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31个省级区域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张可云 傅帅雄 张文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4-1089,共6页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输出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却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通过实证研究,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比较了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承载力,并讨论了区域间生态破坏转移问题,为实现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晓露 高敏华 +1 位作者 高军 钟陆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4-779,共6页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该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法】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及剪刀差。【结果】(1)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1997~2016年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该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法】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及剪刀差。【结果】(1)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基本呈反向发展趋势分别从2.739hm^2增加到9.850hm^2和人均生态赤字2016年是1997年的4.35倍;(2)1997~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差异以2000年为界先减小后增大,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结论】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可在增加生态承载力供给的同时控制生态足迹需求,从而提高该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剪刀差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的1992—2010年中国省域生态足迹核算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靓 曾辉 赫胜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5-1370,共6页
生态足迹可以从生物生产角度定量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本文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92—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及聚类和相关性分析,以衡量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及相似程度和分析各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 生态足迹可以从生物生产角度定量评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本文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92—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及聚类和相关性分析,以衡量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及相似程度和分析各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主导因素,并根据核算结果建立了各省区市的生态足迹预测模型,进一步明确各省级行政区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以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各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及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生态足迹的变化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逐渐下降型、明显上升型和基本平稳型。北京和上海的生态足迹变化属于逐渐下降型,分别受对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需求的减少所主导,其中北京市生态足迹与化石燃料用地的相关系数为0.96,上海市生态足迹与耕地的相关系数为0.703,这2个城市在过去20年中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以内蒙古、山西为代表的化石燃料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域生态足迹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些省域生态足迹的增长受区域化石燃料生产的影响较大,个别省级行政单位生态足迹与化石燃料的相关系数为1;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地区及西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省区的生态足迹属于基本平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核算 省级行政区 长时间尺度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下载PDF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玉龙 葛继稳 张志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9,共6页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足迹的供需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重要性识别的最小生态用地优化--黑河中游案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朕 蒙吉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3-520,共8页
生态用地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西北内陆河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模型确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生态用地数量,在此基础上... 生态用地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源,最小生态用地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从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出发,选择西北内陆河黑河中游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模型确定维持社会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生态用地数量,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重要性与土地生态适宜性识别进行生态用地优化。研究表明:(1)黑河中游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5.567 5,而人均生态容量为4.839 2,人均生态赤字0.728 3,维持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需要3 010 km^2的林地或9 086 km^2的草地或1 431 km^2的水域。(2)研究区最重要的生态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与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 767 km^2,土地覆被以林地与草地为主;次重要生态区域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中部、临泽县东南部,总面积964 km^2,土地覆被以耕地为主;重要生态区域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中部与山丹马场的北部,总面积3 058 km^2,土地覆被以耕地与未利用地为主。(3)基于最小生态用地确定、生态重要性与土地生态适宜性识别结果,研究区生态用地优化需要退耕还林369 km^2、退耕还草191 km^2、生态林建设141 km^2及相应的空间格局优化。研究结果对黑河中游生态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用地优化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重要性 土地生态适宜性 黑河中游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梨树县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春艳 刘吉平 李秀霞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99,共5页
文章将水资源用地引入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结合吉林省梨树县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计算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本研究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 文章将水资源用地引入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结合吉林省梨树县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计算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本研究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区域规划或政策制定中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 梨树县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九江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陶春元 汤明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4-7,共4页
文章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并优化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文章对2007年-2016年九江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发现:①九江市各类型土地的生态足迹在稳步增加;耕地的人均承载力水平... 文章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并优化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文章对2007年-2016年九江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发现:①九江市各类型土地的生态足迹在稳步增加;耕地的人均承载力水平呈递减的态势,其余各类土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上不断增多。②虽然九江市整体的生态盈余为正数,但其不断减少,表明九江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降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水平面临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基于改进水生态足迹模型的深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月华 陈涟 +2 位作者 唐文雯 徐乔婷 陆宝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39,35,共5页
基于传统水生态足迹模型,在优化水资源均衡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市公顷的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深圳市2004~2018年间水资源均衡因子、各区水资源产量因子、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生态压力指数,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基于传统水生态足迹模型,在优化水资源均衡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市公顷的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深圳市2004~2018年间水资源均衡因子、各区水资源产量因子、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生态压力指数,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水资源均衡因子逐步增加;水资源产量因子总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周期性波动缓慢上升,各区的水生态足迹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水生态压力指数整体大于1,水资源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 深圳市
下载PDF
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构调整目标的生态足迹环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少华 刘艳中 +2 位作者 汪小涵 周旋 周兰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110-14114,共5页
