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耦合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策略演化
1
作者 欧光军 向迎澳 汪宜心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11期181-191,共11页
从知识生态耦合视角对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策略演化展开研究,构建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和其邻居合作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并考虑到网络嵌入性,对不同网络规模下的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策略进行动态演化仿真分析。... 从知识生态耦合视角对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策略演化展开研究,构建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和其邻居合作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并考虑到网络嵌入性,对不同网络规模下的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策略进行动态演化仿真分析。研究发现,知识互补度能促进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间合作策略演化,并且该促进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临界值从0.5上升至0.8,但是网络规模越大网络演化的速度越慢。另外,知识重叠度对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间合作策略演化起抑制作用,不过存在一个较低的临界值0.4,当知识重叠度低于临界值时能够促进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超过临界值后随知识重叠度的增加,对集群横向创新链主体合作的抑制作用增大,而且知识重叠度产生的作用不受网络规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群 横向创新链 知识生态耦合 合作策略
下载PDF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的城市污水绿色再生利用
2
作者 孙丰凯 张润泽 +3 位作者 纪明德 庄林岚 刘华清 张建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6期63-67,共5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污水再生利用是破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污水处理与再生工艺以污染物去除为导向,将污水中的碳、氮、磷作为污染物进行去除,该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及药剂,且无法回收污水中的碳、氮、磷等...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污水再生利用是破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污水处理与再生工艺以污染物去除为导向,将污水中的碳、氮、磷作为污染物进行去除,该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及药剂,且无法回收污水中的碳、氮、磷等资源。以资源回收为导向的生物生态耦合污水再生利用具有绿色、低碳等特点,是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可行路径。本文综述了传统的基于污染物去除的污水再生工艺研究进展与问题,对基于资源回收的生物生态耦合绿色污水再生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从立法保障、模式优化及标准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建议,为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再生利用 生物生态耦合 高负荷活性污泥 人工湿地 微藻培养
下载PDF
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下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建琴 明庆忠 +3 位作者 韦俊峰 史鹏飞 周志利 李燚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6,共9页
遵循SES与AC理论,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从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两者耦合协调度三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与回归模型,对中国277个地级城市2002—2019年旅游系统韧性的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及... 遵循SES与AC理论,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从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两者耦合协调度三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与回归模型,对中国277个地级城市2002—2019年旅游系统韧性的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城市旅游系统韧性不断改善,但年度均值偏低(低于0.15),空间等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少数高值区呈点状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及成渝地区,多数低值区零散分布于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2)社会与生态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改善中起支撑作用,生态韧性起制约作用。(3)城市旅游系统韧性存在转移惰性和路径锁定特征,级别跃迁较困难且跃迁易受邻域溢出作用影响。(4)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时空演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与生态环境因子间交互作用影响力最强,生态因素影响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系统韧性 社会—生态耦合 时空演化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生态耦合∶社区康养结合服务运行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易艳阳 《兰州学刊》 2023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生态耦合”指“生态系统”中“种群”之间的互动及关联。基于生态学视角,整合健康与养老资源的社区康养结合服务供给即是一类整体性、开放性的“生态系统”。行政主体、公益主体、市场主体、自治主体、志愿主体与需求主体之多样性“... “生态耦合”指“生态系统”中“种群”之间的互动及关联。基于生态学视角,整合健康与养老资源的社区康养结合服务供给即是一类整体性、开放性的“生态系统”。行政主体、公益主体、市场主体、自治主体、志愿主体与需求主体之多样性“生物种群”彼此互动构成社区康养结合服务“生态系统”。多元主体占据不同“生态位”,呈现“一主多元”生态结构,形成“竞争”“协作”“共生”三类“种群关系”。“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着持续的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推动系统与环境的演进变迁。“生态位”与“种群关系”形塑了社区康养结合服务运行的静态耦合,“能量交换”与“演变进化”形塑了社区康养结合服务运行的动态耦合,由此构成作为“生态系统”的社区康养结合服务运行的“生态耦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养结合 生态耦合 生态 种群关系 老年服务 城市社区
下载PDF
