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结构重调典型研究——以化德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宝音 魏钟林 +3 位作者 宝力高 敖登高娃 李百岁 金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S1期1-7,共7页
本文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化德县的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特征以及生态经济发展条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县的生态经济结构进行重调研究,划分出生态经济类型区。
关键词 阴山北麓 农牧交错带 生态经济结构 生态经济 化德县
下载PDF
内蒙古生态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冬梅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5期71-73,78,共4页
关键词 生态经济结构失衡 可持续经济发展 生态代价 可行性研究 经济结构 生态 问题分析 失衡 内蒙 人类经济活动
下载PDF
西部地理环境再认识与生态经济结构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广友 《经济视角》 2003年第8期33-34,共2页
吉林省西部属于松嫩冲积——风积——湖积低平原。厚达百米的第四纪盖层下,金属矿产资源贫乏,石油将近枯竭。而土地全面荒漠化又使可再生资源锐减,难以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种局势也使现代化生态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遇到严重困难。... 吉林省西部属于松嫩冲积——风积——湖积低平原。厚达百米的第四纪盖层下,金属矿产资源贫乏,石油将近枯竭。而土地全面荒漠化又使可再生资源锐减,难以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种局势也使现代化生态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遇到严重困难。 如何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困境?笔者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新型生态经济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本部地区 地理环境 生态经济结构 复合经济 生态环境 畜牧业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生态经济结构的灰关联分析
4
作者 门可佩 张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1-612,共2页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9》最新统计数据,采用改进过的灰关联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出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与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对优化江苏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第一产业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江苏省
下载PDF
吉林省辉南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及投入产出分析
5
作者 白效明 《经济地理》 1986年第1期56-62,共7页
在山区与半山区的开发中,合理地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好产业结构,是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大农业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吉林省辉南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为东北地区山地开发提供有关科学依据。一、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辉南县位于长... 在山区与半山区的开发中,合理地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好产业结构,是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大农业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吉林省辉南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为东北地区山地开发提供有关科学依据。一、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辉南县位于长白山地区西部,即北纬40°16′~42°3′,东经125°58′~126°44′之间。全县以山区、半山区为主,海拔高度大部在500~800米之间,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该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辉南县 生态经济结构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多种经营 农业生态系统 吉林省 农业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半山区
下载PDF
关于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态经济结构的设想
6
作者 贺金学 雷文奎 《宁夏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51-53,共3页
近年来灌区粮食连年丰收,社员生活有了不少改善。但1980年社员人均收入为112.90元,劳动日值为0.96元,经济效益还是较差。又由于盲目扩大耕地,使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日趋盐碱化,银北地区近百万亩耕地的粮食单产只有三、四百斤。农... 近年来灌区粮食连年丰收,社员生活有了不少改善。但1980年社员人均收入为112.90元,劳动日值为0.96元,经济效益还是较差。又由于盲目扩大耕地,使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日趋盐碱化,银北地区近百万亩耕地的粮食单产只有三、四百斤。农业生产活动是一项古老的人类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总是在农业生态、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三者相统一中得以发展的。它是人类利用环境资源(光、水、热、气、土、肥等)和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工具、资金等),通过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使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结构 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活动 宁夏引黄灌区 农业技术 培肥地力 人均收入 粮食单产 生产措施 改造自然
下载PDF
论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问题
7
作者 马传栋 《宁夏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51-55,共5页
要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必须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以使农业生产既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同时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本文试图对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问题进行探讨。一所谓农业生态经济结... 要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必须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以使农业生产既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同时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本文试图对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问题进行探讨。一所谓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实质上就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或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下同)的结构的简称。因此,研究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问题,不仅对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它本身也是农业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经济系统 生态农业 生态效益 农业经济结构 太阳能 农业经济生态系统
下载PDF
调整生态经济结构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关于抚州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8
作者 毕必胜 《当代生态农业》 1993年第1期19-24,共6页
抚州地区生态经济问题的正式提出,是近两年的事。在此之前,也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傲了大量有益于生态经济建设的工作,出现过不少好的典型,但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指导思想,列入工作议程,作出相应部署。
关键词 抚州地区 生态经济 山区 农业生产 生态经济结构
下载PDF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设计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干梅 《生态经济》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原理任何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一般都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三个主要部分(或亚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结构,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主体结构,技术系统是将这两个亚系统连系在一起的中...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原理任何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一般都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三个主要部分(或亚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结构,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主体结构,技术系统是将这两个亚系统连系在一起的中介环节。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结构 生态系统 系统结构 转化效率 亚系统 系统整体 评价原则 生产力 成分
下载PDF
论甘肃黄土高原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时正新 《经济研究》 1981年第10期50-57,共8页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环境资源(光、水、热、气、土、肥等)和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工具、资金等),通过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使植物、动物群体的自然再生产转化为农产品的经济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环境资源(光、水、热、气、土、肥等)和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工具、资金等),通过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使植物、动物群体的自然再生产转化为农产品的经济再生产。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甘肃黄土高原区 生态经济结构 黄土高原地区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平衡 农业生产活动 相结合 水土流失 农林牧
原文传递
论指导山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生态经济原则
11
作者 马传栋 张永甲 《山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18-21,共4页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包括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农村生态系统结构和经济系统结构辩证的统一,也可称之为农村生态经济结构。具体讲,它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的生态经济结...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包括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农村生态系统结构和经济系统结构辩证的统一,也可称之为农村生态经济结构。具体讲,它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的生态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生态经济结构、“农工商”或“商工农”综合经营的农村生态经济结构。既然如此,搞清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保持农村生态平衡的关系,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生态经济结构 生态经济规律 种植业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条件 粮食生产 农村生态系统 综合经营 经济作物
下载PDF
生态文化与经济生态结构
12
作者 盖光 《鄱阳湖学刊》 2011年第6期50-56,共7页
