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8,2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连通度的城市水系生态格局综合评估
1
作者 张荣华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为提高城市水系生态格局规划的科学性,以沈阳市为具体实例,结合生态连通度指标对沈阳市水系生态格局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规划后沈阳水系生态连通度相比于规划前有明显改善,生态连通度可平均提升40%。水系环度和节点率是城市水系生... 为提高城市水系生态格局规划的科学性,以沈阳市为具体实例,结合生态连通度指标对沈阳市水系生态格局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规划后沈阳水系生态连通度相比于规划前有明显改善,生态连通度可平均提升40%。水系环度和节点率是城市水系生态连通度的2个关键评估指标。研究成果对于评估城市水系的生态连通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城市水系 生态连通度 综合评估 沈阳市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生态连通性影响——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2
作者 焦亚楠 李飞雪 +2 位作者 陈振杰 张启舜 赵鑫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07,共12页
文章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基于最小阻力模型,分析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支持与阻隔生物流通情景下的生态网络,探讨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高密度城区生态连通性的影响,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1)福田区中部莲花山公园、东部... 文章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提取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基于最小阻力模型,分析居住用地附属绿地支持与阻隔生物流通情景下的生态网络,探讨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高密度城区生态连通性的影响,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1)福田区中部莲花山公园、东部荔枝公园、南部皇岗公园生态连通性受其周围居住用地内连片或连续分布的带状附属绿地影响较大。2)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体现在减小廊道阻力,其中对中阻力廊道的影响最大(单位成本距离下降29.2%);使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连片;能缓解在高密度建成区中的狭窄低阻力通道处形成夹点的情况。3)不同居住用地附属绿地连通情景下、不同阻力阈值下生态网络中重复出现的生态夹点被定为是最具有保护价值的一级夹点。根据不同情景下重复出现的生态夹点位置的重要性等级分类,针对性提出支持城市生态连通性的保护措施。建议加强新洲路福民路交汇处等一级夹点4处,优先保护靠近源地且位于源地间拓扑连接上的、规模超过平均规模5920.22 m^(2)的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生态网络 电路理论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高密度城区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连续性角度的广西丘陵地区中小河流滨水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3
作者 许颖 《广西水利水电》 2023年第3期124-126,130,共4页
当前围绕河流治理的理论已形成一定体系,相应的实践工作也在广泛铺开,但在具体实践中,对生态连续性的考虑并不充分。本文立足广西丘陵地区中小河流,在生态连续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滨水景观设计,提出生态滨水景观时空连续的营造策略,积极... 当前围绕河流治理的理论已形成一定体系,相应的实践工作也在广泛铺开,但在具体实践中,对生态连续性的考虑并不充分。本文立足广西丘陵地区中小河流,在生态连续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滨水景观设计,提出生态滨水景观时空连续的营造策略,积极推进综合目标的河道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续性 中小河流 滨水景观 营造策略
下载PDF
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杜建国 叶观琼 +3 位作者 周秋麟 陈彬 胡文佳 郑新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923-6933,共11页
生态连通性是空间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手段。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开展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研究对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的概念与机制,回顾了目前近海海洋连通... 生态连通性是空间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手段。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开展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研究对促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的概念与机制,回顾了目前近海海洋连通性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研究的框架和具体方法,最后提出我国开展近海海洋生态连通性研究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国内开展海洋生态连通性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通性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物多样性 海洋 保护
下载PDF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与生态连通性的农居点整理模式优选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华 陆春锋 +1 位作者 昌亭 吴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81-288,共8页
城镇化背景下农居点整理,不仅要考虑保留适当的农村人口规模,同时还要考虑整理对于农村土地生态格局影响。该文以江苏省如皋市柴湾镇万顷良田项目区为例,基于人口流动模型与土地生态连通性视角探索合理城镇化水平下最佳土地生态格局... 城镇化背景下农居点整理,不仅要考虑保留适当的农村人口规模,同时还要考虑整理对于农村土地生态格局影响。该文以江苏省如皋市柴湾镇万顷良田项目区为例,基于人口流动模型与土地生态连通性视角探索合理城镇化水平下最佳土地生态格局的整理模式。结果显示:由于农业存在必要性以及产业收益驱动,城镇化发展存在上限,农村人口流动、农居点整理规模均应以此制定合理目标,遗传算法可以为合理的整理方案选择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实证研究表明,如皋市柴湾镇万顷良田项目区能实现合理城镇化目标的农村人口转移及农居点整理方案并不唯一,可实现城镇化率在77.96%~78.63%之间,应该保留21.37%~22.04%的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不同农居点整理模式可以形成不同规模的“生态孤岛”,相似城镇化率下,方案间生态孤岛规模可以相差2.29倍,不同的整理模式对生态连通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在合理城镇化实现水平下,应选择对生态格局影响较小的农居点整理方案,构筑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整理模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同时注重保留村落的规划与环境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土地利用 生态 刘易斯拐点 生态连通性 农居点整理 如皋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中生态连接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6
作者 富伟 刘世梁 +1 位作者 崔保山 张兆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74-6182,共9页