辽河干流水力-水生态耦合模型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许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4期90-94,共5页
针对现阶段常用河流物理栖息地模型在模拟范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集成建模方式,以鲤鱼为目标物种,耦合一维水动力模型及一维栖息地模型构建水力-水生态耦合模型,以辽河干流以福德店、铁岭、马虎山、六间房水文站为代表站,对辽河干流... 针对现阶段常用河流物理栖息地模型在模拟范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集成建模方式,以鲤鱼为目标物种,耦合一维水动力模型及一维栖息地模型构建水力-水生态耦合模型,以辽河干流以福德店、铁岭、马虎山、六间房水文站为代表站,对辽河干流栖息地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水段,辽河干流鱼类栖息地可利用面积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阈值后(50~150m3/s),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流量足够大时,水位漫滩,栖息地可利用面积又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辽河生态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水生态耦合模型 鱼类栖息地特征 可利用面积 辽河干流
下载PDF
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体系
6
作者 许祖文 杨琦 张永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9期47-50,共4页
生态耦合理论强调城乡空间系统内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旨在实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城乡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促进了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 生态耦合理论强调城乡空间系统内生态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旨在实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城乡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促进了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本文将重点探讨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体系,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空间规划 生态耦合 方法体系
下载PDF
红树林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彭友贵 陈桂珠 +1 位作者 佘忠明 殷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为探讨红树林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应以及对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选择3种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秋茄Kandelia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构建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系统设置9个试验塘和1个对照塘,试验塘按... 为探讨红树林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应以及对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选择3种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秋茄Kandelia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构建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系统设置9个试验塘和1个对照塘,试验塘按45%、30%或15%的面积比例种植一种红树植物,对照塘不种红树植物,所有养殖塘均统一养殖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和星洲红鱼Labidochromisflavigulus。通过系统运行18个月的生态监测显示,海桑和桐花树生长较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秋茄生长差,成活率低;红树植物对养殖海水具有净化作用,其中桐花树的净化效果最好,其次为秋茄;系统中鱼的生长状况与红树植物的净化效应密切相关,在种植桐花树的养殖塘美国红鱼和星洲红鱼生长快,秋茄养殖塘次之,海桑养殖塘的美国红鱼不及对照塘。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中,桐花树具有推广示范价值;海桑应减少种植面积比例和单位面积种植密度;秋茄生长慢,适应性差,不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红树林 生态耦合系统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军民 张建龙 马玉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1,共5页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是绿洲开发的典范,是研究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耦合规律的理想靶区。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MODS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进行了理论构建,...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是绿洲开发的典范,是研究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耦合规律的理想靶区。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MODS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进行了理论构建,得出山地是生态耦合的“物流高地”、荒漠是生态耦合的“能流高地”、绿洲是生态耦合的“信息控制节点”,而水资源及水文循环是决定耦合的关键因子,水资源能值的有效转换和系统控制决定着各类系统对MODS的贡献及MODS生态耦合的发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生态耦合 能值分析 理论与方法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
下载PDF
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体系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珂 冯月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21世纪,中国在经历了20世纪末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退化、乡村发展滞后等发展困境后,城乡统筹生态规划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文中尝试运用复杂性科学和生态学思想方法,在对城乡空间关系进行再认识并提出城乡空间生态耦合... 21世纪,中国在经历了20世纪末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退化、乡村发展滞后等发展困境后,城乡统筹生态规划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文中尝试运用复杂性科学和生态学思想方法,在对城乡空间关系进行再认识并提出城乡空间生态耦合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由城乡用地综合解译辨识、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城乡耦合条件环境评价、城乡空间协同发展和城乡空间分形优化所组成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城乡空间 生态耦合 规划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MODS生态耦合机理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军民 唐亚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4,共3页
