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财富如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28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
作者 鲍鹏程 黄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8,共16页
生态财富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基于2007—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生态财富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基础上,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生态财富对... 生态财富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基于2007—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生态财富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基础上,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生态财富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生态财富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构成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生态财富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上中游和东部平原丘陵生态旅游片区以及大小城市、较高的生态财富城市中更为显著;(3)生态财富能够通过推动信息技术渗透和激发旅游市场活力进而促进所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4)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时空依赖效应,并且生态财富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以短期效应为主,长期效应还不明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生态财富效应、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旅游经济 信息渗透 市场活力 空间效应
下载PDF
生态财富的涵义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视角
2
作者 刘颖 刘希刚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121,共7页
理解生态财富涵义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之开辟了一种哲学解读视角。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生态财富体现为自然界的物质性、人与自然关系的本... 理解生态财富涵义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之开辟了一种哲学解读视角。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生态财富体现为自然界的物质性、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性、财富积累机制的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彰显了自然界的基础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地位、财富积累机制的驱动效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立足生态财富的三重涵义,实现生态财富增长是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键支撑和重大课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征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性规律,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力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物质性 本质性 实践性
下载PDF
论确立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财富观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正全 《岭南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生态价值观彰显的生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生态财富观揭示了富饶的生态财富具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维护生产持续性和保障人的生活质... 生态价值观彰显的生态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生态财富观揭示了富饶的生态财富具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维护生产持续性和保障人的生活质量的功能。确立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财富观,是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认识视角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观 生态财富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态财富思想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封泉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生态财富是指能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生物体、生态力、环境以及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马克思的学说中含有丰富的生态财富思想。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生态财富是社会财富的自然泉源;二是生态财富体现了"二重... 生态财富是指能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生物体、生态力、环境以及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马克思的学说中含有丰富的生态财富思想。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生态财富是社会财富的自然泉源;二是生态财富体现了"二重"对象性关系;三是生态财富本身没有价值;四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破坏了生态财富。马克思的生态财富思想在当今时代有着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有利于克服工业社会以来在财富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片面的非生态的财富观;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财富增长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财富 自然
下载PDF
保护环境——构建生态财富观
5
作者 丁颖韵 白相莲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2-23,7,共3页
主要阐述了生态财富和生态财富观的内涵,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利用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和转变公众思想等措施构建生态财富观。目的和意义在于认识生态危机、构建生态财富观、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财富 生态财富 构建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生态财富化:实践生成、现实挑战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鑫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4,共7页
生态财富是新时代财富建构的重要实践视域。生态财富化,即生态财富的实践生成,它既离不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创造,更离不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协调共振。当前生态财富化面临资本逻辑扩张生态空间、全球生态矛盾冲突... 生态财富是新时代财富建构的重要实践视域。生态财富化,即生态财富的实践生成,它既离不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创造,更离不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协调共振。当前生态财富化面临资本逻辑扩张生态空间、全球生态矛盾冲突增强、人片面发展与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互动等造成的现实挑战。因此,树立科学发展的生态财富观、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培育新型的全面发展的生态实践主体成为推动生态财富化的重要路径。这能够高质量地推动新时代生态财富的创造,助力美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生成 挑战 路径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生态财富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瑜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7年第7期43-46,共4页