生态连接度对生物迁移扩散、基因流动、干扰扩散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生态连接度是测度景观对于资源斑块间运动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程度的指标。它主要基于渗透和图论两大理论,通过实验、模型模拟以... 生态连接度对生物迁移扩散、基因流动、干扰扩散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生态连接度是测度景观对于资源斑块间运动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程度的指标。它主要基于渗透和图论两大理论,通过实验、模型模拟以及指数等量化方法描述区域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广泛应用在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格局优化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具有重要作用。介绍生态连接度的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应用以及主要结论,并对景观生态学中生态连接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促进生态连接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接度 渗透理论 图论 连接度模型 连接度指数
下载PDF
深圳地区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估 被引量:47
7
作者 武剑锋 曾辉 刘雅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91-1701,共11页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障碍影响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计算方法,对深圳市的景观连接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连接度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林地和...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障碍影响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计算方法,对深圳市的景观连接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连接度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林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是导致工作区障碍影响指数空间分异的主要景观成分类型;全市生态资源用地类型呈现明显的碎裂化和孤岛状分布格局,而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的无序性和不合理性是导致景观格局劣化的真正原因;摈弃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模式,利用残存的生态资源辅助以必要的人工保护、恢复和建设工作来改善无连接区域内的景观连接度水平,强化建成区内的绿地建设工作,是提升深圳市景观连接度水平的3种有效策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接度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城市化 深圳市
下载PDF
生态连清理论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的实践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51,共11页
当前,国际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体系框架已相对完善,但缺少一套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中国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创建及完善,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体系巧妙地将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 当前,国际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体系框架已相对完善,但缺少一套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中国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创建及完善,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体系巧妙地将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通过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直接获取森林资源信息,CFERN生态站获取生态系统各个生态过程的机制及参数,实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科学化评估。通过CFERN生态站连续观测对生态参数的纠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指标评估过程中所需的生态参数得以实时更新,使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具备了连续监测的功能。这一体系已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省级及地区等层面广泛应用,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工作推进了一大步,为我国森林经营管理、森林水土保持功能评估、生态恢复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连清体系 全指标体系 连续观测 定期清查 服务价值 技术体系
下载PDF
苏州市1985~2010年LUCC及生态连通性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洁 徐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利用苏州市1985和2010年2期遥感卫星影像,对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连通性格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LUCC与生态连通性变化间关系,提出了通过土地利用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效应的建议。研究... 利用苏州市1985和2010年2期遥感卫星影像,对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连通性格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LUCC与生态连通性变化间关系,提出了通过土地利用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效应的建议。研究发现:1985~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强烈,耕地是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而城镇工矿和农居点则是变化幅度和变动程度最为剧烈的土地利用类型;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苏州地区生态连通性变化强烈,全市土地有84.2%区域生态阻力呈现不同程度上升,这源于城镇工况和农居点快速扩张,仅有15.8%区域生态阻力下降,生态连通性提高,这源于土地利用类型向水域和草地的转换。全市生态孤岛面积增加15.84%;通过对农村地区农居点有效整理,将其转变成为更具有生态价值的耕地、水域、草地或林地,是降低苏州地区生态阻力,提高生态连通性,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生态连通性 耕地 农居点 苏州市
下载PDF
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西山区生态连接度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国平 袁磊 +1 位作者 王淼 赵俊三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年第5期62-72,共11页
针对目前生态连接度评价空间显式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评价方法。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分区,计算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障碍影响指数及生态连接度指数,并对影响土地生态连接度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云南省西山区200... 针对目前生态连接度评价空间显式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评价方法。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分区,计算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障碍影响指数及生态连接度指数,并对影响土地生态连接度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云南省西山区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20年土地规划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GIS方法可以显式的表达研究区生态连接度的空间差异程度;研究区2009—2015年生态连接度下降,是因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无序蔓延式扩张致使绿地被分割、耕地被占用;规划末期2020年生态连接度逐渐趋于好转,源于"十三五"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大量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的建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可为生态连接度定量分析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生态连接度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西山区