能值理论和方法,为研究MODS系统的生态耦合关系及耦合功能提供了系统理论和方法。提出:山地是MODS生态耦合的"物流高地",荒漠是MODS生态耦合的"能流高地",二者共同构成了MODS生态耦合的能值来源及其转换基础;绿洲是... 能值理论和方法,为研究MODS系统的生态耦合关系及耦合功能提供了系统理论和方法。提出:山地是MODS生态耦合的"物流高地",荒漠是MODS生态耦合的"能流高地",二者共同构成了MODS生态耦合的能值来源及其转换基础;绿洲是MODS耦合的"信息流高地",是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转换、信息传递的节点和核心,控制着MODS生态耦合的能值转换效率及方向。通过生态能值分析初步得出了MODS生态耦合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生态耦合 能值分析 玛纳斯 河流域
下载PDF
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书文 夏长水 袁业立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319,T003,共6页
以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为研究手段,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成功地揭示了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形成和演变过程、两次大量繁殖期及物理过程对其夏... 以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为研究手段,对黄海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模式成功地揭示了叶绿素和营养盐垂向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叶绿素垂向分布最大值形成和演变过程、两次大量繁殖期及物理过程对其夏季垂向结构的影响.与实测资料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冷水团水域 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 叶绿素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营养盐 垂向分布 海洋生态动力学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军民 马玉香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MODS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进行了理论构建,得出山地是生态耦合的"物流高地"、荒漠是生态耦合的"能流高地"... 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MODS生态耦合的理论、方法及机制进行了理论构建,得出山地是生态耦合的"物流高地"、荒漠是生态耦合的"能流高地"、绿洲是生态耦合的"信息控制节点",而水资源及水文循环是决定耦合的关键因子,水资源能值的有效转换和系统控制决定着各类系统对MODS的贡献及MODS生态耦合的发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耦合 能值分析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
下载PDF
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耦合传承关系探析——从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展耀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中国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为讨论的起点,通过对混农林文书所承载的山地民族混农林复合经营的文化生境的实证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间的耦合传承关系。
关键词 山地民族 文化-生态耦合关系 混农林文书
下载PDF
基于3S的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开发生态耦合性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浩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2期58-60,共3页
草场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护好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生态,是保持青藏... 草场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护好玛曲黄河源湿地草场生态,是保持青藏高原生态链完整有序的重要一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主要依靠自然恢复原有植被,适当进行人工促进。用"3S"技术对黄河源玛曲草场开发进行生态耦合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对保护整个黄河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玛曲黄河源 湿地草场 生态耦合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活性污泥机制的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建立
15
作者 马天海 邢亚囡 敖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582-3586,共5页
根据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水流运动规律和污染物去除反应机制,基于轴向离散模型及活性污泥Ⅱ号模型中污染物反应动力学方程,考虑植物生长过程因素,建立了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中试人工湿地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 根据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水流运动规律和污染物去除反应机制,基于轴向离散模型及活性污泥Ⅱ号模型中污染物反应动力学方程,考虑植物生长过程因素,建立了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中试人工湿地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CODMn、NH4+-N去除效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3.7%,模拟CODMn、NH4+-N浓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均小于20%,说明该模型对CODMn、NH4+-N的模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复合流 污染物衰减过程模拟 生态耦合模型
下载PDF
