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翻译观视域下李照国译《黄帝内经》的适应性选择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丹 肖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着眼于《黄帝内经》的价值及英译历程的简要梳理,介绍较为成功的威斯译本、吴氏父子译本和李照国译本,从中总结中医文献翻译的共识性原则,即阐释医理和传递民族特色。同时,在生态翻译观的视域下阐述了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中的适应性选择... 着眼于《黄帝内经》的价值及英译历程的简要梳理,介绍较为成功的威斯译本、吴氏父子译本和李照国译本,从中总结中医文献翻译的共识性原则,即阐释医理和传递民族特色。同时,在生态翻译观的视域下阐述了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中的适应性选择。深度结合李本翻译实例,详细分析了采用直译、音译、转换译法和加注译法,分别体现其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从而得出李本成功的经验:译法的选择应该结合对译入语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以及读者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对中医术语、中医思维可接受程度的合理前瞻。这在新时代下,关于中医翻译如何继承中医文化精髓,如何体现译者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如何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等,都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态翻译观 适应性选择 传递民族特色
下载PDF
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琳琳 陈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25-628,共4页
为弥补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对比研究的空缺,从译者主体性角度阐释了译者在两种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在关联翻译观视阈下,为了寻找最佳关联,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在生态翻译观视阈下,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要发挥主体... 为弥补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对比研究的空缺,从译者主体性角度阐释了译者在两种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在关联翻译观视阈下,为了寻找最佳关联,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在生态翻译观视阈下,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要发挥主体性进行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研究发现:在关联翻译观和生态翻译观视阈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都会受到限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态翻译观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限制因素要比关联翻译观视域下的限制因素更加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 生态翻译观 译者 主体性 对比
下载PDF
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琳琳 孙元元 丛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从翻译主体、翻译环境两方面将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阐释了两种翻译观都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论证了关联翻译观所强调的认知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的要素之一。揭示了在翻译环境的概念、范围... 从翻译主体、翻译环境两方面将关联翻译观与生态翻译观进行对比研究。阐释了两种翻译观都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论证了关联翻译观所强调的认知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的要素之一。揭示了在翻译环境的概念、范围和所指等方面,生态翻译观比关联翻译观更为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 生态翻译观 翻译主体 语境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中国古代山水诗英译时的“选择”与“适应”——生态翻译观下的中国山水诗意境再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晶晶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8-60,64,共4页
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核心在于原文美学信息的完美再现,目的语读者获得相似的审美享受。译者如何适应译语环境,有效再现源语意境,是译者的核心任务。生态翻译观视角下,译者在译语环境下重现源语的“自然”,使得这套“自然”系统能在译语环... 中国古诗词英译的核心在于原文美学信息的完美再现,目的语读者获得相似的审美享受。译者如何适应译语环境,有效再现源语意境,是译者的核心任务。生态翻译观视角下,译者在译语环境下重现源语的“自然”,使得这套“自然”系统能在译语环境中得以生存。译者在古代山水诗英译时怎样“选择”,才能“适应”译语环境,重现中国古代山水诗意境,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山水诗 英译 生态翻译观 选择 适应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观视域下《生死疲劳》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静 陈亚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生死疲劳》这部长篇小说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由汉学家葛浩文完成的《生死疲劳》英译本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本研究拟从英译本中统计出相关文化负载词,并将其进行分类探讨,从生态翻译观视域下总结出葛浩文在《生死疲劳》英译实践中对于... 《生死疲劳》这部长篇小说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由汉学家葛浩文完成的《生死疲劳》英译本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本研究拟从英译本中统计出相关文化负载词,并将其进行分类探讨,从生态翻译观视域下总结出葛浩文在《生死疲劳》英译实践中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本研究有助于翻译研究者获得更多的关于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知识和经验,以使文学翻译更好的服务于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观 《生死疲劳》 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观照下李白《送友人》的意象美及其英译赏鉴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令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4-68,共5页
意象是中国诗词的基本审美单元,意象的翻译是古诗词英译的灵魂所在。在生态翻译观照下对李白《送友人》一诗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结构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解读,对比赏鉴国人所给的六个英译本,可以发现,译本中原作意象的缺失或者篡改都... 意象是中国诗词的基本审美单元,意象的翻译是古诗词英译的灵魂所在。在生态翻译观照下对李白《送友人》一诗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生态结构所营造的意境进行解读,对比赏鉴国人所给的六个英译本,可以发现,译本中原作意象的缺失或者篡改都不能传达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译者应在忠实于原作的生态意象和顺应译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送友人》 生态翻译观 生态意象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观与关联翻译观关照下的翻译模式对比研究
7
