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区域环境监测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马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9期0198-0201,共4页
本次研究就生态足迹分析法运用于区域环境监测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这种方法是如何有效地评价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分析法可以定量地描述资源消耗,饮食结构与能源使用给环... 本次研究就生态足迹分析法运用于区域环境监测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这种方法是如何有效地评价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分析法可以定量地描述资源消耗,饮食结构与能源使用给环境造成的胁迫程度,从而为区域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重要借鉴。但研究同时指出此方法在数据来源、时效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并对其进行了后续的研究,以期为其完善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分析 区域环境监测 资源消耗 环境压力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被引量:38
2
作者 曹新向 梁留科 丁圣彦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Rees和他的博士生Wackernagel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于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该方法因其基于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Rees和他的博士生Wackernagel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用于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该方法因其基于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新颖的思路和简便的计算方法以及较为科学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本身的普适性而日益流行 .自提出以来 ,已经在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和步骤 ,并对生态足迹的研究成果、评价与改进等进行了阐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定量评价 生态足迹分析 自然资源 利用程度 量化指标 生物生产性土地 生态需求 efa
下载PDF
集对分析聚类预测方法在区域生态足迹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开亚 金菊良 +1 位作者 王玲杰 王文圣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3-977,共5页
提出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用频率分析方法构造分类集合,然后采用集对分析方法从同、异、反三方面对预测当前年的区域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集与分类集合的影响因子的距离进行定量计算,将分类集合生态足... 提出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用频率分析方法构造分类集合,然后采用集对分析方法从同、异、反三方面对预测当前年的区域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集与分类集合的影响因子的距离进行定量计算,将分类集合生态足迹中心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当前年生态足迹的预测值,进而建立了用集对分析聚类预测方法进行区域生态足迹动态预测的(SPA-CP)具体实施方案。应用结果说明,这套建模方案的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简便,精度较高,通用性较强,在不同区域生态足迹动态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足迹 动态预测 集对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
下载PDF
生态足迹分析法及其在持续性规划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万茂 李俊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主要特征,提出规划持续性的方法思路和生态足迹概念,简介了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功能及其实证研究成果,并提出规划持续性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足迹分析 持续性规划 应用 可持续发展 规划持续性
下载PDF
北京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研究——生态足迹分析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崔风暴 王虹 《统计教育》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近几年相关的统计数据,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反映出北京地区的生产、生活强度严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其成因,并且指出这主要是北京市特殊的城市功能所至。
关键词 北京 生态足迹分析 可持续发展 指标计算 资源消费 统计数据
下载PDF
内蒙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孙春花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6-40,共5页
生态足迹法通过引入生物生产性面积为自然资产核算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途径,提供了测量和比较人类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间差距的生物物理测量方法。本文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计算和分析了内蒙古1990年... 生态足迹法通过引入生物生产性面积为自然资产核算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途径,提供了测量和比较人类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间差距的生物物理测量方法。本文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计算和分析了内蒙古1990年至2004年期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4年内蒙古的生态赤字为0.389 hm2,表明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生活强度对自然的影响超过了其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生态足迹综合法动态分析与组分法的对比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7
作者 王晓明 许玉 +1 位作者 綦群高 黄敬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2-17,共6页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理论和计算方法,利用综合法和组分法测算了1996~2004年浙江省淳安县生态足迹,对淳安县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综合法与组分法结果之间的差距。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淳安县...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理论和计算方法,利用综合法和组分法测算了1996~2004年浙江省淳安县生态足迹,对淳安县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综合法与组分法结果之间的差距。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淳安县目前正处于由可持续发展向不可持续发展变化的临界点,由此提出了优化淳安县生态环境的措施;2种方法的结果差距则反映区域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模,对区域生态足迹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综合 组分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可持续发展测度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康贵 伊武军 《厦门科技》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的结果,是各种发展思想和发展理论比胜竞优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区域性的重要问题,但如何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却是一个世界性...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的结果,是各种发展思想和发展理论比胜竞优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区域性的重要问题,但如何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际上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1)以系统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构建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测度 生态足迹 可持续性 必然选择 指标体系 社会经济 分析 难题 指导
下载PDF
生态足迹法在煤炭环评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铭晗 周艳欣 +2 位作者 杜婷婷 孙宇 李婧 《商情》 2009年第28期104-104,共1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概念和生态足迹法的一些计算模型,分析了煤炭开发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探索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与生态保护措施,最后对生态足迹法在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不足进...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概念和生态足迹法的一些计算模型,分析了煤炭开发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探索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与生态保护措施,最后对生态足迹法在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煤炭开发 环境评价 适用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颖 王万茂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19-24,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为中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和规划的建议。研究结论中...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为中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和规划的建议。研究结论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较为显著,为了提高其可持续性程度,应尽快开展编制生态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分析 DEF 实证分析 中国 土地可持续利用 SEF 生态承载力 土地资源 生态赤字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洪棉棉 王菲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9,124,共8页
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框架上,针对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的特点,增加了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以体现人类活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影响.同时结合资源产量法对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进... 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框架上,针对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的特点,增加了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以体现人类活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影响.同时结合资源产量法对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生态承载力的作用.将改进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应用于福建省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2006年生态足迹为5.659hm2/cap,其中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足迹为0.143hm2/cap,占总生态足迹的2.53%;生态承载力为2.770hm2/cap,比改进前的方法高1.180hm2/cap,计算结果能够更准确、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能值分析 资源产量 福建省
下载PDF
