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贾晓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根据1997年~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构成,包括了哺乳动物和海鸟,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北部湾生态系统能... 根据1997年~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构成,包括了哺乳动物和海鸟,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北部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模型分析表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以捕食食物链途径为主,其中无脊椎动物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换中起关键作用.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04,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营养层.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2%,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2.3%,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2.2%.模型估算的可利用的生物量密度为8.7 t·km^-2,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只占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1.81%.当前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北部湾生态系统 生态网络分析 系统成熟度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韩瑞 陈求稳 +2 位作者 王丽 汤新武 沈新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907-4918,共12页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时期(2000年秋、2006年秋、2012年秋)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对比了三峡工程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将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划分为...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时期(2000年秋、2006年秋、2012年秋)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对比了三峡工程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将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划分为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17个功能组,基本覆盖了长江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模型结果分析表明: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组成和分布相近,但由于长江口渔业过度捕捞,蓄水中后期多数功能组的生态营养转换率被动提高。长江口渔获物的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降低,渔获量减少。蓄水中后期,生态系统中牧食食物链的重要性增加,碎屑食物链的重要性降低,这与蓄水之后长江入海径流改变、泥沙量减少、陆源污染增加关系密切。结果表明,蓄水前中后期,生态系统均处于不成熟阶段,蓄水后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初级生产量及流向碎屑的能量呈降低趋势,但系统的净效率和再循环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长江口水域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下载PDF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和保护区效应的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作志 徐姗楠 +2 位作者 林昭进 黄梓荣 钟智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4,共6页
作为一种有效的养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工具,海洋保护区正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在20世纪90年代EwE模型的基础上,以20 a为周期,利用空间化模块Ecospace模拟了不同的管理情景(禁渔、伏季休渔、共同渔区、<30 m沿岸水域)对北... 作为一种有效的养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工具,海洋保护区正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在20世纪90年代EwE模型的基础上,以20 a为周期,利用空间化模块Ecospace模拟了不同的管理情景(禁渔、伏季休渔、共同渔区、<30 m沿岸水域)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组的生物量和渔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乏管理和渔民合作的禁渔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对资源的养护作用不显著,大型鱼类和真鲨类等高营养级生物量继续衰退。在北部湾沿岸和中南部海域设立大型的非渔业活动区都可有效地降低捕捞强度和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获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保护区对栖息地养护和渔业管理上有重要作用。从北部湾渔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将30 m等深线内的沿岸水域划为非渔业保护区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养护和渔业资源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海洋保护区 北部湾 保护区设计
下载PDF
渤海生态通道模型初探(英文) 被引量:47
4
作者 仝龄 唐启升 DanielPauly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35-440,共6页
生态通道模式 (EcopathModel)是一种较为方便地研究生态系统结构 ,特别是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工具 .它根据能量平衡原理 ,用线性齐次方程组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和能量在各生物组成之间的流动过程 ,定量某些生态学参数 ,如生物量、... 生态通道模式 (EcopathModel)是一种较为方便地研究生态系统结构 ,特别是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工具 .它根据能量平衡原理 ,用线性齐次方程组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和能量在各生物组成之间的流动过程 ,定量某些生态学参数 ,如生物量、生产量 /生物量、消耗量 /生物量、营养级和生态营养效率 (EE ,EcotrophicEfficiency)等 .它能够给出能量在生态通道上的流动量 ,便于对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变化作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根据 1982~ 1983年渤海生态系统综合调查的渔业资源基础数据 ,建立了渤海生态系统初步生态通道模型 .根据食性关系特点 ,渤海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由 13个功能组 (Box)构成 .它们是小型浮游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小型软体动物、大型软体动物、小型甲壳类、大型甲壳类、草食性鱼类、小型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鱼类、中上层顶级捕食鱼类、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 .功能组的划分 ,基本上可以覆盖渤海生态系统中生物能量的主要流动过程 .模型采用每平方公里吨 /年为主要参数单位 ,大部分功能组的生产量与生物量比值 (P/B)和消耗量与生物量比值 (Q/B)参数主要是根据相同纬度水域Ecopath模型中类似的功能组估算得到 .在调试渤海生态通道模型时 ,考虑渤海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转换利用充分的水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渤海生态系统 生物资源评估
下载PDF
生态通道模型及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米玮洁 胡菊香 赵先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6-190,196,共6页
文章对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方法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归纳了该方法在国内外水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copath模型目前主要应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因此在淡水生态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文章对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方法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归纳了该方法在国内外水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copath模型目前主要应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因此在淡水生态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研究区域的生物种群动态及食性组成等基础研究的不足,会导致模型需要的食性数据难以获得,功能组的划分及数量较难把握,模型P/B、Q/B参数的计算及输入的准确性不高;对于Ecopath模型的敏感度分析、输入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及模拟效果的评估,在该模型发展及应用过程中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生态系统 功能组 食性组成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能流动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远超 梁翠 +1 位作者 线薇微 张效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7,共14页