作者 李琳琳 丛丽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24-26,共3页
生态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多维的选择与适应。关联翻译观强调翻译过程的每一步都要以在寻找最佳关联为原则。将两种翻译观视阈下的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求观点整合。阐明了两种翻译观可以互为补充,关联... 生态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多维的选择与适应。关联翻译观强调翻译过程的每一步都要以在寻找最佳关联为原则。将两种翻译观视阈下的翻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求观点整合。阐明了两种翻译观可以互为补充,关联互动,有利于探寻译学研究综观与整合的新途径,为翻译活动提供更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 生态翻译观 选择适应 最佳关联
下载PDF
关联翻译观视阈下的语境与生态翻译观视阈下翻译生态环境对比研究
8
作者 李琳琳 丛丽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3-76,共4页
将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语境"和生态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二者都关注原语文本、原语作者、译语及译语读者对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起到制约作用。揭示了与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语境相... 将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语境"和生态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二者都关注原语文本、原语作者、译语及译语读者对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起到制约作用。揭示了与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语境相比,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范畴更加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 生态翻译观 语境 认知语境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生态翻译观的翻译教学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玲娟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9-51,共3页
生态翻译理论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翻译教学中成为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这种由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学理念目前还处于逐步探索和实践的阶段。不同于传统的高校翻译教学方法,基于生态翻译观的教学方法强调“适应选择论”,认为在翻译教学中应... 生态翻译理论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翻译教学中成为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这种由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学理念目前还处于逐步探索和实践的阶段。不同于传统的高校翻译教学方法,基于生态翻译观的教学方法强调“适应选择论”,认为在翻译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各类生态翻译教学主体,发挥其相互促进的作用,并且教师要整合多维度的生态翻译教学元素,提高相关课程资源的适应性,生态翻译教学相关的“关联序链”也应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生态翻译观 融入路径
原文传递
新生态主义与新生态主义翻译观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庚申 《鄱阳湖学刊》 2019年第6期5-11,F0002,125,F0003,共10页
新生态主义的提出和阐述,是新生态主义翻译观确立的前提,新生态主义翻译观可以说是生态翻译学在新生态主义视野下的翻译理论定位。新生态主义翻译观廓清和明确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一是西方生态主义,二是东方生态智慧,三... 新生态主义的提出和阐述,是新生态主义翻译观确立的前提,新生态主义翻译观可以说是生态翻译学在新生态主义视野下的翻译理论定位。新生态主义翻译观廓清和明确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一是西方生态主义,二是东方生态智慧,三是翻译适应/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近20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确立新生态主义翻译观,不仅有利于简化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立论基础的概括和表达,而且也有助于澄清或消除相关的质疑和误解。更为重要的是,新生态主义翻译观在内涵上弥补了东方翻译哲理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的缺失,从而体现出该翻译观对东西方翻译理念的兼容、整合与超越。新生态主义翻译观是生态翻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理念,显示出生态翻译学立论基础和探究理路中的“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主义 生态主义翻译 生态翻译
下载PDF
翻译适应选择到最佳关联寻求的译者主观能动性作用
11
作者 李琳琳 金艳菊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为了获得最佳英汉翻译效果,分别从生态翻译观和关联翻译观的不同视角,探讨了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阐释了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多维适应与优化选择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揭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要... 为了获得最佳英汉翻译效果,分别从生态翻译观和关联翻译观的不同视角,探讨了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阐释了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多维适应与优化选择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揭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要在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做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最终寻找到最佳关联,取得最佳语境效果。因此,取得最佳关联的翻译是最佳翻译,也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观 关联翻译 译者主能动性 适应选择 最佳关联
下载PDF
新生态主义翻译观下文化特色词汇的口译策略——以某国青年访华团来陕访问口译活动为例
12
作者 唐歌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8期58-59,69,共3页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除了通过出版物(如文学及影视类作品)在海外发行传播、文创产品在海外出口以及海外文艺演出活动等方式外,政府、企事业单位承接的国际来华访问活动,更是文化“走出去”不可忽视的重要媒介。本文在新生态主义翻...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除了通过出版物(如文学及影视类作品)在海外发行传播、文创产品在海外出口以及海外文艺演出活动等方式外,政府、企事业单位承接的国际来华访问活动,更是文化“走出去”不可忽视的重要媒介。本文在新生态主义翻译观指导下,从口译生态环境各要素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口译活动中文化特色词汇进行恰当处理,以期通过对相关文化词汇的外译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及我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正能量外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主义翻译 口译 文化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译本中三维观的探究--以《语言与性别》(第二版)第二章为例
13
