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4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儿童文学英译研究——以《稻草人》英译为例
1
作者 王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儿童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稻草人》是第一批被翻译为外文出版至海外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本文将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 儿童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稻草人》是第一批被翻译为外文出版至海外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本文将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稻草人》英译本进行研究,从中探寻中国儿童文学的译介模式,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儿童文学 《稻草人》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典籍翻译的至简之道——基于《三字经》翻译的反思
2
作者 罗迪江 林沛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方法论,为典籍翻译提供了一种“语形结构-语义表征-语用建构”的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三字经》翻译为切入点,反思和说明当前典籍翻译的语义诠释模式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并运用生态翻译学对典籍翻译的生态...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方法论,为典籍翻译提供了一种“语形结构-语义表征-语用建构”的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三字经》翻译为切入点,反思和说明当前典籍翻译的语义诠释模式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并运用生态翻译学对典籍翻译的生态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典籍翻译的本质是“至简之道”:以经译经,大道至简;以诗译诗,大美天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典籍翻译 《三字经》 至简之道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美食短视频字幕英译研究——以贵州美食短视频字幕英译为例
3
作者 杨杰 曾天娇 《新丝路》 2024年第11期0128-0130,共3页
美食短视频是助推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字幕英译中考虑美食背后的生态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国际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基于胡庚生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了贵州美食短视频字幕的英译技巧,认为在美食名称、生态理念及文化习... 美食短视频是助推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字幕英译中考虑美食背后的生态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国际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基于胡庚生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了贵州美食短视频字幕的英译技巧,认为在美食名称、生态理念及文化习俗方面,应遵循“三维转换”原则实现不同程度的语言维、交际维及文化维适应转换,从而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美食短视频 字幕翻译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脾胃论》英译研究
4
作者 张焱 姬雪桦 王尔亮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中医药典籍《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代表作,在学术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生态翻译学生态范式的角度下进行论述,即“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与“翻译即生态平衡”。由生态范式便产生了取... 中医药典籍《脾胃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代表作,在学术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生态翻译学生态范式的角度下进行论述,即“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与“翻译即生态平衡”。由生态范式便产生了取向“三生”论域的“三生”相,即文本生命、译者生存、翻译生态,其中在“文本生命”视角下运用“三维”转换理论对《脾胃论》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Bob Flaws译本充分体现了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三维”转换,译者采用了增词、音译加注、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注解等翻译方法。此研究为中医药典籍的英译及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海外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中医英译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林业文件英译研究——以《“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英译为例
5
作者 王佳 李静怡 +1 位作者 王鑫宇 肖梓杨 《新丝路》 2024年第8期0102-0104,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生态翻译学,其次分析了在林业文件英译中使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翻译法的原因,着重探讨了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原则在翻译《?“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英译中的应用,促使更多的人来了解我国的思... 文章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生态翻译学,其次分析了在林业文件英译中使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翻译法的原因,着重探讨了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原则在翻译《?“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英译中的应用,促使更多的人来了解我国的思想文化及林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语言维 文化维 交际维 林业翻译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运河文化导览词翻译
6
作者 李赛男 宁海琨 干帅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3-6,共4页
运河文化导览词属于外宣文本,导览词的翻译不仅要体现其信息功能,还要体现文化交流及交际功能。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三维转换理论,提出运河文化导览词翻译原则,并以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导览词翻译为例,分析译文的可取之处及存... 运河文化导览词属于外宣文本,导览词的翻译不仅要体现其信息功能,还要体现文化交流及交际功能。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三维转换理论,提出运河文化导览词翻译原则,并以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导览词翻译为例,分析译文的可取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为运河文化导览词翻译实践及理论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运河文化 导览词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青岛旅游景区英译问题探析
7
作者 李成明 曲杰 梁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以国内著名学者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青岛各旅游景区英译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景区翻译中现有的语言形式转换不当、文化交互不足、交际功能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综合使用依归、... 本文以国内著名学者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青岛各旅游景区英译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景区翻译中现有的语言形式转换不当、文化交互不足、交际功能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综合使用依归、补建等生态翻译策略提出相应的改译方案,并为青岛旅游景区英译的规范化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青岛旅游景区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英译探析: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
8
作者 李稳敏 闫婷婷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604-609,共6页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视角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坚持恰当的文化立场,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确保译文文本质量,实现该白皮书文...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视角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坚持恰当的文化立场,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确保译文文本质量,实现该白皮书文本信息的真实传递及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有效表达、接受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影视字幕翻译策略
9
作者 宋云生 高蕴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522-526,共5页
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电影汉英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特点,通过研究中国优秀影片的汉英字幕翻译,分析生态翻译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构建电影字幕翻译的生态平衡,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主要策略,提高中国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传递优... 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电影汉英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特点,通过研究中国优秀影片的汉英字幕翻译,分析生态翻译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构建电影字幕翻译的生态平衡,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主要策略,提高中国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传递优秀的电影文化,扩大中国影视作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影视字幕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纪录片如何“走出去”——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
10
作者 沈姣 施瑾妍 张发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采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探索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字幕翻译的适应与选择,提出更优的纪录片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文化类纪录片“走出去”的竞争力。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纪录片字幕翻译 中国文化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传统色彩的英译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色为例
