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忆术:迈向完整电影神话的AI电影本体论之问
1
作者 陈亦水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12,共13页
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电影的艺术研究亟需回到“电影是什么”的巴赞电影本体论之问。其前提在于突破作者论悖论、艺术真实性和拟人化误区这三重研究阻碍,以寻找并确立人工智能(AI)技艺自体性... 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电影的艺术研究亟需回到“电影是什么”的巴赞电影本体论之问。其前提在于突破作者论悖论、艺术真实性和拟人化误区这三重研究阻碍,以寻找并确立人工智能(AI)技艺自体性。从电影媒介技术发展史的视角来看,电影艺术大致经历“胶片电影→数字电影→生成式人工智能电影(AI电影)”的媒介混杂性与美学特征变迁。根据电影眼(维尔托夫)、电影笔(曼诺维奇)的观点,AIGC时代的电影成像机制是由AI“电影脑”的自我幻觉与生成决定的,但其意向性目标并非巴赞意义上的现实,而是作为记忆渐近线的完美电影,因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电影追求的是模仿人类记忆中电影经验而非创造新的电影语言或美学风格,有着记忆还原主义美学风格。基于柏格森的著名的记忆椎体模型,人工智能所生成的记忆还原主义影像美学只是AI“电影脑”的前意识循环,这种深度伪造美学还存在文化霸权问题,AI智能体的本质类似对外界刺激(输入)立即作出反应(生成)的草履虫般的单细胞原生生物,不仅没有达到如今在业界和学界所追捧的AI艺术革命,反而有可能造成艺术创造力的根本性丧失与创新性的自我束缚,更是对当下性的忽略与现实性的遗忘。这亟待我们保持对技术危险本质的追问立场,进而探索艺术救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电影美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电影 文化技艺 技术哲学 媒介批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