生态作为一种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生态财富为满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而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就是生态财富的使用价值,而其经济价值和任何其它财富一样,都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 生态作为一种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生态财富为满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而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就是生态财富的使用价值,而其经济价值和任何其它财富一样,都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生态财富除了能够以物质的形式满足人类的需求,它还能够以意识的形式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即生态财富的审美价值。生态财富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虽然目前尚不能精准地对所有生态财富的价值进行计量,但尝试对生态财富进行货币量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对生态财富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用货币衡量生态财富价值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使用价值 经济价值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生态财富观建构:生态视域下的新财富观
8
作者 罗瑜 《经济师》 2017年第8期39-42,45,共5页
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因此,把生态看作一种新的财富,不仅将财富的范围进一步拓宽,还构建了一种新的财富理念,为我们探讨自然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角度。生态财富作为一种有别于物... 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因此,把生态看作一种新的财富,不仅将财富的范围进一步拓宽,还构建了一种新的财富理念,为我们探讨自然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角度。生态财富作为一种有别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新型财富,具有它特殊的性质,即地域性、整体性和循环再生性。生态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其所有权的界定依据其性质和特点往往采用公有制比较合理,因为只有实现生态财富的公有制才能保证其持续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文章从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财富的定义内涵、生态财富的特点以及生态财富的所有权性质四个方面来诠释生态财富观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生态系统 公有制 所有权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财富观
9
作者 汪璐 《知与行》 2016年第11期14-20,共7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财富观——生态财富观。生态财富观恢复了财富的使用价值,并突出自然财富的地位,强调要处理好物质财富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张破除量化的标准,建立起...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财富观——生态财富观。生态财富观恢复了财富的使用价值,并突出自然财富的地位,强调要处理好物质财富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张破除量化的标准,建立起人和生态的双重财富尺度,强调财富的公有性质及整体性;并指出,资本主义财富观给了人们一些固有的错误观念,必须进行厘清,如更多不等于更好、得到工资不等于有权劳动、拥有金钱不等于得到幸福,等等,从而为财富观的重构打下基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后提出了生态财富观实现的途径,那就是只有将社会变革与价值观的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资本主义财富观的转变。这些论述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我们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财富 自然
下载PDF
一条河流的生态财富密码
10
作者 王远柏 《当代贵州》 2022年第34期50-51,共2页
巫密河,发源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腹地的雷山县格头村的深山里,流经台江县交密村、剑河县反召村,进入贵州第二大河流——清水江。依托巫密河,沿岸3个村发展起了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巫密... 巫密河,发源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腹地的雷山县格头村的深山里,流经台江县交密村、剑河县反召村,进入贵州第二大河流——清水江。依托巫密河,沿岸3个村发展起了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巫密河,一条清澈的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产业 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清水江 台江县 雷山县 剑河县 生态财富
下载PDF
生态财富赋能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11
作者 韩晶 刘紫瑶 《经济纵横》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基于目标提质、动能转换的新要求,生态财富赋能共同富裕呈现新趋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守护与转化生态财富有效融合为基本进路,以强化生态成本和权益效应实现富裕程度与共享水平协同提升为推进机制...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基于目标提质、动能转换的新要求,生态财富赋能共同富裕呈现新趋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守护与转化生态财富有效融合为基本进路,以强化生态成本和权益效应实现富裕程度与共享水平协同提升为推进机制。但现实中,仍面临生态财富赤字与社会财富增长压力巨大相互交织,生态财富的守护、转化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相互交织,生态财富价值实现制度短板与市场滞后相互交织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应从如下方面着力:完善制度优化引导机制,实现生态财富有效配置;以创新生态科技为立足点、以打造生态产业链为主线优化动力机制;通过生态经济圈辐射、经济带联动、“两山银行”助力优化协调发展机制;通过优化补偿主体和补偿形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征程 生态财富 共同富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文传递
长江沿江省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12
作者 常钦 《新华月报》 2023年第24期68-70,共3页
近年来,长江沿江省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保护 长江沿江 保护和开发利用 生态财富 因地制宜 省份 积极性
原文传递
创新人才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生态财富 被引量:8
13
作者 鲍鹏程 黄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42,共15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生态财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人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生态财富,该促进作用在巨型经济带、中小城市、非老工业基地、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和高互联网发...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生态财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人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生态财富,该促进作用在巨型经济带、中小城市、非老工业基地、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和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城市中更加突出。机制分析发现,创新人才集聚能够通过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城市生态财富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人才集聚对周边城市生态财富具有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集聚 生态财富 绿色技术创新 公共资源配置 城市经济
原文传递
基于产权制度改革的财富结构变迁与“湿地”生态实现路径
14
作者 伍中信 祝子丽 伍会之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财产增值、财富增加的有效途径,是判断财富生态发展的重要标尺。良性的财富生态应体现“湿地”特征,呈现“橄榄型”社会结构。随着产权制度变革,我国财富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财权逐步向更为微观的产权主体转化,通过产... 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财产增值、财富增加的有效途径,是判断财富生态发展的重要标尺。良性的财富生态应体现“湿地”特征,呈现“橄榄型”社会结构。随着产权制度变革,我国财富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财权逐步向更为微观的产权主体转化,通过产权分享,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财产性收入,逐步实现财富分享,进而形成财富“湿地”。在实现路径上,需要从群体人数最多、最需要扶持和发展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入手,合理界定中产群体划定标准、持续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构建“产权链+供应链”股权共享平台,以塑造和谐稳定的财富“湿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 财富生态 财富“湿地” 财产性收入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资本循环理论的区域优势转化与生态财富形成研究——兼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15