本文根据2004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调查数据,运用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模型)构建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本区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及功能,并与1985—1986年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解析两个时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 本文根据2004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调查数据,运用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模型)构建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本区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及功能,并与1985—1986年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解析两个时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级范围为1~4.34,相较于1985—1986年研究结果,底层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和头足类的营养级变动较大。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浮游植物在浮游动物和水母的能量来源中所占比例均在60%以上;碎屑食物链所占能流比为44%。系统总能流为6342.081 t·km–2·a–1。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下降,生态营养效率平均值较高,但是碎屑和浮游植物的生态营养效率却明显下降,碎屑趋于累积。生态系统统计量整体显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成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生态通道模型 能流网络 生态系统成熟度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北部湾渔业管理策略的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贾晓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34-2341,共8页
北部湾位于南海17°00′-21°45′N,105°40′-110°10′E,为中越两国共同管辖的天然半封闭海湾。根据1997-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了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Ecop... 北部湾位于南海17°00′-21°45′N,105°40′-110°10′E,为中越两国共同管辖的天然半封闭海湾。根据1997-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了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Ecopath)。在此基础上,以30a为周期,利用Ecosim中的“渔业管理者”模拟了不同管理策略(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综合考虑三者的最佳管理)对北部湾捕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策略时会提高所有渔具的捕捞努力量,除了拖网下降43.2%之外;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策略时模型要求极大地增加小型渔业,尤其是混合渔业的捕捞努力量将上升3.34倍;而以生态稳定性最大化为管理目标时,模型要求所有渔业的捕捞努力量都必须降低甚至停止。以经济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对不同的vulnerability(V's)值的反应敏感,高营养级种类减少而低营养级种增加,其中社会利益最大化时系统的营养级最低(2.78);而生态稳定性和综合管理目标最大化则对不同的敏感度的反应较为一致。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的最佳管理策略能满足渔业和保育目标的平衡,有望成为最佳的管理策略。由此可见,多鱼种捕捞策略的模拟是个复杂的任务,目标功能有时互相冲突,而且易受到初始模型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营养通道模型 开放循环模拟 闭合循环模拟 北部湾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北部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2 位作者 贾晓平 黄梓荣 王跃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0-468,共9页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60s(1959~1961)和1990s(1997~1999)2个时期的Ecopath模型,比较和分析了渔业资源衰退前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进一步根据Odum'S生态系统发...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60s(1959~1961)和1990s(1997~1999)2个时期的Ecopath模型,比较和分析了渔业资源衰退前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进一步根据Odum'S生态系统发展理论,评价了当前北部湾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该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碎屑等20个功能组。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系统中营养级Ⅳ、Ⅴ的生物量高于90年代,尤其是营养级V的生物量是90年代的32倍多;而90年代的Ⅰ和Ⅱ的生物量较高,表明系统中群落结构组成逐步从k选择性占优势转向,选择性为主。同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不断提高,从1960s的7.0%上升到1990s的9.8%。从1960s到1990s间,系统的净生产力、初级生产力/总呼吸不断增加,而连接指数(CI)、杂食指数(OI)、总生物量/总流量、Finn'S循环指数则显著下降,综合表明目前该生态系统总体特衙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扰动下由“成熟态”向“幼态”发展,生态系统发育的过程中产生了逆行演替。[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60-4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和功能 北部湾 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 生态系统特征
下载PDF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云凯 禹娜 +2 位作者 陈立侨 CHEN Yong 冯德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9,共10页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为1.00~4.23,能量流动主要由6个整合营养级构成,营养级I的利用效率颇为低下,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进入更高层次的营养流动,造成生态系统下层营养流动的"阻塞"。鲹科鱼类、沙丁鱼、鳀科鱼类和其他小型鱼类的生产量较高,占鱼类总生产量的85.6%,而其他大中型肉食性鱼类的生产量都较低。混合营养分析表明,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化的食物网中,底层功能组起关键作用。反映系统成熟度的指标,包括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R),以及较低的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s循环指数(FCI)等,均表明该海区处在一个"幼态化"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东海南部海区 生态网络分析 生态系统成熟度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五里湖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孝锋 邴旭文 陈家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根据2006年和2009年对五里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这两个时期五里湖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实施净水渔业前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括大型、其他食鱼性鱼类、湖鲚、鲤... 根据2006年和2009年对五里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这两个时期五里湖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实施净水渔业前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括大型、其他食鱼性鱼类、湖鲚、鲤、鲫、野杂鱼、鲢、草食性鱼类、大型虾蟹类、软体动物、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沉水植物、其他维管植物、浮游植物、碎屑等17个功能组,基本覆盖了能量流动的途径。营养网络分析表明,增殖放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扩大了五里湖生态系统的规模,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发育程度和生态系统营养级ⅠⅡ的能量转换效率,滤食性生物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组生态位的重叠程度也有所增加。该系统各功能组间的联系加强且系统趋向稳定,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转速度和物质再循环的比例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里湖 生态通道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林群 金显仕 +1 位作者 郭学武 张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6,共9页