广东省2001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新艳 刘一明 《广东地质》 2003年第2期63-68,共6页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前沿领域,而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Wackern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前沿领域,而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Wackern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来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此方法对广东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98 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最后讨论了方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2001年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定量测度方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能力 计算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磊 《中国商界》 2009年第4期186-186,188,共2页
简单介绍了William Rees和Mathis wackernagel提出来的生态足迹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河北省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河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7237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089hm2.这反映了... 简单介绍了William Rees和Mathis wackernagel提出来的生态足迹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河北省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河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7237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089hm2.这反映了河北省的生产、生活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河北省 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系统 人均生态承载力 人均生态足迹 开发利用 计算方 分析计算 的概念 承载能力 压力 生活 生产 人类 强度 结果
下载PDF
国内常用生态足迹改进法综述
14
作者 杨羽 《中国电子商务》 2012年第20期80-81,共2页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从1999年引入中国以来,成为了国内研究者分析和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运用的扩大和研究的深入,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日益现象,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出现了很多有关传统生态足迹改进方法的探...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从1999年引入中国以来,成为了国内研究者分析和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运用的扩大和研究的深入,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日益现象,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出现了很多有关传统生态足迹改进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比较常用的五种生态足迹改进法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时间序列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投入产出 能值分析 区域公顷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跨竹矿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名中 王博文 +1 位作者 秦涛 周游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116,119,共4页
以跨竹煤矿为例,分析了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定量化预测和分析了矿区开发所需的生态足迹,并与区域生态承载力相对比,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值为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可以此来评价区域生态对矿区开发的承载力。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分析与评价 跨竹矿区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驱动因素分析
16
作者 吴洋洋 吕惠进 +1 位作者 李允洁 叶玮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79-82,87,共5页
指出了浙江省作出"五水共治"决策的同时,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省建设,水资源驱动因素分析也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TIPRAT模型,对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 指出了浙江省作出"五水共治"决策的同时,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省建设,水资源驱动因素分析也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TIPRAT模型,对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正向驱动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为:城市化率>第三产业比值>人口规模>人均GDP>生活用水结构>生态承载力;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809、0.790、0.786、0.751、0.688、0.435;负向驱动因子为恩格尔系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其弹性系数为-0.221、-0.818;据此控制浙江省人口大规模流动,采取相应政策调整生活用水结构,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可以减轻水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STIPRAT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 浙江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EF-AHP法的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茁 刘玥晓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青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6,共6页
坝式小水电在发挥"以电代柴"效益的同时,也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展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协调水电站开发与流域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坝式... 坝式小水电在发挥"以电代柴"效益的同时,也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展坝式小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协调水电站开发与流域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坝式小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指标评分体系,结合生态足迹法的思想来赋予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EF-AHP法的坝式小水电站综合评价模型,选取西北地区某坝式电站进行了案例应用分析,探讨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不同电站之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客观性、实用性。该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坝式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对掌握小水电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式小水电站 层次分析 生态足迹 指标评分体系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评价的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方案优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卫晋晋 徐琳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9期131-135,共5页
通州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需要对其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通州区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设定三种方案,并利用生态足迹方法... 通州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需要对其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通州区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设定三种方案,并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分别利用2000年、2002年、2004年的等量因子计算三种设定方案的生态足迹,结果均表明方案Ⅱ的生态赤字最小,是三种设定方案中的最佳方案。而采用2002年的等量因子时,即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产力比值保持在2002年的水平,未来通州区的生态赤字最小。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通州区的发展必须大量引入区外的资源和能源,同时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使通州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土地利用 方案优选 情景分析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评价 被引量:41
19
作者 路瑞 赵琰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52,134,共6页
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和Tapio弹性分析法,建立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评估模型,对2004—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以及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特征进... 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和Tapio弹性分析法,建立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评估模型,对2004—2017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以及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升高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显著超过水生态承载力上限的状况尚未扭转,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由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②流域不同省(区)水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差别明显,上游青、川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但中下游各省(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普遍大于水生态承载力,甘、川、青、鲁等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已实现强脱钩的中级协调状态,蒙、宁、豫、陕、晋等省(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依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脱钩理论 Tapio弹性分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湖南省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静毅 张冬柯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更好推进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依托东安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东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选取20个要素指标,建立了由生态经济、生态发展、生态社会、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的生态文... 为更好推进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依托东安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东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选取20个要素指标,建立了由生态经济、生态发展、生态社会、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东安县生态文明创建条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主要结论为:东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9年以来,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基础逐年向好,综合指数逐年提升,具备较好的生态文明创建基础;从各个子系统评价结果来看,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各个层面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生态经济和生态发展层面急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足迹 层次分析 综合指数 东安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