下载PDF
实现BBNJ划区管理工具制度中的海洋生态连通性--以“适当顾及”沿海国权益为路径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惠荣 马玉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20,共9页
联合国政府间会议经过前三届会议的协商,形成了一份“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以下简称BBNJ)养护和可持续性利用协定的草案。在BBNJ协议的划区管理工具制度中,由于海洋生态连通性给国家管辖范围内外的海域带来双向生态学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会议经过前三届会议的协商,形成了一份“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以下简称BBNJ)养护和可持续性利用协定的草案。在BBNJ协议的划区管理工具制度中,由于海洋生态连通性给国家管辖范围内外的海域带来双向生态学影响,导致沿海国在BBNJ划区管理工具制度中的权益问题成为一项争议焦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适当顾及”原则业已提供了一种平衡海洋利益的思路,以“适当顾及”沿海国权益的路径平衡沿海国权益和其他国家权益,有助于BBNJ划区管理工具制度实现海洋生态连通性,达成BBNJ协议的保护目标,但是该路径还遗留一些程序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实现BBNJ划区管理工具制度中的海洋生态连通性,还需坚持生态系统方法,注重科学信息的收集和适用,并拓展更加有效的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划区管理工具制度 海洋生态连通性 适当顾及 沿海国权益
下载PDF
水电规划的河流生态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桃萍 王孙高 常理 《贵州水力发电》 2012年第2期28-30,共3页
河流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场所,河流生态系统包括河道、两岸及水体内的动植物群落、洪泛滩区和支流等,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其生态连通性以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和分配等生态功能。水电规划通过建设水工闸坝为人类社会发展... 河流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场所,河流生态系统包括河道、两岸及水体内的动植物群落、洪泛滩区和支流等,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其生态连通性以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和分配等生态功能。水电规划通过建设水工闸坝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生态连通性,科学地进行河流水电规划需要以景观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原则,以维护河流健康为目标,尽可能地保护河流生态连通性不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水电规划 河流廊道 生态连通性 河流健康 生态优先
下载PDF
“以用促管”的城市生态空间管控策略探索——以泉州生态连绵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鹏飞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32-35,共4页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泉州长期依赖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空间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挤压,生态空间逐年减少并破碎化且管控乏力.从国内外生态空间管控实践经验看,强调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通过提供生态产品,可以...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泉州长期依赖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空间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挤压,生态空间逐年减少并破碎化且管控乏力.从国内外生态空间管控实践经验看,强调合理利用生态空间,通过提供生态产品,可以彰显生态价值、提升生态体验,进而促进生态共识,是解决生态空间管控矛盾冲突,实现生态空间“管得住”的关键.结合泉州生态连绵带建设,积极探索“以用促管”的城市生态空间管控策略,提出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3个层次的生态空间,在生态屏障建设郊野公园,在生态廊道植入游憩主题,在生态体验区促进城市活力,以促进生态管控共识,破解生态空间“管不住”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连绵带 空间管控策略 生态价值
下载PDF
泉州生态连绵带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硕贤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8-9,共2页
泉州生态连绵带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具有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功能,又能为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处所;在生态连绵带的建设工作中,应借鉴风景园林的设计思路,丰富景观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并因地制宜重视城市的垂... 泉州生态连绵带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具有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功能,又能为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处所;在生态连绵带的建设工作中,应借鉴风景园林的设计思路,丰富景观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并因地制宜重视城市的垂直绿化;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和使用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连绵带 公众参与 使用后评估
下载PDF
大面积人工园林种植区生态连接度研究——以澜沧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鹏飞 赵筱青 张龙飞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年第4期71-78,共8页
采用障碍影响指数(BEI)和生态连接度指数(ECI),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大规模人工园林种植区澜沧县的生态连接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澜沧县整体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ECI低等级的地类面积仅占5.40%,ECI中等级的地类... 采用障碍影响指数(BEI)和生态连接度指数(ECI),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大规模人工园林种植区澜沧县的生态连接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澜沧县整体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ECI低等级的地类面积仅占5.40%,ECI中等级的地类面积占18.25%,ECI高等级以上的地类面积占76.35%,且ECI在空间分布上呈明显的过度性;(2)自然林在ECI2级上所占比例较大且与ECI1和ECI3的差值也大,说明澜沧县自然林斑块中存在一定的"孤岛"现象;(3)绝大多数人工园林分布于高ECI等级区域,但澜沧县西南区域的大片林种结构单一的人工林斑块,实际上对生态连接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澜沧县总体生态连接度水平较高,避免形成以人工园林斑块和公路网为主的包围态势,将是提高生态连接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接度 大面积人工园林种植区 澜沧县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莱州湾-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生态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玉斌 李宝泉 +3 位作者 王玉珏 陈琳琳 李晓炜 侯西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514-7524,共11页
