗族图案 地方性
下载PDF
论“山珍三部曲”中的生态符号学解读
13
作者 郎磋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4年第10期0041-0043,共3页
阿来的“山珍三部曲”作为其生态文学的代表作,具有巧妙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社会含义。自然是阿来小说中关注的重点对象,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成为他作品中的特色主题,成为了他的民族特色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卡莱维·库... 阿来的“山珍三部曲”作为其生态文学的代表作,具有巧妙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社会含义。自然是阿来小说中关注的重点对象,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成为他作品中的特色主题,成为了他的民族特色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卡莱维·库尔的生态符号学作为理论基础,从符义、符形与符用三方面解读阿来的“山珍三部曲”中自然与文本的关系,可以发现小说展示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依赖与冲突的矛盾关系,生动揭示了自然与人的生存境遇,渗透出作者对故乡的生态和藏区文化的热爱和担忧,显示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个人审美风格和作品的意义衍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山珍三部曲 生态符号学:自然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中的自然-文化符号关系——基于“以明”概念的符号分析
14
作者 孙宣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庄子反复言明,“以明”是他对人类如何经验自然、认识自然与文化符号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庄子解构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关系,“以明”意指人类主体性降落而归到自然与文化符号的中枢之处。身体连接内世界与外世界,庄子以为,通过身体“虚静... 庄子反复言明,“以明”是他对人类如何经验自然、认识自然与文化符号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庄子解构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关系,“以明”意指人类主体性降落而归到自然与文化符号的中枢之处。身体连接内世界与外世界,庄子以为,通过身体“虚静”“心斋”“丧我”等方式建立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符号关系,身体经由“物化”可通“明”境。“以明”也存在于指物的语言符号过程中,但人类永远无法通过语言抵达,只有在指物符号过程中努力展现“物自体”的秩序,才能不断接近“以明”,这个过程也展现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本文从中西对话的视角分析“以明”,认为“以明”并非一种形而上学观,其中蕴含了自然-文化的复杂关系,体现出生态符号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以明” 自然-文化 符号 生态符号
下载PDF
可然性模仿:自然文学文本世界的生态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5
15
作者 岳国法 谭琼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6,160,共8页
运用生态符号学阐释自然文学中的文本世界,可以发现其可然性模仿的本质。自然与人之间的可然性关系,其本质是创设一个新概念预示自然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自然摹写的象似性不是审美客体的呈现,而是物的可然性存在。在自然与人作为能指... 运用生态符号学阐释自然文学中的文本世界,可以发现其可然性模仿的本质。自然与人之间的可然性关系,其本质是创设一个新概念预示自然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自然摹写的象似性不是审美客体的呈现,而是物的可然性存在。在自然与人作为能指符号构成的关系体中,现实元素的减少和理想生态位的对应体现了自然文学创作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生态符号 可然性 象似性
原文传递
生态符号学学科建构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铭玉 佟颖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共10页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生态学的强劲发展引来了学科的泛化和生态学化,学界尝试将人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从生态的视角审视各种问题,生态符号学应运而生。目前,虽然相关研究备受关注,但关于生态符号学的许多基本概念...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生态学的强劲发展引来了学科的泛化和生态学化,学界尝试将人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从生态的视角审视各种问题,生态符号学应运而生。目前,虽然相关研究备受关注,但关于生态符号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仍不清楚,研究对象也不够明晰,与相近学科的区分尚不明显,学科地位难以确定。本文通过对既往成果的综览、梳理、评述,对相关基础性问题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力图回答有关学科建构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生态符号学的学科界定、学科定位、学科旨趣、学科基础、学科原则、学科应用等,并对生态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关系、生态符号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强调生态符号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符号 学科建构 基础研究 应用分析
原文传递
人的主体维度:符号学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佳 《鄱阳湖学刊》 2017年第4期51-60,共10页
生态中心主义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是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分支。它将生态圈视为整体,强调生命体之间的关联和平等,并将整体的发展视为最高利益所在,这既有进步性,又有严重的局限性。符号学认为,生命体作为周围世界的主体,它... 生态中心主义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是生态思想的重要理论分支。它将生态圈视为整体,强调生命体之间的关联和平等,并将整体的发展视为最高利益所在,这既有进步性,又有严重的局限性。符号学认为,生命体作为周围世界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等级性、阶序性的,而是平等的。人类在构建自身意义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其他生命体的权力和福祉,而不能将主体性视为自我中心的理据。它将生态危机和符号危机纳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来进行审视,并指出,人作为符号学动物,是唯一能在全球化带来的符号同质化进程中,转换性地思考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生物,因此,只有人能够对其他生命体负起终极的伦理责任。人类在主体性和他者性之间的转换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反思自身的文化符号建构对于生命意义世界和生态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自身发展权益的同时倾听、理解和关爱其他生命,造就生态的和谐与符号过程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中心主义 符号学动物 伦理符号 生态符号
下载PDF
果园的生态符号意义——论伊丽莎白·乔利的小说《果园窃贼》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中贤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伊丽莎白.乔利的作品《果园窃贼》是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尽管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没有社会深度,但笔者认为该小说表现的主题超越社会与政治的局限,表现宏大的生态主题。通过小说中主人公居住的果园引发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乔... 伊丽莎白.乔利的作品《果园窃贼》是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尽管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没有社会深度,但笔者认为该小说表现的主题超越社会与政治的局限,表现宏大的生态主题。通过小说中主人公居住的果园引发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乔利巧妙地揭示果园反映的三层生态符号意义:日常生活的栖居地、物质财富的象征以及整体联系的哲学观念。乔利解决小说复杂局面的妙处在于,她以富有哲理的启示迂回地使果园恢复"诗意的栖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乔利 果园 生态符号意义
原文传递
多模态交互教学环境下符义和符用框定研究:生态符号学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乐斌 肖好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传统话语标记语或语用标记语研究不包括实义词链和非语言符号标记,缺乏整体关联,不适应新媒体或互联网时代多模态交互教学。对此,本文从生态符号学视角尝试生态重构,提出符义框定和符用框定这对术语。符义框定与概念意义关联,包括概念... 传统话语标记语或语用标记语研究不包括实义词链和非语言符号标记,缺乏整体关联,不适应新媒体或互联网时代多模态交互教学。对此,本文从生态符号学视角尝试生态重构,提出符义框定和符用框定这对术语。符义框定与概念意义关联,包括概念连接语、实义词链和非语言概念符号;符用框定多与符(语)用或程序性意义相关,包括语用标记和非语言符用符号。示例分析表明,这对术语既存在于语言内,也存在于非语言模态中;同时,汉语语境中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分别存在语法化和视觉语法化,乃至符用化现象。本研究拓展了传统语篇连贯手段研究,有利其多模态交互及课堂电化教学中的规范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义框定 符用框定 视觉语法化 符用化 多模态交互教学 生态符号
原文传递
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建设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符号作为一种象征物、一种载体,代表着文化的外在表征,也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等内在理念。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其特有的符号或符号系统所阐释的。地区生态文化的建设,需要认真分析地区生态文化符号的价值及其构成要素,建构其独... 符号作为一种象征物、一种载体,代表着文化的外在表征,也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内涵、价值等内在理念。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其特有的符号或符号系统所阐释的。地区生态文化的建设,需要认真分析地区生态文化符号的价值及其构成要素,建构其独特的生态符号和符号系统,从而实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符号 符号体系 文化符号 甘肃生态文化符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