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
1
作者 张艳芬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35,共3页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具有三个方面价值: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回应教育本真的要求与呼唤、达成思政课课堂现实境况的优化与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学生全身心投入、学生...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具有三个方面价值: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回应教育本真的要求与呼唤、达成思政课课堂现实境况的优化与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学生全身心投入、学生有机会承担责任。这两个基本特征使思政课生态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场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思政课生态课堂构建策略是合理进行思政课教学方案前期研制、科学组织思政课教学实施过程、有序开展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思政生态课 构建 特征 策略
下载PDF
初中英语原生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伟 《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22期19-19,21,共2页
文章提出了原生态课的概念,并结合所调研的53节原生态课,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也指出了原生态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广大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夯实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 生态课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生态课堂”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杨宗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8年第11期291-291,共1页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时代发展,符合“生态课”教学的前景。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让真情实感流露于字里行间,提高生态课作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生态课 提高 作文教学 实效性
下载PDF
生态课中教师的素养
4
作者 周玉莲 《成才之路》 2012年第20期72-73,共2页
生态课理念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这是生态课的基础;教师是研究、创新的探索者,这是生态课的根本;教师是优雅情趣的实践者,这是生态课的魔法。
关键词 生态课 教师素养 终身学习 研究创新 优雅情趣
下载PDF
加快实验课程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以生态学实验课程改革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天星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6,共5页
制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课程性质设计、巧妙构建实验项目、加强实验项目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严抓实验课堂教学环节、保证师生论文创作和实验教学的互动等,可以使生态学实验课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 制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课程性质设计、巧妙构建实验项目、加强实验项目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严抓实验课堂教学环节、保证师生论文创作和实验教学的互动等,可以使生态学实验课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实验 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下载PDF
关于开设“生态学通识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袁建立 《高等理科教育》 201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文章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和生态教育的实质,全面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开设"生态学通识课"的重要性,提出开设"生态学通识课"是国家发展需求、个人发展需求与学科发展需求,但... 文章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和生态教育的实质,全面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开设"生态学通识课"的重要性,提出开设"生态学通识课"是国家发展需求、个人发展需求与学科发展需求,但存在普及但不系统、了解但不甚了解、求知但不认知的问题。目前高校师资队伍雄厚、课程体系完善、科学研究的支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目标容易实现等客观条件为开设生态学通识课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通识 生态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性研究:主体、困境及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微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5-79,共5页
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与内在规律加以反思与重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性研究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思政课教学进行的研究。在生态性研究视域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具有整体共生、互动开放、层级... 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与内在规律加以反思与重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性研究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思政课教学进行的研究。在生态性研究视域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具有整体共生、互动开放、层级传导和循环反馈四种生态特性,并呈现出在空间结构上与相关生态系统的疏离、在动态运行中反馈机制缺位的生态困境。构建各生态主体的长效互动机制和运行动态反馈机制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 思政教学生态 生态优化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翻转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翠丽 曹琦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224-225,228,共3页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中的分支,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和微课的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塔里木大学农业...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中的分支,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和微课的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塔里木大学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了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了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本研究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实验 微信 翻转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开设生态伦理道德课的意义与作用
9
作者 吕洪涛 魏景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5-77,共3页
探讨了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议开设生态伦理道德课。在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科学技术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把生动活泼的理论教学、亲身参与的实践教学和体验教学等形式相结合,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关键词 生态伦理道德 德育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以“课堂平衡”为视野构建生态思政课堂 被引量:6
10
作者 梅纪萍 陈跃兵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86,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平衡发展思想,以协调发展理论彰显于经典之中,并以"八个统一"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平衡规律,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文章界定了"课堂平衡"概念和"生态思政课堂"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平衡发展思想,以协调发展理论彰显于经典之中,并以"八个统一"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平衡规律,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文章界定了"课堂平衡"概念和"生态思政课堂"理念,也分析了当前提出"课堂平衡"理念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课堂平衡"为视野构建高校生态思政课堂的建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思政"课堂平衡"的价值观;以"创新、协调、互动、包容"为方法,推进思政"课堂平衡"的结构调整;以"情感因素"和"中间地带"为抓手,注重高校思政"课堂平衡"的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思政 堂平衡 情感因素 中间地带
下载PDF
微课生态系统刍议
11
作者 钱久李 陈丽冰 《电脑与电信》 2017年第5期11-13,共3页