根据2000年和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2个时期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 根据2000年和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2个时期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含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碎屑等17个功能群,基本覆盖了能量流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系统总流量比2000年秋季有所下降,碎屑链的重要性略有降低;由于低营养级层次渔获物数量的增加,渔获物平均营养级有所下降。2个时期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再循环率较低,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均处于不成熟的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及毗邻水域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 能量流动
下载PDF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2 位作者 郑杏雯 黄小平 李适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养殖容量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数据,构建了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系统特征,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种植-养殖... 养殖容量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数据,构建了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系统特征,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生态通道模型由14个功能群构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05。系统内各营养级间的平均能流效率为6.9%,其中7.2%来自碎屑,6.6%来自于初级生产者,能流转化效率低的原因在于系统大部分能量回流至碎屑,表明系统主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的特征统计学参数: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8.021,结合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0.243)、Finn'循环指数(FCI=0.26)和能流平均路径(MPL=2.139),综合表明该生态系统尚处于发育初期。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主要养殖品种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本研究定义养殖生态容量为不显著改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或能流通量时的最大现存量。结果表明,系统中尼罗罗非鱼、草鱼、鲢和鳙的养殖生态容量分别为5.82t/hm2、1.81t/hm2、2.62t/hm2和4.76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能量流动 碎屑路径 养殖生态容量 综合生态养殖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网络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何培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65-2072,共8页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肉食性浮游动物、植食性浮游动物、大型藻类、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该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能量流动分析表明,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主要以碎屑食物链途径为主,其中植食性浮游动物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换中起关键作用。人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90级,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9.4%,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9.8%,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9.6%。经生态网络分析,直接来源于碎屑的比例占总流量的57%,而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比例为43%,生态系统特征参数:总初级生产计算量/总呼吸量(TPP/TR)、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率(FCI)和系统聚合度(A)值分别为2.672、0.25、0.315,表明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目前正处于发育时期。该研究为首次利用Ecopath模型分析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旨在为富营养化近岸海域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围隔海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通道模型 生态网络分析
下载PDF
南海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系统特征 被引量:33
14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855-4865,共11页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生态...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的总体特征,并简要总结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3.99,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的营养层,平均渔获物营养级为2.9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6%,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4%,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5%。系统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分别为0.290和0.239;Finn’s循环指数(Finn’scy cling index,FCI)和系统平均路径长度(Finn’s mean path length,MPL)分别为4.380和2.476;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为2.596,综合研究表明当前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南海北部 食物网结构 能量流动 系统特征
下载PDF
基于Ecopath评估蟹-稻复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 被引量:9
15
作者 汪倩 胡庚东 +7 位作者 宋超 李丹丹 郑尧 裘丽萍 范立明 孟顺龙 陈家长 邴旭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852-4862,共11页
蟹-稻综合种养模式为我国水产养殖以及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了促进蟹-稻共作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应用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蟹-稻共作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 蟹-稻综合种养模式为我国水产养殖以及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了促进蟹-稻共作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应用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蟹-稻共作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3.140)高于稻田单作系统的最高营养级(2.67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两条途径,即以沉水植物和其他维管束植物为起点的牧食链及以碎屑为起点的腐质链;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在6月和10月的Finn′s循环指数(Finn′s cycling index,FCI,0.55和1)和Finn′s循环平均能流路径长度(Finn′s cycling mean path length,FCL,2.066和2.077),稻田单作农田生态系统在6月和10月的FCI(1.14和0.81)和FCL(2.089和2.137),说明蟹-稻共作模式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华绒螯蟹的加入可以促进该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且随着螃蟹的成长,系统成熟度有所提高,只是较单作系统的成熟度低,共作系统有更大的成熟空间;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在6月和10月的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分别为0.135和0.135,稻田单作系统在6月和10月的CI为0.188和0.161,共作系统的各功能组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单作系统弱,稳定程度相对较低,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单作农田生态系统,且蟹-稻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发育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