作者 魏洳镝 王显志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19年第9期148-148,共1页
近年来,生态翻译学成为学者研究的新趋势,这一理论强调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关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因素,以正确传达原作者写作思想。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三维 汉译本 《语言与性别》第二章
下载PDF
翻译生态视域下的后殖民翻译解读与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庆明 孙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日益频繁,以强势国家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对以弱势国家为代表的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日益凸显,这种文化霸权破坏了文化交流的平衡,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构建和谐... 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日益频繁,以强势国家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对以弱势国家为代表的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日益凸显,这种文化霸权破坏了文化交流的平衡,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构建和谐翻译生态观,并在此指导下进行和谐的翻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弱肉强食 和谐翻译生态
下载PDF
生态翻译理论下的中国电影英译探究——以《我不是药神》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恒茂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9期127-128,共2页
生态翻译理论对译者的翻译行为提出了行的标准,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从目的语读者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我不是药神》的字幕翻译分析,最终得出中国电影文化英译适应性策略,对国产电影的英译具有一定... 生态翻译理论对译者的翻译行为提出了行的标准,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从目的语读者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我不是药神》的字幕翻译分析,最终得出中国电影文化英译适应性策略,对国产电影的英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观 电影字幕 三维视角
下载PDF
文化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本土特色翻译理论 被引量:8
16
作者 姜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从文化话语权视角出发,回顾并分析中国翻译文化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色。认为中国翻译理论需以"本土特色"为核心,在彰显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特色并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与世界文化话语融会贯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 从文化话语权视角出发,回顾并分析中国翻译文化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色。认为中国翻译理论需以"本土特色"为核心,在彰显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特色并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与世界文化话语融会贯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如此中国翻译理论方能赢得自己的话语权,在国际文化及学术领域掷地有声。提出建构以独具中国哲学特色的"美学观"为基础,以"和合生态翻译观"为体系,以"现实功用观"为方法的中国"本土特色"翻译话语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不但象征着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回归,更有利于中国翻译学以及世界文化理论体系的长足发展与完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提升中国翻译话语的创造力、传播中国本土特色文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话语权 本土特色 和合生态翻译观 翻译美学 翻译现实功用
下载PDF
季羡林翻译思想初探
17
作者 吴光亭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0-65,共6页
季羡林先生的翻译思想独到精辟,是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翻译文化观、翻译危机观、翻译理论观、文学翻译观、翻译人才观和翻译生态观6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这6个方面构成了季羡林翻译思想的宏观框架。
关键词 季羡林 翻译思想 翻译文化 翻译危机 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 翻译人才 翻译生态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春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研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生态翻译学的后现代思想,通过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此的关照,文章发现生态翻译学具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其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贯穿其中的生态学思想、翻译生态环境的多元整合... 本文研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生态翻译学的后现代思想,通过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此的关照,文章发现生态翻译学具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其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贯穿其中的生态学思想、翻译生态环境的多元整合性、翻译思想的生态伦理观以及研究范式的开放性。对生态翻译学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的研究,将会有助于补充和丰富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生态主义翻译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多元整合性 生态伦理 开放性
原文传递
庞德《华夏集》翻译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
19
作者 杨潇 何婧 程南南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6期150-150,153,共2页
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西方国家关于庞德的研究相对成熟,但主要集中于庞德的政治倾向和经济思维,文化方面主要研究庞德和美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相比于对庞德本人的研究,对《华夏集》的研究则... 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西方国家关于庞德的研究相对成熟,但主要集中于庞德的政治倾向和经济思维,文化方面主要研究庞德和美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相比于对庞德本人的研究,对《华夏集》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拟在整合《华夏集》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总结庞德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探析庞德翻译思想中的生态翻译意识。通过对《华夏集》中翻译实例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庞德的翻译实践中具有生态翻译意识,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集》 诗歌翻译 生态翻译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