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学基础: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新全 周兴民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9年第8期642-647,共6页
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是西藏高原的主要草场类型,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5%。为了理解高寒草甸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动物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于1976年正式建立。在最初的十年,海北站的主要任务是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 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是西藏高原的主要草场类型,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5%。为了理解高寒草甸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动物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于1976年正式建立。在最初的十年,海北站的主要任务是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夏季和冬季牧场进行了5个密度的放牧实验。从90年代早期,海北站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和草场动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改良本地区退化牧场的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生态系统研究站 草场 生态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简介
2
作者 曾庆波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森林 生态系统研究站 地理位置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
3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太湖站”),于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隶属于中匡l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现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太湖站自1991年开始,对太湖... 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太湖站”),于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隶属于中匡l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现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太湖站自1991年开始,对太湖进行水文、气象、生物、水化学、底质等生态和环境要素的长期监测和调查,逐步成为太湖生态环境研究的资料数据中心.野外观测以及分析样品的能力由最初简单物理要素和水化学观测发展至湖流垂直剖面观测、无机与有机水化学和有毒有害物质等复杂微量物质分析,生物镜检和细胞分子等不同尺度鉴定与生理生态测定.监测对象由单一水体发展至气体、底泥沉积物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生物,空间由湖泊向流域及其周边城市不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 太湖 湖泊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观测试验站 有毒有害物质 长期监测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落户乌拉特后旗
4
作者 张斌 贾昆峰 《内蒙古林业》 2011年第10期48-48,共1页
经过近2年的考察,中国科学院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落户乌拉特后旗。研究站位于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西侧,计划建设标准气象站1个、实验室1座,面积2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2层;建设观测场3000亩。
关键词 生态系统研究站 乌拉特后旗 中国科学院 荒漠草原 面积200平方米 综合办公楼 气象站 实验室
下载PDF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简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洪 张一平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2000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森林植被 生态类型
下载PDF
加快产业科技建设 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关于建立国家级“黑龙江雪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研究
6
作者 邓恩元 张玉波 《中国林业经济》 2012年第1期29-31,44,共4页
根据国家相关精神及森工总局要求,拟建立"黑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简要阐述了在雪乡公园拟建生态站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提出了建立雪乡生态站的原则、定位、基本思路以及生态站观测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雪乡 环境观测研究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7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鼎湖山站)位于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南亚热带(23°09′21″-23°11′30″N,112°30′39″-112°33′41″E)。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9℃,年均降雨约2000mm,主...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鼎湖山站)位于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南亚热带(23°09′21″-23°11′30″N,112°30′39″-112°33′41″E)。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9℃,年均降雨约2000mm,主要集中在4-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鼎湖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热带 年均温度 降雨
下载PDF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介
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会同生态站)于1978年正式建站,1982年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批准为林业部重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00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进行建设,2006年通过...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会同生态站)于1978年正式建站,1982年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批准为林业部重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000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进行建设,2006年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验收评估,纳入国家生态网络建设和管理。会同生态站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广坪镇境内,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离会同县城15km,距怀化市120km,长沙市63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科学观测 湖南会同 杉木林 国家林业局 观测试验站 网络建设 林业部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
9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2-F002,共1页
地理位置: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鼎湖山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南亚热带,居23°09′21″~23°22′30″N,112°30′39″~112°33′41″E,东距广州86km,西离肇庆城区18km。... 地理位置: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鼎湖山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南亚热带,居23°09′21″~23°22′30″N,112°30′39″~112°33′41″E,东距广州86km,西离肇庆城区18km。该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侯,冬夏气侯交替明显。年平均温度20.9℃,年均降雨约2000mm,4~9月为主要降雨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鼎湖山 中国科学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外 年平均温度 地理位置 南亚热带 热带季风 肇庆市 广东省 气侯 降雨 季节
下载PDF
开拓创新 跨越发展 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10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目前定位站有站区气象观测塔一座(38m);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塔一座(48m);森林生态系统C通量观测塔一座(37m);大气本底监删设备一套;森林野外观测实验室3间共50m^2;各种类型森林永久样地8个共6hm^2;森林水文径流观测站3个(每个控... 目前定位站有站区气象观测塔一座(38m);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塔一座(48m);森林生态系统C通量观测塔一座(37m);大气本底监删设备一套;森林野外观测实验室3间共50m^2;各种类型森林永久样地8个共6hm^2;森林水文径流观测站3个(每个控制区域约8hm^2),大型径流观测场一个(控制区域约650hm^2);地表径流观测场3个;凋落物动态、上壤水分动态、大气干湿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 开拓创新 跨越发展 鼎湖山 控制区域 森林小气候 气象观测 大气本底 野外观测 森林水文 地表径流 水分动态 干湿沉降 观测场 定位站 实验室 观测站 凋落物 样地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发布
11
作者 王建兰 《湖南林业》 2006年第6期39-39,共1页