11
作者 鲍怡婷 陈钰 叶南希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48-52,共5页
生态翻译学以“文本生命”“译者生存”“翻译生态”为内核,为译者提供了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方法论。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色为案例,对比传统色彩词汇的不同英译版本,从“三维转换”角度提出合... 生态翻译学以“文本生命”“译者生存”“翻译生态”为内核,为译者提供了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方法论。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色为案例,对比传统色彩词汇的不同英译版本,从“三维转换”角度提出合理翻译建议,以期为色彩词英译提供不同思路。研究发现,在色彩词的英译过程中,重视语言、文化、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有助于展现源语词汇的意义及文化背景,促进目的语读者理解,从而推动文化交流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色彩词翻译 三维转换 二十四节气代表色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博物馆展览翻译——以中国丝绸博物馆“西海长云”展为例
12
作者 庄洁芸 陈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博物馆作为展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博物馆展览的外译工作有助于推进中华文化外宣,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中国丝绸博物馆“西海长云”展的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 博物馆作为展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博物馆展览的外译工作有助于推进中华文化外宣,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中国丝绸博物馆“西海长云”展的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入手,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讨丝绸文化外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博物馆展览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以浙江省博物馆陶瓷展品为例
13
作者 顾思月 陈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19-22,共4页
博物馆解说词不仅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而且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任,其英译在推介、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浙江省博物馆陶瓷展品解说词的英译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 博物馆解说词不仅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而且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任,其英译在推介、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浙江省博物馆陶瓷展品解说词的英译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质量,助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解说词 陶瓷展品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山东旅游外宣翻译策略
14
作者 张以宁 闫凤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外宣翻译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中国国际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山东旅游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宣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旅游外宣翻译信息突出、语言简明、文化内涵丰富,译者... 外宣翻译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中国国际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山东旅游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宣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旅游外宣翻译信息突出、语言简明、文化内涵丰富,译者可以采用简生化、补生化和原生化翻译策略,删减冗余内容,补充文化空缺,达到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对外宣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翻译教学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外宣翻译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英韵三字经》译本的生态诗性分析
15
作者 吴静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以《英韵三字经》为诠释对象展开对《三字经》翻译的生态思考与诗性探询,彰显了译者翻译《三字经》的诗性智慧,既是对翻译通向“天人合一”终极境界的追求,又是对翻译的生态智慧的最终阐释与精神旨归。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英韵三字经》 生态诗性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Educated:A Memoir英汉翻译研究
16
作者 侯笑宇 李思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9-22,共4页
Educated:A Memoir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切入,以任爱红汉译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例,阐述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基于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与转换,并从语言维、文化维... Educated:A Memoir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切入,以任爱红汉译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例,阐述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基于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与转换,并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该文本的汉译效果,旨在探究该类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助推中外文学及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下载PDF
基于生态翻译学下《氓》的英译研究
17
作者 吴天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氓》作为诗经的第一首诗歌,具有丰富的文学色彩和艺术价值。同时因为《氓》的翻译难度较大,英译本较为稀缺,关于其英译本的研究也较为稀少。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其中的三维原则对许渊冲先生《氓》的英译本进行研究。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诗歌 《氓》 三维理论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路遥小说《人生》的英译研究
18
作者 邹靖 孙海一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人生》是当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该书以毕业生高加林为主要人物,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陕北高原地区的城乡生活。对克洛伊·埃斯特(ChloeEstep)《人生》英译本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国外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陕北的地域文化。生态翻译学... 《人生》是当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该书以毕业生高加林为主要人物,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陕北高原地区的城乡生活。对克洛伊·埃斯特(ChloeEstep)《人生》英译本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国外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陕北的地域文化。生态翻译学从生态视角出发,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把握,致力于创作出选择适应度最高的译文。本文以《人生》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源语和译语两个角度来分析《人生》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探讨译者在翻译时所采用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方法,以期能够为其他文学作品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提供借鉴,推动中国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翻译方法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蒙古族小说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流浪的盘羊》为例
19
作者 李丹阳 秦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蒙古族文学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一,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历史、地域特色与价值观。在全球化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蒙古族文学作品《流浪的盘羊》为例,文中包含大量蒙古... 蒙古族文学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一,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历史、地域特色与价值观。在全球化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蒙古族文学作品《流浪的盘羊》为例,文中包含大量蒙古族文化负载词及其中文常用表达,该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通过分析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翻译,结合具体有效的翻译策略,考虑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传达文化的特殊信息,使原语和目的语读者产生相同的阅读体验,以维护生态平衡和文化多样性,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增进世界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文学 生态翻译学 文化负载词 “三维”转换原则 翻译策略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中国古代信件的英译研究——以《致弟书》为例
20
作者 苏娟 陈超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中国本土的跨学科翻译理论,重点强调生态文化与翻译学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带动了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出发,以中国古代诗人郑燮的家书《致弟...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中国本土的跨学科翻译理论,重点强调生态文化与翻译学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带动了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出发,以中国古代诗人郑燮的家书《致弟书》的英译为例,分析古代书信英译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方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希望通过研究分析这封家书的翻译,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英译 三维转换 《致弟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