生态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整合性甚至是基础性、有机性改变着人的价值观及文化存在。经济活动作为生态文化与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保证必然内蕴着巨大的文化因素它对人类整体文化的构形及演进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经济的生... 生态文化以极大的包容性、整合性甚至是基础性、有机性改变着人的价值观及文化存在。经济活动作为生态文化与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保证必然内蕴着巨大的文化因素它对人类整体文化的构形及演进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经济的生态结构表现出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不可分离性。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经济活动的存在方式必须纳入"自然的经济体系"整体结构中既显示人类活动的特殊性又呈现人的生态化存在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经济 经济生态结构 复合生态系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系统生态经济要素分析——以宁夏隆德县李太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党小虎 刘国彬 +2 位作者 李小利 薛萐 锁冠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516-3525,共10页
以隆德县李太平小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退化小流域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系统的生态经济要素变化,揭示系统演变趋势。应用能值方法分析了投入产出的动态变化,评价治理的生态经济效果。结果显示:农、林、牧业用地比例由1990年的6·2∶2&#... 以隆德县李太平小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退化小流域系统恢复重建过程中系统的生态经济要素变化,揭示系统演变趋势。应用能值方法分析了投入产出的动态变化,评价治理的生态经济效果。结果显示:农、林、牧业用地比例由1990年的6·2∶2·0∶1·0变为2003年的1·9∶1·4∶1·0,土地利用及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由79·6%下降为54·8%,林业、牧业、副业产值比例分别由9·6%、9·6%、1·1%上升为22·7%、15·1%、7·4%,收入多样性指数也呈增加趋势,显示了流域收入构成的多元化,有利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同时,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于能值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效率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格局及种植结构下,净能值产出率由1990年的2·5增长到2003年的3·41,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环境负荷率在1990、1995和2003年分别为2·55、2·44和2·11,呈减小趋势,能值持续性指数从1990年的0·98增加到2003年的1·62,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不断提高。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理模式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结构 能值 小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生态与经济要素演变及相互作用——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春 孟全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13,31,共6页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治理过程中(1985-2000年)生态与经济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揭示了治理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趋势。通过调整流域农、林、草、果用地比例,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单位面积生产力...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治理过程中(1985-2000年)生态与经济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揭示了治理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趋势。通过调整流域农、林、草、果用地比例,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单位面积生产力和流域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流域纯收入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在生态脆弱区,国家投入是当地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农民脱贫增收是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良性发展的动力。同时发现,人均收入低于500元,粮食产量低于400公斤是国家进行投入治理的参考线,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提高到1000元时,可实现当地群众的自主投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要素 经济要素 生态经济结构 黄土高原沟壑区 王东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经济过程分析——以宁夏隆德县李太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小虎 刘国彬 +1 位作者 张广军 马月玲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70-76,共7页
从生态经济系统分析角度出发,对小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以期评价小流域生态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了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适宜性、产业结构、消耗结构和饲料生产平衡,利用线性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 从生态经济系统分析角度出发,对小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以期评价小流域生态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了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适宜性、产业结构、消耗结构和饲料生产平衡,利用线性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采用描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多样性指数描述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并用静态和动态模型对治理经济效果进行评价。流域农、林、牧用地比例由1990年的6.2:2.0:1.0变为2003年的1.9:1.4:1.0;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由79.6%下降为54.8%;林业、牧业、副业产值比例分别由9.6%、9.6%、1.1%上升为22.7%、 15.1%、7.4%。收入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消耗结构趋向合理,饲料供需平衡,经济评价中各指标均显示经济效益显著,表明生态经济结构明显有利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进展演变,流域生态经济结构趋于稳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过程 生态经济结构 小流域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县域海岛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广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70,共7页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生态经济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区域开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长岛县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了长岛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为地方政...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生态经济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区域开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长岛县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了长岛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模型 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结构 海岛
下载PDF
地县脱贫致富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框架分析
17
作者 沈亭理 《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 1992年第1期48-50,共3页
一、生态农业是环境、经济发展的必然 1.经济发展变化与生态农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和县领导追求什么发生了很大改变。由追求。四、五、八”农业发展纲要,以粮食单产“跨江”、“超千”为满足,变为追求致富。
关键词 中国 脱贫致富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生态农业 发展布局
全文增补中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
18
作者 张周莱 刘书楷 +1 位作者 曲福田 夏太寿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6-90,共5页
本文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等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並且提出了具体编制方法及程序,对制订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规划 农业生态经济 基本理论问题 生态经济分区 农业生产结构 综合平衡法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 农业规划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结构
下载PDF
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俊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指标体系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状况 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循环状况 生态经济效益
下载PDF
亚热带丘岗区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平衡的研究
20
作者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亚热带丘岗区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平衡研究>课题组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8年第3期41-54,共14页
本研究报告系针对我国亚热带丘岗区农业进一步发展重要问题,——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平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文章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整体系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进行了辨识,找出主要问题... 本研究报告系针对我国亚热带丘岗区农业进一步发展重要问题,——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平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文章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整体系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进行了辨识,找出主要问题及其根源,以及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优化模式设计。概述了研究内容和目标要求、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诸亚系统的结构优化与调整及研究结果等实验研究和实施情况作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大农业结构的调整方案和加快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进程的具体对策,对未来系统经济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着重对各亚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物质能量循环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比较,说明了研究结果所产生的系统功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文章最后对整个研究作了总结和讨论,对农业生产结构模式的建立、调整目标、评价原则,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等,指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结构 生态平衡 丘岗区 亚热带 研究方法 农业生态系统 畜牧业 生态经济结构 社会效益 优化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