论工业企业与区域的生态耦合机制及其途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苗泽华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工业企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又是造成区域环境危机的主要因素 ,但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并非水火不相容。事实上 ,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是可以耦合的 ,它要求工业企业及所在区域双方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性理念 ,以生态观和市场观为... 工业企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又是造成区域环境危机的主要因素 ,但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并非水火不相容。事实上 ,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是可以耦合的 ,它要求工业企业及所在区域双方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性理念 ,以生态观和市场观为支撑性理念 ,以生态工程为核心举措。本文主要对工业企业生态和区域生态耦合的概念、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耦合机制 工业企业 区域环境 生态工程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带景观结构与生态耦合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长春 邓伟 +1 位作者 宋新山 栾兆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64-1468,共5页
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带生态景观结构,认为景观地球化学的空间分异及相互复合,决定了西部复杂而有规律的生态景观结构。景观地球化学梯度和生态梯度的耦合结果反映出大多植物沿景观地球化学梯度的生长状况表现为钟形或生态分布形... 研究了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带生态景观结构,认为景观地球化学的空间分异及相互复合,决定了西部复杂而有规律的生态景观结构。景观地球化学梯度和生态梯度的耦合结果反映出大多植物沿景观地球化学梯度的生长状况表现为钟形或生态分布形曲线。现代条件下,西部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西部 生态环境脆弱带 景观地球化学 生态耦合
下载PDF
旱生、超旱生牧草植物的“生态耦合点”研究分析
18
作者 常根柱 杨志强 时永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S1期29-32,共4页
以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为基础 ,通过对旱区、极旱区的气候、地域、生态三大指标 1 0项内容数据的布点采集 ,经过研究分析 ,提出了旱生、超旱生植物的“生态耦合点”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 ,对旱生、超旱生牧草植物的区别与划分 ,由定性... 以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为基础 ,通过对旱区、极旱区的气候、地域、生态三大指标 1 0项内容数据的布点采集 ,经过研究分析 ,提出了旱生、超旱生植物的“生态耦合点”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 ,对旱生、超旱生牧草植物的区别与划分 ,由定性化到定量化、一般理论到数字化 ,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对指导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生产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超旱生牧草植物 生态研究 生态耦合
下载PDF
1990-2017年哈尔滨市城乡生态耦合及其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婧 李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7-326,共10页
[目的]探究哈尔滨市中观尺度上城乡空间各类生态要素的衔接模式与生态廊道布局的细节优化措施,旨在实现城市内部与乡村的生态系统联动,提升区域生态效益,为相关生态规划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GIS技术,以生态阻... [目的]探究哈尔滨市中观尺度上城乡空间各类生态要素的衔接模式与生态廊道布局的细节优化措施,旨在实现城市内部与乡村的生态系统联动,提升区域生态效益,为相关生态规划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GIS技术,以生态阻力值较大的重要河流廊道为边界,根据城市发展动向,裁切出哈尔滨市城乡空间在中观尺度上的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哈尔滨市199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得出各类生态要素在时空尺度上的耦合模式演变,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提供方向。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对研究区域生态要素的核心区、桥接区及岛状斑块等进行识别与评价,根据dPC指数提取出重要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得出潜在生态廊道,通过科学计算对连通性较弱的区域进行规划补充,归纳廊道缓冲区宽度、核密度及生态断裂点,并结合生态耦合机制的时空变化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细节优化。[结果]通过各类生态要素在中观尺度上的耦合模式变化,确定了哈尔滨市城乡生态源地及廊道细节优化策略,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生态安全格局,归纳总结了因地制宜的优化建设措施。[结论]哈尔滨市共计15处核心区为原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为42条,一般生态廊道为63条,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北部。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补充了11处生态源地和220条潜在规划生态廊道,廊道适宜建设宽度为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耦合 生态安全格局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哈尔滨市
下载PDF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一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
20
作者 胡晨 孙志林 +1 位作者 Dale A.Kiefer 李明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2-1013,共12页
为了更有效研究海洋初级生产力量值,构建物理-生态耦合模型,探讨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动力及生态因素.通过增加对流和扩散模块、分离营养盐循环体系、改变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公式及加入叶绿素计算模块,分别优化Gill-Turner(简称GT)混合层... 为了更有效研究海洋初级生产力量值,构建物理-生态耦合模型,探讨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动力及生态因素.通过增加对流和扩散模块、分离营养盐循环体系、改变浮游植物生长速率公式及加入叶绿素计算模块,分别优化Gill-Turner(简称GT)混合层模型与Schmittner(简称S)生态系统模型,进而建立新型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基于Mathematica二次开发平台对模型进行编程实现,用以模拟大西洋百慕大站和太平洋夏威夷站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优化后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精度明显提高.模拟结果显示,两大海域初级生产力均具有冬季高夏季低的分布特征,混合层深度与浮游植物浓度是影响初级生产力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物理-生态耦合模型 大洋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