基于最小累积费用模型(MCR)和生态连接度指数(ECI),对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的生态连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生态连通性存在明显的陆海梯度变化特征,以海岸滩涂地带为中心向两侧辐射呈条带状... 基于最小累积费用模型(MCR)和生态连接度指数(ECI),对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的生态连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生态连通性存在明显的陆海梯度变化特征,以海岸滩涂地带为中心向两侧辐射呈条带状递减;(2)2000—2015年生态连通性指数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12.69%;城市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人工障碍物集聚化和扩张趋势明显,加剧陆域生态景观的破碎化和孤岛化趋势,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连通性降低;(3)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域生态连通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极低连通性和低连通性分布面积占比最大,较高连通性区域呈现向次一级或更低等级连通性转变的趋势。不同等级生态连通性分布区域的转移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双重干扰下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系统格局及其物质、能量、生物、信息流等的变化规律。研究将为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相关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连通性
下载PDF
新时期生态空间的分级实施路径探索——以泉州市生态连绵带项目为例
17
作者 伍炜 吴海平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22-31,共10页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关系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泉州市自2017年开始持续探索生态空间的管控与实施路径.以《泉州市生态连绵带统筹实施规划》为载体,创新性地提出全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域的“生...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关系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泉州市自2017年开始持续探索生态空间的管控与实施路径.以《泉州市生态连绵带统筹实施规划》为载体,创新性地提出全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域的“生态屏障、生态廊道、生态体验区”3级网络空间体系,从概念内涵、工作内容、空间载体等方面解析了各层次的实施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空间的分级实施路径提供研究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空间 生态连绵带 泉州 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洋 赵进勇 +2 位作者 张晶 彭文启 纳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河湖水系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是生态修复工程补短板的重要手段。通过阐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内涵,构建了基于三流四维生态模型的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 河湖水系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是生态修复工程补短板的重要手段。通过阐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内涵,构建了基于三流四维生态模型的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包括纵向连通工程技术、横向连通工程技术与垂向连通工程技术,并针对各连通维度具体阐述了各项工程技术。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工程技术体系的构建,可为国家及水利行业开展河湖水系连通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流四维 河湖水系 生态连 生态系统 工程技术体系
下载PDF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布局方案优选技术平台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纳月 邓勇 +3 位作者 赵进勇 刘业森 张晶 彭文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2,151,共10页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是维系流域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河道之间能否有效连通及功能的发挥程度与河湖水系的连通方案紧密相关。为准确高效地确定最优设计方案,以水系连通的理论定义为基础,研发了河湖水系连通“三层三库三模块”规划布局方案...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是维系流域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河道之间能否有效连通及功能的发挥程度与河湖水系的连通方案紧密相关。为准确高效地确定最优设计方案,以水系连通的理论定义为基础,研发了河湖水系连通“三层三库三模块”规划布局方案优选平台(RLCPP),以优选河湖水系连通的具体路径。数据平台以数据库、模型库、案例库“三库”作为支撑层,与功能层、交互层统一结合,并利用水系提取、图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综合集成了水系连通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水量-水质-生态耦合分析模型集成及河湖水系生态连通案例库管理三大功能模块。平台可为河网水系连通规划制定及连通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生态连 总体布局 方案优选 三层三库三模块 技术平台
下载PDF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土地整治中生态连通性变化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谦 戴靓 +2 位作者 朱青 杨桂山 吴绍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39,共7页
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土地整治项目为实验区,基于格局-过程-效应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及生态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①从景观格局看,土地整治后生态景观破碎度降低,集聚度上升,较整治前更规整,... 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土地整治项目为实验区,基于格局-过程-效应的视角,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连通性的影响及生态格局优化途径。结果显示:①从景观格局看,土地整治后生态景观破碎度降低,集聚度上升,较整治前更规整,但景观优势、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下降,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与可持续发展;②从景观过程看,土地整治后原有的生态廊道被侵占和阻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和强度均弱化。③从景观效应看,土地整治后生态功能连通性降低,生态流阻隔,形成明显的3个"生态孤岛"。因此,研究区在整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东-西方向生态流迁移关键通道和南-北方向、西南-东北方向辅助通道的畅通,努力优化整治区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用地 连通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格局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