近日,由中国林科院王兵、陈步峰起草的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由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并正式出版。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技术 建设 国家林业局 中国林科院 行业标准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林业行业标准由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
12
《山西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44-44,共1页
为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指导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研究成效,近日,由中国林科院负责起草的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由国家林业局首... 为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指导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研究成效,近日,由中国林科院负责起草的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由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并由标准出版社正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国家林业局 建设质量 行业标准 技术 中国林科院 出版社 科学化 规范化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简介
13
作者 周国逸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2000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森林植被 生态类型
下载PDF
安徽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14
作者 夏尚光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51-51,共1页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建的安徽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项目于2011年12月正式启动。该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观测场位于黄山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辅观测场位于东至县梅城林场。...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建的安徽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项目于2011年12月正式启动。该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观测场位于黄山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辅观测场位于东至县梅城林场。建设总投资为405万元,分3个阶段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安徽黄山 建设项目 林业科学研究 国家林业局 自然保护区 组成部分 观测场
下载PDF
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通过验收
15
《广西林业》 2017年第11期33-33,共1页
2017年11月3日,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项目通过了林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生态站于2014年9月开工,投资489万元,是全区首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建设站点,也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的刚性站点。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定位站 漓江 陆地生态系统 网络建设 国家林业局 建设项目 林业厅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16
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2-964,共3页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128°28′E、42°24′N),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长白山站于1979年正式创建,并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 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128°28′E、42°24′N),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长白山站于1979年正式创建,并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9年长白山站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站;1992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重点站;1993年加入"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LTER)";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开放实验站试点站;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定名为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0年被评为优秀野外台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阔叶红松林 森林生态 中国科学院
原文传递
巴林右旗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站通过专家论证
17
作者 张武文 《内蒙古林业》 2009年第6期48-48,共1页
5月27日,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通过了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论证,并被纳入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关键词 赛罕乌拉 巴林右旗 专家组 森林生态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国家林业局 陆地生态系统 赤峰市
下载PDF
白龙江森林生态站专家野外考察会在沙滩召开
18
作者 董金林 刘江林 《甘肃林业》 2011年第5期45-45,共1页
8月23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委托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管理中心并由该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兵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牛香、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侯小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德祥等组成的专家组,深入舟曲林业局沙滩林场对甘... 8月23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委托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管理中心并由该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兵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牛香、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侯小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德祥等组成的专家组,深入舟曲林业局沙滩林场对甘肃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生态站基本情况的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白龙江 专家组 野外考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沙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不同岩土组构对岩溶碳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维均 杨开萍 +3 位作者 王彦伟 陈佳 贾玉鹤 王世杰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8-214,共7页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层浅薄且分布不均,这种特殊的岩土组构如何影响水文过程对于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具有重要意义。水化学径流法是计算流域尺度岩溶碳通量的常用方法,其中流域面积和流量作为2个重要参数在喀斯特地区往...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土层浅薄且分布不均,这种特殊的岩土组构如何影响水文过程对于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具有重要意义。水化学径流法是计算流域尺度岩溶碳通量的常用方法,其中流域面积和流量作为2个重要参数在喀斯特地区往往难以准确获取。在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设计了一组岩土比(1∶1和4∶1)和一组土层厚度(5,20,100 cm)共计5种岩土组构的模拟试验场。通过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流量和水化学监测,定量研究了岩石裸露率和土层厚度对水文过程以及岩溶碳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个模拟试验场岩溶碳通量平均值为(17±3)gC/m^(2)/a,受渗漏量控制,雨季(5-10月)约占95%;岩石裸露率(2组岩土组构之间)对渗漏量的影响可达14%,且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入渗系数也相应增加;土层厚度对渗漏量的影响仅在1%~2%之间。此外,对8个野外流域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入渗系数与岩溶碳通量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说明入渗系数是喀斯特地区不同岩土组构地质背景影响和控制岩溶碳通量的主要因素,同时这种影响可能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即入渗系数并非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通量 岩石裸露率 岩土组构 土层厚度 入渗系数 喀期特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下载PDF
太湖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序列
20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观测序列 太湖 生态系统研究站 外科学 科学观测 平台建设 科技部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