微课被公认是未来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利器之一,但目前研究成果应用较少,究其原因是微课的研究偏于技术而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微课理论研究,提出微课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尝试探讨微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微课被公认是未来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利器之一,但目前研究成果应用较少,究其原因是微课的研究偏于技术而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微课理论研究,提出微课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尝试探讨微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出进一步研究微课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微课的理论研究、推广普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教育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生态功能
下载PDF
营造生态品德课堂体系的策略探讨
12
作者 薛喜斌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年第4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品德教学 生态堂体系 堂环境 中小学 构建策略 教师品德 生态品德资源
下载PDF
“调查校园小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的课程设计
13
作者 李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中学 生物教学 “调查校园小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 程设计
下载PDF
对“放羊式”原生态语文教学变革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张文华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8-69,共2页
一、投石冲开水底天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一线,长期接受别人总结的语文教学经验,执教别人选编的课文,有一种被动的审美疲劳,而且,效率不高。于是,我就在听课前准备了一篇张洁的《捡麦穗》散文,请同事发给学生,自己也在现场拿到该文... 一、投石冲开水底天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一线,长期接受别人总结的语文教学经验,执教别人选编的课文,有一种被动的审美疲劳,而且,效率不高。于是,我就在听课前准备了一篇张洁的《捡麦穗》散文,请同事发给学生,自己也在现场拿到该文,然后组织学生学习这篇课外阅读文。我们之所以不说它是课文而说是课外阅读文,一是想让学生学得轻松一些,不必像平时学课文那样非要按照上课的程序那样一板一眼组织教学,什么教学目的、过程、顺序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态课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加强师专生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令霞 晁昕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师范专科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物专业 生态课 生活实践
下载PDF
让幼儿在农味课程中养成良好习惯
16
作者 龚越 《文理导航》 2022年第33期85-87,共3页
学前教育的目的旨在幼儿的成长发育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感化方式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态度,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此适应未来将要逐步提升的学习生活压力,助力他们快速的成长。但就目前的大多... 学前教育的目的旨在幼儿的成长发育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感化方式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态度,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此适应未来将要逐步提升的学习生活压力,助力他们快速的成长。但就目前的大多数幼儿的生活及学习习惯而言,这样的“构想”显然没有实现,本人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基层教师,常常发现幼儿在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的部分习惯,存在“陋习”风险,对于他们生活中事物的认知态度不正确,部分习惯亟待改变,部分幼儿无法感知我国悠久的农业文化,对于农味生态课程的参与热情不高,兴趣泛泛。针对这个问题及现象,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带动幼儿充分感知农味生态课程的内涵,在课程的参与当中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从而达到让农味课程实践助力幼儿习惯养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农味生态课 习惯养成
下载PDF
对做秀课与众不同的一点看法
17
作者 达万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33期212-212,共1页
近年来,不论是优质课评选活动,还是优质课的展示交流活动,往往都不乏"做秀"的成分,于是大家都在呼唤"原生态优质课",批评"做秀式优质课",甚至有人认为"做秀课"是一种学术腐败现象,但笔者有点与众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生态优质 做秀式优质 前卫性 引领价值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变革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声文 张晓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0-56,共7页
通过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内涵及特征,审视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剖析当前思政课教学生态中存在的教学整体性欠缺、教学要素及环境不均衡、教学生态位不协调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变革的立足点,即实现教学理念的生态... 通过阐释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的内涵及特征,审视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剖析当前思政课教学生态中存在的教学整体性欠缺、教学要素及环境不均衡、教学生态位不协调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变革的立足点,即实现教学理念的生态转变、促进教学要素运行的生态转变、推动教学环境的生态转变,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整合力、提升实效性、达到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 思政教学生态 变革
原文传递
《结合哲学课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
19
作者 华建宝 《思想教育研究》 2004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 《结合哲学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 生态理念 危机意识 责任意识
原文传递
On the 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Iranian Secondary Schools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Books in Ligh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
20
作者 Majid Elahi Shirvan Tahereh Taheri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12期891-905,共15页
With the spread of English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 and it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he need for more communication is felt. One pivoting aspect of this communication is the role of culture which can con... With the spread of English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 and it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he need for more communication is felt. One pivoting aspect of this communication is the role of culture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global level and the co-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as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get into interactions. Thus, the role of materials developed for learning English, especially the local on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s significant. New course books for learning English at Iranian secondary schools entitled Prospect series have been developed recently. Thu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ooks of this series in light of Byram's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1CC). Based on this model, ICC consists of three dimensions of attitude, knowledge, skills, and five saviors of knowledge, attitude, discovery, intera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To d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books, the checklist developed based on these five savior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asks for each unit of the books. The evaluation was done separately by each of the researchers in the study and inter-rater reliability showed a high level of Cronbach alpha.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bout 90 percent of the activities of Prospect 1 and Prospect 2 lack the skills required for improv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ICC. They mostly focus on Iranian culture which might have been improved via learners' first language as well. This might imply the need for the adaptation of Prospect series activities in light of ICC so that Irania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NOWLEDGE SKILLS ATTITUDE materia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