下载PDF
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效嘉 线薇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72,共13页
为构建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作者根据1985-1986年全年12个航次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此历史时期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能流结构,并对生态系统总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估。1985-1986年长江口水域生态... 为构建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作者根据1985-1986年全年12个航次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此历史时期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能流结构,并对生态系统总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估。1985-1986年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包括16个功能群,各功能群的营养级在1-4.52,中上层游泳生物食性鱼类占据最高营养级。各功能群间关系主要由3种途径导致:控制类型、生态位重叠和营养级联。营养级聚合分析表明,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中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直接来自初级生产者的占比57%。此历史时期长江口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平均转化效率为12.4%,其中来自碎屑的能流转换效率为12.9%,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转换效率为1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历史时期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471和0.10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9.35%和2.778,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能量流动 网络分析 生态通道模型
下载PDF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和河口区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17
作者 高世科 姚永琪 +3 位作者 陈涛 张硕 路吉坤 伏光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9-590,共12页
近年来,在快速变化的近海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对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要。基于2020—2021年的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生态系统(ARE)和河口生态系统(EE)的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 近年来,在快速变化的近海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对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要。基于2020—2021年的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生态系统(ARE)和河口生态系统(EE)的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Ecopath),比较和分析了两个区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果显示,ARE的生物量流动直接或间接来自碎屑食物链。I—III营养级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流量的97.98%以上;EE的生物量流动来自于初级生产力食物链。I—III营养级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流动的99.88%以上。浮游生物是具有自下而上控制效应的重要结构功能类群,顶级捕食者则控制着两个生态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效应。总体而言,EE的Finn循环指数(FCI)、Finn平均路径长度(FMPL)、连通性指数(CI)、系统杂食性指数(SOI)和优势度/容纳量(A/C)较高,比ARE更成熟,但ARE的自由度/容纳量(O/C)和多样性指数(H)较高,食物网结构更多样化、更稳定。研究认为,人工鱼礁建设的持续进行,将有助于增强渔业资源的养护并推动海州湾生态系统走向更加成熟、稳定和健康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Ecopath) 食物网 海州湾 人工鱼礁 河口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三门湾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业富 尹成杰 +3 位作者 王林龙 刘杨 林黎 康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9-836,共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本研究采用Ecopath模型,根据2017—2018年中国东海三门湾海洋生态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了三门湾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描述了三门湾生态系统的能流结构,分析了其功能特征。... 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本研究采用Ecopath模型,根据2017—2018年中国东海三门湾海洋生态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了三门湾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描述了三门湾生态系统的能流结构,分析了其功能特征。结果显示:三门湾生态系统营养级范围在1~3.80,能流渠道主要表现为牧食食物链,系统能流结构主要集中在前5个等级,系统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13.0%,系统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8%,系统碎屑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4.5%。系统连接指数与系统杂食性指数分别为0.40和0.24,Finn循环指数为0.40,系统的Finn平均路径长度为2.06,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之比为13.59,表明当前三门湾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近海港湾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半封闭海湾 营养结构 食物网 生态系统特征
原文传递
竺山湾湖泊缓冲带湿地生态系统EWE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咸义 叶春 +1 位作者 李春华 王延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01-2110,共10页
湖泊缓冲带在湖泊流域空间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缓冲带内的湿地对于保障流域生态健康和湖泊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太湖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的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生物组分划分为16个功能组,构建了生态通道(E... 湖泊缓冲带在湖泊流域空间布局中具有特殊地位,缓冲带内的湿地对于保障流域生态健康和湖泊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太湖竺山湾湖泊缓冲带内的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生物组分划分为16个功能组,构建了生态通道(EWE)模型,并分析了生态系统的特征、状态以及功能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竺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营养级范围在1~3.72,营养流动主要发生在前4个营养级,开始于沉水植物和有机碎屑的食物链较多.湿地生态系统的总的能量转换效率为5.1%,并未达到"1/10定律",说明当前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物质流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平均传输效率为4.3%.系统的总生产量为2496.66 t·km^(-2)·a^(-1),总流量为10145.2 t·km^(-2)·a^(-1).生态系统的多种特征参数表明当前生态系统处于幼态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带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通道(EWE)模型 营养级 系统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