根据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改进,开展了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目标的生态足迹核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划期内临湘市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目标可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可缓减规划实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总消... 根据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改进,开展了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目标的生态足迹核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划期内临湘市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目标可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可缓减规划实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总消费生态盈亏由生态盈利转为生态赤字,总产出生态盈亏呈现生态赤字增加趋势,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指数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规划用地结构调整对提高该市的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实现规划目标生态效应的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结构调整目标 生态足迹模型改进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基于耕地能值⁃生态足迹的耕地休耕规模研究--以贵州省松桃县为例 被引量:19
10
作者 石飞 杨庆媛 +2 位作者 王成 江娟丽 胡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747-5763,共17页
区域耕地休耕规模测算是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源承载力视角理解,其本质是将休耕空间布局于耕地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的区域。立足于从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探索耕地休耕规模,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和生态足迹方法,以生态严重退... 区域耕地休耕规模测算是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源承载力视角理解,其本质是将休耕空间布局于耕地资源承载力相对较低的区域。立足于从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探索耕地休耕规模,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和生态足迹方法,以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国家第一批休耕试点县的贵州省松桃县为案例区,修正了耕地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EC和EF,简称“修正模型”)与耕地能值可持续指数(ESIcl),测算了松桃县2016年休耕面积范围值。结果表明:(1)耕地能值生态盈亏可以作为乡镇是否应该休耕的判定标准,基于此测算的最大休耕面积关键在于测算生态耕地面积。总体来看,全县耕地能值生态赤字,应该安排耕地休耕;从分乡镇来看,有3个乡镇可以不休耕、25个乡镇应该休耕。按照全县平均统计(SCAL)和按照分乡镇统计(STL),全县最大休耕面积分别19558.62hm^(2)和17673.83hm^(2)。最大休耕面积中等及以上等级的乡镇散布于4个区域的8个乡镇。(2)ESIcl可以作为休耕乡镇时序的判定标准,其优先休耕乡镇的最大休耕面积之和即为全县最小休耕面积。全县ESIcl偏低,应该适度休耕。优先休耕、适度休耕和暂不休耕的乡镇分别有2个、23个和3个。全县最小休耕面积1396.10hm^(2),占耕地面积的1.88%。按照全县平均统计(SCAL),全县休耕面积范围值1396.10-19558.62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8%-26.34%;按照分乡镇统计(STL),全县休耕面积1396.10-17673.83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8%-23.8%。修正模型和ESIcl为测算区域休耕规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其他类似区域开展休耕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规模 耕地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耕地能值可持续指数 贵州省松桃县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廉 权冠中 +1 位作者 胡晓辉 谢世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50-156,共7页
为给贵州省相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1995—2014年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2003年以来,能源用地成为主要生态足迹用地... 为给贵州省相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1995—2014年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2003年以来,能源用地成为主要生态足迹用地,生态压力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值生态足迹的主要消费账户依次为煤炭、电力、猪肉、水资源、柴油,在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建议贵州省根据岩溶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类型,把握耕地红线不动摇,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水电、风电等能源,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以缓解生态压力过大状况,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可持续发展 贵州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以舟山市为例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红 陈嘉伟 周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60,167,共7页
针对海岛城市特点,构建了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海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以舟山市为例,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2012年舟山市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从而分析舟山市... 针对海岛城市特点,构建了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海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以舟山市为例,使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2012年舟山市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从而分析舟山市的土地利用情况。研究结果为:1综合考虑海岛城市海洋资源丰富而淡水资源稀缺等特点,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出专门用于评价海岛城市土地承载力的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2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从质量、营养量以及热量三个角度分别进行测算,舟山市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LUSI分别为0.39、0.44以及0.49,均处于高度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海岛城市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舟山市
原文传递
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 被引量:28
13
作者 靳亚亚 赵凯 肖桂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9,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框架,并以陕西省11个市(区)为例,综合确定出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方法:粮食供需平衡法,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结果:(1)2013年陕西省粮食耕地赤字25.972×104 hm2,人均赤字0.007 hm2;耕地生态赤字49.162×104 hm2,人均赤字0.013 hm2。(2)在同时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情况下,将陕西省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给付区(西安、杨凌、铜川、汉中、安康、商洛)、4个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受偿区(榆林、延安、渭南、宝鸡)和1个平衡区(咸阳)。研究结论:应增强公众对于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认可程度,且补偿支付额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耕地赤字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补偿分区 粮食供需平衡法 耕地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陕西省
下载PDF
世园会筹备对西安市生态足迹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群明 王甫园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186,共8页
通过新增环境污染消费账户,改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安市1999—2009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申报成功前一年(2006年)为节点,分别计算了世园会申报成功前后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整理出节事... 通过新增环境污染消费账户,改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安市1999—2009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申报成功前一年(2006年)为节点,分别计算了世园会申报成功前后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整理出节事筹备前后城市生态实践的基本框架及其积极后果,从而验证了这种生态足迹变动与世园会筹备的逻辑关联,进而得出分析结果:①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0.7819hm2/人,上升到2009年的1.6293hm2/人;其中1999—2005年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12.39%,2006—2009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84%,表明世园会筹备对西安人均生态足迹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世园会筹备对水域生态足迹、草地生态足迹、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有积极影响,对建设用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不明显,而对林地生态足迹却有消极的影响。②1999—200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78%,2006—2009年均增长率为3%,表明世园会筹办对生态承载力提升有积极影响。③1999—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年均增长率为22.65%;2006—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56%,下降明显,表明世园会筹办对西安生态赤字降低有积极影响。④西安世园会对城市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应是: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节事申办投标—节事筹备—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强—生态足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节事筹备 生态足迹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4-601,共8页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一是将部分土壤表层储能、年太阳辐射能和降水化学能等作为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内容,并用产量因子进行修正;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的概念,衡量区域耕地利用可...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一是将部分土壤表层储能、年太阳辐射能和降水化学能等作为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内容,并用产量因子进行修正;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的概念,衡量区域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程度。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耕地生态足迹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961年到1981年,江苏省的耕地利用是可持续的,1982年以后耕地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从1961年的0.67降低到2007年的0.38。通过预测,在2015年,江苏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将达到0.300 hm2,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降到0.077 hm2,可持续发展指数降低到0.205。如果不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江苏省耕地的压力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学 耕地利用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