作者 龚勤林 陈说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18,共22页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是区域优势转化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区域优势转化的政治经济学"钥匙"。资本循环与区域优势转化是有机统一的,两者都具有形态变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符合空间并存与时间继起的统一、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是区域优势转化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区域优势转化的政治经济学"钥匙"。资本循环与区域优势转化是有机统一的,两者都具有形态变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符合空间并存与时间继起的统一、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统一。从货币资本循环与区域优势转化的连续阶段性和过程统一性来看,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再向生态财富的转化契合了资本循环理论与区域优势转化的一般原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分别是自然存在的财富形态和条件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生态财富存在形态,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必须触发区域优势转化的前提条件与外在条件。贵州等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区域实践印证了资本循环理论对区域优势转化的理论张力。践行"两山论",我们应加强生态本底保护,畅通生态财富的形成路径,推进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循环理论 区域优势转化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生态财富
原文传递
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关系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娟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在明确财富相关概念基础上,对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两大财富存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等关系,提出必须树立绿色财富观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在明确财富相关概念基础上,对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两大财富存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等关系,提出必须树立绿色财富观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开发推广绿色技术、完善绿色补偿机制等措施实现两大财富共赢,即创造绿色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物质财富 绿色财富 绿色经济 绿色技术
原文传递
浅谈科学生态财富观的建构
17
作者 吴光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年第6期166-167,共2页
X24我党在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文件,上升为治国理念,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财富观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新的提法,它揭示了富饶的生态财富具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维... X24我党在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文件,上升为治国理念,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财富观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新的提法,它揭示了富饶的生态财富具有提升社会生产力,维护生产持续性和保障人的生活质量的功能。这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建立生态文明下,如何建构科学生态财富观,是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认识视角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财富 科学生态财富观建构
原文传递
空间均衡导向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演进——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和平 李红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研究目的:测度2015—2020年全国31省的物质和生态财富价值变化,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框架,为不同区域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改进四象限模型、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2015—2020年全国31省GEP和人均GEP... 研究目的:测度2015—2020年全国31省的物质和生态财富价值变化,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框架,为不同区域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改进四象限模型、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2015—2020年全国31省GEP和人均GEP分别增长了19.35%和16.80%,但空间不均衡的格局差异愈发明显。(2)以物质和生态财富的均衡状态构建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的空间均衡框架,将31省划分为6个象限分区,各分区生态产品的供需强度存在相对势差。(3)处于不同象限的地区应在生态修复整治、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生态产业开发、产业生态转型5种主要路径中因地制宜进行匹配组合,并朝着物质与生态财富协同的理想均衡线演进。研究结论:剖析物质与生态财富的协同关系及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指导依据,探索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方向和路径演进策略,有利于实现区域间“富绿”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均衡 生态财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路径研究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是国有林场的重要历史担当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超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共3页
国有林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的产物,是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背景,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完成林业建设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国有... 国有林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的产物,是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背景,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完成林业建设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生态财富 改革 发展
下载PDF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制度与体制改革——基于生态资源理论与产权改革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孝德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会提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将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基于生态财富的生态经济新模式。生态自然资源理论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先试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和新方向。从生态财富的角度看,青海省拥有无法替代的生态资源和... 党的十八届三中会提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将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基于生态财富的生态经济新模式。生态自然资源理论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先试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和新方向。从生态财富的角度看,青海省拥有无法替代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而将生态资源产权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是青海省制度创新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资源产权 生态财富 青海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